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开顶风船的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29769
颗粒名称: 敢开顶风船的人
并列题名: ——记中山市包装印刷工业公司经理郑志明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7年7月3日,佛山报刊登了中山市包装印刷工业公司经理郑志明的故事。
关键词: 郑志明 企业 包装

内容

提起中山市包装印刷工业公司经理郑志明,人们都说他是一个“敢开顶风船的人”。
  1978年,正当该公司的前身——中山印刷厂处于低谷时期,共产党员郑志明走马上任当了厂长。当时,这个厂处于半死不活的状况:厂房旧,设备老,产品无出路,10年来每年利润徘徊在20多万元的水平……一大堆的问题摆在郑志明面前。他想: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就是要知难而进,勇挑重担。只要团结和依靠全厂干部、职工,同舟共济,走改革之路,企业一定能开创新局面。
  企业的改革之路怎样走?郑志明无时无刻不在考虑,积极探索。一次,他们厂与一间乡镇小厂同时争一宗生意,争来争去,到底输了给人家。这件事使郑志明感触很深。他意识到:本厂必须转产改道,既避开大厂锋芒,又不与乡镇企业争生意;必须以腾跃式的步子加快企业改造。于是,他亲自带领有关人员出去,了解竞争对手,了解市场行情,掌握包装印刷行业的重要信息。1982年底,他们以边研制、边试产、边投放市场、边引进的办法,开拓了一个新产品——塑料复合包装,1983年获得70万元的利润;企业技术改造登上了一个较高的台阶。
  郑志明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的工作经常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整天为工厂忙里忙外。为了使企业跟上世界先进潮流,到更广阔的天地去竞争,他争取机会与外国技术人员、港澳厂商的多方接触,想方设法了解包装印刷的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亲自参加各项引进项目的洽谈。为了取人之长,他注意收集各式包装袋;国内的买,国外的也买,甚至在街边见到包装袋,也如获至宝地拾起来,加以研究、借鉴。他经常写分析报告,把竞争中的强者、弱者及行业动态等等进行认真的梳理研究,不断向厂领导班子提出决策意见。1984年,郑志明了解到一种新兴的包装印刷产品铝箔复合包装。这种包装防潮性能好,国内在茶叶、药品、食品等出口包装上已经采用这个新产品,但几年来一直依靠进口。他们还了解到,生产这种产品技术要求高,在日本也要有数百万美元的精密设备才能制造出来,而本厂只有一些小型设备。另外,国内一些企业在一年前就已着手研制此产品。自己厂还搞不搞?郑志明认为:企业竞争如同百舸争流,要瞄准目标把好舵,敢担风险敢闯新路,开拓前进。他以企业家的胆识果断地作出决策:坚持上!一定要把日本人在中国的包装市场争回来。决策快,行动也要快。郑志明亲自组织和带领一个攻关小组,争分夺秒地抓紧研制。经过数百次的试验,终于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获得成功。19年2月,抢在日本人在中国订货的前天,从他们手上抢回2千万个包装袋的生意,为国家节约120万美元。这个新产品的上马,使企业又一次腾跃。他们引进了现代化生产线,新建一间铝箔复合包装印刷厂,现已成为我国土畜产茶叶出口总公司的一间以产代进定点生产厂。一些原来靠进口包装的用户,今年已转向该厂订货,数量达1千万个。
  “一个企业领导人,一定要多思、勤跑、常学习、善决策,懒一点不行,松一口气更不行。”这是郑志明的经验之谈。近年来,他患的胃病多次发作,但总是一声不吭地服着药坚持工作,很少考虑家庭琐事和个人得失。为了把企业搞活,他费尽心血和精力,一步一个脚印地勇于进取,赢得群众的信赖。1984年,厂里以不记名投票的方式民主选举厂长,郑志明获得最多的票数。去年,该厂发展成为一家经济实体公司,郑志明任经理,当初腾跃式的设想已告实现。公司下属三间专业厂,有两间年利润超百万元(其中一间可达500万元)。现在,他们又准备再建一间新厂……他们公司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企业精神是:奋发向上,拼搏不止。在郑志明身上,我们不是正可看到这种可贵的精神吗?
  ·本报记者 戴晓军·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戴晓军
责任者
郑志明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中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