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妇幼保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邵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624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妇幼保健
分类号: R172
页数: 3
页码: 557-559
摘要: 本章记述了新邵县医药卫生妇幼保健的情况,其中包括了新法接生、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等。
关键词: 医药卫生 新邵县 妇幼保健

内容

民国时期,境内没有妇幼保健专设机构。1952年建县后,县人民卫生院设妇幼保健股。1958年2月妇幼保健股从卫生院分出成立新邵县妇幼保健站,负责指导和开展全县的妇幼保健工作,其人员、经费由卫生防疫站代管,1963年独立行使职权。1967年被撤销,1970年恢复,仅一名助产士处理日常事务。1973年增至3人,1975年增至5人,此后,工作人员、设备器械陆续增添。1983年设妇产科、儿童保健门诊,并设立助产室。开展妇女产前、产后的各种检查,分娩和妇产科疾患以及儿童保健的咨询服务。1989年有卫技人员12名,其中主治医师1名,主管护理1名,西医师5名,护师1名,西医士2名,护士2名。区医院及各乡、镇卫生院由一名女医生负责妇幼保健工作,村有接生员,基本形成县、区、乡、村四级妇幼保健网。
  第一节 新法接生
  民国时期,境内采用旧法接生婴儿,妇婴死亡率均高。1952年,全县培训不脱产新法接生员182名。是年,全县新法接生率为11%,新生儿破伤风发病78例,产妇死亡45人。此后新法接生陆续增多。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各公社以片为单位建立妇产院共157个,有助产、保健员785名,设置产床1191张,共接待产孕妇54112人,接生54154人(内三胎1例,双胎40例),产前产后访视19.5952万人次,新法接生率达98%,新生儿破伤风仅发生4例,孕产妇死亡47人,每个大队还配备了1名不脱产的接生员。60年代前期新法接生处于停滞状态。半边街公社1963年1~11月出生293人,其中新法接生187人,占出生总数的63.8%,旧法接生106人,占36.2%。1964年1~11月出生270人,其中新法接生172人,占总出生数的63.7%,旧法接生98人,占36.3%。1965年,由地方财政开支50000元,用于不脱产接生员的技术培训和接生器具的添置,并将接生器具无偿发给接生员。至1975年,全县80%的大队有不脱产接生员,其中有60%的接生员能按正规操作进行接生和产前产后检查,新法接生率达到95.2%,新生儿破伤风仅11例,产妇死亡仅9例。1979年,全县产妇11528人,其中新法接生11127人,占96.5%,产妇死亡仅7例,死亡率为0.6‰,新生儿死亡5人,死亡率为0.45‰。1989年,全县有新法接生员667名,全年接生总数9637例,新法接生率达98.76%。系统建卡70.5%,产前检查率95.7%,产后访视100%,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为0.37‰,新生儿死亡率7‰。围产期死亡率17.3‰,孕产妇死亡率0.415‰。
  第二节 妇女保健
  解放后,人民政府十分关心妇女的身体健康。从农业合作化开始,就强调集体生产劳动中应照顾妇女的生理特点。1958~1960年,强调鼓干劲,忽视妇女生理特点。妇女因体力劳动过度,饮食营养差,患子宫脱垂、闭经、不孕症等病的甚多。1961年,除进行全面治疗外,县政府明文规定,妇女经期——坚持调干不调湿,调轻不调重,调近不调远;妇女怀孕期——坚持调轻不调重,调直不调弯,调平不调山;妇女哺乳期——坚持调近不调远,调轻不调重,调日不调夜;产期保证休息45天,难产、多胎保证60天。1970年,首次进行全县妇女病查治,应普查的已婚妇女75305人,实查63148人,受检率为83.8%。查出妇女病患者23207人,发病率为30.8%。其中子宫脱垂患者3250人,治疗2530人,治愈率为28%,尿瘘患者21人,治愈率9.5%,其余均属妇科急、慢性疾病患者。1975年,妇女病普查普治。妇女病发病率为47.8%,1979年查治,妇女病发病率为30%,防癌普查应查698人,实查502人,未发现癌症患者。1984年普查妇女42102人,查出各类妇科病13891人,发病率为33.2%,其中子宫癌3例,Ⅲ度以上新发子宫脱垂患者2例,其余妇女病以炎症居多。1989年,妇女防癌普查14946人次,查出各种妇科病患者4302人,发病率为28.7%,皆进行了对症治疗,未发现癌症患者。
  第三节 儿童保健
  1952年建县后,及时进行各项儿童预防接种和预防注射,开展幼儿的健康检查和托幼工作。1957年,县妇女联合会、人民卫生院等单位对县城和邻近乡镇进行儿童健康体检,共检查儿童4862人,其中有1459人患有各种不同病症,发病率为30%,均免费进行了诊治。是年,全县有托儿机构781处,入托幼儿幼童6638人。1979年,县卫生局、妇幼保健站组织医务人员检查全县独生子女和部分在校幼童34580人,受查率为33%。1984年,全县组织29个检查组、154名医务人员,对全县6个区、28个乡镇下属的167个村和16个县属单位的幼童进行了为期13天的健康检查,检查8917人(其中男4942人,女3975人),超过上级指定数的52%。结论:血红蛋白低于12克者占99.3%,男童体重未达到均值的占48.9%,身长未达到均值的占28.1%,患有佝偻病的占9.7%,营养不良的占4.2%,患有五官科疾病的占38.5%,对应给予矫治的幼童全部及时进行了矫治。1989年,全县举办母亲学习班35期,以妇女保健、婴儿哺育、儿童教养为主要内容,听众1178人;儿检25000人次,受检率为30%。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湖南《新邵县志》是新邵第一部县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以1989年版图为限,记述事物尽量溯源,下限至1989年,大事记延至1993年。全志采用述、记、述、志、图、表、录、传等表现形式,内容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中国共产党新邵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群众团体、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生产关系变革及经济综合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业机具、水利、乡镇企业、能源、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经营、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药卫生、宗教·民俗、方言、人物及附录三十五编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新邵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