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篇 文化艺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邵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626
颗粒名称: 第三十一篇 文化艺术
分类号: G127.64
页数: 24
页码: 563-586
摘要: 本篇概括了新绍县群众文化、创作著述、戏曲电影、新闻广播事业、图书档案、文物名胜等。
关键词: 文化艺术 地方文化 新邵县

内容

清代中叶,田心邓可策、邓可简、邓可奇皆以文学著称,湖南学政潘宗洛给邓氏宅第书“多材第”匾额。龙源谭学时、谭爱莲、谭建宅等精研易理,有著作行世,时称“龙源诸谭”。道光二十九年(1849)《宝庆府志》刊录境内人士诗文200多篇。清末,太芝庙陈玉成、段塘樊锥、潭府石陶钧、潭溪石蕴三、坪上谢介僧等20多人出洋留学,媒介外方文化以归,对开拓乡土文化影响深远。
  民国时期,境内乡、保公所及学校可看到邵阳或新化县报。外地报刊订阅者极少。抗日战争时,文人学者多回乡避难,邵阳简易乡村师范、湖南省立第六中学相继迁入境内办学,同大中学及各乡中心小学建立,因而《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毕业歌》等进步歌曲震响村野,抗日文化活跃。传统戏曲和民间文艺久传不衰。
  解放后,县境文化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随着生产发展和人民文化水平提高,电影、电视从无到有,民间文艺推陈出新,各种文艺活动和广播、档案事业蓬勃发展。1952年县人民政府设文教科分管文化、教育工作,并建文化馆辅导群众文化。1958年建档案馆。1974年建广播局。1980年立档案局。1981年建立新邵县文化局。1986年县文学、美术、音乐、舞蹈、书法、歌词、摄影、中学生文联等协会联合组成新邵县文学艺术联合会,共有会员400余人。1989年,不仅传统文化活动在改革中日益发展,现代戏剧歌舞也逐渐流行。
  第一章 群众文化
  第一节 文化馆、站
  一、文化馆
  县文化馆于1952年9月始建,定编3人,租用酿溪镇小河街民房为馆舍。主要任务是下乡放映幻灯,宣传中心工作。1954年,建两层楼房馆舍1栋,设图书室、排练室、游艺室,面向群众开放。1969年文化馆被撤。1972年恢复并新建馆舍。1989年,有文学、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书法、摄影等专业辅导干部10人。置有彩色电视机、录像机、照相机、收录机、扩音机、乐器、美术展览框架板、戏剧服装导具、舞台灯光幕布等设备。建馆以来,在中共新邵县委宣传部领导下,曾多次组织业余剧团、业余文艺宣传队参加文艺会演或调演,上山下乡巡回演出;收集整理民间文艺资料;先后创办《映山红》、《新邵文艺》、《野菊花》等文艺刊物;发表大量反映现代生活的文艺作品,演唱资料,繁荣群众创作;开办各种文艺创作学习班,培养了一批业余文艺骨干;配合各项政治、经济活动和中心工作,广泛开展文艺宣传。
  二、文化站
  1954年6月建陈家坊文化站。1957年1月建坪上文化站。文化站举办图书阅览、幻灯放映、墙报、会演等项活动,并对所在区属乡、队俱乐部、业余剧团、文化室进行业务辅导。1959年全县建40个文化站,同时将公办改为民办公助体制。每站配备半脱产辅导员1名。1960~1962年,文化站相继被撤。1963年复建32个,站辅导员每月领取误工补贴费12元。1966年文化站再度被撤。1972年复建34个,辅导员补助费每月提为16元。1979年撤销半脱产辅导员编制,全县留下17个辅导员转为全脱产,享受公社干部同等待遇。太芝庙乡文化站辟有图书室、阅览室、游艺室、电视室、体育场、电影放映场,经常开展小型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他们写的《竹乡音乐会》、《山区跳起迪斯科》二文,在文化部编辑的《群众文化》杂志上刊出。1985年该站被评为省群众文化先进单位。1989年,全县有乡文化站17个。
  第二节 民间文艺
  一、民间文学
  (一)、民歌
  境内流传的民歌有劳动号子、山歌、田歌、儿歌、风俗歌曲。劳动号子有船夫号子、打夯号子、伐木号子、矿山炼铁号子、井下拖煤号子、石工号子等。石工号子比较成套,分长号、短号、急号三大类。长号用于拉石头,短号用于撬石头,急号用于抬石头上坡过坳。呼号歌词即兴编唱,做什么唱什么,见什么唱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陆续产生许多歌颂共产党、歌颂社会主义的山歌、民歌。1956年始,对民间音乐资料进行普查收集。1964年、1972年、1980年三次整理民间音乐资料1500余首,编印《新邵县民间音乐资料选》三期。1980年重点整理上送,其中资江船夫号子、石马江石工号子及其它民歌共125首被选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
  附:民歌选辑
  麻雀子
  麻雀子,尾巴长,打起鼓,嫁姑娘,去时梅花飘,归时梅子黄。眼泪汪汪挂念娘。
  麻雀子,尾巴长,讨了婆娘不要娘。……
  麻雀子,跳呀跳,跳到姐姐屋门口,姐姐你莫笑,如今老弟当了皱(贫困),没有钱呀米也要,没有米呀谷也要。
  大月光
  大月光,细月光。挑担水,洗学堂。洗得学堂耀耀光,学堂背后一眼塘。捉个草鱼尺半长,娘一边,爷一边,公公奶奶没一边,背起蓑衣喊皇天。
  懒汉懒
  懒汉懒,织毛毯。毛毯织不成,要想去搓绳。搓绳搓不紧,要想去烧饼。烧饼烧不熟,要想去破竹。破竹破不细,要想织斗笠。斗笠织不好,要想去扯草。扯草扯得慢,只好吃光饭。光饭吃不成,只好苦一生。
  放船出了岣嵝门
  放船出了岣嵝门,艄公放了胆,客人定了魂。
  黄牛仔
  黄牛仔、水牛仔,牵到蓝田兑麦子。麦子黄,兑凤凰。凤凰飞,兑只鸡。鸡不啼,兑架犁。犁不转(zhuan),兑把扇。扇没风,兑皮棕。棕没毛,兑个桃。桃不甜,兑包盐。盐不咸,兑臭坛。臭坛苦,兑只鼓。……
  萤火虫
  萤火虫,屁股光,偷我钥匙开我仓。仓里没有粮,萤火虫眼光光。
  仓里有蝙蝠,萤火虫喊姐夫,姐夫饿着肚,要把啊舅捕,萤火虫吓得直磕头,后悔不该当小偷。
  长工歌
  正月里,去起工,银子写不得二三两,衣衫穿不得两三身。
  二月里,去写工,背起包袱雨伞去,丢落妻子在家中。
  三月里,三月三,长工难做粪难担,〓箕放在田埂上,扁担钉在桐子山。
  四月里,艳阳天,浑浑天亮去耙田,耙田耙了三亩三,还冒回去吃早饭。
  五月里,是端阳,支了钱米回去养爹娘,前头银子称二两,后头银子冒落当,不肯称来不肯称,留下长工伢子保本身。
  六月里,去尝新,老板杀了肥猪百多斤,精肉肥肉都不煮,只把骨头哄长工,三根骨头夹一根,咽得颈骨里头伸。
  七月里来看水天,年年有个七月半,看见茅蔸就是鬼,看见影子吓掉魂,伤风头痛靠何人。
  八月里,扮禾天,老板送饭到田边。双手捧起谷子看,喜得东家眯起眼,哪管我长工累死口朝天。
  九月里,是重阳。重阳美酒桂花香。老板煮酒拌沙糖,长工得不到半点尝。
  十月里来十月十,又打霜来又吹风,叹长工,不得空。晴天要把土来做,雨天就把田来冬。
  十一月里来担柴天,一肩担到老板门前,老板娘,嫌轻哩,筛杯茶来扮起脸。
  十二月里来是年底,老板待酒一桌吃。口口相劝多吃杯,明年帮工是现的,长工回敬老板说,明年长工请别个,一路牛屎一路屁,长工再不受你恶狗气!
