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江河畔一明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27771
颗粒名称: 北江河畔一明珠
并列题名: ——记三水县河口镇黄竹坑村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三水县河口镇黄竹坑村先后被县、公社评为农业生产的先进单位,进入八十年代,它又被授予文明村的光荣称号。
关键词: 文明村 文坛 经济 发展

内容

说起了黄竹坑不少的读者都会感到这个名字是多么熟悉。是的,黄竹坑早在五十年代中期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授予该村农业合作社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也先后被县、公社评为农业生产的先进单位,进入八十年代,它又被省市授予文明村的光荣称号。省委书记林若、省长叶选平和市委的主要领导都曾先后深入到该村检查工作,给村干部和群众予以极大支持鼓舞。今日,黄竹坑仍是坚持以集体共同致富,专业承包,集体统一分配的生产责任制。年人均收入达到1100多元,现在集体积累达100多万元。这里的经济发展好比千里马一样飞奔,群众生活越来越富裕了。附近的群众称赞它是三水县北江河畔的一颗明珠。
  许多的文坛高手都去过黄竹坑,当他们听了村长的汇报后都感到惊讶。有的人即席挥毫赋诗赞美,有的人日后撰文介绍黄竹坑的成就。这一切,黄竹坑人都感到自豪和鼓舞。然而,他们并没有在成绩面前停滞不前,反而是马不停蹄。在党的三中全会路线指引下,他们发展经济年年有新套套,村办的小型塑料厂越办越好,每年为集体创造利润六七万元;还拥有十多台进口大货车从事运输业,经济效益也很可观。他们对农业的发展更为重视,水稻生产连年丰收,平均每年每人向国家提供粮食1250斤。特别是去冬今春,他们大抓农业开发,不断地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投入。仅去年一年,集体投资种果的资金就达七万名元,新种上柑、橙、荔枝二百七十亩,加上以前种上的果树就达到三百三十多亩,提前实现了省委提出的一人一亩果的目标,正如村长说的,再过三五年,黄竹坑将成为生产水果基地,那时人均产果可达到二三千斤,人均收入会成倍增长。
  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村里的公共福利也搞得好。当人们进入村门楼,就能看到一条洁净宽阔的水泥大道,路旁种上风景树和花草,使来访的客人都感到心旷神怡,无不称赞。确实如此,近年来黄竹坑仅用于福利事业的资金就达二十多万元,建起自来水厂,供应了全村320人全部饮用上卫生的自来水;建起三级化粪池的卫生厕所;办起了图书馆、电视室。乡民的文化生活要求随着生产的发展增高了,现在户户订阅了《佛山报》和《广东农民报》等。群众求知、求富、求美、求乐的迫切性更加强了。村干部每晚都坚持读报并积累资料,把学习到的知识用于指导实践。同时,经常对群众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社会主义觉悟,热爱集体。
  一个小小自然村黄竹坑村,人口只有300多人,但他们的成就是多么令人可喜啊!
  ·朱培村·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培村
责任者
周恩来
相关人物
林若
相关人物
叶选平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