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忘记自己的“角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15716
颗粒名称: 不要忘记自己的“角色”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6年3月19日,佛山报用几个实例告诫读者在生活中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角色”,您想得到同志和亲人的敬爱,就请您用自己明敏的目光去透视他们的期待,去调整自己的行为吧!
关键词: 角色 妈妈 期待

内容

刘坚明
  一个新媳妇,跟婆婆闹矛盾。一气之下,捡几件衣服,回娘家去了。她泪流满面地向妈妈诉说种种委屈:“在他们家里,我也跟当女儿一个样,把他们象亲爸妈那样对待,可是……”——问题或许就出在这里,她把自己的“角色”混淆了。
  某局长,可以说是一位好领导。在局里,人们对他竖起大姆指:可是家里人却只给他伸出一个尾指来。这也难怪,家里确实如同他的饭店旅馆。——他把自己的“角色”忘记了。
  这里说的“角色”,不同于戏台上的角色,它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指的是一个人各个方面的身份,如上例子中的新媳妇,她是公婆的媳妇,是丈夫的妻子,又是妈妈的女儿;局长是单位的领导,回到家里是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爸爸……一个人往往身兼多个不同的角色。不同角色对象对角色有相应的独特的要求,这种要求叫“角色期待”。如妈妈对女儿,婆婆对媳妇就有不同的期待,这样,不同的多种期待就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角色期待是由角色及其对象这一客观的特定关系决定的。前面例子中的妈妈和女儿,是血缘关系,是天生的。妈妈按照自己的期待培养自己的女儿,她的习惯、作风影响着女儿,所以,妈妈对女儿的期待和女儿的行为是大体一致的,相处起来似乎没有大问题:而婆媳关系是婚姻关系派生的,是后天的。媳妇以前不跟婆婆一块生活,生活习惯、文化修养各异,而且,婆婆对媳妇还有“外来感”、“陌生感”,更喜欢对媳妇的行为作出推测和评价,因此,婆婆对媳妇的期待与媳妇的行为往往发生偏差。假如女儿在妈妈面前发点脾气问题不大,但对婆婆就很难想象。可见,各方面的角色期待千差万别。对待婆婆象对待妈妈一样,在尊重的态度上而言是对的,而在表现以及方法上可就有差别了。混淆了角色就不能满足角色期待,就难免要产生矛盾。当局长的满足了社会和组织对他的期待。他是一个好局长。可是,在家里,妻子在期待他的体贴和温存,孩子在期待他的抚育与慈爱。忘记这一方面的角色,就不能成为一个好丈夫、好父亲。
  您想得到同志和亲人的敬爱,就请您用自己明敏的目光去透视他们的期待,去调整自己的行为吧!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坚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