  情歌
  唱支山歌给妹听 看妹知情不知情
  月圆要待十五夜 唱歌还要妹接音
  你看天上那朵云 又象下雨又象晴
  你看路上那个妹 又想唱歌又怕人
  两厢菜园一堵墙 苦瓜丝瓜种两样
  郎吃苦瓜苦想妹 妹吃丝瓜思想郎
  高山点荞不用灰 小郎恋妹不要媒
  成双成对我和你 多个媒人惹是非
  唱首山歌给党听
  歌儿越唱越起劲 唱首山歌给党听
  不是党的领导好 哪得今天日月明
  社会主义是明灯
  唱了一声又一声 哪些歌儿最时新
  开放改革党引路 社会主义是明灯
  好前程
  好前程呀花似锦 妹妹一听就知音
  开放改革明灯照 四化建设步不停
  人民与党心连心
  火车沿着铁轨走 江河向着东方流
  地球绕着太阳转 人民跟着共产党走
  妈爱儿女纯又纯 党爱人民真又真
  儿女爱妈亲又亲 人民爱党深又深
  竹根长笋皮贴皮 大蒜出生身挨身
  玉米结籽颗挤颗 人民与党心连心
  柴禾越多火越旺 大树越高根越深
  改革越好民越富 共产党越来越英明
  (二)故事、传说
  县文化馆搜集民间故事资料2000多件,180多万字,1986年从中精选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笑话212件,编印出版《新邵民间故事》一书,20万字。兹摘选三则:
  陡岭烟叶
  明正德皇帝访江南时,一天来到宝庆北乡严塘的石山园。这地方有三个小岭,路虽不长,却十分陡峻。正德爬上岭,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回头一看,不由啧了一声:“好陡的岭”!“陡岭”从此得名。当正德找到一块石板就坐歇息时,烟地里有位老农歇工招呼他,双手递过烟筒请抽烟。正德接过烟筒连抽几口,疲劳顿失,精神大振,连连赞道:“好烟、好烟!”。以后,陡岭烟叶便驰名开来。宝庆城乡流传:“扯着西坪山、盖上洞庭湖”的民谣,意指陡岭方园十几里即西坪山一带,烟叶远销益阳、汉口,运烟船只如云,填满洞庭湖。
  严塘永兴桥故事
  民国13年(1924),湖南陆军第二师三旅六团第一营代理营长彭德怀率领几名士兵往严塘执行公务,行至拱桥铺(今严塘乡坳背村)时,但见泥泞的河岸上挤满人群。彭德怀上前探问,当地一长老说:这里是北路通道,河上原有一座石拱桥,前几天龙王老子发怒,连降暴雨,洪水把石拱桥卷走了。彭德怀说:要是在这里再修一座坚固的桥就好了。旁边一位面带菜色的村民说:长官,桥是想修,只是青黄不接,连锅都揭不开,哪有钱来修桥罗。彭德怀听了默默无语。少顷,他从身上掏出个小小布包,将包里的五块银元交给在场的当地人何南山,并请何充头为地方百姓做件好事。然后说声“失陪”就走了。何南山不负重托,与乐于行善的何上诗一起奔波筹措,终于募集了一笔可观的资金。两年后,一座坚实壮观的两孔石桥竣工,命名为永兴桥,桥北有一块八尺高的石碑,正面镌刻着彭德怀及其他捐款人的姓名。
  保印
  中国革命博物馆存放有颗易易乡农民协会用过的长方形大印。保存这颗大印,有段不寻常的故事:民国15年(1926)冬,邵阳县易易乡(今新邵县太芝庙乡)成立农民协会,刻制了“易易乡农民协会”印章,用它
  签署布告、封条、行使农会一切权力。不料风云突变,民国16年(1927)农历5月29日深夜,易易乡农会会员李雁丰睡得正甜,急促的敲门声把他惊醒,听得出是农会委员长陈致清的呼唤,雁丰忙起床迎委员长进屋。陈致清急从怀里掏出个长方形的铁盒子交给雁丰说:“敌人追杀我们了,上级指示我们暂时离开这里,我们决定将这个铁盒交你保管。里面的东西贵重呀!”。“好!有我在,就有铁盒在”雁丰立刻答应。“我们相信你!”致清转身就走。雁丰闩上门,点亮桐油灯,揭开铁盒一看,只见里面放着一个长六寸,宽三寸、高五寸的楠木木条,底边沾满鲜红的印油,哦,原来是农会的大印!雁丰找来红布,把铁盒包好,藏在楼上墙里。“清乡团”多次抄农会会员的家也没找到这颗大印。1949年10月易易乡解放,李雁丰把大印取出来,送交区委书记李桐林,再转送北京,就是我们今天在革命博物馆里看到的这颗长方大印。
  (三)对联、趣话
  龙山药王殿门联
  宫阙生虚空天章云汉
  造化钟神秀仙露金茎
  妙音寺岩门联
  云郁山峨云是山山是云云卷云舒山自在
  风清洞古风生洞洞生风风嘘风吸洞无心
  白云岩福德堂门联
  白云点头迎远客
  云山深处住尊神
  三溪桥亭联
  古刹近宫墙于焉咏于焉游山色溪声堪悟道
  故园成市镇或欲藏或欲憩霜晨月夜免迷津
  岣嵝门亭联
  到此便招凉何须多竹
  欣然能止渴殊胜望梅
  铜鼓岩张真人殿门联
  铜柱锁资江卓卓乎一方保障
  矿山齐泰岳岩岩然万姓翘瞻
  刘策成挽蔡锷联
  松老藏龙化身自应归东海
  坡高落凤余威犹足震西川
  新建赛双清亭联
  漱石枕流山水争雄极目江天歌盛世
  新亭踞岭台阁竞秀怡情风月赛双清
  山女择婿
  早年,陈家坊有个年轻姑娘名叫李玲慧,生性聪明,心灵手巧,许多财主少爷找她求婚,她不理睬。有天,同时来三个后生——裁缝、屠夫两个穿戴整齐,故作斯文,想讨玲慧喜爱;第三个身穿老土布衣,大头裤,腰系汗布,看得出是个地地道道的种田人。玲慧问:“三位在家做何生意?那个的事业好,谁讲得好,我就……喜欢他。”说完,脸红到脖子,急于用手捂着脸。
  只见第一个裁缝,整整衣服,抖抖精神说:“手拿剪刀锋锋快,尺码压条随身带;人家没衣穿,我丝绸缎绵当被盖。”第二个屠夫接着说:“手拿屠刀锋锋快,刮瓢挺棍随身带;人家没肉吃,我猪肝心肺当小菜。”第三个庄稼汉说:“手拿锄头锋锋快,蓑衣斗蓬随身带,人家没饭吃,我荞麦谷子还有卖。”玲慧看看三人,暗自思忖,三人都讲得好,但这庄稼汉似乎更朴实,便开口说:“裁缝、屠夫你莫怪,两人手艺也不赖(不错),我不论家财,种田大哥是我的爱”。后来,山女与这庄稼汉完婚。
  二、民间演唱
  (一)民乐
  民间乐器一般在婚、丧、喜庆节日使用。管乐有锁呐、笛、箫,弦乐有二胡(包括高胡、低胡、板胡)、京胡、大筒、月琴、琵琶、三弦等;打击乐有铜鼓牌子、夜鼓、耍锣鼓、八音铜鼓、七打(鼓、大锣、小锣、大钹、小钹、云锣、木鱼)等。民国时,白宁(今属岱水桥乡)唐醒之(士洪),以拉京胡和弹七弦琴著称。解放后,名乐师有吕昆山、陈东阳等。七十年代,酿溪有十几个工人,居民自费办起各类西洋乐器和扩音器材,成立业余铜管乐队,常年为婚、葬、典礼服务。
  (二)曲艺
  流传曲艺有小调、丝弦、渔鼓、莲花闹、打土地、霸王鞭等。小调各地流行,农闲时,村民自拉自唱,自我娱乐。主要曲目有《正月子飘》、《采茶》、《十双鞋子》、《孟姜女寻夫》等。丝弦一般采用武冈丝弦小曲,流行于言栗、小塘一带。渔鼓又称唱道情,渔鼓上带一钹,艺人边唱边敲,走乡串户乞赏。莲花闹又称快板,一人手拿竹板或铜钱一串,边敲边唱,节奏快,语言生动流畅富有韵味。打土地又称赞土地,表演者手持扎有草把的红香棍,头带土地神像面具,上门就将香棍插在堂屋中,以便主人敬香。“土地神”边唱边敲小碗锣、脚踩舞步,形态憨厚。土地唱词是一串招财见喜的恭维韵语,如“两扇财门大打开,招财土地送财来,一步二步莲花朵,三步四步进香火……”。以上这些曲艺形式,解放前多用于自娱或乞讨谋生,解放后,厂矿、学校移植改作宣传形式,大量反映新人新事,群众喜闻乐见。
  (三)舞蹈
  龙灯 俗称舞龙,又称舞故事。地方建醮求雨,族间清明扫墓或新春流行龙舞。“龙”有布龙、纸龙、草龙三种,从头到尾三至五丈长,一般7到11人操纵。基本动作有双龙抢宝,青龙戏珠,腾云驾雾,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等。舞龙队配有口齿伶俐、文思敏捷的人进行即兴对断,名曰“断龙”。断龙语为赞新郎、赞新居、贺生产兴隆等类韵语。1989年,县内有民间舞龙队380个。
  狮子舞 俗称耍狮子。1人掌握狮头,1人操作狮身和尾部,前动后跟,配合默契。狮子前面还有1人挥动彩绸扎成的绣球逗狮起舞。基本动作有摇头、伸腰、摆尾、搔痒、舔足、滚翻、狮子滚球、狮子拜月、雄师下山、雄狮出洞、双狮抢宝等。鼓乐配奏动听,憨态活现,深受群众喜爱。1989年,县内有舞狮队220个。
