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民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邵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635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民俗
分类号: K892
页数: 11
页码: 590-600
摘要: 本章记述了新邵县民俗的情况,其中包括了生产习俗、生活习俗、交往习俗等。
关键词: 民俗 新邵县 风俗习惯

内容

县境民俗历来遵古循礼,迷信鬼巫。山区劳动人民世代火耨水耕,过着穷苦闭塞的生活,除非抬轿或代挑行李迎送别人者外,大多终身不履城市。多数户立有神龛,村乡有“城皇庙”,道旁有“土地庙”。封建统治阶级为维护遗风旧俗,议订各种禁条,刻立石碑,申明约束。也有倡首建桥、修路、设立茶亭、义渡等布施行善之风。清末,县境北部金竹山煤矿和龙山锑矿相继开采,乡民行商走贩及造纸、挖矿、驾船者渐多,知识分子出洋留学与参加革命救国者也连袂而起。辛亥革命后,男人蓄辫,女人缠足等陋习逐渐革除。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蓬勃兴起,横扫封建遗风陋习。“马日事变”后,封建军阀和官僚地主复辟,陈规旧俗复苏。抗日战争时期,一些在外从业者还乡避难,有些机关、学校内迁山区,抗战文化兴起,迷信习俗减弱。1949年县境解放后,大批干部深入乡村发动群众,开展各项改革工作,铲除吸鸦片烟、畜婢纳妾、卖淫嫖娼及巫卜迷信陋习,社会习俗日益更新。“文化大革命”十年,倡言“破四旧”、“立四新”,实则破坏社会主义新风,滋长强词夺理、动辄采用“打、砸、抢、抄、抓”手段的歪风邪气。1978年后,党和政府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扶贫济困,敬老爱幼、见义勇为等一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风逐渐得到恢复和发扬。
  第一节 生产习俗
  一、农事
  (一)种植
  立春前后,民间艺人挨户“送春牛”。边敲小碗锣,边唱春牛歌,祝农户阳春好,并送红纸印的春牛图一张,有的还加送“星书”(《望星楼通书》即年历)一本,农户回赠艺人粮米红包。初春,平整秧田,趁晴天播种秧谷,在秧田里,不得提及“老鼠子”、“老鸦子”等字眼。播种后,扎一稻草人立于秧田,护守秧田。第一次下秧田扯秧,称“开秧田门”,下田前,先在秧田边供品祭祀天地土神,祈祷丰年。当天,农家办“报秧酒”,食用腊肉、盐蛋。插田时,推一高手插标准行,此人谓之栏手,其他人各伴栏依次而栽,后者快于前者,前后自动换位;如有人胜过栏手,以后便有资格被推为新栏手而扬名乡里。因插秧辛苦,农家对帮忙的人热情招待——每天“三朝三庆”,即除早、中、晚在家三餐正席外,清早喝酒下田,半上午、半下午送酒菜到田边小歇小喝。下酒菜必有熟盐蛋,说是栽秧不浮蔸。田栽完后,东家办“罢角酒”,饭后,给插手每人一串米粉肉或腊肉盐蛋回家。插田半月后进行踩田(中耕)。踩田时,手扶踩田棍,双脚来回挪动,口唱踩田歌,此唱彼和,气氛活跃。夏至前后,水稻开始抽穗,相传夏至日是主管
  农事的“夏至公公”到乡间看禾,农户沽酒称肉、杀鸡捕鱼喜庆节日,饭前把酒菜拿到田边祭祀夏至公公,祈祷丰收。是日,人们还要吃团子(汤元)、笋子。民谣:“吃了团子团团圆,吃了笋子节节高”。新谷快成熟时,逢“庚日”摘几线谷穗,去壳煮成饭祭祀天地祖宗后,由家中长辈先尝第一口新米饭,谓为“尝新”。并盛半碗饭喂狗,传为禾从狗尾带来,割几蔸禾喂牛,因为牛耕田出了大力。
  下源、小南、龙口溪、礼坪等山区,人稀田少,昔以种植红薯、玉米、小米等杂粮作物为主。入夏,天热水润,玉米地里野草丛生,山民忙时请人锄草。有时专由一人打锣敲鼓,高唱锄草歌鼓劲解疲,众人则踏着鼓点,挥舞锄头前进。秋冬之际,则在山地搭棚,彻夜敲梆,防守野猪偷吃红薯、玉米。
  50年代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后,种植和收割中的迷信禁忌,大都消亡。妇女同样参与田间劳动。60~70年代一度推广均匀密植,插秧使用划行器。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划行器停用,打稻机、喷雾器等农具普遍使用。
  (二)养殖、狩猎
