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畦翠浪走云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28055
颗粒名称: 分畦翠浪走云阵
并列题名: ——漫谈我国古代的灌溉工具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7年5月,分畦翠浪走云阵——漫谈我国古代的灌溉工具。
关键词: 龙骨车 灌溉 工具

内容

我国古代以农立国,不仅在世界上最早兴建公共水利设施,而且创造了各式各样的灌溉工具。
  早在春秋时期,农民已经懂得运用简单的机械原理,制作了桔槔、辘轳等提水工具。但前者只能使用于浅并、低岸,后者亦提水量有限, 都适应不了大面积的灌溉。三国时,魏国马钧发明了一种翻车,据《三国志》记载,这种翻车“令童儿转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巧百倍于常”,可能与后世的水筒转车差不多,可惜它的形状和构造没有流传下来。
  唐代农业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农田逐渐从平原推向丘陵、坡地,“虽高山绝壑,耒耜亦满”,原来低效率的提水工具已经不能满足需要,适应丘陵、坡地灌溉的各种工具便应运而生,有适用于深井的立井式水车,有适用于陡岸的高转筒车,有利用激流推动的水轮车等。这几种水车各有所长,但共同的缺点是只能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时移动;只能汲水,不能排水。到宋代,开始出现一种既能随时移动又能汲水、排水的龙骨车。这种龙骨车是利用括水板在木槽中括水上升的,可以把水提到相当高度,如果几架连用,还可以提水上高坡。开头,龙骨车是用手挽动的,后来又发明了脚踏式的,更为省力。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咏龙骨车的诗:“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分畦翠浪走云阵,刺水绿秧抽稻芽。”生动地描述了使用龙骨车灌水插秧的情景。直至出现抽水机之前,龙骨车仍然是我国农村主要的灌溉工具。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龙骨车的出现,使耕地面积不断扩展,水稻等高产粮食作物栽培不断扩大,尽管我国自古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一直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史述·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史述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