笃志好学 生死不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5318
颗粒名称: 笃志好学 生死不渝
分类号: K8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方苞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经学家,他的古文成为桐城派的一个重要流派。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受到家庭熏陶,二十二岁考取秀才后到北京进国子监学习,文章得到高度评价。他首创“义法”之说,对清代文学产生很大影响。在《南山集》文字狱中,他虽被判死刑但仍坚持学习,最终在监狱中写成两部著作。
关键词: 方苞 文学家 清代

内容

方苞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经学家。他的古文独树一帜,成为清代古文的一个重要流派,后人称之为桐城派。他的经学著作有十种,凡一百六十多卷。
  方苞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是个诗人,长兄亦以能文著称。在家庭的熏陶下,方苞从小就熟读经史,二十二岁考取秀才后,到北京进国子监(相当如今的大学),得到名家的指点,文章写得更好,被评为“韩(愈)欧(阳修)复出,北宋后无此作”。尽管声名鹊起,誉满京华,方苞仍然苦学不辍,并且认真研究写文章的规律,首创“义法”之说。所谓“义”,按照方苞的解释,是“言有物”,即文章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或论断;“法”,就是“言有序”,即文章必须有布局、层次、章法。他的“义法”说,对有清一代产生很大影响,由于他是安徽桐城人,所以他所开创的学派被称为桐城派。
  方苞四十九岁的时候,发生了一宗波及文坛知名人士的《南山集》文字狱。由于方苞曾为《南山集》作序,也被判处死刑,后来由于大学士李光地的援救,才免于一死。在坐牢期间,方苞依然手不释卷,著书不辍。尽管刽子手的鬼头刀随时可以砍下,同监者也不断嘲笑讥讽,他都毫不动摇,终于在监狱中写成《礼记析疑》、《丧礼或问》两书。这种笃志好学、生死不渝的精神,确实值得敬佩。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方苞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