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袁辛农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唯一号:
181130020210000564
人物姓名:
袁辛农
人物异名:
原名:辉垣
文件路径:
1811/01/object/PDF/181110020210000003/001
起始页:
0818.pdf
时代:
民国
出生年:
1905年
卒年:
1927年6月21日
籍贯:
洞口乡袁蓬村
亲属:
袁经伦
传略
袁辛农(1905~1927),原名辉垣,今洞口乡袁蓬村人。幼年随父袁经伦先生读私塾,后入智胜区立小学读高小。 傅石林、袁辛农自小同情农民,对该区区董傅锡畴和土豪劣绅串通一气,横行乡里,荼毒百姓极为不满。傅石林曾写有一诗:“辰伸虎爪去,午缚佃客来,敲吸肠肥满,总归坟一堆。”把傅锡畴狰狞面目刻画得入木三分。袁辛农常为那些无辜被关押的农民提茶端饭,给其解渴充饥,或者偷偷地砸烂门窗,资助盘缠让其逃走。 民国11年(1922),傅石林、袁辛农分别考入长沙岳麓山工专附中和省立第一中学。在校受到新文化、新思潮的影响,经常阅读进步书刊,热心参加爱国活动。民国13年,经吕振羽、傅继俊等介绍,两人均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继而与工专附中同学傅继俊邀集智胜区旅省进步学生10人,成立新民学会分学社,袁辛农担任组织委员,傅石林任文书。根椐学社的宗旨,组织学社成员学习时势政治,积极从事革命活动,撰写了《质问豪绅、区董傅锡畴的信》和《农会宣言》等文件,抨击区政的暴戾,揭露其欺压百姓、通匪纵匪等种种罪行。 民国15年(1926)7月,北伐军胜利进军长沙后,傅石林、袁辛农积极响应共产党的号召,回到家乡开展农民运动。袁辛农的名字也是当时改的,意为辛苦的农民而生,为辛苦的农民而死。回到家乡后,即与学社成员一起大张旗鼓开展宣传,唤起民众。10月上旬,成立中共智胜区党团联合支部,傅、袁担任支部领导成员。下旬,成立智胜区农民协会,傅石林任农协副委员长,并任南岳庙高小教师;袁辛农任农协执行委员,同时接管区政权,担任副区长。为了减轻群众负担,袁辛农倡议凡在支部、农会、学校、自卫队任职的,一律不支薪金,伙食费自备;袁还将家里的部分粮食交给农民协会,发给贫困农民。 傅、袁的革命主张和行动,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只两个月时间,全区14个乡全部建立起农民协会。同时又建立清查委员会,对区、乡财政及历年积谷进行全面清查。查出区董傅锡畴贪污公款两万余元,当即公布于众,强令限期退赔,并拟严惩。傅锡畴畏罪潜逃。民国16年春,大土豪傅雨民包庇傅锡畴,纠集地痞流氓分别闯进党团联合支部和农民协会办公地,撕毁孙中山遗像和革命标语,狂叫“打倒农民协会”、“拥护傅锡畴”。袁辛农、傅石林等非常气愤,立即召集傅光宇等16人开会,共同立下《生死合同》(原件存县委党史办),成立调查组,整理了傅雨民的罪行21条,呈报武冈县政府,县府派人核查属实,同意惩处。4月中旬的一天,傅、袁等区农会干部在南岳庙智擒了傅雨民,押解到县。县府电请省农民协会审批,因傅雨民的亲友四处奔走求情,拖延时日。于是,傅石林、袁辛农等当机立断,派该区农协委员傅若愚赴省催促。5月初,省农协复电武冈县府:“傅雨民案,可按民意办理。”武冈县农协筹委主任刘卓、省农协特派员张五美会同县党部负责人和县长等组成特别法庭,在武冈皇城坪召开公审大会,将罪大恶极的傅雨民处以死刑。 “马日事变”后,智胜区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民国16年6月21日晚,智胜区党团联合支部、区农协领导成员在张维崙家开会,决定上山打游击。不料,傅锡畴买通湘西土匪杨裕兴,纠合200余匪徒,包围了农协骨干家,袁辛农不幸被捕。当晚,自卫队部(南岳庙)同时被包围,傅石林在突围中亦被捕。敌人对傅、袁进行了七个昼夜的严刑拷打,一无所获。袁辛农大义凛然地说:“我袁辛农头可断,血可流,革命之心不可移。”6月28日,袁辛农、傅石林在得月桥畔(今岩山乡境内)英勇就义。袁辛农的父亲为之立了墓碑,镌联:“奋斗精神磨不泯,强毅魄力死犹生。”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