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科技成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邵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614
颗粒名称: 第四章 科技成果
分类号: G322.764
页数: 6
页码: 521-526
摘要: 本章记述了新邵县科学技术的科技成果,其中包括了成功综述、成果选介等。
关键词: 科技成果 新邵县 科学技术

内容

第一节 成果综述
  1952~1977年,全县群众和专业干部开展科研和技术推广活动:农业方面有水稻改制、良种引进、推广使用化肥、农药、家鱼人工繁殖,农具改革,以及石马江梯级开发等100余项;工业方面有野生植物酿酒、“四无”(无矽钢片、无铜线、无励磁机、无滚珠轴承)发电机的研制,双曲拱形薄壳粮仓的建筑等71项;医药卫生方面的传染疾病防治,草药避孕等。
  1978~1989年,科技成果管理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经过技术鉴定和登记的成果157项,累计增加产值1.6306亿元,创税利3771万元,为国家科技投资151万元的25.6倍。
  第二节 成果选介
  一、农业
  新粳四号 县农科所毕先杰于1970年从晚粳“68—166”中穗系选育而成的水稻品种。经6年试验,比对照“农垦58”增产15%左右,高的增产32%,1975年定名为“新粳四号”,全省推广。1977年邵阳地区种植近100万亩,是全地区主要当家品种之一。粤、苏、川、皖等省也引种推广。该品种全生育期125~130天,株高80厘米左右,株型紧凑,茎杆粗壮,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平均每穗谷50粒左右。空壳率10~20%,千粒重30~40克,糙米率80.3%,是一个增产性能稳定,适应性强,耐肥抗倒的优良晚粳品种。1978年获湖南省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
  香菇代用生料栽培 1977~1978年,县食用菌研究所所长何敏利用玉米芯、高梁秆、杂树叶为原料,进行生料栽培香菇试验。据10批小试,获每平方米31.5公斤的稳定高产。平均每50公斤干料收鲜菇32.3公斤,折合干菇4公斤左右,相当1立方米木材产菇量,比熟料栽培减少用工60%,降低生产成本29%,产量提高27.3%。1981年获涟源地区科研成果三等奖,1983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部科技成果四等奖。至1989年,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省普遍推广应用。
  土壤普查及应用 1959年、1973年、1979年先后3次开展土壤普查和调查。1979年第二次普查时,成立土壤普查专业队、174人。挖剖面14392个,采土样852个,分层诊断623个。整理了包括土壤理化性状、生产性能、土壤肥力特征等内容的统计表13种,636个项目,147万多个数据。编印《新邵县土壤普查数据集》和近100万字的《新邵土壤普查报告集》。绘制了公社、大队土壤普查图851幅和土壤图、土壤改良利用图、土壤养分图、土壤酸碱石灰反应图、土壤生产力评级图、土壤利用现状图等专业图。1982年获娄底地区科技成果一等奖。
  推广农机节油技术 1982~1984年,县农机局和小塘公社农机站,推广应用综合节油技术,采用密封胶和通用胶防治拖拉机漏油;拖拉机机具清洗,改柴油清洗为洗衣粉和金属清洗剂清洗;油罐、油桶上,采用沉淀过滤、浮子取油、密封计量加油等简易净化装置;对20号柴油采用预温装置;负压节油和动力机械部件分析检查;改造195型柴油机回油管;推广锯木屑纸浆机油滤芯;设立节油试验车51台。三年内合计节油314吨。1982年获娄底地区科技成果推广二等奖。
  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 1981年5月,成立“新邵县农业区划委员会”。8月组成以科技人员为主体的216人区划工作队,分16个专业组。经29个月的野外考察和室内资料整理与报告编写,于1983年12月基本结束,完成《新邵县农业区划报告集》(19篇20万字)、《新邵县农业区划数据集》(数据600万个)、《新邵县农业区划图件集》(图幅47种235幅)。土地资源详查获国家农业区划委员会“土地利用现状详查九县试点工作”一等奖,土地资源详查和综合农业区划,获省科委科研成果一等奖。还有18项单项成果获地、县奖励。
  生猪免疫改革及应用 1976年县农业局刘湘源等人经过调查,提出改革生猪“春秋两季普注”的免疫制度。实行“春季普注、夏季补注”,当年生猪死亡率下降到0.77%,继又下降到0.22%。后又改为“春季普注,月月补注”,“春季普注,双月补注”,保证了较高的免疫率。1982年全省生猪传染病大流行,县境仅有局部性疫点50处,死猪3750头,死亡率为0.62%。1985年12月,通过邵阳市蔬菜畜牧水产局组织技术鉴定,1986年获湖南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