  采莲船 一男一女,一船一浆,动作形象风趣,分为荡船、飘船、撑篙、点篙、双摇浆、单摇浆、横摆浆、跑步撑篙、云步摆浆等各式舞步。
  渔翁戏蚌 表演渔翁和蚌壳女精调弄的舞蹈,有摸拿、撤网、夹头、夹臂、夹手、夹脚等类动作。
  送春牛 坪上、龙溪铺一带,随龙舞或狮舞表演之后,往往继演“送春牛”舞。犁田、耙田动作贯穿整个舞蹈过程,乡土气息浓。
  车马灯 一丑推车,一旦坐车,一丑骑马,三人表演。丑旦居两面旗中,饰坐车状;骑士身前饰竹绸马头,身后饰马臀马尾,手执马鞭和大刀,身着古典大靠,表现出车马上坡、下坡、陷沟、急行、缓步等各种行进中的动作,维妙维肖。解放后,乡间多运用此种民间艺术形式,宣传各项中心工作。
  宗教祭祀舞蹈 陈家坊、孙家桥、坪上、龙溪铺一带,解放前流行一套巫道庆贺法事。如庆家主、庆娘娘、庆梅山、庆土地、驱傩等。庆家主又称庆太公,做法官、巫师发鼓吹角、戴法冠、插花牌、衣赭色灵衣,且舞且唱。庆娘娘的法事,日间与庆家主相类似,入夜则内容更多,有各色迷信故事歌舞,如“凤凰摆渡”、“假背真”、“元娘劝酒”等,通宵达旦,歌舞缠绵。据传娘娘神属女性,常附于女身,使之昏迷不省,言行异常,信奉者延巫道接待娘娘,择期庆贺,故名“庆娘娘”。庆娘娘全套法事要七天七夜才能做完。庆梅山法事中,有扮演打渔的、打猎的、看鸭子的。庆土地则扮演“土地游春”。驱傩俗名充傩,又名作大福,每因人罹疾,诊有妖鬼作祟,故作驱傩法事驱灾,巫师于昏夜行之,彻夜不辍。此类法事歌舞,解放后明显减少。
  (四)木偶戏
  县境木偶戏也较为流行,解放前夕有10副戏箱,50多名艺员。50年代都转入农业生产。1963年,有苏先棣、唐来生经批准成立两个木偶剧团,共有艺人20名。1965年12月,因在旧祠堂危楼上演出发生伤亡事故予以取缔。80年代,农村木偶剧团又逐渐恢复旧业。1989年有4副戏箱,艺人30名。县境还流传一种“扁担戏”,又称“被窝戏”。布围内一人操作,吹拉弹唱,双脚踩动锣鼓敲打,手顶木偶表现。
  三、民间工艺美术
  (一)雕塑
  新邵民间雕塑源流已久,一些祠、庙、桥、亭,尚留有部分民间艺人制作的泥塑、木雕、石雕精品。原大同高小(今新邵第二中学)门前有一对白石狮,工艺精美,清道光初年修建文昌宫时雕成,堪称传世之作。20世纪50年代,巨口铺、言栗、五星等地有版画、年画、图案花纸、门画和制作印花布被面、头巾、围裙的雕板艺术。60年代,小塘花凿师谢玉元制作的竹木雕品,远销海外。80年代,潭府民间艺人制作的螃蟹、青蛙一类石雕虫鱼成品,销往广东沿海城市。1986年,袁胜初的版画《绣》入选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现代版画技法集》。1991年7月,县文化局举办“李仙凡根雕艺术展览”。
  (二)剪纸、扎纸
  县境内有为死者焚化灵屋、花圈习俗,民间纸扎艺人各地皆有。新田铺邓惠冬兄弟和酿溪孙茂林父子皆为纸马世家,他们所制灵屋、花鸟、狮子、龙头、技术精巧。李生华创作的剪纸连环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入选1987年省美展获奖。
  第二章 创作著述
  第一节 文艺创作
  清代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境内龙源村(今属下源乡),文才辈出,名噪三湘。清末,樊锥、石蕴三的文章,影响全国。民国时期,李抱一、石醉六、唐梅村等人都有文艺作品行世。雀塘岳森擅长颜体书法,邵阳城里许多店铺及风景胜地有他的墨迹。武桥伍遴民的书法自成一体,他为省长谭延闿书写六十寿屏和《正气歌》,被谭誉为“龙跃天门,虎卧凤阁”。
  解放后,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坚持“二为”方向,县内文艺作品和文艺骨干大量涌现。1958年,湖南省人民出版社为新邵高桥乡农民作者何全平出版通讯散文集《合作化的第一个春天》。何炳辉、李敦倩为主的村史编写小组撰写的16万字长篇村史——《翻天覆地——陈家坊的变迁》、何炳辉编的《卫生谚语》、龙芳燎写的小剧《春云借犁》、陈钦安等写的小剧《百花春》、谢萼村写的小剧《栽菜秧》均由湖南省人民出版社出版。刘军编写的民间故事连环画三卷本——《游伯老的故事》由湖南省少年儿童出版社1985年出版。1952~1989年,县内作者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民间故事、诗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等作品约三千篇。李仙凡的根雕“双龙戏春”获中国第三届根雕艺术优秀作品展览会铜牌奖,“伴侣”、“孔雀”获优秀作品奖。陈上工的《新战士之歌》(曲)获《解放军歌曲》1985年度优秀作品奖,《我们是未来的星座》(曲)获1989年全国通讯兵征歌奖第三名。残疾青年作者谢涵1991年被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谢湘生、李鹏栖、袁胜初、岳民俊、谢利平、黄叙伦、刘让林等人创作的音乐、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分别获得省文化部门奖。1989年,全县有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1人,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2人,省作家协会会员5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5人,省音乐文学学会会员5人,省音乐协会会员5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4人,省戏曲家协会会员3人,省摄影家协会会员2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1人,省曲艺家协会会员1人;县文联7个协会共有会员400人。县籍人士在外地工作的知名作家、艺术家有李德复、谭士珍、李伯屏、艾彤、谭仁、钟黔宁、谢颖新、邓辉楚等。
  第二节 主要著述书目
  境内人士著述,清代以前的尚未发现,现将清代以来刊印成书的部分独著书目辑录如下:
  一、清代
  邓可策《中国形胜舆图》、《易象六十四卦图传》、《田心庐诗集》
  谭绍程《双峰集》
  谭学江《井源文集》
  谭学时《周易图象传解》
  谭爱莲《周易精蕴汇解》、《翼传质疑》、《易学南征》、《易传图说》
  谭瑞《授经堂诗钞》
  谭大镐《樗蜜初稿》
  谭建宅《夫夷日记》、《蜗庐诗文略》
  何炳煌《古今体诗》、《间窗夜话》、《梅阁诗草》
  何树年《山外山房诗集》、《山外山房文集》、《蓝舆集》
  何年(泽洪)《枕云楼集》、《杂文》
  周学霆(荆威)《医学百论》、《外科便览》、《三指禅》、《梦觉道人诗》。
  释隐波《龙源天螺寺僧》、《隐波草》
  张家钰《勉文楼文钞》
  黄炳昆《柳潭诗钞》
  黄绍英《九岩诗录》
  黄则有《古愚诗草》
  黄文奎《湘兰草》
  石献琛《致远斋文集》、《竹林诗集》
  杨太灏《经传集说》、《贻厥堂文集稿》
  李厚培《白水洞纪胜集》
  樊锥《樊锥集》(方行编)
  二、中华民国时期
  李抱一《抱一遗著》
  周方《乡村教育补充教材》、《农村杂字》、《抗战必胜弹词》
  唐星《作战命令及各种计划》、《步兵操典研究》
  石蕴三《论语今读》、《老墨管子今诠》、《说诗解颐》、《尚书今文通释》、《易象的哲理
  观》、《曲台十论》、《说文匡芜》
  石冲白《三民主义理论发凡》、《社会新论》、《世界史意》、《中国史意》、《生活的信念》、《德国古典哲学》
