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摘取了石英钟的明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28408
颗粒名称: 他们摘取了石英钟的明珠
并列题名: ——记市劳动模范普君电子表厂厂长黎乃炽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87年佛山市普君电子表厂摘取了石英钟的明珠,先后引进四台自动焊线机,使电子表台日产量提高一倍。
关键词: 石英钟 电子表 生产

内容

普君电子表厂的产品陈列室橱窗里,挂着一个个多彩多姿令珑闪烁的石英钟,有音乐报时的、有仿古钟样式的、有镶着孔雀或各种时款图案的、有方型的、椭圆的、透明薄装的……特别是那些镀上金色的钟、更是光亮夺目,逗人喜爱。可知道,这是一种塑料镀金新工艺呢!难怪普君电子表厂石英钟那么“抢手”,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不到四个月,客商已订货八万多个了。可是,人们可曾知道,石英钟成为普君电子表厂的拳头产品之前,市劳动模范、厂长黎乃炽和他们厂的工人,在这上面流下了多少辛勤的热汗啊!
  普君电子表厂原来是一间街道小厂,几年间,便发展成为一间能日产电子表三万五千个、年产值五百多万元、名传各地的工厂。而黎乃炽就是这群创业者的“车头”。他们正是在电子表销售市场不景气,原材料提价,销售价下降的困境中“突围”而出。一位来料加工的外商,向他们提出每个电子表的加工费要降低30″,对于大幅度降价,黎乃炽感到进退两难:不接受嘛,工厂就可能面临部分职工停工的状态;接受嘛,全年就要减少20多方元收入。怎么办呢?有养拼搏精神的黎乃炽,没有被困难吓倒,他想:“‘三来一补是普君电子表厂得到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增加国家外汇收入和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重要途径。这路要闯!”他终于采取了果断措施,一方面与外商洽谈,达成增加设备,扩大加工量的互利协议;另方面发动职工开展劳动竞赛,加强质量管理,降低物耗,提高质量。使外商加工要求获得妥善解决。两年来,该厂利用“三来一补”,先后引进四台自动焊线机,使电子表台日产量提高一倍。
  黎厂长为了电子表生产线早日上马,不顾自己和妻儿有病,不分日夜与职工并肩战斗在机旁,使生产线提前两个月顺利投产,一个月就为国家创外汇八万多港元。在加工订货任务紧,配件缺乏的情况下,他千方百计组织生产,提前完成30万只出口联邦德国的电子表任务。几年来,电子表行业竞争激烈,而普君电子表厂却好景常在。
  黎乃炽被评为省、市劳动模范,但他从不躺在功劳簿上。两年来,他心里总盘算着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企业不单是求生存,更要求发展。电子表销售价下降,利润减少到几乎等于零,单靠电子表生产,企业就无法发展。因此,他早在一九八五年就开始试制石英钟。为了早日试制成功,他在车间机器旁、在出差的路上、在办公室里研究、思考、决策,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他与同志一道日夜奋战、和时间赛跑,终于把石英钟试制出来。黎乃炽用他的汗水写下了开创石英钟新产品的新篇章。究竟石英钟的生产前景如何?黎乃炽心里琢磨着。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去年十月他与供销员、技术员一道奔赴陕西、四川、湖北等各大省市进行市场调查。旅途中,黎乃炽病倒了,额头热得烫手,面颊烧得通红,同志劝他休息,可是他一心捕捉市场信息,带着病走南闯北调查。他终于找到了答案:石英钟要按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出新。他满怀信心返回佛山,与厂领导班子共商发展石英钟生产大计,作出了筹集资金一百万扩大石英钟生产的决策,把原来制订的一九八七年生产二万个的计划改为年产十万个,并迅速组织力量投入扩大石英钟生产。行英钟品种很快便从原来四个扩展到十多个,产品源源不断投入市场,受到客商和用户欢迎,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好势头,不到四个月,客商已订货八万个。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现在普君电子表厂已成为一间拥有八十年代国际水平的先进设备,能日产电子表三万五千个、石英钟一千个的企业。石英钟的扩大生产,给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工厂在连续几年经济收入大幅度上升的基础上,今年首季又提前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产值利润任务。而黎乃炽他们的艰苦创业精神就象石英钟一样闪光发亮!
  (李镜清、郭丽萍)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李镜清
责任者
郭丽萍
责任者
黎乃炽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普君电子表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