  农家爱牛如宝,牛犊出生,主人将其胞(胎盘)衣用稻草捆好系于枫树上,使小牛风(枫)吹夜(叶)长。农民卖牛,牛绳不给买主,认为连牛绳卖了,以后养牛不走运,买主牵牛走时,卖主赠红布一块系于牛角,谓之“挂彩”。农户对牛的长相、毛色皆有研究,有成套谣谚相传,如:“前脚直如箭,后脚弯如弓,背得大山动”,“前花后花(花,指杂色毛),买田发家”等等。新田铺、龙溪铺、坪上一带喜养水牛,严塘、花桥、陈家坊一带喜养黄牛。
  农家注重养猪。俗话:“富家靠读书,贫家靠喂猪”。砌猪栏时,要请匠工吃团子,说是吃了团子,猪象团子样壮实滚园。母猪临产,主人在猪栏上悬挂镜子一面,大秤一杆,说是镜子照破四眼人(孕妇),防她踩断猪奶水;大秤秤猪,长得快。解放前,猪不吃潲,主人便往土地神前许“猪头愿”,待杀猪时以猪头祭之。农户最忌养五爪猪,迷信五爪猪是人死投胎所生,因此小猪则弃,大猪则请人抬到僻野,由一屠夫以锅灰涂脸倒背蓑衣,杀猪后绕路回去。此种忌养习惯沿袭至今,但宰杀五爪猪不再乔装。
  为灭鼠,人们喜养猫,常从亲友家捉猫,或买小猫。凡猫自动跑来的不要,迷信“狗来有福,猫来扯棉布”之说,意为如猫自来不去,要背棉布“拖头”(孝布)。人们养猫,每家只养一只,说是“两虎不同山,两猫不同堂”,多则它会自己逃去,故方言称猫为“冇义”。俗传三脚猫(有一脚软骨)为猫中之王,视为奇珍,但属罕见。
  农家养狗,大都用来看家护院。俗云:“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外人不可当着主人打狗,否则认为是打狗欺主,从而引起主人生气。除疯狗外,一般不忍打杀自家养狗,也不卖给别人,认为狗是有“义”之畜,卖狗者是没出息。
  县内多山地,山民农闲多事田猎。猎人奉梅山教,塑小神像,置于下坛,出猎前烧纸钱敬奉,以卦占卜,择日出门,归来荐以猎物。此外,猎户还“庆梅山”,一年一小庆,三年一大庆,演巫戏娱神。庆梅山常由一“猎头”主持,其亲友及附近猎人馈礼赞助。梅山教传为宋章惇开梅山以前,梅山为瑶人所居,上、中、下梅山三峒瑶王骁勇善猎,后人神之,分派衍教,猎户奉为祖师。乡俗分配猎物有成规,开第一铳击中野兽者,则奖以猎物的头脑四脚或皮子,再与参猎者共同平分猎物;下水杂碎,例赐猎狗。
  (三)植树造林
  1949年前,村民屋前院后喜栽果树、小竹,田埂土墈多植棕榈,溪畔塘边插柳,亭旁庙首植柏,三叉路口栽樟树、红叶树。新栽树苗上结草为标,发现有人破坏,则在树上扎一把纸钱,以示祈祷山神惩罚。地方组织禁山会,负责订立护林公约,处理违禁事宜,决定开山、封山日期以及任免专职禁山人员。禁山员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沿村鸣锣,反复宣告公约。国民政府曾定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但徒具形式,农村少有实际活动。
  1949年后,农村房前屋后植树风俗仍然保持,但风水古树多被砍伐。人民政府仍定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各级领导带头植树,并组织干部、职工、学生义务造林。80年代,爱林护林之风渐兴,有少数青年男女结婚之日,双双植树以为纪念。
  二、手工业
  学技先拜师,请拜师酒,礼祭行业祖师爷,写师徒合同。有的还要预交一定数额的“师傅钱”(学费)和押金(执行合同的押金)。学徒期视所习行业而定,一般不超过三年。学徒期间,重活粗活由徒弟干,上工、下工时,工具担子徒弟挑,工资全归师傅。学徒期满,办出师酒,师傅赠徒一套工具。名匠一生带徒甚多,其第一个徒弟叫长徒,晚年最后的徒弟叫“关门弟子”。各业皆有所谓“秘术”,将秘术传给长徒或最宠信的徒弟称为“介卦”。师傅临终前召徒跪受秘术,名为“介殁卦”。其徒得真传者,称“嫡传弟子”或“掌门弟子”。师傅介卦内容主要是其毕生专技总结,但也有一些迷信手法,如预测自己工作是否安全和雇主家是否吉利的占卜祭祀,暗下“魔镇”以咒雇主家庭破败等。此类迷信手法,至今在部分工匠中仍有流传。
  县境从事土、木、石工艺的有锯、木、石、砖瓦、油漆各匠。他们自带工具,受人雇请,伙食由雇主供给,工资一般计时,也有计件的。木匠敬奉公输子为“鲁班先师”。小塘湴田一带石匠工艺著称已两百多年。从事金属工艺的有银、铜、铁、锡和补锅匠等。铁匠有固定作坊,称大炉匠;其他挑小鼓风炉走村串户兜揽生意,称小炉匠。这五种金属工匠皆计件收取工资,同祀“炉头祖师”。从事棉、布、麻、绸和皮革工艺的有织、染、弹、裁缝和皮匠等。织染匠一般自己有作坊,按件计工;弹花、裁缝、皮匠自带简易工具,临时受雇于人,计时或计件收取工资。裁缝祀轩辕黄帝,织、染祀织女,皮匠祀孙滨。以刀功见长的匠工有阉割匠、剃头匠、蔑匠,三匠皆以刀子为主要工具,计件收取工资。1956年后,开始举办各种专业培训,师徒关系更新。60年代起,有的传统手工业渐被机械取代,如砻子匠都已改行;有的增添了技艺内容,如阉匠兼业畜医,剃头兼司电烫;大批匠工进入厂矿企业,成为新的产业工人。旧习逐渐破除。