  石祖黄(次公)《我国陆军改革》、《军学丛书》
  石醉六(陶钧)《谈兵》、《危城集》、《感旧集》、《六十年的我》、《中国今后三十年》、《六虚六静官随笔》、《修养异论》《兼山阁论文存》、《乙庵文存》、《乙庵单体诗》、《醉六日记》、《武岗诗集》、《民族三角体》、《卢山集》、《松坡传》
  谢国度《湖南全省乡土地理》
  杨国础《教育统计学纲要》
  刘策成《庄子集解内篇补正》
  石民《良夜与恶萝》、《北新英语文法》、《巴黎之烦恼》(译作)、《卑贱的的裘德》(译作)、《他人的酒杯》(译作)
  周博文《十痨九不死》
  刘晓仓《救人活法》
  何舒(兢心)《灵素阶梯》、《天人要义表》《伤寒论发微》、《伤寒金匮方易解》、《病因证治问题》、《维摩医室问答》、《病理方药汇参》、《医门法律续编》、《时病精要便读》、《脉学纲要》、《舌诊问答及问诊实在易》、《研方必读》《要方百首录》、《方药实在易》、《特效药选便读》、《研药指南》、《本草法语》、《本草法语补遗》、《医方源流谈本节要》、《方药研究初编》、《寿康之路》
  周士宜《初等代数提要及例题精解》、《平面几何提要及例题精解》、《初中平面几何学》
  唐梅村《余园手写诗稿》
  唐麟《在和平劳动之国》(译作)《复仇神》、《新娘的礼服》
  孙佐齐《中国田赋问题》
  廖耀湘《小部队战术》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
  (一)文艺著作
  李德复《典型报告》、《三个》、《鄂北纪事》、《地下长龙》、《高山花》、《人民公仆》、(1958~1986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高高的山上》(197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换谷种》、(1976年外文出版社出版)、《蓝色狂想曲》、(1982年群众出版社出版)、《爱情,正在诞生》(1985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死角》(1986年农村读物出版社出版)。
  彭哲愚《神州耕耘集》(经济出版社出版)、《北京清代传说》(198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香山的传说》、《颐和园、圆明园的传说》(1986年河北少儿出版社出版)、《归人泪》(电视剧,1989年西安电影制片厂电视剧部)。
  谭士珍《湘西人》、《将军柳》(1986年、1988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袁隆平》(1990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女匪》(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龚笃清《黄兴聚义》、《台湾上层人物秘闻纪实》(1984年、1989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色癫》(1987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李伯屏《黄海红哨》(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魂梦》、(1991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
  艾彤《村战》(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寸草心》(1992年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
  罗兴典《爱与孤独》(日本诗集译作、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青春.爱情.人生》(日本诗集译作、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新星——短篇小说选》(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刘志坚《小巷的音符》(1987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山川风采》(1989年天津百花出版社出版)、《那岂是乡愁——宝庆风情录》(1991年国际出版社出版)。
  钟黔宁《湘水谣》(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刘定中《人生启示录》(1991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王毅《岳麓山诗词选》(1985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海粟集辑存》(1990年岳麓书社出版)。
  石生朝《湘剧高腔音乐研究》(1981年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龙兆康《万古丹霞冠岭南》(1989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江筱倩《希望——江筱情书法选集》(1992年广西接力出版社出版)。
  李景韩《台湾概况——台湾见闻录》(1988年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
  谭仁《谭仁画展作品选》(1989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何炳辉《卫生谚语》(1957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鲜花开在原野上》(1993年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何全平《合作化的第一个春天》(1993年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谢萼村《栽菜秧》(1962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周伟文《记得那是雨季》(1991年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二)科技著作
  李尔康《怎样从烧木炭窑中收集副产品》、《毒气之防卫》。
  谢德风《伯罗奔尼撤战争史》、《罗马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历史著作史》(译著)。
  莫叶《复变函数论》、《复变函数教程》、《勒襄特函数论》。
  刘先曙《电接触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强电流电接点和电极的电侵蚀》、《合金热处理手册》、《热电锅合金手册》(译著)。
  马续援《管理数学简明教程》。
  何晋瑞《金属高温疲劳》、《英汉材料强度词汇》。
  谢源清《电子器件及放大器》、《晶体管高频电路》、《晶体管低频电路》、《模拟集成电路应用》、《电子电路与系统》、《电子电路与系统自学指南》。
  周良霄《元代史》、《忽必烈传》、《中国通史.第七册》。
  张新建《高等数学练习教程》。
  罗耀光《柑桔病虫害防治手册》。
  张明《粘性流体力学教程》。
  谢克中《广义逆矩阵及控制理论》、《XS谢氏高压缩精密汉字发生器》。
