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地區集體化一年換了面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20003344
颗粒名称: 三元地區集體化一年換了面目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60年佛山市三元地区(包括隔塘、恩光兩个居委会)居民,实現了生产的集體化和生活的集體化。
关键词: 三元地区 生产 生活

内容

本市三元地区(包括隔塘、恩光兩个居委会)居民,在1958年已經祖織起来,实現了生产的集體化和生活的集體化。一年多以来,这里的經济状况和人的思想面貌起了深刻的变化。
  三元地区是佛山市封建迷信、神權統冶集中的地方,尼姑、道婆、算命先生都集中在这里,流氓、地痞、小偷常常在这里出沒,居民过去大部分靠迷信职业吃飯,許多人游手好閒,家庭妇女靠丈夫生活。这里从前也是佛山市最穷的地方。
  1958年,这里的居民受到了社会主義建設高潮的影响和总路綫的教育,思想覺悟大大提高。家庭妇女要求摆脫繁瑣的家务劳动;尼姑和占掛、算命的逐漸破除了迷信覌念,意識到自己念来念去还是老樣子,沒有前途,自覺要求改造;游手好閒的人要求务正业,参加社会主義建設。这樣,大家就自覺要求祖織起来,集體生产和集體生活。党和政府根据羣众的要求,就帮助他們組織生产和生活。現在,这里已經办了四間工厂、五間食堂,托兒所、幼儿园、托嬰室、医疗卫生所、服务站各一間,綜合商店四間,民办小学兩間,儿童乐园一个,集體化程度达80%以上。
  这里的羣众总結出集體化一年来发生了“四变”。一是閒人变劳动者,消費街道变为生产区。一年多来,共安排了家庭妇女和尼姑、道婆等閒散劳动228人,大力发展街道工业和副业生产。共办了工厂四間,开荒地20亩,猪34头、三鳥751只、白兔16只,副食品可以自給15——20%。現在已有八千五百多元的积累。二是貧穷开始变富有,救济戶变儲蓄戶。原有长期救济戶55戶,困难戶90戶,每年支出救济金1440多元。自从組織生产,居民收入增加,就消灭了救济戶,而且戶戶有儲蓄,定期經常儲蓄的有65戶,金額已达一万零九十多元。三是落后变先进,人的精神面貌起了深刻的变化。这里的羣众,过去“各人自扫門前雪”的覌念很重,左邻右里不相往来,街坊之間、婆媳之間經常因一些小事就吵咀。妇女們自从走出家务劳动的小圈子,参加了劳动,心胸开濶了,眼界放大了,思想提高了,大家团結得象一家人一樣,吵咀的事很少出現了。各家各戶的儿童也組織起来,成立了儿童乐园,开展文娛活动,加强对他們的教育,使五十多个頑童变好了。尼姑、道婆、算命先生参加劳动后,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很多尼姑再不愿过那种清靜苦楚的生活,紛紛冲出封建的樊籠。現在,已經有五个尼姑結了婚,十个人吃肉,三十人长了发。他們表示今后再不替人家打斋了。一些过去做过小偷的,現在也成了生产能手。四是瓦砾街道变为花园樣。这里过去瓦砾烂地占80%以上,环境卫生很坏;現在道路鋪平了,所有烂地变成了花园或种上蔬菜、果树,街道面貌完全改覌了。
  經过一年多的时間,大家都體会到組織起来的好处,誰也不愿意离开这个溫暖的集體了。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