  三、商贩
  新中国建立前,境内贸易分行庄和坐庄。行庄中有专营木材、煤炭、烟叶等项批发业务的行商,有手摇拨浪鼓卖小百货的货郎,有掮布行贩的布客,有挑箩卖文化用品的书纸客;坐庄中有店铺、货栈、牙行、作坊等。坐庄有招牌字号,清代,大都在铺门上挑出一面三角旗,旗上标“酒”、“茶”、“当”等字样;民国时期,始行竖挂长条形招牌,上书店铺字号。小本生意资金缺少,一般从“钱庄”计息借贷,也有行帮契友七、八人轮流请酒“打会”集资的。较大集镇如酿溪、巨口铺、筱溪等地的大铺家,一般带有学徒,雇有帮工,请有探市价行情、采购货物的跑街先生和管帐的红簿先生。学徒须央人介绍,交定额押金,写好“投师纸”。所谓“徒弟徒弟,三年奴婢”,除做店中日杂事外,还要服侍老板和老板娘。乡下交易耕牛定时集于牛厂进行,由专掌条梢的“条子手”充当经纪人,他与买卖双方在衣袖中捏指头论价成交。做生意讲究彩头,清早开张营业,不借钱,不兑钱,不借秤;第一注生意尽量争取顺利成交,否则一天不利;每月初一、十五不讨帐;每年正月初五前只进财不出财。迷信财神,传说3月15日是财神生日,必杀雄鸡祭祀。
  新中国建立后,商业网点加多,国营和合作商店遍布乡村,明价标码,买卖公平。80年代,新的个体商业蓬勃发展,文明经商新风逐渐树立。
  第二节 生活习俗
  一、饮食
  县境人民历以大米为主粮,红薯、高梁、麦类、豆类等为杂粮。山区乡民以红薯苞谷为主食,间以瓜菜、蕨根代粮。一日早、晚两餐在家煮吃,中餐往往在劳动地里食用所带杂粮、蕨粑。解放后,全县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杂粮多用于饲养牲畜。旧时吃菜,一般以新鲜蔬菜为主,粉丝、野菌、豆制品、竹笋等次之,节日或招待客人,方有晕菜搭配。办席讲求大碗盛菜,一般每桌四荤四素,喜用辣椒、生姜、豆豉、葱蒜调味,偏嗜咸辣。地方风味有严塘的生炒牛肚,花桥的薯粉拌羊肉,巨口铺的泥鳅拱豆腐,龙山的辣椒炒干野味,板子山的冬笋炒腊肉,小塘的生姜炒鸭块,酿溪的清蒸团鱼,寺门前的泥蛙煮丝瓜,坪上的炖牛肉,龙溪铺的合菜,迎光的牛肚、血、筋三合汤。民间还善于制作各种独具风味的食品:酸菜,户有酸坛盛酸盐水陈年不换,内浸萝卜、大蒜、辣椒、豆角等随时取食,又酸又脆,增进食欲;糯米糍粑,年节或逢喜庆,以臼杵舂捣糯饭套印成粑,晾干后再烤食,柔软可口,为馈赠礼品;猪血丸子,酿溪、严塘、陈家坊、巨口铺、小塘一带,春节前喜用猪血、碎肉、辣椒、食盐拌入豆腐中捏成如拳头大的丸子,炕干蒸食,香辣味美;重阳状酒,重阳节煮糯米酿成甜酒,再加烧酒后封坛存放数月,春插时取用,又醇又香;腊八豆豉,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日煮黄豆沤制,用作调味,浓香扑鼻。
  乡民饮食有传统时令习俗:过年吃“年庚萝卜”和“年庚肉”,大年初一吃鱼(有余)和鸡爪(抓财),正月十五吃元宵团子,三月三日吃地芥菜煮鸡蛋,端午节吃棕子和饮雄黄酒,中秋吃牛肉、芋子、月饼,重阳吃鸭子。饮食也有各种禁忌,狗肉不上筵席,过年过节更不可吃狗肉,怕“打狗散场”;有些地方禁食乌龟,说是龟有灵性,吃了损阴德;过年不吃鸭子,说是吃了丫丫扯扯,做事不顺遂;五月不吃牛肉,六月不吃马肉,吃了怕生肿毒;孕妇忌吃兔肉,怕小孩长兔唇;青少年忌吃猪脑髓,说是吃了早生白发。
  小康之家一般置有存放食具的“栈架”,平时开餐多用炕桌(罩在炭炉上,两页活动桌面的方架火桌),请客用高桌长凳。旧时,席分座次,按辈排序,食用礼节甚多,妇女很少上席。解放后,男女平等,一同就座,席间敬长爱幼之风甚浓。
  人们喜欢凉茶,泡茶多用红茶、甜茶、茶籽及“救兵粮”树叶。近几年,待客多斟糖茶,城镇居民习用开水冲绿茶。用水,山区大都取自溪泉,平地一般为井水,城镇和部分村院已用上自来水。
  解放前,境内乡民吸旱烟多用竹制的旱烟筒或铜制水烟袋,一般自种自给。60年代后,农民吸烟改为薄纸卷成“喇叭筒”。80年代,吸用香烟者日益增多,喇叭筒渐少见。
  二、衣着
  清代,富裕人家男着长袍短褂,蓄长发,织独辫拖于脑后,戴瓜瓢帽;女着高领大襟衣衫,盖脚裙子,衣裙滚花边图案,裹小脚,穿尖形绣花弓鞋,名为“三寸金莲”。贫困户衣衫褴褛。
