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县粮油作物小麦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唯一号: 181134020210000192
专题名称: 新邵县粮油作物小麦
文件路径: 1811/01/object/PDF/181110020210000005/001
起始页: 0336.pdf
专题类型: 粮食
产地: 新邵县
产量: 1952年,全县小麦94200亩,产5560吨,亩平59公斤。1959年,小麦降为36500亩,产1930吨。1967年小麦扩大到90000亩,产7495吨。1974年,中共新田铺区委在高楼生产队办点,种小麦26.4亩,亩产172公斤,其中三熟制田小麦22.2亩,亩产191公斤,1.23亩高产示范田,亩产322.7公斤。1978年,县委副书记刘新田带工作组在陈家桥公社大坪大队办点,全队383亩小麦,亩产230公斤,其中大队农科组3.07亩,亩产355.85公斤。在这些样板的推动下,全县小麦单产、总产记录不断创新。是年,全县97200亩小麦,产10250吨。1988年,面积10.23万亩,产13387吨,亩平131公斤,是新邵历史上小麦单产最高年。1989年,冬种面积11.78万亩,翌年产14299吨。

专题描述

一、面积、产量 民国时期,新田铺、严塘是邵阳县的小麦主产区,以产量高,出粉率高著称。民国20年(1931),农业改进所邵阳督导区统计,刚劲、三民、安义、仁义、靖生5乡(全部或大部属新邵)稻田种小麦9950亩,亩产一担五斗(约100公斤)。龙溪铺、坪上、孙家桥等地方的小麦大都种在土里,产量很低。当地人们认为稻田种麦消耗地力,“宁可讨米叫化,不可稻田种麦(方音读ma)”。1949年境内夏收小麦面积85000亩,产3085吨,占粮食总产的5.22%,亩产36.27公斤。 新中国建立后,小麦生产有较大发展。1952年,全县小麦94200亩,产5560吨,亩平59公斤。50年代后期,部分干部认为稻田种麦与发展双季稻有矛盾,重弹“麦子粑、麦子粑,麦子田里开白花(指小麦后茬的水稻遭螟虫危害而出现的白穗)”的旧调,提出小麦要为发展双季稻让路。1959年,小麦降为36500亩,产1930吨。60年代中、后期,为把粮食生产搞上去,端正对小麦生产的认识,推广大坪大队稻—稻—麦三熟的经验。1967年小麦扩大到90000亩,产7495吨。70年代,学习苏、沪小麦高产栽培经验,先后从江苏、上海请来农民技术员8 名,县、区领导和农技干部跟班学习,办高产样板6个,面积980亩。1974年,中共新田铺区委在高楼生产队办点,种小麦26.4亩,亩产172公斤,其中三熟制田小麦22.2亩,亩产191公斤,1.23亩高产示范田,亩产322.7公斤。1978年,县委副书记刘新田带工作组在陈家桥公社大坪大队办点,全队383亩小麦,亩产230公斤,其中大队农科组3.07亩,亩产355.85公斤。在这些样板的推动下,全县小麦单产、总产记录不断创新。是年,全县97200亩小麦,产10250吨。1988年,面积10.23万亩,产13387吨,亩平131公斤,是新邵历史上小麦单产最高年。1989年,冬种面积11.78万亩,翌年产14299吨,居粮食总产的第三位,是新邵小麦总产最多年。新邵县被评为全国夏粮生产先进单位,受到国务院的表彰。 二、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良种推广 民国时期,境内小麦品种主要是红须麦、和尚麦。50年代引进推广中大2509、南大2419.60年代推广羌豆麦、雅安早、阿波、阿夫和新邵麦1号。70年代,为适应稻稻—麦三熟制的发展,推广生育期较短的扬麦1号、扬麦3号、宁麦701等早、中熟品种。80年代,从抑制赤霉病、纹枯病出发,引进推广抗病性较强的鄂恩1号,湘麦11号。 播种方式与播种量 民国时期采用点播,株行距为20×25厘米,每亩用种1.5~2公斤。50~60年代,改点播为宽幅条播,播幅15厘米,行距10厘米,每亩用种4~4.5公斤。70年代中、后期,推广苏、沪的深沟、窄沟、四沟(主、腰、围、厢)配套,薄片深翻,均匀撒播经验,每亩播种量增至10~13公斤。80年代初期,为保季节、保面积,推广板田撒播。1986~1989年,为克服板田撒播,难于落籽均匀的弊端,推广窄厢、深沟、免耕密点播,株行距为13×20厘米,每蔸播种7~8粒,每亩用种8~10公斤。 病虫防治 50~60年代,小麦的病虫害主要是黑穗病、锈病和蚜虫。采取冷浸日晒,进行种子处理。大田防治面积少。70年代,病虫种类增多,以赤霉病、白粉病、蚜虫为主。1970~1980年,小麦赤霉病除1974年、1976年属中等发生外,其余9年均属大发年。由于防治及时,治后损失率为4~7%。80年代,白粉病、赤霉病危害加剧。1980年3~4月,雨日多达50个,赤霉病暴发,施药抢救效果差,小麦因病比上年减产49.5%。1989年春,白粉病暴发,损失产量1687.6吨,治后损失率14.5%。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湖南《新邵县志》是新邵第一部县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以1989年版图为限,记述事物尽量溯源,下限至1989年,大事记延至1993年。全志采用述、记、述、志、图、表、录、传等表现形式,内容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中国共产党新邵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群众团体、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生产关系变革及经济综合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业机具、水利、乡镇企业、能源、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经营、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药卫生、宗教·民俗、方言、人物及附录三十五编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新邵县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