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趣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8847
颗粒名称: 扇子趣谈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85年5月25日佛山报登载文章,讲述了扇子,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关键词: 佛山报 扇子 历史

内容

扇子,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的扇是封建帝皇外出时遮尘蔽日用的,随后又在帝皇座位两旁设立“仪仗扇”,以显示其威风。到了汉代,扇子才普遍用来取凉,成为平民百姓的生活用品。
  我国的扇子分团扇和折扇两大类。品种丰富多彩,有羽扇、葵扇、骨扇、纸扇、蒲扇、檀香扇、绫绢扇、棕榈扇、火画扇、麦杆扇、竹丝扇等等。形状也千姿百态,有圆形、桃形、方形、六角形、葵叶形、椭圆形等。最大的扇子,扇面展开六尺有余,最小的微型扇,直径不到一寸。近年来又出现了既可扇凉又可遮阳挡雨的“多用扇”,有轻轻一拨即可自动打开的“自开扇”,还有能散发幽香的“香味扇”……真是琳琅满目,发人遐想。
  古往今来,文学艺术与扇子结下了不解之缘。不少名篇巨著都与扇子有关。《红楼梦》中有关扇子的情节不少。《西游记》有孙悟空三调芭蕉扇。《三国演义》中,有孔明手执羽扇指挥三军。《桃花扇》、《沉香扇》则是以扇子为线索。唐诗、宋词中的“青罗小扇扑流萤”,“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更是脍炙人口,传诵一时的佳句。至于在扇面绘画、题诗、留墨,尤被视为高雅之事。大书法家王羲之、诗画家郑板桥等人,在一尺见方的扇面上,写画出了流芳百世的杰作。
  在表演艺术家的手中,扇子更是千变万化、多姿多彩。不少地方剧种演出时,少不了用扇表现感情。在采茶戏中,演员只用两把扇子,就表演了戴帽、推车、挑担、撑船、割麦、扬场等一系列生产劳动情景,还可以表演约会、对歌、定情等男女青年的爱情生活。
  在西班牙的妇女中,流行着一种颇为有趣的“扇语”,借以表达不便说出口的话。当妇女打开扇子,把脸的下部遮起来,这表明:我爱你;用打开的扇子支着下巴颏,意思是:希望下次同你早点见面;扇子时开时合,表示:我非常想念你。如果一个劲地快速扇扇子,等于说:快离开我!若把扇子翻来翻去,则表示:你太讨厌!如果把扇子收起来,就是说:你不值一爱!若是把扇子往桌上一掷,即是宣告:与你一刀两断,我爱的是别人。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文光
责任者
王羲之
相关人物
郑板桥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