  辛亥革命后,男子剪辫,女子放足。男着对襟纽扣衫,大裆折头裤,多数剃光头,外出劳作
  时,戴棕丝斗笠,穿草鞋,腰系汗巾,雨天背蓑衣,寒冬穿牛皮钉鞋;女穿大襟衣衫,未婚者蓄长发织辫,已婚者梳成发髻称为“粑粑头”。农民一般衣料为自纺自织的“家织布”。富者着绸缎绒裘。儿童戴银质项圈手圈,胸前挂“长命百岁”或“南无阿弥陀佛”银牌,帽边订小罗汉银像。
  新中国建立后,农村男子多着对襟式上衣,用料以平板布为主,颜色冬青蓝夏白,干部、学生中流行列宁装、中山装,颜色多为青、蓝、灰、黄。80年代开始西服、牛仔裤、蝙蝠衫、紧身服、旗袍、裙装等从城镇推向农村,用料以化纤、毛料为主。佩戴戒指、耳环、项链一类金银首饰的人也逐渐增多。
  三、住宅
  解放前,民间住宅随地形而建,杂乱无序。新辟屋场建房,多为四柱三间,中间为正厅,用作摆席和祭祀;左右两间分别为餐室、卧室、仓库等。有的在正屋后面或侧面搭披栅小屋,用作灶屋柴房或猪牛栏。村民历喜聚族而居,大的院落达二、三百户,猪、牛栏和厕所混杂其中,环境卫生很差。富者住青砖瓦屋,贫者筑土为墙(俗称干打垒),上盖木皮,有的借住祠堂庙宇或栖身草棚岩洞。
  民间修建正屋,先请风水先生择地定向,再择日动工。动工之日,杀鸡、宰猪,请各工匠以牲血祭祀地神,名曰“下脚”。新房将成,择吉日上梁。乡民历有偷梁习俗,偷梁树时,在树蔸边留下粮米红包,再竖一香火使其定时引燃爆竹,以诱发树主边寻红包,边骂贼。俗称:偷梁不算贼,树主越骂,房主越发。木工制梁,树大,则画上龙凤和八卦。名“画梁”;树小,则以红布包盐、米、茶叶等钉于梁木正中,名“包梁”。上梁时,邻友赞梁,房主赠给红包,并给观众散发饼糖。当日,房主宴请建筑匠工饮“圆垛酒”。房屋建成,择吉日乔迁新居,名“过火”;亲友送礼,名“贺火”。
  1951年,农村缺房户一般分得一、二间住室。80年代,城乡新房遽增,风水迷信习俗基本破除,圆垛习俗仍旧,少数户仍沿用偷梁。
  四、行旅
  1946年以前,县境平民外出全靠步行,富人以轿代步,个别官绅以骑代步。山地路窄,用竹杠绑竹椅,作为临时便轿。交叉路口,立有左往某处、右往某处的指路碑石。大道十里一亭,供行人歇息和喝茶水。沿途有零星伙铺供住宿。资水通过酿溪、塘口、小庙头、龙口溪、大河滩、栗滩、筱溪等主要码头小埠,设义渡。货物全靠舟筏运行,下水货船也搭运去益阳、汉口旅客。旧时,出门百步论占兆,如遇女人则不吉,遇人空手挑空担则经商不赚钱,遇人牵黄牛则大吉大利,忘带必需用品又返回拿,则此行不遂等等。出远门经商、赴考、上任要择吉日动身,有“七不出、八不归”的俗话。有的还带家中灶心土一把,布包煎水服之,俗以为可防不习水土。
  80年代,乡乡通汽车,大多数村可通小型拖拉机,城乡人们骑自行车较为普通,有的还置有轻骑摩托,小汽车。旧的旅行禁忌逐渐消除。
  第三节 交往习俗
  一、生辰喜庆
  (一)初生
  接生 50年代前,由有经验的成年妇女接生或自生自理,惯用旧法,婴儿易得破伤风夭亡;遇难产便求神驱鬼,生命难以保障。50年代初,培训乡村接生员,使用新法接生,随着妇幼保健条件改善,迷信习俗逐渐消除。
  踩生 旧俗婴儿落地,第一个外人进门谓之“踩生”。主人对踩生者有种种忌兆,如来人是多子多福的人,则温酒端茶;如来人是孤寡之辈或手持锄头、畚箕等物,则尽量回避,自认晦气。
  报喜 婴儿诞生,即鸣放鞭炮,喜庆母子平安,随之向岳家报喜。报喜礼物中有公鸡则示为男孩,母鸡示为女孩。岳家不受礼,并回赠粮米、衣服、红包等,以示带有“衣食寿禄”。
  命名 一般取吉利字眼为乳名。如贵儿、龙儿、凤宝等。有的则取贱名,如狗儿、牛伢等;有的随父母某种心愿命名,如招弟、梦儿等。乳名要避长辈名字讳,否则认为大不敬,受人责骂。
  送官书 1949年前,较富裕人家的小孩初生,即有算命先生上门报送小孩生年、月、日、时用天干地支排算的八字命运书,谓为送官书。
  三朝 婴生三日,用艾叶水洗澡,香油涂身,以祛秽免疫,俗称“洗三”。然后,给婴儿穿上新衣,抱至大门边,边用棒槌敲门,边喊“嘿啊、嘿啊”名曰“吓岩鹰”,说是可使小孩将来胆大。这天,亲友来贺,称为“打三朝”,主人办席待客,并分赠亲友邻居红蛋。
  满月剃头 乡俗女孩在满月前三天之内、男孩在满月前、后三天之间,请剃头师傅给婴孩剃胎发,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留下脑气门部位不剃,剃下的胎发由父母收藏。剃头师傅吃过酒饭,收受香桌上敬奉祖先神灵的升米红包,祝福而去。
