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耕田佬”的胸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12189
颗粒名称: 一个“耕田佬”的胸襟
分类号: F327
摘要: 1985年10月26日,佛山报刊登了中山市大冲区四十三岁的农民李锡平的故事。
关键词: 李锡平 文化娱乐 农民

内容

程小琪
  吴竞龙
  今年春节前夕,中山市大冲区岚田乡里,随着一串串清脆炮竹声,四十三岁的农民李锡平向世界大声宣布:他投资十五万元兴建的大型农村文化娱乐中心,今天落成,免费开放!
  李锡平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耕田佬”。这些年,党的好政策使他踏上勤劳致富之路。他参加了乡里的建筑队,到外地搞承包工程,后来又办了一个沙石场。靠全家人的辛苦创业,他有了一份家业,身缠十多万元。有钱先盖房,这是世代农民的愿望。然而,李锡平却不这样做。有一件事碰击着这个普通农民的心:岚田乡距离石岐十七公里之远,这个三千多人口的乡村,过去连一间文化室也没有。乡亲们想玩玩也得跑到石岐。逢年过节,想请邻村的人来打球、舞狮,热闹热闹,也因没有场地而告终。李锡平想,如果乡村里有一座文化娱乐中心,既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又有一个良好的休憩环境,那该多好!能为丰富乡亲们的文化生活贡献微薄之力,这也是人生的一件乐事呢!去年,在政府的支持下,李锡平把多年的积蓄,加上在港亲属的资助,一共投资十五万元,今年初建成了一座崭新的四合院式的三层大楼:岚田乡文化娱乐中心。开张后立即吸引了乡里村邻农民,平均每天得接待八百人次。李锡平一家人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
  一个周末的夜晚,我们来到李锡平兴建的文化娱乐中心。周围是柔和悦目的彩灯,四处飘荡着欢歌笑语……。来自邻乡的一队篮球健将,正与岚田乡的“球场勇士”,在灯光球场激烈地争夺冠亚军。文化娱乐中心正门楼下右侧,是一个宽敞的阅览室。尽管外面到处是笑语欢歌,可在这却是一片宁静。在书的海洋中,人们在贪婪地学习。阅览室藏有一千多本图书和三十多种报纸、杂志,全是李锡平自己花钱订购的。
  楼下设有桌球室和象棋室。而在儿童乐园里,“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的花朵多鲜艳……”的悦耳儿童歌声及优美的舞蹈更吸引我们。另一些儿童在荡摇船,溜滑梯,转“过山车”,看这张张欢乐笑脸,我们也不禁开心地笑了。
  二楼是宽敞舒适的电视室,免费放映,几乎晚晚爆棚。三楼是露天的音乐茶座,装饰得金碧辉煌,立体声组合音柜里,传出了优美动听的款款民间粤曲。在茶座里,我们见到文化娱乐中心的主人李锡平,他正乐呵呵地忙着给乡亲们端茶送水。一位年过花甲的老阿伯知道我们想采访李锡平的事迹,他乐了:“我过了大半辈子,还没有见过象他这样热心为乡亲们办好事的人。你们瞧,偌大个娱乐中心,要花多少钱呐!我知道,锡平他为办这个娱乐中心日夜操劳,连家都不回去哩!”“锡平把钱用在办娱乐中心,眼光看得真远。”又一个中年农民谈起对李锡平的感觉。
  有人说,李锡平挣了钱不懂花。不,他懂。为了帮助乡亲们致富,他把良种提供给各家各户,逢年过节,他给乡里的“五保户”送物送钱;今年乡政府号召买国库券,他一下子就购了五千元……。乡亲们说:“李锡平的钱,花的总是在他追求的事业上。”他自豪地对记者说:“金钱的价值在于不断的创造。”他还打算明年初再花几万元,建一个溜冰场和舞厅,让大伙玩得更痛快!
  这就是珠江三角洲一个“耕田佬”的伟大胸怀。金钱的价值观念在八十年代的中国农民中正在发生变化,李锡平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富有者。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程小琪
责任者
吴竞龙
责任者
李锡平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