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府庙小游园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唯一号: 181131020210000033
机构名称: 水府庙小游园
文件路径: 1811/01/object/PDF/181110020210000002/003
起始页: 0823.pdf
地址: 邵阳市
起始时间: 1982年

机构描述

水府庙小游园,位于资邵两水交汇口东南侧。小游园是以水府庙戏楼为主体,沿资水河岸向东延伸而新建的一座小园林,占地2000平方米,建成于1982年。游园小巧玲珑,景色宜人,又地处闹市,交通便利,特别适合老年人活动,尤其夏季,宾客满座,以饮茶和开展文娱活动取乐者甚众。 水府庙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明崇祯十六年(1643)毁于兵燹。清顺治十三年(1655),由宝庆知府张惟养倡议,航运商贾和船民捐资重建,后毁于兵变。道光二十一年(1841)重修,二十三年建成庙宇,二十六年(1846)修成戏楼,二十八年筑成堤岸。水府庙戏楼是一座结构复杂、坚固,外形美观奇特的三重檐阁式建筑,建筑面积298平方米。戏台上首雕魁星占斗,并悬“半入云”直匾居中,故又称“半入云”楼。 新中国成立前,水府庙主要为醮祭水神之场所,每逢农历3月15日水神诞辰,商贾船工必云集庙堂醮祭3天。 1950年5月,水府庙东厅作船员工会办公,庙堂成为船民聚会学习之所。后又改成船民住宅。1957年拆正殿,改建成航运公司办公室,庙堂中大小铁佛于1958年被投入冷水江市的炼铁炉。1964年5月,中共邵阳市委责成市房地产公司对戏楼屋顶进行修缮。1976年5月,新辟双清路时,为保存古戏楼而适当绕道,但水府庙全毁。 1978年,市商业局投资3万元,由市园林处施工,对戏楼进行全面翻修。当年10月动工,集市区及新邵、洞口、衡山诸县老工匠百余人日夜加班作业,于12月底竣工。翌年元旦节,市饮食服务公司在修好的戏楼中开设“双江酒楼”。1980年,水府戏楼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年秋,市委批复市建委新建水府庙小游园的请示。新建工作自1981年开始,按《红楼梦》中“小观园”意境构景:以“半入云”戏楼为西向主景,在东端建两层仿古式“秋月楼”为对景。两者之间临江一侧,用2.4米宽曲廊相连,建1座六方形“江风亭”立其中,以打破单调格局。内用3道洞墙分隔空间,使景观相互渗透又不致一览无余,富有层次感。借景凭栏,远可眺阡陌层峦,近可观资江百舸争流。园内空间或叠山理水,或疏林草地,假山碧水相映,荷池修竹相依。园道系卵石花纹或块石铺地。长廊曲折延伸,收移步换景之效。临街一侧以景窗云墙封闭,东西两端设月洞门为出入口。全园成狭带式倚江而立。至1982年8月,完成园林建筑及小品面积735平方米。10月1日开放后继续完善配套。1983年3月全部竣工,共耗资28.05万元。是年,水府庙戏楼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1986年,主要进行园内绿化配置。多采用乡土树种,以丛竹垂柳为基调,体现江南园林之风格,四空间分别展示不同季相,内外景色交融。1986年4月,市政府决定“双江酒楼”停业迁出,“半入云”戏楼收归市园林处管理。经再次修缮,全园贯通一体。次年6月,“秋月楼”地段出租给个体户从事饮食服务,取名“潇湘馆”,招聘社会淑女妆扮“红楼十二钗”,再现“红楼梦”小观园景象。其服务方式独树一帜,一时轰动全城,宾客如云。但因经营不善,历时半载便告收场。同年11月,改租给市郊区公安分局开设宝盾酒馆至今。此间,个体户为开辟舞场,将秋月楼西侧坪改成混凝土场地,除保存数棵大树外,其余绿篱、植被、竹丛皆毁。改租后,将其坪作为儿童游艺场,添置小型儿童游艺设施。1990年,水府庙游园西端由市园林处职工承包经营,以饮茶为主;东端由个体户经营,以饮食为主。是年游园人次10万左右。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邵阳市志》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邵阳古属荆州,地处湘中偏西南,西以雪峰山脉为屏,南以五岭山脉为障,资水纵贯其中,地域辽阔,丘陵起伏,林果成荫。自西汉置县,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