  杂交水稻推广 1975年引进和试种杂交晚稻成功。1976年多点示范2500亩,亩产比常规稻增18.8%。1980年推广19万亩,占晚稻面积的68%,1981年获涟源地区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1983年进行双季杂交早稻多点示范。1984年全县推广双季杂交早稻39000亩,平均亩产392.1公斤,比常规稻亩增151.35公斤。1985年以“双季杂交水稻配套栽培技术”课题获邵阳市技术推广成果二等奖。1987年县农业局朱新柏等针对双季杂交稻栽培中季节矛盾大,有效穗数少,结实率低,生产成本高等技术难题,立题“双季杂交稻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1988年列入县科委重点科研计划。经过三年实验与调研,写出试验应用总结18篇,调查报告6篇,研究出双杂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模式。1989年底鉴定,获邵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稻田大、小麦免耕密点播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自1985年冬起,在湖南农学院麦类专家盛承师教授指导下,县农业局、县科委、邵阳市农业局科技人员主持开展本课题研究、示范和推广。1986年先后列入县、市科委重点科研计划。经过三年努力,实施试验项目22个,写出试验总结和论文27篇,从筛选高产多抗良种,确定播种适期,播种方式,播种密度,探索出施肥、除草、压麦、防病和抗倒伏技术诸方面,成功地研究出亩产250公斤大、小麦免耕密点播栽培技术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大、小麦穗数少、病害重、花工多、产量低、效益差的问题。经325亩连片示范,亩产达263公斤,比常规栽培亩增130.5公斤。1985年冬至1988年春,全县推广稻田大、小麦免耕密点播42550亩,平均亩产达182.7公斤,比常规栽培亩增60.85公斤,增49.9%。1988年4月,省农业厅组织专家鉴定认为是我省农业上的又一成果,达到了省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鉴定后,先后获县、市、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省农业厅丰收一等奖。
  新邵麻鸭品种考察 1981年农业区划工作中,县农业局畜牧技术人员在小塘乡发现一个新鸭群,暂名“小塘麻鸭”。经六年保种、选育、推广,使数量增加,质量提高。1987年中心产区种鸭群由1981年的8349羽发展到16668羽,增加99.6%。孵房13处,年孵量109.54万羽,增加100.4%,饲养范围扩大到南部丘岗区为主的大部分乡镇和周围邻近县区,年成鸭数84.24万羽。并根据全国《畜禽品种资源调查提纲》内容要求,对该鸭群的形成历史、外貌特征、生产性能、饲养效益等开展全面考察和专题研究,写出《新邵县麻鸭研究》等论文,认为该鸭群是在特定自然、经济条件下,由农民自发利用邵阳土鸭与苏淮鸭杂交,经长期闭锁繁育而成,现已构成一个肉蛋并用型新品种。其主要生产性能指标为:成年公鸭体重2176.30克,母鸭2136.65克,150日龄内料肉比3.76:1;母鸭500日龄羽单产蛋201个,年产蛋238个,蛋重71.23克,料蛋比3.21:1。150日龄半净膛屠宰率公鸭84.67%,母鸭86.54%;全净膛屠宰公鸭73.3%,母鸭74.07%。1987年12月由邵阳市科委邀请省、市专家进行品种鉴定,认定为湖南省优良地方鸭种,正式命名为“新邵麻鸭”。这种在杂交基础上有计划选育的鸭种,在我省还是第一个,该项成果处于省内同行业领先地位。
  二、工业
  硫化锑矿中回收黄金 县冶炼厂根据本厂锑冶炼过程中硫化锑原矿所含黄金(8.67~20.07克/吨)被白白丢弃的情况,于1976年从湘西金矿引进火法鼓风炉挥发熔炼,水熔液电解提炼黄金的工艺技术。工程技术人员蒋意奇分别于当年2月、1977年5月和11月进行3次工业性试验,获得成功。从含金辉锑中回收黄金13.2公斤,直接回收率63%,总回收率80%。金锭品位90~96%,每两黄金加工费27~36元。1978年获涟源地区科学大会奖。1980年周德安等改进工艺技术,黄金直接回收率提高到85~90%。1981年获新邵县工矿技术革新竞赛奖。
  酒槽废液高温厌氧发酵制取沼气 1977年12月,县酒厂在省、地(市)、县沼气办公室指导下,设计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工业沼气池。池总容积650立方米,其中装料容积450立方米,贮气容积200立方米。采用二级发酵,三级过滤,涂料防腐,底层供料,倒虹吸上层出料,中层增温,连供连排,反馈搅拌,电子检测、生物平衡,水压密封等建筑工程技术和发酵工艺。两期工程总投资38万元。1980年第一期工程竣工投产,日处理酒糟废液70~80立方米,日产沼气900~1500立方米。第二期工程于1985年10月完工,日处理酒糟废液150~240吨,日产沼气900~1700立方米,供应300人职工食堂和46户职工生活用气。同年获娄底地区科研成果三等奖。
