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县粮油作物水稻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唯一号: 181134020210000191
专题名称: 新邵县粮油作物水稻
其他名称: 稌;秔
文件路径: 1811/01/object/PDF/181110020210000005/001
起始页: 0333.pdf
专题类型: 粮食
产地: 新邵县
产量: 1952年,面积39.63万亩,产79060吨。是年,寺门前乡互助组长赵德意试种双季稻0.8亩,早稻因鼠害失收,晚稻收谷50公斤。1953年赵又试种1.1亩,获得成功,早稻收谷230公斤,晚稻收谷240公斤。1954~1955年,全县积极试验、示范推广双季稻。1959年,有水稻40.28万亩,总产84105吨。其中早稻11.77万亩,亩产218.5公斤,晚稻84000亩,亩产167.5公斤。1961年,因灾害的影响,面积减至39.4万亩,总产62230吨,亩产158公斤,为建县后水稻总产最低年。1965年,在努力发展双季稻,增加面积的同时,开始进行品种改良,提高栽培技术,产量稳步上升。1973年,种植面积达58.63万亩,总产L4.255万吨。其中早稻28.02万亩,亩产283.5公斤,晚稻28.12万亩,亩产201公斤。水稻种植面积得到了尽量的扩大,尔后提高单产成为水稻增产的主要途径。1975年开始推广杂交稻,水稻产量再上台阶。1983年水稻面积56.28万亩,总产23.29万吨。早稻26.38万亩(杂交稻136.5亩),亩产409公斤。中稻27600亩,杂交面积占95%,亩产482公斤。晚稻27.14万亩,产11.17万吨,其中杂交稻占73%,亩产438公斤。严塘公社9898亩晚稻,杂交占93%,亩产504.5公斤。实现了新邵早在60年代就提出“晚稻超早稻”的奋斗目标。正如民谚所说:“晚稻超早稻,年年放空炮,有了杂交稻,一举就达到”。1989年,水稻面积58.25万亩。总产23.62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早稻26.53万亩(杂交稻占20.7%),亩产384公斤;中稻27400亩(杂交稻占91%),亩产462公斤;晚稻28.98万亩(杂交稻占96%),亩产420公斤。全县9300亩双季杂交稻,亩产过了吨。与1949年比,水稻面积增加82%,总产增加4.27倍,单产增加1.89倍。

专题描述

一、面积、产量 水稻古称稌、秔,境内栽培历史悠久。1986年在土桥乡王家坪、陈家坊乡刘什坝出土的东汉墓群中就有稻波网络纹图案。民国时期,境内每年栽培约30万亩,都为中稻。栽培技术落后,单产很低。民国36年(1947),刚劲乡栗山农民刘艳涛,在晒谷田试种0.5亩双季稻,因不懂早、晚稻品种的温光特性而失败。民国38年(1949),水稻32万亩,总产44800吨,亩产140公斤。 新中国建立后,水稻生产发展较快。1952年,面积39.63万亩,产79060吨。是年,寺门前乡互助组长赵德意试种双季稻0.8亩,早稻因鼠害失收,晚稻收谷50公斤。1953年赵又试种1.1亩,获得成功,早稻收谷230公斤,晚稻收谷240公斤。1954~1955年,全县积极试验、示范推广双季稻。1959年,有水稻40.28万亩,总产84105吨。其中早稻11.77万亩,亩产218.5公斤,晚稻84000亩,亩产167.5公斤。1961年,因灾害的影响,面积减至39.4万亩,总产62230吨,亩产158公斤,为建县后水稻总产最低年。1965年,在努力发展双季稻,增加面积的同时,开始进行品种改良,提高栽培技术,产量稳步上升。1973年,种植面积达58.63万亩,总产L4.255万吨。其中早稻28.02万亩,亩产283.5公斤,晚稻28.12万亩,亩产201公斤。水稻种植面积得到了尽量的扩大,尔后提高单产成为水稻增产的主要途径。1975年开始推广杂交稻,水稻产量再上台阶。1983年水稻面积56.28万亩,总产23.29万吨。