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湖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唯一号: 181130020210000555
人物姓名: 王湖
人物异名: 号:文英
文件路径: 1811/01/object/PDF/181110020210000003/001
起始页: 0813.pdf
时代: 民国
出生年: 1900年
卒年: 1927年8月30日
籍贯: 洪茂乡蓼东村
亲属: 王湘甫

传略

王湖(1900~1927),号文英,今洪茂乡蓼东村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启蒙读私塾,民国5年(1916)毕业于蓼湄中学,民国7年春,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该校,结识了毛泽东,阅读了一些马列主义书籍和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书刊,深受启发,从此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王湖擅长作诗,常寓革命理想、情操于诗中。在一师读书期间,一次,接到家信,得知大叔王湘甫(土豪,武冈县参议会参议员)对其家的百般欺凌。在复信中,王湖大讲改造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革命道理,并附诗一首:“尽扫狼烟芟莠俏,乘风投笔剑横腰;宗邦事业何须道,扭转乾坤品独超。”信到,家乡人民争相传抄,盛赞其才与志向;而王湘甫等人听后,嫉恨在心。 民国10年(1921),王湖奔赴安源路矿做工运工作。民国12年(1923)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5年(1926)5月,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结业后,受中央组织的派遣,回武冈领导农民运动,行前,写诗道:“志坚不怕青云高,直上青云逞英豪;炼就龙泉驱虎豹,劈开银浪斩金鳌”。11月,与刘卓、张五美、曾维汉等人成立武冈县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王任农协委员,并兼任资东区农协委员长,领导全区建立6个乡农民协会,并组织农民自卫队。王的父亲王雨亭,大弟王文伟,分别担任区农协裁判委员、区农协自卫队大队长。土豪王湘甫、周裕光、马长成目睹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极为惊恐,立即拼凑一个假农会,妄图挑起小东乡与大东乡之间的宗派斗争,从中渔利,破坏农民运动。王湖及时识破了他们的阴谋,于民国16年(1927)4月1日率众砸毁了假农会的牌子,并将区农民协会由小东乡迁至大东乡荆竹铺。21日凌晨,当地大土豪邓岳云等20余人化装潜入,威逼更夫杨太茂带路,绑架王湖解往县城。区农协闻讯,当即鸣锣聚集农民三四百人,截获邓岳云等3人,同时押往县城。接着,第二乡农协执行委员萧子述等发动近万农民进城,逼使武冈县当局释放了王湖。 “马日事变”后,荆竹铺团防局局长周裕光、反动驻军头目廖湘云、陈光中等疯狂捕杀革命人民。王湖与杨子英、向明贤、刘卓、萧子述等率领农民自卫队,在资东、高沙一带与敌人周旋,后避于绥宁县李熙桥的深山密林中,终因孤立无援,自卫队被击散,王暂避会同。8月29日,刘云龙函约王湖去彼地开展武装斗争。王即辗转回家告知家人,于次日凌晨离家起程。王湘甫、周裕光得到关于王湖行踪的密告,即率团丁10名尾随,王湖行至黄桥铺观音山时被捕。王在敌牢中手脚被钉于地上,脑心被打入长钉,生殖器被割,酷刑受尽,壮烈牺牲!年仅27岁。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