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集体致富的山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21486
颗粒名称: 一个集体致富的山村
分类号: F427.65
摘要: 介绍了三水县河口区的黄竹坑村,尊重群众意愿,坚持实事求是,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使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生产的发展日益加强,集体致富。
关键词: 黄竹坑村 集体 致富

内容

黄竹坑村是三水县河口区的一个只有三百多人的山村。几年来党支部积极引导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一九八三年以来,全村人均收入超过一千元,到今年上半年,全村有公共积累)一百五十万元。与此同时,他们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几年投资累计二十多万元。五年来先后被评为省、市、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黄竹坑村党支部在农村全面推行生产责任制以来,尊重群众意愿,坚持实事求是,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他们引导群众正确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通过群众大会、读报、广播、出专栏等多种形式,让党员、干部和群众讨论按劳取酬和共同致富的关系,“大锅饭”伊对发展集体经济的影响,提高了思想认识。使群众在发挥个人生产积极性的同时,树立了共同致富的信心。几年来黄竹坑村靠群众的共同努力,发展了花卉、水果、塘鱼、观赏鱼的生产,并办好塑料、化工、运输等企业。这些集体厂场的收入,过去每年只有二、三十万元,一九八三年提高到收入九十多万元,一九八四年增至一百一十多万元,一九八五年达到一百三十多万元。集体经济的发展,为共同富裕开拓了广阔前景。几年来,村党支部在实践中还正确处理好干部富和群众富的关系。党支委同志和村委的干部,他们虽然有技术、有生产门路,有各种渠道,但他们却不承包企业,而把集中精力办好集体企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作为自己份内的目标。在报酬上除了领取规定的之外,从不巧立名目多占多分。目前,该村已有一个拥有十四台大小汽车的运输队,近三百亩柑桔的水果场,此外还有塑料厂、化工厂等一批企业。公共积累资金已达到一百五十万元。
  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也日益加强。他们对力学、办文化室、办广播,整治村容、改良用水等做厂一番建设。黄竹坑在生产中注意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所长,多劳多得,老弱有所安排,坚持集体富裕,故此没有贫困户。承包车队有技术的人,收入故然比较丰厚,就是耕田组二十多位村民,今年早造纯收也超过二千元。对一些弱劳人士,村安排他们从事村容清洁、保管、看牛、养鹅等工作,年收入也在一千元左右。群众的收入近三年人均超过一千元,是三中全会前的五倍以上。目前,该村有三分之一的农户有了电视机,四成农户建了新房。群众说,这样的社会主义有吸引力。一九八四年以来,国家卫生部长崔月黎、省委书记林若、省长叶选平以及佛山市委书记叶谷、市长卢瑞华同志,先后亲临该村视察,对他们加强两个文明建设,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做法表示极大兴趣,并给予鼓励。
  ·梁文启·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梁文启
责任者
崔月黎
相关人物
林若
相关人物
叶选平
相关人物
叶谷
相关人物
卢瑞华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黄竹坑村党支部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