早稻26.38万亩(杂交稻136.5亩),亩产409公斤。中稻27600亩,杂交面积占95%,亩产482公斤。晚稻27.14万亩,产11.17万吨,其中杂交稻占73%,亩产438公斤。严塘公社9898亩晚稻,杂交占93%,亩产504.5公斤。实现了新邵早在60年代就提出“晚稻超早稻”的奋斗目标。正如民谚所说:“晚稻超早稻,年年放空炮,有了杂交稻,一举就达到”。1989年,水稻面积58.25万亩。总产23.62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早稻26.53万亩(杂交稻占20.7%),亩产384公斤;中稻27400亩(杂交稻占91%),亩产462公斤;晚稻28.98万亩(杂交稻占96%),亩产420公斤。全县9300亩双季杂交稻,亩产过了吨。与1949年比,水稻面积增加82%,总产增加4.27倍,单产增加1.89倍。 二、主要增产措施 (一)品种改良 民国时期,境内水稻种子由农民自留、互换,品种多、乱、杂,栽培面积较大的传统品种有三百粒、益阳白、金包银、冷水麻、它谷早等。民国26年(1937)邵阳督导区在10区(今新田铺一带)推广菜子粘、黄金籼。民国36年(1947)推广胜利籼、万利籼、茶粘。这些品种比原地方种虽然有所增产,但生育期长,植保技术未跟上,累遭螟害,稳产性能差,种植者甚少。 新中国建立后,对水稻品种进行了四次较大的改良。 评选普及中稻地方良种 1952~1963年,县农业部门每年组织农技干部,农业劳动模范对中稻地方品种进行评选,汰劣选优。对高产品种予以推广。1963年统计,全县万利籼栽培57130亩,胜利籼41340亩,金包银51300亩,冷水麻41300亩,四个品种占全县中稻面积的65.5%。栽培万亩以上的还有它谷早,菜子粘、益阳白。 高杆改矮杆 50年代至60年代初,双季早稻大面积栽培的是南特号、江南1224、陆才号,晚稻是蕃子、老黄谷,都是高杆品种,不耐肥,不抗倒。为此,从1965年起,先后引进矮杆品种50余个,其中栽培面积大的有矮脚南特、青小金,二九青,广解9号,湘矮早4号,广陆矮4号、湘矮早9号等。1975年,湘矮早4号,广陆矮4号、广解9号的栽培面积为10.8万亩,占早稻面积的40%。1980年,湘矮早9号栽培面积65700亩,占早稻面积的25%。1989年,早稻以芦红早、浙幅802、二九丰、7307当家。 籼稻改粳稻 1958年,早粳引进元子2号,青森5号,晚粳引进松场261,韭菜青等品种。由于引种和栽培技术上的失误,有的早穗,有的“难产”,未得到推广。1965年始,推广晚粳农垦58,其以耐肥、抗倒、高产、米质好,出米率高,深受群众欢迎。人们赞誉为“三八稻”(亩产800斤稻草,亩收800斤稻谷,出米率为80%),1969年,栽培面积占晚稻的70%。后因提纯复壮工作未跟上,70年代初种性退化。继而推广68-166、新粳4号(166—8)、农虎6号等晚粳品种。1975年,全县晚粳栽培面积占晚稻的90%。 常规改杂交 1975年,土桥公社试种杂交晚稻500亩,在栽培技术缺乏经验的情况下,亩产仍达255公斤,比常规稻增产42%。1976年多点示范,中稻杂交栽培380亩,亩产415公斤,晚稻杂交栽培1508亩,亩产325公斤。自此,杂交稻在全县迅速推广。1979年推广杂交晚稻18万亩,杂交中稻21000亩。组合为南优2号、南优3号、南优6号,汕优6号。同年,在早稻中试插威优青500亩,亩产425公斤。但由于威优青等组合生育期长,早稻增产,晚稻产量不高,发展不快。1984年后,早、中、晚的杂交组合不断优化,早稻推广生育期较短的威优16、威优98、威优35,杂交早稻发展步伐加快;晚稻推广中熟组合威优64与迟熟组合威优6号、汕优桂33等。由于配套合理,双季杂交高产稳产,1989年,全县杂交稻栽培面积35.82万亩,占水稻面积的61.5%,中、晚稻基本杂交化,早稻杂交55000亩,占20.7%。 (二)栽培管理 育秧 民国时期,中稻为“清明浸种,谷雨下泥”,水耕水整水播,播后关水保温3天,再间隙排水露芽长苗。