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日裔夫人郭安娜(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36341
颗粒名称: 郭沫若日裔夫人郭安娜(上)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8年2月10日,佛山报刊登一篇郭沫若日裔夫人郭安娜(上)。
关键词: 郭沫若 夫人 郭安娜

内容

在上海浦江之滨的一座公寓里,住着一位慈祥贤淑的94岁高龄的老妇人。她,就是全国政协委员、郭沫若的日裔夫人郭安娜。
  她原名佐藤富,1894年出生在日本仙台的一个牧师家庭。1916年8月,她在东京圣洛迦医院当护士时,与郭沫若邂逅并相爱。同年年底结婚。婚后,佐藤富被家族开除了,以后跟着飘忽不定的郭沫若共同生活了20余年,先后生育了5个孩子。在漫长的岁月里,她先后在中国和日本生活。可是在中国,她被视为政治犯家属,是国民党特务侦察的对象;回日本又受到刊士和宪兵的监视,常被人辱骂、歧视。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郭沫若别妇抛雏回国参加抗战,安娜独立肩负起抚养和教育子女的重担,过着比“阿信”更艰难的生活。抗战胜利不久,安娜带着孩子和阔别11年的郭沫若在香港重逢,但由于战争年代的种种原因,郭沫若与于立群已另组家庭,而且又有了5个孩子。安娜是个识大体的女性,她按照基督教无所怨也无所恨的教义,正视既存的现实,把自己的爱全部付诸于5个孩子。
  1949年初,她以郭安娜的名字加入中国籍,在中国定居直至现在。她的5个孩子也先后回到祖国怀抱,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作用。
  最近,记者采访了郭沫若和委娜夫人的次子郭博先生。郭博是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上海市人大代表。他天庭宽阔,细细眼睛,酷似逝去的郭老,只是下颔方正,身材较为魁伟。
  谈起安娜夫人和郭沫若解放后的交往,郭博先生稍稍面露难色,他略带遗憾地说:解放后,父母亲先后只见过三次面,这几次我都不在场。第一次是1949年,在北京会面,当时有不少是三十年代的老朋友,如成仿吾等,大家所谈的,都是些建国大事。第二次是70年代初,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母亲主动写信给父亲,说两人已届耄耋之年,希望能见一面。信由夏衍转交父亲。后来母亲在我那天津的妹妹陪同下,从大连到北京见到了父亲。听说两老除了叙旧外,母亲还向父亲谈及大庆油田的原油是国宝,为什么要大量出口?并希望他向中央首长转告。最后一次,是父亲谢世前一年,当母亲得知恩来同志重病在身,父亲旧病复发,她极其焦虑,急急忙忙赶往北京。这次见面也是由妹妹陪同,除父母亲以外,还有恩来同志一起交谈。母亲回家后,心情一直不佳,常常叨念说,恩来同志的病很重,肩上的担子又重,他那个病“要痛死人的”,“要痛死人的”。除了见面外,父亲和母亲还一直保持通信联系,他俩的信全由老朋友夏衍收转的。
  (待续)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郭沫若
相关人物
郭安娜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上海浦江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