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职尽责的好“保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30046
颗粒名称: 尽职尽责的好“保姆
并列题名: ——访张家边区农业服务体系
分类号: F327
摘要: 1987年7月13日,佛山报刊登了张家边区农业服务体系的情况。
关键词: 张家边 技术 农业

内容

在中山市张家边,一个为农业生产提供综合服务的中间经济组织正在崛起,为农业生产提供多层次的服务,因而被人们称之为尽职尽责的好“保姆”。它就是“一站、六司、四会”。
  所谓一站,就是农业技术咨询站。
  所谓六司,就是甘蔗、农机、粮食、禽畜、农副产品收购、生产资料服务等公司。
  所谓四会,就是水稻、水产、水果、畜牧等四个协会。
  这个服务体系的最大特点是:紧紧围绕专业户的需要来运转。农民需要什么,服务体系就千方百计提供。比如,蔗农需要资金,甘蔗服务公司就代为借贷,并换成所需实物送去,保证贷款用到发展生产上;蔗农需要化肥,打个电话,公司便组织廉价肥料,按蔗农需要的种类、数量代购代运,免收运费;蔗农需要特殊的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服务公司就组织采购。去年春,张家边的甘蔗螟虫非常严重,但当时农民最喜欢用的甲六粉在市场上脱销,公司到外省采购了30吨及时供应农户,消灭了甘蔗螟虫;蔗农需要劳力斩蔗,公司又负责到外地招来劳力包下斩蔗的工作,并运至糖厂交蔗,及代办结算。这样,被服务的农户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去年,张家边142户甘蔗专业户,有138户获得了好成效,平均亩产比前年增加1.8吨。对少数几个亏本户,公司针对他们技术水平较低的问题,派出人员搞技术承包,使他们的产量达到全区蔗农的平均水平。对这些亏本户,公司不但不增加服务费,还给予一定补贴,今年上半年,公司已补贴给亏本户运送蔗种、肥料、农药等费用53 00多元。目前,这几个亏本户的甘蔗长势出现好的转机。
  对粮食专业户,张家边的服务已形成了系列化,并进入更为高级的层次:专业户与服务体系签订技术产量承包。西桠村水稻专业户朱灿标,去年与粮食服务公司、农业技术咨询站签订了100亩水稻技术承包合同,从供应良种、除草剂、复合肥,到插秧、机械化办田、排灌、收割等,全都由公司和站帮助安排。目前朱灿标这家专业户已初具家庭农场之雏型,生产规模已超过过去一个生产队。去年,他向国家提供了七万公斤的商品粮。最近,他提出多承包60亩田的要求。张家边实行技术产量承包的办法,使32户水稻专业户去年都赚了钱,平均亩产855公斤,比一般农户亩产高出75公斤。
  有声有色的协会活动,是张家边农业生产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这些群众性组织为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水果协会采数“请进来,跑出去,现场解剖,经验交流”的办法开展活动,大大提高了农户的技术水平。专业户吴兆明前年加入协会后,逐渐掌握了种果技术,加上协会派出的技术员给予许多具体指导,结果当年扭亏为盈,纯收入达1.2万元。现在,全区80户80水果专业户有72户加入了水果协会。张家边村果园复活是一个生动例子。这个果园有35亩老橙树,连续几年掉果。水果协会向华南农大教授求教,教授指导果园管理人剪掉老枝。去年橙树初获好收成,今年新枝更粗壮,结果率达80%。管理人高兴地对记者说,协会真能解决问题呀!据反映,现在张家边的农民已兴起一股学习技术热,凡协会请老师讲课,时间未到,会员们一早就从四面八方赶来,把课堂塞得满满的。
  张家边的服务体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区里对它又有什么认识?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张家边是个侨乡,水路去香港只需一小时四十分钟,陆路去澳门只需一小时。过去,这里的人有经商的历史习惯,出外谋生的相当多;耕田的兴致一向不大,过半数的生产队劳动日值只有五分钱,被戏称为“雪条队”。在中山市25个区(镇)中,张家边排在末位,工作组年年进驻,却老是翻不了身。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多数人只报领少量田地,剩下一万六千亩(占总耕地26%)无人承领,怎么办?后来,他们出了一招,欢迎外地人来承包。结果,来自二省八县市的232户农民承包了一万六千亩耕地。这样一来,土地经营分散了,局限性立即暴露出来,承包户一缺资金,二缺技术,三是产品销售难,四是风险大。这些问题不解决,将妨碍农村改革的深入,农业搞不好,二、三产业也上不去。区领导一致认识到:已承包了的土地不能撒手不管,也不能象过去那样靠会议指挥生产,搞“管、卡、压”那一套,而要建立一个以服务为宗旨的中间经济组织,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起来,发展商品经济。在工作方法上,要从行政领导型转为以专业户为主要对象,把生产、科研、服务结合起来的服务指导型。“一站、六司、四会”就这样建立起来了。经过一年多以来的实践,张家边人如下三点体会: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经济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农业为主转到以工业为主;从种粮食为主转到以多种经营为主;农村劳力从事农业为主转到以工副业为主。要适应农村的改革需要,必须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此其一。
  二是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既是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需要,又是商品生产大发展的条件与保证。通过社会化服务,一方面发挥分户经营积极性,另方面也克服了其局限性,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连接起来,引导农民走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道路上来,同时,对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实现农业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起到促进作用。
  三是加快农村劳力结构改变的步伐的需要。只有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服务,才能把农村大量劳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促进工农业生产协调、稳定、持续发展。戴晓军 蓝柏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戴晓军
责任者
蓝柏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中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