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新闻广播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邵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630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新闻广播事业
分类号: G219.276.4
页数: 3
页码: 578-580
摘要: 本章记述了新邵县文化艺术新闻广播事业的情况,其中包括了报刊、出版、通讯报道、有线广播、电视等。
关键词: 文化艺术 新闻广播 新邵县

内容

第一节 报刊、出版
  大同辑报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萧竹雯“以为风气之开,首资阅报”,于是与周叔川、王哲敷、辜澡堂、谢映星等商决购买《申报》、《湘报》、《时务报》,摘要刊印《大同辑报》。印刷地点在竹半村谷贻堂,月出一册,廉价分售新化县大同团各村各校。是年九月,出版第五册后停刊。
  大同学报 民国8年(1919)李抱一在长沙编刊《大同学会会报》,“以推进地方文化为旨”。定为年刊,撰稿者都是新化县大同镇(今新邵县坪上区大部及冷水江市部分地域)人,发行范围为大同学校校友及大同镇属乡村。1924年出版第六期后停刊。民国34~38年(1945~1949),同大中学编印的《同大校刊》出版两期。
  新邵报 1956年11月1日创刊,中共新邵县委会主办,副主编邓鹏,编辑4人,邵阳市资江印刷厂承印。初为8开四版五日刊,1958年2月1日起改为三日刊。每期发行量3600份左右。9月1日起,版面扩为4开四版,改由县印刷厂承印。翌年8月1日起,改为隔日刊,报社人员增至14人,报价每张零售3分。1961年因纸张供应紧张,县财政补贴困难,6月1日停刊。《新邵报》历时4年半,共出刊604期。每月还编发《情况简报》1期,作为内部刊物,供县领导作决策参考。当时通过读者评报作出的总结认为:《新邵报》有“小报小办”的特点,基本上做到了五强(党性、思想性、战斗性、指导性、说服力强)五快(体会党的意图、组稿、写稿、编排、解答问题快)。七多(文稿体裁、主题角度、言论品种、精短稿件、编排花样、照片图画、先进典型多)。
  第二节 通讯报道
  一、队伍
  1956年,中共新邵县委宣传部设宣传组,主管社会宣传和通讯报道工作。1969年宣传部瘫痪,县革命委员会成立通讯报道组,负责向报刊台站写稿、组稿,管理全县通讯网络。1973年宣传部恢复,设宣传新闻组,撤销县革委通讯报道组。是年,全县有通讯组494个,业余通讯员2570人,其中骨干196人。此后,常年为报刊写稿的有100人左右。1989年,受聘为省市级报刊通讯员的有117人。
  二、用稿
  70年代,省以上报刊用稿年平60篇。1975年《红旗》杂志采用县通讯组蒋本培和曾树堂写的介绍复员军人刘克清等6人先进事迹的文章—《为建设新农村贡献我们的力量》。80年代,省以上报刊用稿年平420篇。1989年省以上报刊、电台采用的稿件有997篇,其中中央报刊、电台采用114件。
  肖祥海、谭毅挺合写的通讯—《刘苦干又成了刘科学》,刊登于《光阳日报》1981年3月15日第二版。郭跃进、肖祥海合写的《洪溪公社学校附近农民接收学生到家里寄宿》获《湖南日报》1984年全省好新闻一等奖。谭春湘写的《段春林研制成功戒烟器》一稿1987年7月13日被新华社发通讯稿后,分别被《人民日报》、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工人日报》等50多家国内外报刊采用,同时被评为湖南省科技好新闻一等奖。
  第三节 有线广播
  一、广播局、站
  广播电视局 1952年9月县建收音站,配专职干部1名。1958年2月改为新邵县广播站。1974年7月成立新邵县革命委员会广播事业管理局,县广播站与县广播事业管理局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1980年,县广播站析为县广播事业管理局二级机构。1981年2月县广播事业管理局改名新邵广播事业局。1983年12月再改名新邵县广播电视局。1989年底,在职职工87人,其中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2人。
  区、乡、镇广播电视站 1956年,全县有12个乡设立收音站。1959年撤乡收音站,在陈家桥、陈家坊、雀塘、坪上4个公社各建1广播放大站,各配广播机线员1名,其工资由所在公社开支。1960年4站皆撤。1969年冬,全县32个社、镇俱建广播站,除礼坪、酿溪镇站各配广播机线员1名外,其余站各配2名,全县社镇机线员62人。1973年,社镇机线员裁减,每站保留1名。1980年8月,增设6个区站,每站配广播机线员1名。1985年,有区、乡、镇广播机线员41名,为全民制工人。1986年6月,区、乡、镇广播站改称广播电视站。1989年底,全县有区广播电视站7个,乡、镇广播电视站33个,广播机线员40名。
  二、设施