  谢长焱《非线性电路分析基础》。
  艾运钧《工程图学分析引论》《画清几何方法及其应用》(译著)。
  张汉兴《爆破习题集及题解》、《岩石混凝土胀裂力学》。
  谢锡祺《自动控制理论基础》(下册)。
  张攸德《癌症患者就医康复指南》、《酸硷测定和血气分析——基础与临床》。
  刘健行《建筑与结构》、《给水排水工程结构》、《房屋建筑设计之二——结构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
  杨东甲《锅炉设备》(译著)。
  李旭初《国际法概论》、《国际法自学指导书》、《当代国际海洋法》、《当代国际危机》。
  谢偶生《常用化学试用手册》。
  谢树棠《基础物理基本概念辨析》、《启动式数学初探》。
  粟绍源《商业实用数学》。
  何敏《蘑菇栽培技术》。
  徐志和《生姜栽培》。
  张正康《农村家庭经营》。
  廖振华《海关查私学》。
  钟平安《生物统计》。
  王适存《空气螺旋浆》(译著)。
  萧伊莘《数学竞赛专题讲座》。
  黄甫生《脑力劳动的效率与技巧》、《生命的回旋与奋进——现代青年生活方式新论》。
  陈文湘《设备管理工程学》。
  蒋晚珍《男科诊治指南》。
  何伯素《中小学作文系统论》。
  陈宏硕《文章阅读分析法》。
  第三章 戏曲 电影
  第一节 戏曲
  一、祁剧
  民国时期,邵阳县人唐二保组祁剧班子,十几个人,行当俱全,常在境内流动演出,深受群众欢迎。三溪桥人周赞育从小拜师学戏,在祁阳搭过班子,后回新化组“同仁班”,自任本家,间常在坪上、龙溪铺一带上演。周赞育唱腔很好,他扮演《扫雪打井》、《打侄上坟》等戏中的员外,表演淋漓尽致,有声有色。他的弟子周继珂继承衣钵,誉满新化。祁剧下乡,多借用祠堂、庙宇的戏台或在大院落中临时搭台演出。其主要剧目有岳飞戏、观音戏、目连戏、夫子戏(关公戏)四门,群众称为“大戏”、“神戏”、“愿戏”。除少数富家逢大喜大寿独资邀戏班外,一般在农闲季节,由地方族绅动用会产或罚没款请演。戏班每到一处开演,惯行采用“打加官”形式作为序幕。即一人身着红袍,头戴笑容面具,手执“天官赐福”布帘,频频揖礼;一人唱呼某老爷、某夫人或某少爷、小姐“加官”、“进品”借以乞得钱财摊分。
  1954年新邵县第一次业余文艺调演,有5个农村业余祁剧团参加。1961年,坪上公社干部张前愚弃职回岱水组成半职业性祁剧戏班。因缺少骨干艺人,且演出节目未经改造、提高,1962年农村祁剧戏班均被取缔。1976年后,农村业余祁剧戏班复兴,1989年,壕塘、新田铺、小塘等乡有业余祁剧戏班,每逢春节前后或私人庆贺、民间节日演出。
  二、花鼓戏
  县境花鼓戏流行于陈家坊、太芝庙一带。晚清时期,随着新春玩灯、乡村游傩敬神、还愿活动盛行,始有半职业花鼓戏班出现。花鼓戏结班,以巫门坊头为主。因花鼓戏屡遭官府禁演,于是花鼓戏艺人多兼演祁剧或同祁剧艺人搭班演出,产生了既演祁剧,又唱花鼓戏的“阴阳班子”。其成员多为手工业者和农民,农闲从艺,农忙务农。有的边行教(巫教),边唱戏。传统剧目有《桃源盘洞》、《湘子服药》、《何氏磨媳》、《洪基逼退》等。民国23年(1934年)后,陈清风组成“梨园班”,演于陈家坊、花桥、田心一带;吕昆山组建“义气班”,演于半边街、范家山一带。
  1955年,邵阳市新中楚剧团在新邵县城演出,很受欢迎,经邵阳专署批准该团留新邵,改名“新邵县新中楚剧团”。夏吉松任团长,李春秋任副团长。翌年,改名“新邵县花鼓剧团”。花鼓剧团先后创作首演的现代戏《百花春》、《猪场风波》、《宣战》、《桔女》及挖掘整理的传统戏《双看相》、《娘探女》等剧目,分别获得省、地会演剧本奖、演出奖。移植上演的《画皮》,于
  1956~1957年连续在长沙和省内许多县市上演数百场,颇受赞誉,观众称该剧团为“画皮剧团”。
  1956年民间艺人候美芝主演的《郎君架桥》获邵阳地区民间艺术会演节目奖,并参加省首届民间艺术会演。
  1958年,全县有公社业余剧团6个,大队业余剧团60个。这些剧团都是“大跃进”的产物,1960年消失。
  1964年,县花鼓剧团被评为全省上山下乡的“红旗单位”。是年,新建“新邵县文艺轻骑队”。队员12人,以现代小型歌舞、演唱节目,深入各乡巡回演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轻骑队和花鼓剧团被撤。1968年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2年宣传队改名工作队。文艺工作队有演职员工30余人,以移植“样板戏”为主,演出形式有花鼓戏曲和话剧、歌剧。1976年冬,农村业余剧团、半职业性剧团复兴,陈家坊有“新征花鼓剧团”。壕塘有“红梅花鼓剧团”。县文化馆组建花鼓戏班进入相邻县市及广西等地巡回演出,颇受各地群众欢迎。
  新邵县花鼓剧团于1979年恢复,大批中、老年演员陆续回团,并吸收一批青年演员,共同移植整理一批传统剧目,如《刘海戏金蟾》、《赵五娘》、《窦娥冤》、《郑小姣》、《奇冤记》等。1986年被评为省文化系统先进单位。1988年因经济困难被裁撤,其人员由县妥善安置。1989年,全县有十多个农村业余剧团。
  第二节 电影
  1952年,省第十四电影教育工作队在新邵巡回放映,县境群众开始看到电影。1956年县成立两个电影队。1959年新建第三电影队,成立县电影管理站。1963年,邵阳市第一电影队移交新邵县,编为县第四电影队。1967年县城设简易电影院,使用36毫米提包机放映。1974年,县电影队10个,放映范围普及全县各乡村,全县人民年平均每人能看到电影4~6次。1975年,在小南、龙口溪、车峙、太芝庙、下源、扶锡等公社,推广使用8.75毫米轻便放映机。1977年元月,县城电影院落成开业,面积为1200平方米,设有1085个翻板铁架椅座,外有观众休息厅和8个宣传橱窗,并配有松花牌35毫米座机一套,声光俱佳。同年县属厂矿、中学、公社及驻县部队建电影队39个,在农村建立20个常年售票点和40个季节性售票点,年放映收入149290元,发行收入24359元。
  1980年,县电影管理站改为县电影公司,公司职工38人,设放管组、宣传组、机修组、发行组、计财股、办公室等机构。各区相应建立电影管理站。1984年,全县有个体电影队65个,各乡建立电影管理站。县电影院增办金属宽银幕和整流器及氙灯设备,县城观众开始能看到彩色宽银幕立体电影。1985年,县电影公司增设百英寸彩色录相投影。是年公司年放映收入62.38万元,发行收入28.05万元,发行收入比上年增长44.1%,居全省同行业首位。1988年11月4日县电影院因工作人员失职被焚,1989年支用36.38万元修复。
  第四章 新闻广播事业
  第一节 报刊、出版
  大同辑报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萧竹雯“以为风气之开,首资阅报”,于是与周叔川、王哲敷、辜澡堂、谢映星等商决购买《申报》、《湘报》、《时务报》,摘要刊印《大同辑报》。印刷地点在竹半村谷贻堂,月出一册,廉价分售新化县大同团各村各校。是年九月,出版第五册后停刊。
  大同学报 民国8年(1919)李抱一在长沙编刊《大同学会会报》,“以推进地方文化为旨”。定为年刊,撰稿者都是新化县大同镇(今新邵县坪上区大部及冷水江市部分地域)人,发行范围为大同学校校友及大同镇属乡村。1924年出版第六期后停刊。民国34~38年(1945~1949),同大中学编印的《同大校刊》出版两期。
  新邵报 1956年11月1日创刊,中共新邵县委会主办,副主编邓鹏,编辑4人,邵阳市资江印刷厂承印。初为8开四版五日刊,1958年2月1日起改为三日刊。每期发行量3600份左右。9月1日起,版面扩为4开四版,改由县印刷厂承印。翌年8月1日起,改为隔日刊,报社人员增至14人,报价每张零售3分。1961年因纸张供应紧张,县财政补贴困难,6月1日停刊。《新邵报》历时4年半,共出刊604期。每月还编发《情况简报》1期,作为内部刊物,供县领导作决策参考。当时通过读者评报作出的总结认为:《新邵报》有“小报小办”的特点,基本上做到了五强(党性、思想性、战斗性、指导性、说服力强)五快(体会党的意图、组稿、写稿、编排、解答问题快)。七多(文稿体裁、主题角度、言论品种、精短稿件、编排花样、照片图画、先进典型多)。
