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教一些问题的思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35882
颗粒名称: 对普教一些问题的思考
分类号: G529
摘要: 1988年,佛山大学普教调查小组到顺德、高明两县进行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调查,数量上基本上已达到了要求,但仍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佛山大学 顺德县 高明县 九年制义务教育

内容

朱其沛
  去年暑假,我们佛山大学普教调查小组到顺德、高明两县进行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调查。总的印象是:数量上基本上已达到了要求,但仍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将有碍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有三个基本要求:第一,当年小学毕业升上初中的人数,要在95%以上,第二,初中学生在校巩固率为98%(即非正常流动率要小于2%)。第三,初中学生毕业率在90%以上。
  据调查,这两个县三个基本要求达到或基本上达到了。顺德县一九八六年的基本情况是:小学升初中率为97%,初中在校生巩固率为98.6%,初中毕业率为96%;高明县一九八六年的基本情况是:小学升初中率为88.9%,初中生在校巩固率为97.3%,初中毕业率为100%。不过,两县的实验室、图书馆等建设仍严重不足,高明的校舍建设仍和普教要求相去甚远。这次调查,既给我们增强了对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信心,但也给我们很多的思考问题。
  思考之一: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教育的发展速度问题。衡量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教育和经济的发展速度应该是同步的。如果经济发展的速度远远超出了教育的发展速度,那么,经济的发展是暂时的。因为这意味着人才的培养跟不上,最终陷入“人才危机”而导致经济的停滞:如果教育的发展速度超出了经济的发展速度,那么,教育就没有坚固的基础,最终还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矛盾,顺德解决得好些。该县地方财政用于教育的经费,1980年为515万元,1986年增到2309万元,是国家投资的两倍。由于经费增加,加之领导重视,1983年,该县实现了“一无两有”(无危房,人人有课桌,人人有椅子)。在高明,由于教育经费不足,有的小学为解决“入学难”的问题,想招多一个班,苦于没教室只好作罢。所以该县教育局、镇教办以及中小学领导都反映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不搞“一刀切”,经济发达的地区先走一步,允许落后的地方放慢一些,以求达到经济与教育的同步。
  思考之二:流生问题。一般而言,经济发达的地区,人们的求知欲是积极的、自觉的。不过,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顺德县在控制非正常流动率的问题上感到非常棘手,这是为什么?据调查,主要是乡镇企业的诱惑。有些人认为读不读初中都一个样,读了反而浪费时间,不如早点出来“赚钱”。据顺德县教育局一位同志反映,如果学生在学期间,在“第二课堂”上有突出的成绩,毕业后用人单位争着要。这反映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课堂所学的知识,不大适应时代的需要,绝大部分学生从学校出来后进入社会实践,都得从头学起,极少数学生能适应社会实践。也正因为这种原因,加之乡镇企业的诱惑,所以,在顺德很多人对读中学兴趣不大。因此,如何使中学的课程适应社会的需要?如何把中学办得灵活些?这值得我们深思。
  思考之三:招工制度和普教问题。我们在高明调查时,一些负责同志反映,现在很多单位、特别是城镇的单位,招工绝大部分是要高中毕业。要知道,现在能升高中的只是初中生的35%左右,而普教要求只是要学生念完初中,这就意味着有65%以上的人失去了选择城镇工作单位权利。这种普教与社会招工制度的矛盾值得深思。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其沛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顺德县
相关地名
高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