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18721
颗粒名称: 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初见成效
分类号: F327
摘要: 1986年佛山市建设农副产品出口生产体系已取得初步成效。全市已建成和在建的各种出口基地有70个,尚有一批正在规划建设中。
关键词: 农副产品 规划 建设

内容

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各种出口基地70个,有的基地年提供出口产品量已占当地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85%以上……
  本报讯 我市建设农副产品出口生产体系已取得初步成效。全市已建成和在建的各种出口基地有70个,尚有一批正在规划建设中。一些去年建成的基地已开始批量生产出口产品,有的年提供出口产品量占了当地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85%以上,有的基地产品填补了外贸出口产品的空白。
  建设农副产品出口生产体系,关键是把各种农副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建设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外贸出口工作,对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动手早,行动快,充分发挥我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商品经济发达,水陆交通便利,各种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且毗邻港澳等优势。据有关部门统计,19 80年至去年,全市仅商品出口一项,就为国家创汇18亿美元。但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光靠以往那种“自己有什么就出口什么”,各自分散的生产方式,和小商小贩式的推销办法,已远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形势,而且还有逐步萎缩、衰落,甚至会被“吃”掉的危险。为此,市委、市政府从1984年下半年起,便着力建立使生产和流通结合起来的,可以形成生产、科研、加工、储运、销售“一条龙”的农副产品生产出口基地。并明确规定:要把发展各种“高、精、尖、优、稀、偏”农副产品作为建设基地的主要目标。
  为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市委及所属的一些县(市、区)委都先后成立了建设农副产品出口生产体系领导机构,负责具体工作。各地还通过国内外的纵横向联系,与外贸、外地、外商合资、合营等形式,解决资金、引进种苗和技术设备等问题。此外,市要求各县(市、区)每年都从地方财政收入中,拿出三、五百万元人民币和从留成外汇中拿出一、二百万美元投资基地建设;市里今年还从农业贷款中划出一亿元左右给予支持。仅去年以来,全市各地投资基地建设的资金就达到八千多万元(包括横向联合的外地投资),已建成和正在兴建的水产、果菜、花卉、禽畜、保鲜、加工等基地有70个。如南海县里水区“宝鲜有限公司”,顺德县桂洲区的兔毛生产体系,陈村全天候花卉基地,石湾区张槎圩岗畜牧场,高明县三洲的水禽(黑鹅)生产体系,以及正在筹建的三水县苎麻生产体系等。中山市石岐水产出口公司,以外贸出口公司为龙头,以厂场为依托,以专业户为网络,做到生产有基地,科研有场所,收购有网点,加工有厂场,保鲜有设备,出口有口岸,运输有车船,销售有商场,实现产、购、加工、贮运、出口销售配套成龙。顺德县去年就投资了三千九百多万元,兴建了出口生产基地19个。
  我市兴建的出口生产基地,大多是现代化技术水平比较高,能够批量生产,产品质量符合出口要求,应变能力比较强,适应性比较广的,对增强产品的出口创汇竞争能力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外贸部门反映,去年出口的瘦肉型猪、三鸟、乳鸽、优质水产品等,大都是由各种基地提供的,市面上收购的仅起补充和调剂作用。如中山市去年出口肉鸡60万只,其中由基地白石鸡场提供的就有52万只,占了全市出口肉鸡量的86。目前,我市的出口商品已发展到350个大类共二千多个品种,其中年创汇超百万美元以上的有25项。
  我市各种农副产品出口生产基地的建立,有效地促进了外贸工作的发展。据市外贸部门统计,今年头五个月,全市的外贸收购和出口收汇实绩,在去年提前40天超额完成年计划任务的基础上,又提前40天超额完成了今年上半年的计划任务。
  最近,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总结经验,提出我市今后五年建设农副产品出口生产体系的奋斗目标是:力争1990年全市出口创汇达到6亿美元(比1985年纯增2.2亿美元)。
  (本报特约记者 阮松龄)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阮松龄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