  百日开荤 小孩出生百日,开始吃饭食荤菜,讲究迷信的人家,备鲤鱼、猪尾、猪嘴、猪肠和三个肉丸子,各喂给小孩一点儿,说是吃了鲤鱼懂道理,吃了猪尾不流口水,吃了猪嘴会说话,吃了大肠见得大场面,吃了丸子能“三元及第”。同时,小孩的外婆家还特意送“记性粑”(糯米粑)、柏枝(谐音百知),寓寄望小孩记忆力强且百科皆知之意。还有赠戴长命锁的,将其系于小孩胸前,至小孩十二岁时解锁。
  移窝 小孩第一次坐摇窝被担往外婆家,俗称移窝。外婆家将小孩带来的喜饼分送邻居,待小孩回家时,外婆家及各邻居又回赠钱米衣服,燃炮送归。
  周岁 小孩周岁,亲友送礼祝贺,家长宴请款待,同时还举行“抓周”活动,占卜小孩前途。将算盘、书、笔、糖果、钱币等摆在小孩面前,让其随意抓取,以抓取之物预示将来职业。
  (二)进学
  清末,儿童入学前,由家长备礼请族中长老取定学名。入塾时,先用红纸写上学名,由家长带子弟叩见先生,先拜孔子牌位,再拜先生,并约请先生喝进学酒。族人有中秀才、举人者,亲友为之赠礼,族绅为之挂匾。辛亥革命后,有的族会破格宴请初中以上学生进祠堂坐席,考
  上大学者,族间举行庆贺和奖励。80年代,乡村奖学之风复兴,除重视集资办学外,有的村乡或单位对成绩优异学生颁发奖学金。坪上区群众集资万余元成立坪上区中小学奖学基金会。
  (三)祝寿
  无论大人小孩,每逢诞辰,必改善饮食。山区有的成年人过生日,早餐吃素,曰“吃报母斋”。年岁达整十数,虚岁称“上”几十,足岁称“满”几十。酿溪、严塘、陈家坊、新田铺等地习惯上十祝寿,坪上、孙家桥、龙溪铺等地习惯满十祝寿。六十以上逢十祝寿为庆大寿,家境优裕人家,庆寿前将请柬分送亲友,寿诞先晚行祝寿礼,寿主居上座,接受晚辈礼拜,俗称拜寿。礼毕,以米粉招待,名为吃长寿粉。寿诞日,亲友赠鱼、肉及寿联、寿匾等,主人盛宴待客,座次讲究班辈和年岁大小,举止言谈,遵循陈规老矩。俗说:“送崽读书识礼,不如寿席吃酒”。解放后,废除旧礼教,满十祝寿,多以放电影或请剧团演戏招待乡邻。
  二、婚娶
  (一)订婚
  清代,婚姻讲求门当户对,一般男家较优于女家,俗谓“养女攀高门”。同姓不婚,习为常规。订婚全凭媒妁之言,父母之命。
  民国时期,在外读书或干事的青年,有自由恋爱成婚的,但乡俗以媒人撮合者居多。除少数指腹为婚或带养童养媳者外,一般女至十五、六岁,男至十七、八岁,便有媒婆串门议婚。媒婆征得双方家庭同意,女方则将生庚八字开出,俗称开毛庚。男方将毛庚压在神龛上的香炉下面,三日内如果诸事顺当,即请算命先生合庚。双方八字相克(又称相犯),毛庚退回女方;双方八字相生(又称相合),方下聘,俗称过庚。过庚由男方备红、绿两份庚贴,在每份庚贴的“乾造”项下写上男子生庚,连同衣料、首饰、钱币等“压庚”礼物交媒人送往女方;女方在每份庚贴的“坤造”项下写上女子生辰,留下红贴,退回绿贴,附给笔、墨等物作为回礼。于是,双方各以庚贴为据,不得悔婚,此种订婚,男女尚未谋面,犹如隔山估羊,害人不浅。
  解放后,人民政府提倡婚姻自由,婚姻自主。乡俗在订婚前由介绍人带同男青年往女方相亲,女子心愿,则亲手斟茶一杯给男子;男子心愿,则在女子收检茶杯时赠给她一个红包,称为茶礼。相亲后,女方践约到男方察看地方家境,男方热情接待,如双方同意订婚则留餐,有一方不同意则借故推托。饭后,双方商定订婚日期。订婚之日,宴请亲朋,互送礼品。80年代,城乡青年时尚自由恋爱,双方交换信物或合影留念即算订婚。有的征得家长同意,由男方设酒会、舞会招待亲友,宣布订婚。包办婚姻和买卖婚姻大量减少。
  (二)结婚
  送日子 男方按事先商定的婚期,于结婚前一天,将报告婚期的帖子(又称书子)和迎接亲家及亲友参加婚礼的请贴送达女方,谓之送日子。同时,给女方的衣料、首饰连同供女方请客办席的肉食、果品一并送到女方,谓之过礼,又称过席。
  过嫁妆 婚前一日,女方收拾整理嫁妆,富者家具摆设齐备,有24抬,俗称“满堂红”;次者12抬,称为“半堂”;再次6抬,称“小半抬”。贫困之家,一被一箱,合为一担。当天亲友送礼物为新娘“添箱”,家长放些钱币入箱,名“压箱钱”,然后将箱子贴上封条,锁上,将钥匙交给女儿。是晚,男女双方分别邀请长辈和亲属,设宴陪待将婚儿女,名为“待郎”、“待女”。
  迎亲 1949年以前,除山区少数贫困户外,一般在婚日由男方备4人抬的花轿迎亲,富者讲究排场,前有仪仗队——放铳的、奏乐吹号的、撑旗帜统伞的、持木制刀戟等具的,继有一童肩挑一担叫门的鹅,再是接亲花轿,媒人、新郎皆坐轿紧跟花轿。迎亲队到女方家,宴罢,两个伴娘扶出头搭“红盖头”的新娘到正堂辞拜祖宗。然后新娘换上新鞋,身坐椅子,两脚踏上一斗盛米、一斗盛谷的双斗。斗上插有两把红筷子。放炮起行,由新娘的兄弟背着新娘上轿,意为新娘出嫁,足不沾娘家一点灰尘,不带走娘家财运。此时,女方人急把斗上插的筷子撒在地上,祝新娘“快快生子”。