  1952年,收音站配置1台直流五灯电子管收音机。1955年县城采用单线传输,架设3个10瓦高音喇叭广播。1957年利用电话线路对农村定时开放广播,当年,全县有广播喇叭220只。1959年广播喇叭发展到1200只。1976年,首次架设县城到严塘公社的广播专线9公里。1980年,全县广播专线增加到222杆程公里,基本形成以县站为中心,以公社为基础,专线传输为主的农村有线广播传输系统。县广播站开机实现数字钟程序控制,自动开启低压、高压、改换节目。全县入户喇叭57318只,入户率41.8%,生产大队通播率99.6%,生产队通播率98.8%。1983年,广播电视办公楼建成,其中,广播站技术用房184平方米,有录播室、播控室、机房、维修间、资料室、演播厅。是年4月的洪灾、风灾和12月的雪灾,损坏广播专
  线,使全县大队通播率比上年下降27%。1984年3月,县、乡广播信号改为音频传输,县广播站配置两台653录音机。1989年底,全县有县区乡广播专线314杆程公里,324线对公里,乡以下广播专线1100杆程公里,广播喇叭36000只,入户率21%,音响率60%,村通播率50%;村建广播放大站106个,村民小组通播率43%,扩音机总输出功率13.3千瓦。
  三、节目
  1955年底开始向县城传播上级电台《新闻联播》、《新闻报稿》节目,每天早、中、晚播音三次,共6小时。1957年9月每天开通对农村广播早、晚各1次,共2小时。1972年3月开办第一个自办节目——《新邵新闻》,每天一组,每组30分钟,早、晚各播1次,全天播音时间6时30分钟。1979年1月《新邵新闻》缩短到每组10分钟,增办《科学种田》、《知识》专题,每周各1组,每组10分钟。1980年1月,《科学种田》改为《农业技术》、《知识》改为《科学知识》,增办《新风赞》、《民兵生活》、《为听众服务》、《文教卫生》、《经济战线》、《党团生活》6个固定专题和《民主生活》、《思想战线》、《建设富裕社队》3个机动专题,并开始自办《文艺》节目。这些节目均为每周1组,每组30分钟。1981年6月,3个机动专题停办,固定专题为《农业技术》、《新邵风貌》、《知识天地》、《为你服务》、《学习》和《文艺》,增办《每周一曲》。1982年2月,《知识天地》和《学习》合并为《综合》节目,增办《青少年》。《文艺》分为《周末文艺》和《本地文艺》,两者均为每周1组,每组30分钟。1983年9月首次创作、演播、录制广播剧《拾破烂的姑娘》(卿明星编剧、彭志成导演),10月,该剧在涟源地区广播系统文艺节目评比中,获二等奖。1984年4月创办内部油印刊物《新邵广播电视》,用于通讯联络。1985年有5篇稿件评为市级优稿,其中,通讯《九位“张华”式的小英雄》获省优稿评选二等奖。1989年县广播站每天播音6小时,转播上级电台节目5.5小时,自办0.5小时。
  第四节 电视
  一、差转台
  1978年10月,国营红日机械厂在厂内兴建县境第1座10瓦电视差转台。次年,七〇三厂建成10瓦电视差转台1座。1980年县广播局在县城建10瓦电视差转台1座。至1989年底,全县有7座电视差转台,覆盖人口25万;加上邵阳市、冷水江市电视台发射,电视覆盖人口48万,覆盖率为67.7%。尚有部分山地人民看不好或收不到电视。
  二、电视机
  1975年,县广播事业管理局、百货公司等单位购进6台电子管黑白电视机,只有5个接收频道。1979年,12时9吋晶体管黑白电视机开始出现在县城。1981年,县政府办公室、县物资局等单位购进26吋菲利普彩色电视机。1983年国产彩色电视机开始出现在居民家庭。1986年全县有电视机6548台。1989年,全县有黑白、彩色电视机约18000台,其中农业人口拥有约13000台,非农业人口拥有约5000台。
  三、录像放映
  1984年6月县广播电视局购置县内第一套录像放像设备,开始营业性放映。1989年全县有电影院、文化馆、城北等7个录像放映队(点)。县文化局专设音像管理站。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湖南《新邵县志》是新邵第一部县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以1989年版图为限,记述事物尽量溯源,下限至1989年,大事记延至1993年。全志采用述、记、述、志、图、表、录、传等表现形式,内容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中国共产党新邵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群众团体、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生产关系变革及经济综合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业机具、水利、乡镇企业、能源、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经营、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药卫生、宗教·民俗、方言、人物及附录三十五编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新邵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