新中国建立后,推广盐水或黄泥水选种,药剂消毒,改宽秧厢为窄秧厢,改密播为稀播。50年代,早稻播种期为清明前5~7天;晚稻视品种特性,在插秧前20~40天。早稻推广以芽期干管为主要特征的湿润秧田育秧,晚稻生育期长的品种采用水旱秧(先水管长苗,后排水控苗)。1960年,早稻育秧搞“一早百早”的错误作法,全县25万亩早稻,播种3098.75吨,3月20日以前下泥的占74.3%,结果烂种1339吨,占总播种量的43.2%,补种1331.25吨,插田22.18万亩,每亩耗种20公斤。1962年纠正。1964年,早稻育秧开始推行塑料薄膜或青苔、草子覆盖。草子、青苔来源方便,1969年覆盖面积占90%。晚稻因“农垦 58”等粳稻品种水旱秧易感胡麻叶斑病,插后返青慢而改水秧。70年代初,为防止早稻烂秧,相继推广“场坪秧”。“蒸气秧”、“火坑秧”,均因秧苗素质差而未普及,仍以湿润秧为主。杂交水稻对秧苗素质要求高,1976年,按3×6厘米的规格,推行“格子化,粒粒摆”。因花工多改为先分厢稀播,三叶期移密补稀;或先小块密播,三叶一心时,再一根根分插于秧田,培育出分蘖壮秧。 栽插密度 境内水稻栽插的传统方法为大蔸稀植。民国38年(1949),邵阳督导区调查邵阳10区(今新田铺一带),菜子粘每亩7500蔸,黄金籼每亩5000蔸。新中国建立后,1952年始推广密植。1953~1958年,中稻每亩8000~10000蔸,双季稻为12000~15000蔸,收成较好。1959年,强调“越密越好”,部分地方搞“蚂蚁出洞”、“寸挨寸”、“拼禾蔸”。龙溪铺公社7100亩早稻,有980亩田公社领导认为太稀,拔掉重插,拼成320亩,每亩50000~60000蔸,结果亩产仅50公斤。新田铺公社二房头大队有40亩早稻,每亩插20万蔸,结果失收。1962年提出合理密植。1966~1970年,早稻推广矮杆品种,晚稻推广农垦58,每亩插30000蔸左右。70~80年代的广解9号、湘矮早4号、湘矮早9号等品种,每亩插25000蔸左右,杂交稻插20000蔸左右。1989年开始推广的“双两大”栽培,每亩插12000~15000蔸。 中耕、排灌 境内历用脚踩田,中耕两次。黄熟前坚持全期不脱水,灌水淹泥。1966~1970年双季稻栽插密,改用手抓田。1971年始,中耕多数改为头次用手抓,二次用脚踩。管水推广“寸水活蔸,浅水分蘖,适时晒田,有水抽穗,干湿壮籽”的办法,大搞“三圳一沟”(防洪圳、灌水圳、排水圳、丰产沟)。1977年,全县早稻“三圳一沟”面积14.88万亩,占早稻面积的56.27%。80年代,推广杂交稻,栽插密度稍稀,两次中耕多数农民用脚踩。“三圳”的疏浚差,极少开丰产沟,仍坚持适时晒田。 (三)增施肥料 1952年,稻田播面亩施有机肥(含人粪尿、猪牛粪草、绿肥)700公斤,主要作底肥施用。结合中耕,每亩施石灰50公斤左右。化肥仅在少数农户中试用。尔后,稻田施肥水平随着牲畜饲养量的增加,绿肥面积的扩大,化肥工业的发展逐步提高。1965年,播面亩施有机肥750公斤,化肥8公斤(其中氮肥占30%,磷肥占70%)。1978年,播面亩施有机肥980公斤,化肥50公斤(其中氮肥占71%,磷肥28.1%,钾肥占0.9%)。80年代,绿肥面积减少,厩肥、化肥施用继续增加。1989年,亩施有机肥1100公斤,化肥62.4公斤(其中氮肥占63.2%,磷肥占32.8%,钾肥占4%)。 (四)病虫防治 咸丰七年(1857),邵阳、新化蝗虫暴发,时已秋收,幸未害稼,但许多山林的竹木叶被啮食一光。各地人民火烧飞蝗,挖掘卵块,少则百担,多则数千担不等。邵阳知县周玉衡以捕蝗得力,湖南奏请清皇批准予以嘉奖。民国30年(1941),湖南省将邵阳划为治螟县,县政府命令各乡点灯诱蛾,采摘螟卵,对治螟有功者奖。民国36年(1947),刚劲乡公所(驻新田铺),奉邵阳县政府指令,通令嘉奖18保保长萧中铎,称其“能关心民间疾苦,热心治虫,实不可多得,殊堪嘉许。” 新中国成立后,县委和县政府把病虫防治列为水稻的主要增产措施。50~60年代初,主要防治对象是二化螟、稻苞虫、蝗虫和稻瘟病。