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改革者的“三把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10015
颗粒名称: 女改革者的“三把火”
并列题名: ——记南海县丝织三厂厂长高巧芳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85年7月22日佛山报登载了女改革者高巧芳如何盘活南海县丝织三厂的事迹.
关键词: 改革者 高巧芳 三把火

内容

李锡华
  一九七九年二月,高巧芳出任南海县丝织三厂厂长。面对破旧的厂房,陈旧的设备,濒于「死火」的生产,这位年近半百、八岁就进丝厂干活的工人干部不禁思绪万千:丝织三厂怎样才能振兴?
  落实经济责任制,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这是高巧芳决定放的第一把火。从一九八一年开始,她在全厂推行了超产计件工资制度。她从实际出发,重新调整了各车间的定员、定台、定额指标;对不能定额的工种和岗位,包括厂长、书记在内,建立了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办法,并同经济分配挂起钩来。这一把火,「烧」掉了吃「大锅饭」的弊病,「烧」红了干部、职工的心。一九八一年,全厂总产值一千三百三十五万元,利润七十九万三千多元,分别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五十四点四和二点三倍。
  首战告捷,并没有使高巧芳陶醉。她清醒地看到,国内外纺织品市场正进行着一场激烈的竞争,丝织三厂要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对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于是,她把改造老企业的设想端了出来,统一了大家认识。为了筹集资金,她和其他同志一道东奔西跑,先后筹借到一千多万元贷款。与此同时,积极改造老设备,购进先进设备,转产市场上适销的高档品种。经过几年的努力,到去年底止,这个厂已改造老设备和购进新设备共四百多台,建起新厂房面积一万八千多平方米,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应变能力。近年来,先后生产出影格绸、低弹绸、华达呢、西服呢等新产品,畅销东北、华北各大城市。去年,新产品「青春绸」打进了美国、香港市场。去年全厂总产值达三千九百零三万元,利润三百零五万元,分别比一九七八年增长六点八倍和三十七点一倍;已向国家上缴税金三百一十一万元,并且偿还了九百万元的贷款。这就是高巧芳以改革者的胆略和气魄,点燃的第二把火,把旧厂「烧」成了新厂。
  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方向发展,运用价值规律搞活企业,是高巧芳放的第三把火。她经常说:「企业要搞活,必须根据市场的需要,在产品的更新、换代、升级上下功夫,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梢,人精我多,人多我转。」她果断地冲破了「以产定销」的框框,实行以销定产,根据市场需要,把单一类型的产品结构改为有化纤、纺绒、真丝、人造丝等多种类型产品并存的结构,同时,及时变换花色品种,使一年四季都有适销产品上市。去年,西装面料缺乏,她便迅速推出雪克西服呢;当国产华达呢行将滞销,她立即对华达呢进行改革,变换出仿毛条子呢、仿毛格子呢等新产品,为老产品开拓了新的销路。
  如今,南海县丝织三厂变了,一幢幢新厂房、新宿舍耸立在西樵山下。然而,高巧芳这位勇于开拓的女厂长,却不满足于现状。她,又在构思进一步改革的新蓝图……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李锡华
责任者
高巧芳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南海县丝织三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南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