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海外的金本番茄超级市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24059
颗粒名称: 通往海外的金本番茄超级市场
并列题名: ——佛山市专业市场采访记之五
分类号: F327
摘要: 1986年12月26日佛山报登载对三水县金本区番茄超级市场采访小记。
关键词: 金本区 番茄 市场

内容

入冬后,天气渐冷,三水县金本区的番茄市场却热如“三伏天”。十二月十六日上午,我们在金本区跑了一圈,只见公路边、地堂上到处是堆成小山的鲜番茄。仅区公所附近公路边就排列了几百米长的番茄摊档。“红宝石”,“红玫瑰”,各类番茄品种琳琅满目;大货车、小货车,进进出出好不热闹!
  金本区领导和出口站的同志告诉我们,金本的番茄以皮薄、肉厚、糖份高、水份少、色泽鲜艳著称,尤以“红宝石”和“红玫瑰”两个品种蜚声香港,最近出口价格名列全省第一。据县外贸部门的同志反映,每天早晨,三水的货轮一靠香港码头,港商就排着队争相抢购三水的番茄。消息传出,金本区几个自然形成的番茄市场顿时兴旺起来。本地供销社、出口站以及广州、佛山、南海等地的收购部门和个体商贩,每天都调来数十台车,运走十万公斤以上的鲜番茄有的北运东三省,更多的是通过三水口岸直运香港。仅金本出口站和供销社,十一月至今出口收购量就达十二万公斤,出口总值十多万元。
  金本区历史上有种植番茄的习惯。据区领导反映,早在七十年代,这里就是广东罐头厂的番茄出口生产基地。后因番茄制品出口价低,该厂停止收购。农民断了销路,番茄堆积成山,只好把番茄挑到西南或乘车到广州、佛山等地出售,一担鲜番茄,只能卖十来块钱。正是价贱伤农,农民一度热起来的种植积极性变冷了。
  近年,金本农民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大力发展商品生产。许多有番茄种植经验的农民想东山再起,可又苦于没销路。这时,金本供销社出来为农民撑腰。他们不惜花费近万元旅差费,走南串北,终于在东三省找到了销路。同时组织回大批良种、化肥和农药帮助农民种植,再次在金本掀起了种番茄热。去年全区种植面积达一千二百多亩,大批北运东三省,总收入九十多万元。今年全区种植面积猛增至二千六百五十亩,总产高达六百多万公斤,产值二百六十多万元。仅有九百人的天湖村就种了四百多亩,人均收入六百多元。
  供销社为农民打开了国内市场,外贸部门便一心一意为农民开拓国际市场。今年十一月番茄大量收获,源源不断从三水口岸运往香港。外贸部门的同志随船赴港“摸行情”,发现半熟番茄在香港最受欢迎。便及时指导农民由“一点红”改摘“半边红”,同时改木箱包装为纸箱包装。这一改,使农民发了财。三水番茄在香港售价由每司马担一百多港元增至二百五十港元,并高出台湾同类品种三十港元左右。金本区今年的番茄售价也比去年增长了一倍以上,不少农民因此成了万元户。东湖村老农李东成和李四九,各种了六七亩,收入都在万元左右。
  本报记者 梁海坤
  特约记者 梁文启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梁海坤
责任者
梁文启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三水县金本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