  口服葡萄糖酶法工艺 1979年前,县葡萄糖厂生产口服颗粒葡萄糖,采用高温、高压、强酸水解工艺流程。产品色泽黄,溶解速度慢,质量差,不适销。1979年底,厂工程技术人员谢国汉等3人,引进淀粉酶水解新工艺,在常温常压下,试产合格粉末葡萄糖。其糖值(DE)高达95%以上,糖浆浓度35%W/W左右,出糖率90%(以无水计算),一次合格率100%,优级品率30%。1981年12月通过省级验收及涟源地区科委鉴定。批量生产后,产品畅销10个省市,新增产值933.90万元,创税利138.60万元。1984年获邵阳市科技成果三等奖。
  井岗霉素生产工艺改进 1978年,县微生物厂生产井岗霉素,因杂菌污染造成菌种退化,效用降低,企业亏损。1980年以石春如为首组成井岗霉素高产菌种筛选攻关组,采用紫外线和氯化锂复合诱变技术,经一年多的筛选和提纯复壮,获得15—9号、8304—44号和8303—45号三个高产菌种。同时改进摇瓶流量和工艺配方,提高发酵水平,使摇瓶效价达28000MG/mf,发酵能力从原来的12000MG/mf提高到18000MG/mf。最高水平达27000MG/mf。澄清度、色泽、效价稳定性均达到省颁标准。产量由1979年的17.15吨提高到200吨。1984年扭亏为盈,获利41768元,居全省同行业第二位。是年获邵阳市科技成果推广四等奖。
  CM2.RS4特种耐腐蚀不锈钢 1985年11月,县机械厂引进上海冶金研究所CM2.RS4特种不锈钢新材质精铸技术,与长沙通用机电研究所合作,试制耐腐蚀泵等系列产品,填补省内空白。该产品为IH型单级悬臂式离心泵,采用国家新标准(“iso”国际标准)设计泵的过流部位,流量25立方米/时,扬程32米,功率3.6KVA。1987年11月,湖南省科委委托邵阳市科委主持鉴定,技术质量合格,批量生产。
  三、医药卫生
  心包剥离术 1985年12月22日,县人民医院李赞模医师主刀,对一病期三年的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女性,9岁)施行心包剥离术,术后精心处治与护理,临床一期痊愈出院。1986年1月,县科委主持鉴定,县政府授予科技进步二等奖。
  尺骨鹰咀撕脱性骨折固定方法的改进 县中医院骨伤医师孙广生,积多年临床经验,改进尺骨鹰咀撕脱性骨折固定方法。利用弹性带加合骨垫,胶布固定牵引,肘前侧放置整形托板,有效地控制肱二头肌牵引力,使分离骨折块能紧固地附着在远侧骨折端上,有利于早期活动,促使骨折复位愈合。具有治疗时间短,病人痛苦少的良好效果。1979年12月通过地区级鉴定,获涟源地区科学大会奖。
  四、综合
  1988年4月,成立新邵县综合发展规划委员会,葛汉栋任主任,龚佳禾、柳德锡、黄诗达、粟绍源、刘湘源任副主任。随后组建160余人的专业班子,并聘请省农科院农业区划和农业经济研究所专家担任技术指导,6月正式铺开,至次年4月基本结束,共收集数据10多万组,建立数据模型6群465个。首次应用系统工程、模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方法进行规划编制。通过对新邵近城区位优势的研究和县情论断,提出“依托城市,配套服务”和“依靠改革开放,依靠科学进步;深度开发资源,广度开发市场;发展配套工业,发展城郊型综合农业”的战略构思。1989年5月此项成果通过省级鉴定和验收,认为是“县级规划中又一新的成果,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湖南《新邵县志》是新邵第一部县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以1989年版图为限,记述事物尽量溯源,下限至1989年,大事记延至1993年。全志采用述、记、述、志、图、表、录、传等表现形式,内容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中国共产党新邵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群众团体、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生产关系变革及经济综合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业机具、水利、乡镇企业、能源、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经营、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药卫生、宗教·民俗、方言、人物及附录三十五编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新邵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