  拜堂 花轿到男家,放正堂前面,摆上半个时辰,这叫压性——压住新娘子的性子,使之服服贴贴甘为媳妇。然后,新娘出花轿,伴娘引出拜堂。先拜天地,后拜祖宗,再夫妻相拜,互喝交杯酒,然后由新郎用红绸牵引新娘入洞房。阿婆从新娘进门时起,一直迥避不见媳妇的面,说是不碰热脸,以免日后婆媳不和。继之,大宴宾客,饭后乘兴戏谑媒人,晚上寻欢取闹洞房至深夜。
  解放后,婚前双双到当地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书。农村仍有婚前“过礼”、“待女”、“添箱”、“过嫁妆”等习,但迎亲不用轿,山区交通不便的地方皆为步行。迎新队伍相遇,双方新娘要交换礼品;如为同路同向的迎亲队伍,以争先为荣。交通便利的地方,迎亲多用自行车或汽车。结婚之日,除宴请宾客外,乡村常包场电影招待乡邻。80年代,有由单位共青团和妇联组织举行集体婚礼的,有旅行结婚的;但也有讲究排场,迎亲时,大小汽车盈道,嫁妆丰盛新奇,大办筵席,糜费甚巨以致欠债的。
  (三)再婚
  清代及民国初年,鳏夫再婚,“天经地义”,但妇女受到封建礼教束缚,“一女不嫁二夫”,订婚之后夫死,提倡“守望门寡”,结婚之后夫死,更是讲求终身守节,不得再嫁。夫妻关系恶化,如有女的私奔被捉,族间常处以沉塘溺死。有的因丈夫死后,生活困难,万不得已改嫁,婚礼极为简单,不动鼓乐,不拜堂,不闹洞房。1919年“五四”运动后,村民青年守寡者减少。1949年以后,人民政府提倡婚姻自由,寡妇另嫁同样受到法律保护。
  三、丧祭
  人咽气前,如其神志尚清,就吩咐遗言,儿孙辈跪于床前送终。有的儿孙外出赶不到送终,就设法喂参水“吊气”拖延时日。气绝即放铳一响,鞭炮一挂报丧。燃钱纸,从死者床头一直烧到大路边,名曰烧买路钱。在大路边还加烧一些纸钱、纸马,纸轿送行。然后将死者移置门板上停尸,足端点一盏油灯,日夜有人陪护。死者卧床上的草、席、被单及破旧衣服,概拿到房外空地烧掉,名为“烧藁荐”。
  家有丧事,孝子请房亲及熟悉办丧事的人主持丧务,预计开支,安排“主事”和勤杂人等,请“地仙”勘测葬穴、排定丧事日程。一时族邻聚集,分头忙碌。
  首先给死者净身、理发、整容,穿戴寿衣、寿鞋、寿帽,寿衣层数必为奇数,三、五、七、九不等。然后将棺木移入正堂,棺底垫陈年石灰或灯蕊草,抬尸入棺,盖上绣花寿被,谓之装殓,又称大殓。棺木多以杉木、柏木为料,少数富豪以楠木为椁,称为套棺。贫者,临终时用24根小径松材制棺,俗称“二十四孝”,有的甚至用薄板钉制。
  灵堂前挂魂幡、立铭旌、摆供桌,正堂门横贴白纸“当大事”三字,门外搭丧棚,围孝帘,挂挽联;丧棚外竖丧牌,上注死者生卒年月及闭殓、成服、移棺等时辰,下列子孙辈姓名,以此讣闻乡里。灵堂停柩时间,由“地仙”和死者亲属商定,少则一天,多则三、五天。此时有多种法事祭荐和行礼活动,法事祭荐请道士或和尚主持,富者大做道场,念经拜忏数天。道场后,火化灵屋、金银山、衣箱纸钱等。儒礼追悼请乡里儒士主持,首先“成服”,即始穿孝服。孝子麻衣大缟,背白布拖头、戴孝帽、穿孝鞋、手持孝棍;孝子以下男性直属亲辈,穿麻衣丧服,背拖
  头,着孝鞋;其他亲属只背白布拖头;直系重孙辈披红巾拖头,以示福泽绵长。旧俗父母之丧,孝子守服三年不能成亲,如原已订定婚期须在三年内成亲,则接来未婚妻披红布拖头行礼。孝子等着孝服到灵前第一次举行祭礼,痛哭跪拜。其次是丧家接受亲友吊唁,谓之“开堂”。出殡后,不再补行吊仪,否则认为大不吉。有的书香门第还在治丧期间举行“点主”仪式(三年服满后举行,如丧家为省事,便在丧事中一起办了),由在科举考试中取有功名的人充点主官,孝子三跪九拜后,用针刺破自己中指,点主官用新笔醮上孝子们的指血,在写有“显考(妣)××之王位”的小木牌上的“王”字上面加一点,使小木牌成为“神主”牌。出殡前夕,半夜开餐,俗称吃半夜饭,除做法事和行礼祭外,亲戚邻友还要伴灵、“散花”、唱丧歌,通宵达旦。
  出殡俗称上山,天亮放铳或鸣炮,众人手托灵柩移于灵堂外,家人急将垫棺土砖和插香用的瓦盆摔破,名曰“摔丧盆”,以祛晦气。设宴款待亲朋后,送柩上山。孩童们擎挽幛,旗伞为先导;放铳鸣锣开道,孝子手棒灵位,过桥上坡,不时回身跪拜。灵柩路过亲友门前,亲友摆设供品“路祭”,则停柩施行祭礼,孝子匍匐回礼后再行前进。灵柩按“地仙”测定朝向和时辰入穴后,孝子挽上拖头,沿来路喊灵而归,俗称“回灵”。
  从死日起,以七日为一段计数,称“头七、二七”……“终七”(即七七四十九日)。旧礼丧家逢头七、三七、终七、百日、周年、三年,都要举行家祭,父母之丧,守服三年,子不成亲,士不应试,官不莅任。
