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18142
颗粒名称: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并列题名: ——市经济形势现场分析会纪谈之四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86年6月18日佛山报登载的关于企业外资使用的文章。
关键词: 外资 企业 产值

内容

在现场分析会,我们看到一种令人振奋的景象,就是利用外资兴办的企业欣欣向荣,成效显著。外经委副主任甄劲之同志在发言中说,现场参观的24个厂企中,直接利用外资的占21个,外资总额为4900万美元,投产后可创值几亿元,蔚为可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实要破除禁锢、自守的观念,广泛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正如鲁迅先生说的那样,一切好的东西,有用的东西,都要把它们“拿来”,为我所用。但是怎么个“拿”法?“拿”些什么东西?却是大有学问。拿来为“我”,就是要选择引进那些有利于我市发展生产力、加快致富步伐的项目。比如佛山市塑料一厂,早年先后从日本三菱重工和东芝引进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生产线和彩印复合制袋生产线,既可生产BOPP基材,又可进行后工序的印刷、复合、制袋。前后工序,配套成龙,产品成为当代国际理想的包装材料,享有“包装皇后”之称。该厂每年新增产值三千四百多万元,新增利润六百多万元。对发展我市塑料包装工业起了很大的作用。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外资使用要得其所,这是分析会上反映的一个问题。目前,我们的外汇还不丰裕,也来之不易。古有训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因此,对用外资引进的项目,必须要看准,学会“货比三家”,“先谋定而后动。”但可忧的是,现在有的地方在引进问题上缺乏那种责任感,引进的设备技术不切实际,要靠“吃洋米”(进口原材料)过日子,这种企业,经济学者称之为“输血型”企业。试问,活着靠“输血”,过日子靠“洋米”,怎么能维持下去!?到头来,只得背上一个“洋包袱”而已!这是引进技术设备中的一个深刻教训。
  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后要进行消化、吸收,走国产化的道路,这是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从国外引进设备技术,我们不能奉若神明,照搬照抄。因为技术再先进,也是那个国家当时当地条件的产物,要在本国发挥作用,就必须结合实际进行消化、吸收和移植创新,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例如石湾耐酸陶瓷厂,1983年引进了意大利年产30万平方米的墙地砖生产线,投产后迅速转入消化、吸收、创新,只经一年努力,便成功制造出一条新的生产线,其生产能力、性能、工艺等基本达到引进的设备水平,而实际投资却比引进节约一半,使该厂每年新增产值600万元。这种引进,可称上为“我”所用。
  分析会要求,对目前已有引进设备的企业,主要任务是着力提高经济效益,把产品打出国际市场。与会同志指出,发达国家的企业投资,是一分钱投资二分钱产值,而我们不少企业现在只达到一分投资一分产值,效益显然太低了。至于产品出口,现在有的企业存在着“出口吃亏”论,认为产品出口不如内销价值高。产生这种思想固然有政策方面的因素,有待上级决断。但利用外资的企业必须提高经济效益,多出口创汇,保证外汇偿还,这是对国家、对企业都是有利的,也是责无旁贷的。
  当前利用外资发展经济,尚有两个问题值得各地注意的:一是引进项目。要坚持外向型、替代型和技术型;二是要加强农业方面的引进,搞好出口基地。
  本报记者 劳尔峰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劳尔峰
责任者
甄劲之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