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乒坛六十载风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33336
颗粒名称: 世界乒坛六十载风云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7年10月30日,佛山报社刊登的世界乒坛六十年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 乒乓球 世界 六届全运会

内容

编者的话
  十一月十二日,六届全运会乒乓球决赛将在我市举行。这是继555世界杯赛之后的又一次世界高水平的比赛。届时,佛山人民将有眼福重睹江嘉良、陈龙灿、韦晴光、何智丽、戴丽丽、焦志敏、李惠芬等世界名将的英姿,充分领略他们精湛的球艺为了使读者更好地欣赏这次比赛,从本期起,本栏将连续刊登有关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历史、中国乒乓球的崛起以及当今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等资料。敬请读者留意。
  自1926年12月第一届世界乒乓球赛锦标赛在伦敦举行以来,乒乓球运动作为一项竞技体育项目至今已有61年的历史了。其中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欧洲乒乓球运动的全盛时期(1926—1951年)。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球拍从木拍发展到胶皮拍,击球出现了旋转,并由匈牙利选手创造了以削为主配合反攻的攻打法 这种打法左右了乒坛达20多年之久,这期间,匈牙利运动员取得了117项中的57项半世界冠军,因此,也被称为匈牙利时期。
  第二阶段:日本的兴起(1952—1959年)。日本选手首先使用海绵拍成功地运用长抽进攻打法,给乒乓球带来了新的内容:加快了击球的速度、力量和旋转,从而突破了欧洲的防线,取得了24项世界冠军,其中荻村伊智朗一人就获得11枚金牌,成为50年代获金牌最多的选手。他们以攻为主的打法,将乒乒球技术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使乒乓球运动的优势从欧洲转到亚洲。
  第三阶段:中国队的崛起(1959—1969年)。自容国团在1959年第25届世乒赛上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后,中国运动员以独特的快速进攻旋转多变和配以有效反攻的积极防守打法震动了世界乒坛,并连续获得11项世界冠军,使乒乓球运动的优势由日本移到中国,开创了世界乒坛的中国时代。
  第四阶段:欧洲的复兴和中国继续领先(1971年一现在)。欧洲运动员总结了失败的教训,弃守为攻,发展弧圈球打法。本格森、约尼尔,瑞典队和匈牙利队先后获得男子单打、男子团体世界冠军,打破了中国和日本的垄断。欧洲运动员还多次获得双打世界冠军。这期间,世界乒坛出现了瑞典、匈牙利、南斯拉夫、南朝鲜等强队与中国争雄的新格局。
  总的来说,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始终贯穿着速度与旋转、进攻与防守的斗争。速度和旋转的紧密结合,各种打法的互相渗透是现代乒乓球技术的一大特点。世界乒乓球运动技术将继续朝着“更加积极主动,特长突出,技术比较全面,战术变化多样”的方向发展。·焦锦成·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江嘉良
相关人物
陈龙灿
相关人物
韦晴光
相关人物
何智丽
相关人物
戴丽丽
相关人物
焦志敏
相关人物
李惠芬
相关人物
荻村伊智朗
相关人物
容国团
相关人物
本格森
相关人物
约尼尔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瑞典队
相关机构
匈牙利队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
中国
相关地名
伦敦
相关地名
匈牙利
相关地名
日本
相关地名
瑞典
相关地名
南斯拉夫
相关地名
南朝鲜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