1950年,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实行种子消毒,搞“三光”(田间杂草铲光、禾蔸烧光、带病稻草处理光),点灯诱蛾,人工捕捉,土农药毒杀等防治方法。1952年,全县病虫发生面积82328亩,防治75300亩,成灾面积27376亩,损失 稻谷6881.3吨,损失率为8%。7月,稻蝗暴发,全县受害面积70000亩,县委组织全县人民捕杀,共捕杀蝗虫7850公斤。1953年始,贯彻“防治并举,以防为主,土洋结合”的方针。是年开始使用化学农药“六六六”、“滴滴涕”,共0.7吨。1955年12.56万亩水稻发生二化螟、稻苞虫,县委发动50000余人采摘卵块,捕捉幼虫、成虫。同时用化学农药11.1吨和烟杆、黄藤根等土农药防治81000亩。治后成灾面积98400亩,损失稻谷5036吨,损失率5.8%。1961年,有13.06万亩水稻遭受二化螟、稻飞虱、稻苞虫交替为害,防治不力,损失稻谷6321吨,损失率9.2%。60年代后期,三化螟迅速上升,三化螟、二化螟混合发生。稻纵卷叶螟、飞虱危害加重。因推广化学农药防治,年水稻病虫损失率为3~5%。70年代虫害以三化螟为主,纵卷叶螟、飞虱不断暴发。因氮素化肥施用过多,品种抗性下降,稻瘟病、纹枯病、菌核病成为水稻增产的重要障碍因素。1974年,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是年病虫发生面积105万亩次,全县“三光”除虫27万亩,拔枯心苗16.7万亩,摘卵75000块,人工捕捉10.3万亩,点诱蛾灯41.55万盏,养鸭25万只,化学农药防治112.9万亩次,治后损失稻谷6650吨,损失率4.9%。70年代中、后期,全县进一步落实综防措施,淘汰湘矮早4号等易感病品种,推广抗病性较强的湘矮早9号,南优2号,南优3号;生物防治在养鸭治虫的基础上推广熊家大队植保员萧红英的保蛛治虫经验;药剂防治使用高效杀螟农药——杀虫脒。1979年,病虫发生59.48万亩,防治82万亩次,治后损失稻谷5610吨,损失率3%。80年代,稻瘟病、纹枯病发病面积大,成为水稻主要病害;三化螟下降,二化螟上升,纵卷叶螟、飞虱仍然严重。水稻病害损失大于虫害。1984年,全县水稻病虫发生172.91万亩次。其中病害占65%。纹枯病发病面积占水稻的50%,稻瘟病在早稻秧田就出现坐蔸死苗。经采取紧急措施防治,治后损失6253吨,损失率2.7%。1989年,水稻病虫发生240.62万亩次,防治251.1万亩次,治后损失7442.5吨,治后损失率3%。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湖南《新邵县志》是新邵第一部县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以1989年版图为限,记述事物尽量溯源,下限至1989年,大事记延至1993年。全志采用述、记、述、志、图、表、录、传等表现形式,内容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中国共产党新邵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群众团体、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生产关系变革及经济综合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业机具、水利、乡镇企业、能源、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经营、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药卫生、宗教·民俗、方言、人物及附录三十五编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新邵县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