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希望的田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11720
颗粒名称: 充满希望的田野
并列题名: ——记三水县青年大耕家陈其芬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85年作者访问了三水县乐平区源潭乡青年大耕家陈其芬及其弟妹。
关键词: 三水县 青年大耕家 陈其芬

内容

初秋,我们访问了三水县乐平区源潭乡青年大耕家陈其芬及其弟妹。在他们安营扎寨的砖房里,摆放着手扶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机动喷洒器、电单车等。陈其芬告诉记者:正当不少人要离开土地做工经商的时候,他们兄妹三人却把希望寄托在这一百四十八亩的瘦瘠边远田上。现在希望已得到初步实现:早造生产稻谷六万余斤,收入一万多元,一造可以完成全年五万多斤的粮食上调任务。
  今年初,三水县进一步落实了农业生产责任制。源潭乡南岗村也用自报公议的办法,很快落实了肥田、村边田的责任制,唯独离村数里的白秀庄一百四十八亩瘦田无人认领。为此,陈其芬在父母和弟妹的支持下,毅然包下了这块土地,一包十五年。
  这消息一传出,有人说陈其芬兄妹“不开化”,有人劝他别冒风险,弄不好就会倾家荡产。但陈其芬以美国农场主韩丁的魄力鼓励自己,决心从种植水稻中闯出一条致富路。他首先投资七千元购置了两台手扶拖拉机,兄弟俩每人驾驶一台,用以犁田、耙田、运肥。早造播种时,弟妹四人分工合作,一个耙田、一人犁田、一人撒种、一个施基肥。结果,只用六天时间,就把稻种全部播下,工效比传统的插植快十倍。村民对他改插植为撒播、改人工操作为机械操作土分赞赏。稻种播下后,陈其芬又花四百多元购置了一台进口的机动喷洒器,用来喷药和施放除草剂,工效比人工操作快几十倍。陈其芬的大胆探索,很快引起上级的重视,群众也对他的耕作感到极大兴趣。早造收割前,陈其芬从福建购进一台履带式联合收割机,只用一个星期,就收割完一百多亩水稻,节省了一百多工人。如今他所耕的一百多亩田,包括施肥、喷药、运输、犁耙、收割、灌溉、除草已实现了机械化和化学化。今年早造,他们劳均耕田面积是全区劳均耕田面积的十五倍,共收获稻谷六万余斤,总收入一万多元,纯收约六千元,今年早造,他便可完成全年上调国家粮食任务。
  乐平区负责同志对我们说,陈其芬种田致富的理想是现实的,以机械代人忙的选择是成功的。陈其芬是一名有理想、有志气的青年人,从他的身上,看到了新一代农民敢于探索、敢于进取的气魄。按陈其芬的经验,全区只要十分之一的劳力就可以耕完全部田地,其余可转入开发第二、第三产业。
  骆毓琳
  梁文启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梁文启
责任者
骆毓琳
责任者
陈其芬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