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村民致富的好带头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29840
颗粒名称: 带领村民致富的好带头人
并列题名: 兰昌生产队长、兰昌实业公司总经理陈海初纪事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87年“七一”,中共佛山市委授予南海县九江镇大谷村兰昌生产队长、兰昌实业公司总经理陈海初为“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关键词: 陈海初 收入 产品

内容

今年“七一”,中共佛山市委授予南海县九江镇大谷村兰昌生产队长、兰昌实业公司总经理陈海初为“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消息传来,兰昌村民都称赞陈海初“够格”!是的,他是带领兰昌村民脱贫致富的好生产队长。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去年兰昌人集体分配平均每户超过二万元。真是令人赞羡!
  兰昌生产队有40多户人家,170多人,劳动力100多个,耕地面积90多亩,长期以来,单一经营农业,人们陷于贫困。三中全会后党实行一系列富民政策。陈海初感到应该抓紧机会带领村民们摆脱贫困,致力共同富裕。由此他下定决心,与村民一道摸索振兴兰昌经济的路子。
  作为生产队长的陈海初,他一方面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另方面着手搞工副业。他们根据当地靠近农贸市场,来往客人多,而附近茶楼又少的情况,首先开办了一间茶楼。这茶楼经过一年努力经营,所得盈利就达两万多元。陈海初由此得到启发,要使农村脱贫致富,必须开展多种经营,争取多种收入。自后,他在充分调查,掌握市场信息的基础上,召开生产队队委会,提出开办铁罐厂建议。开始,一些队委受传统观念束缚,认为这是“捞过界”,不是农民的正业。也有同志说,兰昌一个小小的生产队,无技术、无资金、无设备,办企业难上难啊。面对思想上、物质上的种种阻力,陈海初带领群众致富的决心毫不动摇。他一边组织大家认真学习党的富民政策,改变旧观念;一边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给大家讲清,办实业勤劳致富是光荣的,又摆出发展制罐业有前途的依据,统一了大家的思想。
  为了开办制罐厂,陈海初费尽了心机。无技术,他就带领骨干到镇、县的几家制罐厂请求帮助,征得同意入厂学艺,虚心拜师,进行实践;无设备,他就到镇一家工厂借来冲床和工具,能者为师,自己动手仿制封罐机;无资金,他就发动群众到外赊借筹集资金,很快就借来了一吨马口铁和一些资金;无场地,他就带领群众修整了原来生产队的一间60多平方米的猪舍作为厂房。兰昌制罐厂就这样因陋就简,土法上马了。
  为了打开产品销路,陈海初历尽了艰辛。由于铁罐厂是生产队办的,名气不大,开始时用户对产品没信心,销路打不开。年过五十的陈海初并不因此气馁,他带上百把个铁罐到广州、佛山等地,逐家工厂登门宣传,征求试用。结果他累病了,群众把他接回家休息。没几天他病情稍好转,又继续到各地工厂去推销,终于说动了某化工厂的同志,答应试用他们的铁罐。后来,该厂就和兰昌订了合同,产品销路开始打开了。陈海初还经常召开征求顾客意见会,不断改进工厂设备和产品工艺。经过几年的经营,兰昌铁罐厂信誉不断提高,终于成为广东省化工系统的铁罐定点生产厂,产品纳入国家计划,供不应求。
  为了村民达到共同富裕,陈海初不计较个人得失。有段时间,有几个私人企业以每月几千甚至一万多元的工资请陈海初搞个人联营,都被陈海初一一谢绝了。他现在拿的只不过是厂里五个普通职工的平均工资,有的人不理解地问陈海初,“你为何不去当富翁?”他回答:“群众共同富裕,就是我自己的富裕,光我自己富,大家不富,还要我这个队长、共产党员干什么!”他是队长又是铁罐厂厂长和供销组长,白天外出联系业务,晚上处理工农业生产问题和管理事务。多年来几乎每天都工作十多小时。在他的带动下,全体村民共同努力,兰昌企业蒸蒸日上,农业生产稳步前进。1986年工农业产值达1065万元,利润达201万元,集体分配年平均每户超二万元,年人平收入达5500元,分别比1979年增加50倍和20多倍。目前,兰昌已实行了农民退休、公费医疗、义务教育等制度。农民退休每月退休金180元,初中以上学生每年给助学金150元,考上大学的按职工收入发工资,现在他们有8名青年自费保送到清华大学就读。最近该队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改为兰昌实业公司。兰昌村近几年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廖天发)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廖天发
责任者
陈海初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中共佛山市委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