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佛山人第一选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32223
颗粒名称: 人才,佛山人第一选择
并列题名: 全市已引进各类专业人才5000多人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7年佛山市已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5000多人,对佛山经济迅速起飞所起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 技术人才 经济 作用

内容

本报讯 最近,在佛山的采访中,我们曾向不少企业负责人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在你的面前,一边摆着人才,另一边摆着钱财,你的第一选择是什么?”他们都毫不迟疑地回答:“我选择人才!”
  事实上,在改革开放中,佛山人的人才观,已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石湾区党委书记区达辉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要用千言万语、千山万水、千方百计来引进人才和智力。”在佛山市的许多企业家看来,人才就等于钱财,两者中间只是一个直等号。其实,佛山人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有了对人才引进的紧迫感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佛山市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全面铺开,进口设备如潮水般涌进厂房。然而,称职的“弄潮儿”却屈指可数,各企业捉襟见肘。对人才问题的真正的醒悟,是在1984年下半年。佛山人意识到:经济发展必须与人才引进同步进行。佛山市人事部门把干部调动审批权下放到局一级,并改变单一的计划调配干部的方式,实行干部交流、人才调剂等多种形式,广开“才”路;同时,还积极发动各用人单位推荐人才。佛山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和各县、市、区的主要领导,几乎都亲自带队到省内外去招聘人才。市长卢瑞华当时就曾带队到上海、江苏一带去“招才”、游说。现任的佛山大学校长,就是卢市长亲自物色的。据统计,1978年,全市各类专业人才只有9300多人,占当时人口总数的0.26%低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然而,通过大量引进人才,情况大为改观。到目前为止,佛山市已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5000多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的占1300人,到去年底为止,全市各类专业技术干部达35000多人,占全市人口总数近1%,比1978年翻了近两番。
  引进回来的人才,对佛山经济迅速起飞所起的巨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三水啤酒厂招聘了加拿大籍华人、国际著名啤酒酿造师钟荣汉先生作为本厂顾问,结果,不到一年时间,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厂,一跃成为可以与国内名牌啤酒竞争的企业,强力啤酒不但打入国内20多个省市,还远销美国,为国家创造大量外汇,显示了强而有力的后劲。
  近年来,佛山人加快了智力引进的步伐,使引进智力与引进人才相互补充。1985年12月,佛山市举办了全国第一个技术招标会,向全国发出了寻求智力支援的强烈信息。于是出现了这样有趣的现象:国内许多省市,特别是广州市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坐着佛山市各企业派出的专车,来到佛山,为各企业出谋献策,传播信息,或进行技术咨询、技术攻关,帮助企业开发出一件又一件的新产品。星辰电子电器总厂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这间只有150多人的小厂,却拥有40多名业余顾问,他们当中有教授、副教授、工程师。四年多来创新产品50多种,平均每月有一个新产品投产。石湾区先后与全国各地的32所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挂钩,引进52名工程技术人员,聘请业余顾问300多人,还有一大批临时技术咨询人员。从1984年到去年底止,全区共开发新产品45项,获部、省、市奖励的优、新产品共10多项,有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有的填补了国内和省内的空白。
  省电台记者 赵彪
  《羊城晚报》记者刘婉玲 陈灼娴
  本报记者 叶家昌

附注

改革开放的浪潮,不仅冲刷“金钱至上”观念;还使人们的旧观念发生这深刻变化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赵彪
责任者
刘婉玲
责任者
陈灼娴
责任者
叶家昌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