  解放后,进行丧葬改革,做道场法事及点主式的渐少,一般以开追悼会,亲友送祭幛、花圈以表悼念。70年代后,县内干部、职工死亡,多用火葬,由死者所在单位成立治丧委员会主持丧事。80年代,部分村成立“红白喜事会”操办村民红白喜事,礼仪从简。但做道场、烧灵屋等旧习又逐渐恢复。
  第四节 节日
  一、传统节日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历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腊月二十四日旁晚,家家户户祭灶后,合家团聚吃饭,称过小年,又称小团年。小年过后,多数户舂米做粑、煮酒杀猪忙于准备春节物品。除夕或除夕前一日有吃庚饭习惯,先晚将鸡、肉切成大块伴煮,谓煮年庚;又将骨头炖大片萝卜,谓之炖年庚萝卜。次晨,鸡叫头遍时即起床做饭热菜,鸡叫二遍时,由家长领头祭祖宗天地。然后,关门吃年庚。俗传“庚”属金,吃庚饭时,切忌生人撞入踩断庚运。吃了年庚,就带上庚运,财运享通,故又称吃发财饭。农功腊月最后一天晚上称除夕,人人洗脚,说是洗去旧年晦气和欠帐。全家围座火炉边聚谈,直至半夜,名曰“守岁”。父母给孩子零用钱曰压岁钱。在旧社会,无力偿还债务的人,往往于除夕外出躲债。解放后,躲债现象绝迹。80年代,城、乡很多家庭听收音机、看电视直到北京时零点,便纷纷燃放鞭炮、焰火迎接新年。初一,多数家门贴上春联和雕板刻印的“财神爷”,有的焚香秉烛叩拜天地祖宗后,向邻里亲朋拜年,逢熟人便拱手致意,互祝“恭喜”。拜年日程,俗有“初一崽、初二郎(女婿),初三、初四拜姑娘”之说。舞龙灯、耍狮子、闹花灯等民间文艺也活跃起来,串亲访友,一直庆到正月十五晚(元宵)。在此期间,上门送财神、唱土地者亦多,主人乐意回赠钱米,讨个吉利。解放后,人民政府规定春节放假三天,有职工坚守工作岗位过节,机关单位举行团拜、新春茶话会,给烈军属及“五保户”拜年,迷信活动减少,请客送礼之风仍然兴盛。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阳节,又称端午节。民谚云:“五月五,接到妹子回来过端午”。女儿伴郎回家过节,除送棕子、酒肉等礼物外,还带上两把蒲扇。午餐多有猪肚炖蒜,苋菜炒蒜上席。相传这天是药王生日,家家门窗悬挂艾叶、菖蒲,人人用大蒜泡水洗澡,小儿洗澡后还用雄黄涂背,屋前屋后撒石灰。中草药学徒备礼给师傅贺节,师傅带徒弟到野外识药采药传授验方。这天,临资水的酿溪、栗滩、筱溪等地,有龙舟竞赛,凭吊屈原。
  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外出子女尽可能赶回与家人赏月团圆。乡俗讲求吃牛肉、鸭子、芋头和藕,有的加饮桂花酒,夜晚则吃月饼赏月。清末民国初,流行祭月光菩萨,将酒菜月饼摆在露天圆月照射之下,人们对月祭祀之后,才分享月饼,动用酒菜。1950年以前,农村有中秋偷南瓜不以为偷之说,有的偷来南瓜,将瓜挖一小洞,灌点水,在洞口塞红辣椒,送给已婚未孕妇女,以示月光娘娘送来贵子。受主热情招待烟、酒、果品。翌年,果有生育,再给送瓜者各一双布鞋酬答,并办酒庆贺。1950年后,偷瓜送子者渐少,而中秋赏月之风更盛。80年代月饼品种增多,有荤、素、甜、咸各味,小的如碟,大的如盆,都很畅销。县城文化馆逢中秋佳节举行“赛双清文艺”活动。
  清明 清明节主要活动是扫墓祭祖。农历立春后过五戊即择日挂扫近三年死去的亲人坟墓,谓“挂新青”,培坟树碑,插红绿花幡,行三牲祭礼。清明前三日至后四日七天内挂扫旧坟,谓“前三后四”。清扫坟周杂草,鸣放鞭炮,祭以米酒三牲,坟上挂几串白纸或小花圈。1950年起,增添为烈士扫墓,敬送花圈等团体活动。
  三月三 村民有在农历三月三挖地芥菜煮鸡蛋而食的习俗,俗语“三月三,地芥菜煮鸡蛋”。认为当天吃了地芥菜煮的鸡蛋,能祛风湿,治腰痛,对患有高血压、慢性炎症引起的头痛头昏有一定疗效。至今城乡居民仍沿袭此俗。
  夏至 农历夏至日,也称夏至节,农民备酒、肉祭祀土地神。田土园边,到处散发用白纸剪成的圆形纸钱,祈祷五谷丰收。
  中元节 农历七月初旬,有接祖先灵魂回来做客的习惯,称为接老客。坪上一带初七晚接,酿溪一带初十晚接。接日傍晚,各家在门边路口烧纸钱。接到堂屋,敬奉茶、酒安座。以后,日奠三餐茶酒。至十五晚,家家敬香烧纸,加供桐叶包裹的粑粑,送别先灵。县境独有曾姓族人历为十四晚送老客,传为曾姓老客喜欢看戏,是晚阴间唱鬼戏云云。道家称七月十五为中元,村民多于是日下午焚化纸钱包,谓之“烧包”。有的地方捐资请僧道举行斋醮祭会,抛撒斋粑,谓之“施食”超度孤魂野鬼,乡人哄抢斋粑,认为食之避祸。1950年后,僧道减少,但接老客习俗犹存。
