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奋进在创业路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01002
颗粒名称: 他奋进在创业路上
其他题名: 记全国人大代表、华声公司经理陈景垣
分类号: K825.38
摘要: 陈景垣是华声音响器材公司的经理,他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带领公司取得显著的发展成绩。去年,公司完成了六千多万元的产值和六百五十一万元的利润,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由于这一成就,他最近还被推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在创业初期,陈景垣面临着资金、厂房和人才不足等问题,但他通过不分昼夜的奔走宣传,最终筹集到了七十多万元的资金。他采用连续作战的战术,边建厂房、边培训人才、边试制产品,几个月后成功试制出产品。
关键词: 佛山报 创业 陈景垣

内容

成立仅两年多的华声音响器材公司,在经理陈景垣的带领下,生产发展迅速,去年完成产值六千多万元,利润六百五十一万元,在国内同行业中首屈一指。由于成绩显著,最近他被推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当记者向他祝贺时,他却谦虚地说:「我做得还很不够,如果说有一些成绩,这是全体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
  创业是艰辛的,也是令人难忘的。一九八五年底,陈景垣从升平无线电元件厂调至华声公司筹建工厂。但当时一无资金,二无厂房,三缺人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不分昼夜,跑东家串西家,向附近各单位、群众宣传华声公司的发展前景。几经艰辛,他才筹到七十多万元。接着又运用连续作战的战术,边建厂房,边培训人才,边试制产品。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产品终于试制成功
  作为公司经理的陈景垣深知,有了产品,还得有一条畅通的销售渠道。为此,他亲自出马,到全国各地推销产品。一次,他获得了邯郸市将举办产品订货会的信息后,立即与几位推销员一起带上产品参加订货会。会场内没有展销档位,他便向群众借了两张凳子,把产品摆在会场门口,向与会者介绍自己的产品。有我国电子权威之称的上海广播电视工业公司的总工程师傅光文,检验了产品质量后,不禁连声称赞:「好!好!」。由于华声产品质好价低,订货量从一、二千只猛增到十多万只,当年就创产值一千一百多万元,利润一百八十六万元,实现当年建厂,当年投产,当年出效益。这一事实,不仅使当初持怀疑态度的人口服心服,也使国内同行刮目相看。
  企业的振兴和发展,取决于经营者的素质。陈景垣从到华声公司第一天起,就把全副精力投入到事业上。他每天一早进公司,晚上七、八点钟才回家。订计划、人员安排、产品质量、生产情况,他都亲力亲为、一一过问;连装卸部门有时缺人,他也去帮忙。不少来厂洽谈生意的人,不相信那个正在装卸而汗流浃背的人就是自己要找的陈经理。去年七月,公司要扩大生产,需添置自动空压机。他便亲自带领司机开车前往广西柳州购买。按路程计,最快也要七天才能赶回来。但他想,多耽误一天,公司多受一天损失。他不怕热不怕累,与司机轮流开车,日夜兼程,只用了四天时间就把空压机买了回来。
  陈景垣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去年八月间,当他发现市场上机芯马达有紧俏的苗头时,便不顾资金短缺,一下购进了一批。但有些人反对这样做,认为是积压资金。不久,市场上机芯马达果然脱销。别的工厂只好停工待料,而华声厂产品却源源不断供应市场。香港企业家、华声公司副董事长梁华济先生,为此也不得不佩服地说:「还是阿景行!」
  当记者问他新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有什么感想和打算时。他思索了一下后说:「能当选为人大代表,我感到很高兴,这是人民对我的信任。我要履行人民代表的职责,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加快四化建设的步伐」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陈铭培
责任者
陈景垣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