  第二节 通讯报道
  一、队伍
  1956年,中共新邵县委宣传部设宣传组,主管社会宣传和通讯报道工作。1969年宣传部瘫痪,县革命委员会成立通讯报道组,负责向报刊台站写稿、组稿,管理全县通讯网络。1973年宣传部恢复,设宣传新闻组,撤销县革委通讯报道组。是年,全县有通讯组494个,业余通讯员2570人,其中骨干196人。此后,常年为报刊写稿的有100人左右。1989年,受聘为省市级报刊通讯员的有117人。
  二、用稿
  70年代,省以上报刊用稿年平60篇。1975年《红旗》杂志采用县通讯组蒋本培和曾树堂写的介绍复员军人刘克清等6人先进事迹的文章—《为建设新农村贡献我们的力量》。80年代,省以上报刊用稿年平420篇。1989年省以上报刊、电台采用的稿件有997篇,其中中央报刊、电台采用114件。
  肖祥海、谭毅挺合写的通讯—《刘苦干又成了刘科学》,刊登于《光阳日报》1981年3月15日第二版。郭跃进、肖祥海合写的《洪溪公社学校附近农民接收学生到家里寄宿》获《湖南日报》1984年全省好新闻一等奖。谭春湘写的《段春林研制成功戒烟器》一稿1987年7月13日被新华社发通讯稿后,分别被《人民日报》、中央电台、中央电视台、《工人日报》等50多家国内外报刊采用,同时被评为湖南省科技好新闻一等奖。
  第三节 有线广播
  一、广播局、站
  广播电视局 1952年9月县建收音站,配专职干部1名。1958年2月改为新邵县广播站。1974年7月成立新邵县革命委员会广播事业管理局,县广播站与县广播事业管理局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1980年,县广播站析为县广播事业管理局二级机构。1981年2月县广播事业管理局改名新邵广播事业局。1983年12月再改名新邵县广播电视局。1989年底,在职职工87人,其中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2人。
  区、乡、镇广播电视站 1956年,全县有12个乡设立收音站。1959年撤乡收音站,在陈家桥、陈家坊、雀塘、坪上4个公社各建1广播放大站,各配广播机线员1名,其工资由所在公社开支。1960年4站皆撤。1969年冬,全县32个社、镇俱建广播站,除礼坪、酿溪镇站各配广播机线员1名外,其余站各配2名,全县社镇机线员62人。1973年,社镇机线员裁减,每站保留1名。1980年8月,增设6个区站,每站配广播机线员1名。1985年,有区、乡、镇广播机线员41名,为全民制工人。1986年6月,区、乡、镇广播站改称广播电视站。1989年底,全县有区广播电视站7个,乡、镇广播电视站33个,广播机线员40名。
  二、设施
  1952年,收音站配置1台直流五灯电子管收音机。1955年县城采用单线传输,架设3个10瓦高音喇叭广播。1957年利用电话线路对农村定时开放广播,当年,全县有广播喇叭220只。1959年广播喇叭发展到1200只。1976年,首次架设县城到严塘公社的广播专线9公里。1980年,全县广播专线增加到222杆程公里,基本形成以县站为中心,以公社为基础,专线传输为主的农村有线广播传输系统。县广播站开机实现数字钟程序控制,自动开启低压、高压、改换节目。全县入户喇叭57318只,入户率41.8%,生产大队通播率99.6%,生产队通播率98.8%。1983年,广播电视办公楼建成,其中,广播站技术用房184平方米,有录播室、播控室、机房、维修间、资料室、演播厅。是年4月的洪灾、风灾和12月的雪灾,损坏广播专
  线,使全县大队通播率比上年下降27%。1984年3月,县、乡广播信号改为音频传输,县广播站配置两台653录音机。1989年底,全县有县区乡广播专线314杆程公里,324线对公里,乡以下广播专线1100杆程公里,广播喇叭36000只,入户率21%,音响率60%,村通播率50%;村建广播放大站106个,村民小组通播率43%,扩音机总输出功率13.3千瓦。
  三、节目
  1955年底开始向县城传播上级电台《新闻联播》、《新闻报稿》节目,每天早、中、晚播音三次,共6小时。1957年9月每天开通对农村广播早、晚各1次,共2小时。1972年3月开办第一个自办节目——《新邵新闻》,每天一组,每组30分钟,早、晚各播1次,全天播音时间6时30分钟。1979年1月《新邵新闻》缩短到每组10分钟,增办《科学种田》、《知识》专题,每周各1组,每组10分钟。1980年1月,《科学种田》改为《农业技术》、《知识》改为《科学知识》,增办《新风赞》、《民兵生活》、《为听众服务》、《文教卫生》、《经济战线》、《党团生活》6个固定专题和《民主生活》、《思想战线》、《建设富裕社队》3个机动专题,并开始自办《文艺》节目。这些节目均为每周1组,每组30分钟。1981年6月,3个机动专题停办,固定专题为《农业技术》、《新邵风貌》、《知识天地》、《为你服务》、《学习》和《文艺》,增办《每周一曲》。1982年2月,《知识天地》和《学习》合并为《综合》节目,增办《青少年》。《文艺》分为《周末文艺》和《本地文艺》,两者均为每周1组,每组30分钟。1983年9月首次创作、演播、录制广播剧《拾破烂的姑娘》(卿明星编剧、彭志成导演),10月,该剧在涟源地区广播系统文艺节目评比中,获二等奖。1984年4月创办内部油印刊物《新邵广播电视》,用于通讯联络。1985年有5篇稿件评为市级优稿,其中,通讯《九位“张华”式的小英雄》获省优稿评选二等奖。1989年县广播站每天播音6小时,转播上级电台节目5.5小时,自办0.5小时。
  第四节 电视
  一、差转台
  1978年10月,国营红日机械厂在厂内兴建县境第1座10瓦电视差转台。次年,七〇三厂建成10瓦电视差转台1座。1980年县广播局在县城建10瓦电视差转台1座。至1989年底,全县有7座电视差转台,覆盖人口25万;加上邵阳市、冷水江市电视台发射,电视覆盖人口48万,覆盖率为67.7%。尚有部分山地人民看不好或收不到电视。
  二、电视机
  1975年,县广播事业管理局、百货公司等单位购进6台电子管黑白电视机,只有5个接收频道。1979年,12时9吋晶体管黑白电视机开始出现在县城。1981年,县政府办公室、县物资局等单位购进26吋菲利普彩色电视机。1983年国产彩色电视机开始出现在居民家庭。1986年全县有电视机6548台。1989年,全县有黑白、彩色电视机约18000台,其中农业人口拥有约13000台,非农业人口拥有约5000台。
  三、录像放映
  1984年6月县广播电视局购置县内第一套录像放像设备,开始营业性放映。1989年全县有电影院、文化馆、城北等7个录像放映队(点)。县文化局专设音像管理站。
  第五章 图书 档案
  第一节 图书
  一、书店
  建县前,县境无书店书摊。1952年在酿溪建立“新邵县人民书店”,年销售图书20万册,销售金额2万余元。1953年4月,新邵县人民书店由新华书店邵阳支店接管,改名“新华书店邵阳支店酿溪地区门市部”,有职工5人。1956年4月建新华书店新邵支店,编制增为9人。是年,全县在12个区供销社建立售书点。同时,书店直接聘用代销员1人,义务发行员36人,通过送书上门,流动供应等多种形式扩大发行。1959年,公社集资开办11个公社书店取代供销合作社售书点。1983年在县城新建书店大楼,4层、共2200平方米。1986年在龙溪铺镇新建门市部1处。1989年,书店职工26人,全县图书发行350万册,金额277.94万元,农村发行网点由建店初期12处增至29处。
  二、图书馆
  (一)基层图书馆(室)