  重阳 农历九月九为重阳节。因“重”、“穷”方言同音,故俗称“富阳节”。酿溪、新田铺、小塘一带有杀鸡过重阳的习惯。俗谓重阳酿制的甜酒特香,以烧酒泡甜酒,封缸到年底,名重阳状酒,历为县境地方名产。民国时期,也有少数平地居民或中、小学生在这天爬山登高。
  冬至 民国时期,农历冬至日,各姓宗族举行集体祭祖仪式,俗称祭祀冬至。此祭会由族老主持,各宗支系房派代表参加,但无妇女代表。杀猪宰羊,铳炮喧天,祭祀彻夜。当晚开半夜饭,翌早举行重大宴会,分享祭品,又称“吃冬至会”。1949年后,封建会产充公,再无此俗。
  二、新节日
  元旦节 机关、学校、厂矿放假一天。有些职工和城镇居民备办佳肴,欢度节日。不少青年喜在元旦结婚。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解放前知此节日者甚少。解放后,人民政府提高妇女地位,大张旗鼓地宣传“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组织妇女游行、座谈、看电影,有的单位还向妇女赠送礼物。各级妇女联合会表彰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
  植树节 民国初定清明日为植树节,后改为在总理(孙中山)逝世的3月12日为植树节。新中国成立后,仍以3月12日为植树节,各级党政领导与职工、教师、学生、农民等参加植树活动。
  “五一”国际劳动节 工矿企业与国家机关、学校放假一天。县人民政府表彰一批先进生产者和劳动模范。工会组织工人座谈,交流经验,对单位生产献计献策,并开展技术和文体竞赛活动。
  “五四”青年节 共青团县委及机关、厂矿、学校和乡镇团组织分别召开青年座谈会、举行文娱、体育活动。
  “六一”国际儿童节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以4月4日为儿童节,各小学举行庆祝活动。解放后,人民政府奉行6月1日国际儿童节。幼儿园和小学热烈庆祝,组织游行。有些单位和家长赠送文具、糖果、衣物等礼品。儿童身着新装,喜气洋洋过节日。
  “八一”建军节 中共县委、县政府领导和民政部门到部队驻地慰问指战员,开展军民联欢活动。区乡(镇)亦举行烈军属、荣誉退伍军人座谈会。
  教师节 1985年国务院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县领导分别到学校慰问教师,表彰一批先进人物,发扬尊师爱生的传统美德。
  国庆节(10月1日) 机关、学校、厂矿等单位放假两天,县、区、乡(镇)政府集会庆祝。部分青年择此日举行婚礼。
  老人节 1989年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决定,农历九月九为老人节。县老龄委员会在县城举行集会,组织座谈,开展文体活动,并号召发扬尊老敬老的好风气。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湖南《新邵县志》是新邵第一部县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以1989年版图为限,记述事物尽量溯源,下限至1989年,大事记延至1993年。全志采用述、记、述、志、图、表、录、传等表现形式,内容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中国共产党新邵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群众团体、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生产关系变革及经济综合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业机具、水利、乡镇企业、能源、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经营、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药卫生、宗教·民俗、方言、人物及附录三十五编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新邵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