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粮油加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邵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590
颗粒名称: 第四章 粮油加工
分类号: F762.1
页数: 2
页码: 445-446
摘要: 本章记述了新邵县粮油加工的情况,其中包括了碾米、轧面、制粉丝、榨油等。
关键词: 粮油 加工 新邵县

内容

第一节 碾米
  清朝、民国时期,新邵境内的稻谷加工,采用土砻、石碓和水碾子等传统工具。1952年6月,新邵县农具制造厂设加工大米车间,始用机器碾米。1954年1月,成立湘省新邵加工米厂,有矿盘砻谷机、湘式3号米机各1台。班产大米3吨。1958年雀塘粮食仓库建简易大米加工厂,用柴油机带动两台碾米机(1955年迁陈家坊)。1959年新邵加工米厂迁长滩,新添两台37千瓦的120型独缸煤气机作动力机,班产大米6.5吨,1961年6月,将煤气机改为电动机,始用电力碾米,班产增加到10吨。1965年坪上粮站建大米加工厂,班产大米8吨。1966年5月,县大米厂安装比重去石(砂)机,降低大米含杂量。1967年龙溪铺粮站安装全钢矿盘砻谷机和湘式3号米机,班产大米3吨。1984年9月,大米厂改为新邵粮油加工厂,以加工标一米为主,结束20多年加工标二米的历史。1987年,新增1台谷糙分离器,1台5吨去石机,班产大米提高到25吨。1989年全县有碾米机1760台,加工大米12.93万吨,其中国营米厂4家,加工大米6792吨。
  第二节 轧面
  面条加工的传统方法是手拉刀切。民国时期,始有少数作坊使用手摇轧面机,代农户加工。高桥王梅祥,手拉空心挂面,人称一绝,其拉出的面条细小如丝,故名“银丝面”。“空心面”,沸水调食,软滑可口。1955年,酿溪粮站添置电动压面机加工面条。1966年始,相继在全县7个区(镇)粮站、大米厂修建24个半自动化面条加工车间,面条加工能力1000余吨。1987年大米厂面粉车间,由生产统粉改为生产七五粉后,全县面条生产数量增加,品种增多。严塘粮站所产“龙山牌”面条,色白、片薄、拉力强、久煮不糊,细滑可口。酿溪粮站生产鸡蛋面、豆浆面、磨芋豆浆面、淮山面、玉带面等19个品种之多,畅销邻县、市。1989年,全县有组合式压面机24台,年产面条2000吨。
  第三节 制粉丝
  民国时期。农村有少数作坊和农户,用鲜红薯作原料,手工磨碎,洗取淀粉,土法制作粉丝。解放后,采用机械加工,质量提高,产量增加,品种增多。1969年酿溪粮站以鲜红薯、蚕豆、绿豆等原料加工粉丝。全县以农户个体加工居多。1989年,年产粉丝100多吨。
  第四节 榨油
  榨油历用木榨。1959年,县大米厂建榨油车间,首用机器榨油。1964~1969年,陈家坊、龙溪铺、坪上、孙家桥区粮站,添置榨油设备。承担全县60%的油脂加工。1989年,县大米厂榨油车间,利用油糠加工毛糠油,油米比达1:17;产毛糠油31.39吨,送长沙市油脂化工厂精炼成糠油。是年,全县共有榨油机104台,木榨淘汰,年加工油脂300多吨,其中,国营油脂加工厂4家,年榨油283吨。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湖南《新邵县志》是新邵第一部县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以1989年版图为限,记述事物尽量溯源,下限至1989年,大事记延至1993年。全志采用述、记、述、志、图、表、录、传等表现形式,内容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中国共产党新邵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群众团体、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生产关系变革及经济综合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业机具、水利、乡镇企业、能源、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经营、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药卫生、宗教·民俗、方言、人物及附录三十五编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新邵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