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十番”与“舞十番”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11794
颗粒名称: 佛山“十番”与“舞十番”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85年10月5日佛山报登载的关于佛山“十番”与“舞十番”的讲述。
关键词: 佛山 秋色 艺术

内容

廖炜忠
  秋色赛会,又名出秋色或出秋景,一般在秋收后举行,白天搞的活动谓“景”晚上谓“色”,这是佛山市一项有悠久历史的民间习俗活动。
  佛山秋色艺人常自豪地说:有秋色必有“十番”,没有“十番”的秋色不算是秋色。可见“十番”在出秋色的活动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何谓“十番”,“十番”是一种古老的民间锣鼓合奏,它是由高边锣、大文锣、翘心锣、二锣、响锣、单打、大钹、飞钹、大班鼓、群鼓、沙鼓等十多种锣鼓击乐按一定的曲牌翻来复去的演奏,故叫“十番”。
  “十番”之所以为群众所喜闻乐见,除了它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特殊的曲牌,以及乐器样色多样、音色丰富等特点外,它还是一种特技表演性强的艺术形式。大钹演奏者的动作千姿百态,时而双手张开,时而合钹闷抹于胸前;一会左打,一会右打,站着打,蹲着打,有时还将大钹凌空抛起……,而在十多种乐器中,飞钹是可舞性最强的一种,它是由艺人一手拿着一面钹,另一面用一条长约一米的绳子系着在空间飞舞,与手执的钹轻轻擦击,发出“切、切”的清脆声,其动作套路多变,常见的有前飞打、背后飞打、阳钹、双飞等,还有站在肩膀上来舞打飞钹的。要掌握飞钹的技巧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要是不小心、技术不到家,锋利的飞钹会把你打得头破血流的。
  “十番”这颗明珠,无论是业余的或专业的舞蹈家都爱不释手,孜孜不倦地把它加工整理、改革,使它由广场艺术形式变成舞台表演艺术,让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机会观摩到这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再不用要等到出秋色那一天了。去年我市的邓波、邓绮竹、陈源等同志在老艺人的指导下,从舞蹈到音乐都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创作了以反映我们国家兴旺、娱乐升平为主题的民间舞《舞十番》。
  《舞十番》共分五段:首段是“儿童舞”,次段是“金钹沙的舞”,第三段是“醉大钹舞”第四段是“姑娘舞”,第五段是“飞钹舞”。青年们英姿勃发,手中的飞钹左右升弓,金光闪耀,有如金轮飞转,又象金蝶纷飞,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甚为壮观。“飞钹舞”使整个舞蹈推向高潮,象征着八十年代人们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廖炜忠
责任者
邓波
相关人物
邓绮竹
相关人物
陈源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