  清末,私人藏书最多者为陈家坊“绍德堂”(今陈家坊区公所所在地),其书楼藏有近两万册古本书籍。民国21年(1932)大同高小图书馆藏书万余册。当时私人藏书较多者有十余家。寺门前卢家冲卢固松于民国33年(1944)设藏书楼两间,藏有《资治通鉴》、《本草纲目》及《万有文库》等书籍15000余册,后经几次丢失,现仅存书楼基址。
  建县后,基层图书室逐步发展,至1988年全县有可提供群众租借图书的室点187个。其中乡村及个体图书室67个,学校图书馆室54个,机关、厂矿图书室46个,常年个体图书摊点20个,共计藏书26万余册。藏书万册以上的单位有新邵第一中学、新邵第二中学,科委、红日机械厂及龙溪铺镇图书馆。
  (二)县图书馆
  1954年9月于县文化馆内建图书室。1979年3月建县图书馆,附设于县文化馆内。1982年4月经省文化厅批准建制,职工4人,设采编、外借、阅览、参考咨询和农村辅导4个门类。1988年10月新建馆舍竣工,4层,1380平方米,杨成武上将题写馆名。至1989年底,职工10人,藏书65000余册,报纸71件、杂志270种。各类藏书比例:文艺书籍占30%,自然科学占25%,社会科学和少儿读物各20%,其它(含工具书)约5%。1983年后,年借书读者,每年保持6万人次左右,最多的1984年为6.8万人次,最少的1986年为5.6万人次。县图书馆除在县城开展咨询服务和指导阅读各项活动外,每年还派人下乡镇图书室巡回检查辅导,县馆流通在乡的书籍经常保持8000余册。
  新邵县图书馆1984~1987年,分别获省颁“创建文明图书馆优质服务”、“红读知识竞赛先进集体”、“文化知识竞赛优胜”等项奖状。
  第二节 档案
  一、馆藏
  1953年,中共新邵县委秘书处设档案室,管理县委与县政府档案。1958年开展大收、大编、大整、大利用档案活动,收集整理档案3078卷。是年10月,县建地方档案馆,公社建档案室。“文化大革命”期间,档案资料严重损失。存放在县财政局的土地改革时期境内各户房地产管业证存根全被焚毁。1971年为适应战备,对档案实行“清、精、轻”大精简,将原有11282卷减至5435卷,部分资料毁弃,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1980年成立新邵县档案局。1989年,档案局编制4人,县档案馆编制7人,馆藏档案32899卷。
  历史档案,共113卷。其中清代24卷,包括田契、族谱、婚约、自然灾害记录、人物传记等资料;民国时期89卷,包括国民党、政、军、警、宪、特机关及学校等单位有关资料。境内人民抗日英雄业绩及日本侵略军犯境暴行,也都记录在卷。
  建县后的档案,112个全宗,共32786卷。分5部分:1、党、政、群团系统103个全宗,14293卷。2、人口普查、地名普查、工业普查3个全宗、801卷。3、科技规划、设计116卷。4、声像档案。5、实物档案。
  档案馆还存有与档案有关的各类图书、报刊17567册(本)。县直属各单位和基层已建档案室239个,室藏档案45416卷。
  二、利用
  1958~1989年,先后培训档案管理人员3250人次。为便于查阅档案,县档案馆系统地编写文件卡片目录和人名卡片目录等检索工具12种、285卷,档案资料汇编7种。1988年举办每日一讲的广播讲座1个月,宣讲《档案法》,使更多的人重视档案保管和利用。县档案馆至1989年共接待查档者15170人次,调卷53908卷次,摘抄资料215万份。查档高峰时,每日开放10小时以上,日均接待30人次。为处理山林土地纠纷、普查人口、农村区划、落实政策、编写党史、纂修县志等工作提供了依据和资料。潭府公社江溪大队与该大队第6生产队因400多亩林地权属问题,从1970年一直争执到1978年,曾多次发生斗殴,虽经区、社多次调处,双方仍然不服,乃至上报省政府。1980年经地、县、区、社组织调处,在县档案馆查出社、队变动的资料及有关政策时限,争端方得解决。
  第六章 文物 名胜
  第一节 文物古迹
  县文化馆于1958年进行文物普查,所获资料未建档而散失。1985年第二次文物普查,查明境内有古墓葬38处,古窑址9处,古建筑7处,古摩崖石刻5处,溶洞3处。首次编写《新邵古遗址》、《新邵古墓葬》两份资料。1987年2月20日,县人民政府公布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邮亭村化石洞、南岳殿遗址、文仙观、白云庵、岣嵝门、铁铸亭遗址、潇洒洞、雷公洞、王家坪东汉墓群,刘什坝东汉墓群,李臣典墓、颜潜公墓。1988年12月,成立新邵县文物事业管理所,定编2人,属文化事业编制。
  一、古遗址
  古代动物化石溶洞 位于县城北12公里处的严塘邮亭村莲花洞。1984年,农民马西田等人采集化石标本,经鉴定为新生代第四纪华南动物群化石。有东方剑齿象、羚羊、山门马、貉等10多种动物化石。
  界冈砦遗址 位于县城东北陈家坊乡椆树村界江坳。宋筑,以御“梅山蛮”。清咸丰九年(1859),清兵设卡于此以防石达开所部太平军。
  梅寨遗址 位于县城北40公里洪溪乡梅寨村,明季遗址。清咸丰九年(1859)新化县派兵守梅寨卡防太平军。今宁邵公路从遗址下经过。
  落云峰庵遗址 位于县城东东北潭溪乡塘冲村。山峰上白云复盖,故名。明季建庵三处,1950年庵圮、庵基垦地,余存瓦片。
  牛山卡遗址 位于县城西北龙溪铺镇牛山卡村。清咸丰九年(1859)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部将赖裕新在此大破清兵。民国36年(1947)修邵新公路,城垛部分被拆毁。1958年,垛石被用筑下源水库渠道。
  钝刀洼遗址 位于县城北严塘乡罗家冲大山。据传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部攻打宝庆时曾屯兵此山,构筑深3米,长140米的壕沟,抗击十倍于己的清兵,战斗激烈,快刀为之砍钝,故名钝刀洼。山上有战壕遗址深1.4米、宽1.1米,长100米,山下有“流血桥”,今名“刘文桥”。
  寨佬山遗址 位于县城东北潭溪乡潭溪村。古代立过营寨,今存瓦片。民国33年(1944)国民革命军13师在此抗击日本侵略军,今存战壕长400米,宽0.5米,深0.8米。
  二、古墓
  王家坪东汉墓群 位于县城西北土桥乡王家坪村田垄中。当地农民烧红砖时发现多处古砖,砖纹饰为叶、鱼、网络多种。经省文物部门鉴定为东汉墓群。
  刘什坝东汉墓群 位于县城东北陈家坊乡刘什坝村、茅坪村及壕塘乡诚实村。农民盖房和开垦土地时多处发现汉砖、陶瓷、铜器、古钱,经省文物部门鉴定为东汉墓群。
  颜潜公墓 在岱水桥乡筱溪村。颜潜系筱溪颜氏先祖,元代至顺元年(1330)葬,单室青砖石灰墓保存完好。
  明江川王妃墓 在县城西新田铺乡石马江流域管理所后面110米处。1966年修建石马江流域水利工程时被破坏。原墓距地表2米深处有座石门,石门间竖“御赐圹瑞”石碑。石门上有砖砌洞,洞内为6平方米墓室,正室江川王妃椁棺,左耳室为假墓,右耳室有尸体。墓内金银、玉器散失,墓碑移存至石马江学校。
  岳云和尚墓 在县城东北武桥乡白竹村塔山里。基地面积约40平方米,用青石围砌。左侧为传达磨正宗第四十一世尧山山樗大和尚塔(青石),高约3.4米。右侧有青石棺。据墓碑载为岳云和尚(1777~1856)墓。此是县内已发现的较大石棺。
  李臣典墓 在新田铺乡喻家村邵新公路旁,正碑刻楷书“旨奉御葬太子少保一等子爵谥忠壮公李祥云墓”。旁刻曾国荃题联。
  魏成墓 在土桥乡禾树村杉树山。民国5年(1916)葬。四周围石刻龙狮图案,墓前竖立华表。墓堆长4米,宽3.5米,墓碑刻“清授光禄大夫魏成萧公墓”。1969年被挖掘,出土物散失,后修复墓表。
  三、古建筑
  文仙观 位于五星乡文仙村。晋咸康三年(337)高平县令文斤弃官隐此炼丹,后在此建城隆庙、三清殿、玉皇殿、中岳殿、雷公殿。清代复修,1967年毁坏,遗存三清殿、城隍庙及石碑、石狮、铁牛角等文物。
