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卡山上访老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25124
颗粒名称: 法卡山上访老乡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7年1月28日,1987年1月28日,佛山报登载了文章「法卡山上访老乡」,讲述了前方的指战员是怎样工作、生活和战斗的。
关键词: 法卡山上访老乡 指战员 生活

内容

他们,不愧是佛山人的光荣。战士们在血与火的前线还惦记着家乡,向乡亲殷殷寄语……
  编者按:每逢佳节倍思亲。明天就是正月初一了。新春伊始,本报特地把记者采写的《法卡山上访老乡》这篇通讯献给读者,请大家看看前方的指战员是怎样工作、生活和战斗的。读后,令人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亲爱的读者,新春假日,当你们一家老少和亲戚朋友,徜徉在姹紫嫣红的花市里,或是在舒适恬静的厅房共聚天伦之乐的时候……你们想到吗?那些正日夜守卫边陲的战士。是这些最可爱的人,给我们造就了这样一个安定团结的环境,我们该如何珍惜它?!
  佛山市粤中印刷公司春节慰问团的汽车在广西前线的盘山公路上缓缓行驶……
  汽车颠簸了半天,终于来到了“法卡山英雄营”驻地。在与英雄们的座谈会上,我们听到了一个很熟悉的乡音。这是一个身材纤瘦,声音柔和的军人,他叫林胜利,来自中山小榄,现任守备部队团干部。他告诉我们,他一九七六年参军,七九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任通讯班长,经常冒着枪林弹雨到前沿阵地传送战斗指令。一次,他骑摩托偷越敌人封锁线被发现,子弹一串串向他射来。在这生命攸关的紧急关头,他没有后退,咬紧牙关,加大油门向前猛冲,终于完成了任务。战后,常年患胃溃疡的妈妈写信盼儿回家,他回信说:“亲爱的妈妈,我很想家,然而,祖国需要我留在部队,请原谅儿子的暂时不孝吧。”当兵十一年,他才探了三次家。这期间他谈了几个对象,但姑娘一听他是前线的兵就吹。有人说,中山是个富裕地区,象你这样精明能干的人,在家乡早发财了,可你连老婆也捞不着。他却说:“在经济上我是亏了,但在精神上我很富有。”他不仅安心守卫边陲,还为戍边将士穿针引线,找对象和解决家庭困难,兢兢业业地工作,年年被评为模范干部。一位名叫彭湘霞的边陲姑娘被他高尚的情操感动了,爱上了他。一九八四年,他终于有了温馨的小家庭。
  这天,去友谊关途中,我们打开了录音机:“爸爸,快过年了,我好想您啊!您不能回家,我给您唱首歌吧……”这盒录音带是南海县府打字员唐洁玲托我们捎给驻守在金鸡山前线的丈夫麦津醒的。行前,唐洁玲告诉我们,老麦是军医,一九七九年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深入火线抢救伤员,光荣负伤,荣立二等功,一九八四年又带伤参加对越炮火还击战,再次荣获三等功。由于劳累过度,旧伤复发,现在还在住院。
  在险峻的金鸡山顶,我们与老麦相会。听说家乡慰问团来前线,他特意把和他一起参军的老乡麦志昌、吴英耀带来与家乡亲人相聚。三位老乡和我们围坐一起,倾听老麦儿子小聪聪的歌声,分享家乡亲人的温暖。麦志昌现任守备团团参谋,吴英耀现任连长,他们俩分别来自南海西樵区和三水大塘区。三位老乡站在山巅,面对远方越军阵地,向我们说起了他们的战斗故事:在自卫还击战中,麦志昌与吴英耀同在一个突击队任职,带领战士们一马当先,排地雷、破据点,为部队扫除前进障碍。两人分别荣立了二等功和三等功。一次,麦志昌带领爆破队摧毁敌人火力点后追歼残敌,他打死一个逃寇后,突然没子弹了,另一名敌人举枪就要向他射击,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跟他一起参军的同村战友冼龙生眼急手快,抬手一枪把敌人撂倒了。在另一次战斗中,冼龙生光荣牺牲了。老麦的眼泪止不住夺眶而出。他说:看到和自己玩大的好兄弟倒下了,心里那滋味呀,真是无法形容。每到清明,我都要代小冼的亲人在他的坟上献上一簇鲜花,告慰他的英灵。我们擦干眼泪,请三位老乡为家乡亲人说几句话。麦津醒对着录音机深情地向妻子寄语:“洁玲,我不在家,辛苦你了,我的伤快好了,你别惦挂。聪仔要听妈妈的话,读好书,做个国家有用的人才。”临别,三位老乡紧紧握住我们的手说:请转告家乡亲人,我们一定守好边防,绝不给大家丢脸。祝家乡人民新春愉快!
  在广西前线部队,所到之处,都有乡音。
  离开友谊关,我们又登上了法卡山前沿阵地。原籍佛山地区的三位小战士托我们给家乡人民捎几句话。他们说:吃苦、流血,我们不怕,怕的是不被理解。希望家乡人民常常写信给我们精神上的鼓励。本报记者梁海坤 罗丽鸥 南方日报记者谭军波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梁海坤
责任者
罗丽鸥
责任者
谭军波
责任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