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土地规模经营中的两大难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32483
颗粒名称: 如何解决土地规模经营中的两大难题?
分类号: G210
摘要: 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发展适度的农业规模经营,是农业两个转化的重要步骤,本篇文章讲述了解决土地规模经营的办法。
关键词: 土地 家庭农场 经营效益

内容

·陆根明 李家好·
  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发展适度的农业规模经营,是农业两个转化的重要步骤。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践表明,既十分必要,但也碰到较大的难题。难题之一,不仅表现在几千年来形成的土地观念和“平均地权”造成农民以土地为根本的依赖性,而且还表现在乡镇企业就业、收入的不稳定和农民害怕“政策多变”的心理,把土地视为起码的社会保险,不愿轻易放弃土地。目前二、三产业发达,劳力转移较多的地方,始终无法打破“一户两田”的小而全的土地经营格局,就是一种突出的表现。难题之二,土地形成规模后,其经营效益,尤其是土地生产率,并不是都能达到理想的目标;仍须认真对待,不断摸索经验。
  我市一些地方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办法解决第一个难题,效果较好。主要办法是:一、留出少量自留地,将耕地集中办家庭农场,由集体为转出土地的农户提供牌价口粮。这种形式,主要是在二、三产业相当发达、劳力基本能够转移出来,且收入比较稳定,但在一般情况下农户又不愿意退出耕地的地方采用。如中山市郊区马头经济社,就是采取这种做法。二、实行“两田制”,分户经营“口粮田”,种田能手承包“任务田”。这种做法,比较符合大多数地方的实际情况。一方面使农村中一些无法转移的劳动力有用武之地,另一方面又能使转移出去的劳力有口粮田,解除了后顾之忧,农民乐于接受。三、土地“作价”,投标承包,退耕补偿。据中山市古镇镇曹一经联社等地的实践,这种做法,兼顾到投包者的能力和转出者的利益,使到人尽其才,各得其所,阻力较小。四、以入股形式将土地交由种田能手承包经营,承包收入的一定比例按股分红。这样,能确保原承包者延包后十五年的权益,农民乐于接受,对那些边远低产田搞开发性生产比较适用。这种做法在顺德县各地已陆续出现。五、代耕或转让。有的是农民个人自发的,有的是由集体出面调整的。这种办法,使转出户的口粮有着落,种田能手有用场,简单易行。
  如何提高规模经营效益,这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第二个问题要把规模和效益统一起来,达到规模经营的目的,事先要对承包者认真考察,进行资格审查;并要注意培训,使土地真正集中到种田能手手里。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农业生产即使是实现了机械化、化学化,也无法变为完全的工厂化生产,农民家庭的“内聚力”,其发展致富的积极性和谋划,仍然是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动力。在这种条件下,要搞好规模经营,提高规模效益,应以家庭承包经营的小农场为规模经营的主体形式。值得注意的是,要获得最佳效益,经营规模必须适度,并非越大越好。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不同项目、不同组合,“适度”是不同的;而实践总结出来的“三自为主”。(即自有劳力、自有资金、自有技术为主),这是必须坚持的原则界限。此外,要按照商品生产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及时地向分散的家庭经营,尤其是向规模经营者提供机械、技术、资金、信息、流通等方面的服务,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且,必须逐步改变按人口、田亩平均分配“以工补农”资金的办法,把补农资金补在农机装备上,补在服务设施上,补在农田基本建设上,补在开发性生产上,补在财富的增加上,使承包土地多的农民,特别是种植粮食的家庭农场,积极增加投入,在不断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同时,能获得社会平均利润。这样,才有利于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促进规模农业的健康发展。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陆根明
责任者
李家好
责任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