  大名禅院 在龙溪铺镇大门山。始建于南宋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建筑面积800平方米。1967年佛像被焚,禅院毁坏。1985年修复。
  妙音寺 在巨口铺乡白云铺村,宋宝祐年间(1253~1258)在此建慈寿寺、牧云寺、毗庐寺、妙音寺。妙音寺在岩洞内,高7米,宽10米,寺门有双龙抢宝浮雕、建筑古朴典雅,石壁上刻“恰似普陀”四字。今存清代复修建筑,1986年再次修葺。
  杨家祠堂 在五星乡坪安村。清康熙年间(1662~1722)杨氏宗族建,砖木结构,有厅堂、天井、戏台。雕梁画栋,建筑精巧,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今尚完整。
  谢氏贞节牌坊 位于爽溪乡檀山村。清乾隆八年(1743)建,高7米、宽5.8米,四根石柱矗立,“山”字顶形,正面刻乾隆“圣旨旌表”,前后刻龙、凤、日月、花草、人物浮雕。
  乐善亭石塔 在巨口铺乡白云铺村萧家坟山。四层八方,高8米,底径2.5米,清代建筑。
  芦山塔 在洪溪乡芦山村。六方形,青砖建筑,高20米,底径5米,建于清代。
  迎官桥 位于迎光乡迎光村。始建于晋,传为晋高平县令迎接上级官员之处。石桥,长10米,宽4米,桥下为石墩,桥上建砖木凉亭。
  时荣桥 位于坪上乡时荣桥村。明嘉靖三年(1524)建木板桥,嘉靖四十二年(1563)建石拱屋桥,清乾隆十五年(1750)复修。桥长104米、宽4.6米、高4.8米,三拱两墩,青石桥
  面,青瓦木柱凉亭。桥两端立石碑,亭内设神像。1967年佛像被毁弃,桥、亭尚完整。
  沙渡阁 位于迎光乡水东村。清乾隆四年(1739年)建,历经修复。石桥结构坚实,桥长35米,宽4米,高5米。亭阁砖木结构、三层、尖形圆顶。
  岣嵝门 亦名茱萸门,在小南乡林场村。资水由石门山进峡谷,奔腾穿行30余里,岣嵝门是其出口。两岸石壁峻峭,中有滩如石坝横江,江边有一堆乱石群,状如一母猪带群猪仔,俗名“猪婆带”。江西岸一悬崖宽伸百步,崖下“百步不见天”,一径穿过,高不及人,行人须佝偻而行。清代,乡民在此崖上建庙祀大禹,殿前建一沿江过路茶亭。茶亭题书“岣嵝门”三字,故称岣嵝门亭。至今仍有人供茶,方便行人。
  九老亭 在洪溪乡三长村。清乾隆年间建,面积约80平方米,砖木结构,据传是九位老婆婆筹措资金构建,故名九老亭。
  四、纪念文物
  一字山 清末新化洪门会(哥老会支派)首领周叔川、谭石屏(人凤)、谭二式等人为推翻帝制,多次聚集各地会党人众在长塘一字山中密谋反清大计。今存遗址。
  大同学校 位于坪上乡三溪桥村。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周叔川等为启迪民智、推行新学,创办大同高等小学堂。民国16年(1927),该校是共产党员陈历坤、周维渥、罗崇灏、李日章等秘密活动的据点之一。现为新邵县第二中学。
  禁烟碑 在五星乡白羊塘村。碑石质,正面刻“奉宪永禁烟馆碑,光绪十三年(1887)春季公立”。
  国民革命军徽章 铜质地、直径4公分,铸有“国民革命军,湘西抚使署暂总第二师第二别动司令部,本部第二团少校团副孙立吾,刚字第叁拾壹号”。孙系酿溪栗山村人,民国15年(1926)参加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李芬烈士墓 在严塘乡下渔溪村。1928年李芬烈士就义后,乡亲密葬于此。1986年中共邵阳市委、新邵县委为之立碑。
  五、馆藏文物
  县文物管理所库藏文物77件。化石有剑齿象、羚羊、山门马等新生代第四纪华南古动物化石10余种;石器有石矛、石锛、石刻人像4件;青铜器有自战国至清代的铜钟、铜戈、铜矛、铜铣、铜罐、铜香炉等15件;陶瓷器有东汉至清代的碗、碟、壶、坛、花瓶、笔筒等31件;古字画有倪赞《太湖风景画》、张大干《仿宋代仕女图》等6件;古货币有五铢钱,半两钱各1枚和唐代以后的钱币40公斤;还有雕刻木板、砚台等9件。
  第二节 风景名胜
  赛双清 在酿溪镇资水岸。悬崖峭壁,突兀江心,下临深潭名井口潭。明万历年间(1573~1620)在临潭岩峰上建南岳殿,因名岩峰为南岳殿峰。清康熙三年(1664)在峰顶建亭、坊,进士车方育观此亭与邵阳城北双清亭相似而险峻过之,故书“赛双清”于亭额,后遂名赛双清。据清道光《宝庆府志》载:“山下有洞,直穿潭底,乾隆年间有人秉炬探之,约行三里许,忽闻鼓楫声,骇而返。”亭、坊1942年倒塌,南岳殿毁于1966年,1986年征地89亩,辟为
  赛双清公园。1989年重建赛双清亭,供游人凭眺。
  岳平云顶 在县境东北部龙山上,为宝庆十二景之一。海拔1513.5米,高埒南岳,云腾雾绕,故名。山顶有炼丹池,传为唐代孙思邈炼丹处。宋时建药王殿,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宝庆知府刁玉成扩建,铁瓦盖顶。另有娘娘殿、雪帽岭、飞水洞、杨旗寨、狮象锁水等景观。俗称龙山十景。今殿宇无存,龙山北鄙划属涟源市。
  白云樵隐 白云岩在巨口铺乡白云铺村,宝庆十二景之一。旧时古木隐障,不见天日,故称白云樵隐。白云庵门依岩洞而筑,洞高2丈余,宽约5丈。据明代高僧大错(钱邦芑)在游记中记载,洞壁有天然的观音(普陀)像,系钟乳凝结而成,“眉目、手足毕具”,宋理宗宝祐年间(1253~1258)一法号宝鉴的游僧在观音像前坐化。于是“远近朝礼,山径乃辟”,使这里成为香火胜地。白云庵下方有毗庐殿,亦称毗庐阁,或称“中庵”。现上、中、下三庵共有尼姑十余人,洞内有细泉水供饮用。游客和进香者常年不断,秋日万尤盛。
  石门献翠 石门山在新田铺与高桥两乡交界处,亦称石门滩,为宝庆十二景之一。两山夹峙如门,河岸狭窄,礁石耸立,资水穿行其间,奔腾咆哮,恶浪排空,昔人在岸上设铜柱以挽行舟,又称铜柱滩,现铜柱无存。河道经疏浚治理,航行条件有所改善,两岸群峰叠翠,风光绮丽。
  白水洞 在高桥乡白水村。两山回环夹峙,群峰拱卫,其形似洞,中有瀑布流溪,水白如银,故名。有镜石、瀑布泉、银涛峡、滴水岩、吸潮岩、寒碧池、铁铸亭、片石庵、落雁池、明代谢君问观星台遗址等十处景观。昔人题咏甚多,清代里人李厚培为刻《白水洞纪胜集》。
  自1983年起,市、县先后投资90万元,新开发岱水桥乡潇洒洞、严塘乡梦云洞、观音洞等多处旅游景点。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湖南《新邵县志》是新邵第一部县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以1989年版图为限,记述事物尽量溯源,下限至1989年,大事记延至1993年。全志采用述、记、述、志、图、表、录、传等表现形式,内容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中国共产党新邵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群众团体、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生产关系变革及经济综合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业机具、水利、乡镇企业、能源、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经营、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药卫生、宗教·民俗、方言、人物及附录三十五编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新邵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