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邮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邵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579
颗粒名称: 第二章 邮电
分类号: F632.764
页数: 6
页码: 404-409
摘要: 本章记述了新邵县邮电的情况,其中包括了邮政、电信等。
关键词: 邮电 新邵县 地方邮电

内容

清末,境内设驿铺10处,铺夫34人,传送官方文书;民间通信则由新化和宝庆民信局办理。民国初,驿铺撤销。民国8年(1919)宝庆邮电局在巨口铺设邮政代办所,办理函件、包裹和汇兑业务。是年,宝庆至新化有线电报途经境内。民国19年(1930),宝庆邮电局在境内架设农村电话。民国37年(1948),境内相继建立龙溪铺、峡山桥、新田铺、酿溪、严塘、孙家桥邮政代办所,乡村设甲、乙、丙三种信柜44处。民国38年(1949),农村电话遭国民党军队破坏。1950年,邵阳县人民政府在境内龙山设四等邮局,1951年撤销。是年12月新邵办事处设电话室。1952年6月,成立新邵县邮局(内称四等邮局),办理邮政业务。10月,经办新邵直达邵阳市长途电话。1953年,县人民政府电话业务由邮电局接管,办理有线电报。1959年,邮电局修建会议电话室,开办会议电话业务。1965年开通新邵至邵阳市无线电台电路。1969年分设为新邵邮政局、电信局,1973年合并。1980~1986年新邵电路建设被湖南省评为红旗路。1987年6月,开办储蓄业务,1989年增设坪上、龙溪铺、新田铺、孙家桥、梅市、太芝庙储蓄所,配备专职兼职储蓄员12人。至1989年县邮电局下设邮电支局6处,邮电所12处,代办所10处,邮票代售处98处,信箱、信筒116处,信报捎转点451处,邮路总长314千米,农村投递线2702千米。电信共有长途电话磁石交换机2台60门,市话交换机5台500门,农话交换机19台640门,农话单机668部,加上中央、省、市、县厂矿等单位单机电话,全县电话普及率为270比1,出口电报47621份。邮电业务收入122.51万元,为1953年的139倍。
  第一节 邮政
  一、邮路
  步班邮路 中华民国邮政时期,途经境内的步班干线邮路有两条:一是由邵阳经雀塘铺、专塘铺、界家坳、长铺子、孙家桥达蓝田镇(今属涟源市)。一是由邵阳经石马江、新田铺、巨口铺、龙溪铺达新化。邮件分别在长铺子,巨口铺交接。规定邮差肩挑邮件30公斤,每天行程30千米,逾重加酬。当时因山路陡窄,森林密布,虎豹伤人时有发生。邮差担前挂灯,担后挂锣,边走边敲锣。民国36年(1947)邵新公路通车后,邵阳至新化步班干线邮路撤销,由汽车邮路递送。1952年建县后,开通新邵县城至邵阳市步班邮路13千米。1953年开通县城——花桥、县城——新田铺、潘家坳——太芝庙、花桥——孙家桥、龙溪铺——坪上,6条环形套班干线邮路123千米。1957年,设立7个邮电支局(所),干线邮路236千米,农村投递线达1155千米,邮政通信伸向广大农村。随着交通事业发展,至1969年,步班干线邮路为汽车邮路取代。
  自行车邮路 始于1956年冬,县城至邵阳市由步班改为自行车。后相继开通县城至坪上、陈家坊、新田铺自行车邮路,总长102千米。1962年后自行车邮路大多为汽车邮路所取代。至1989年自行车邮路仍有龙溪铺——迎光、新田铺——小塘、张家冲——石泉、龙溪铺——下源、岱水桥——筱溪、陈家坊——车峙、新田铺——言栗、坪上——时荣、新田铺——小南,单行长度123千米。
  摩托车邮路 1973年配置摩托车2辆,用于机要通讯,1974年购置三轮摩托车1辆,接运汽车站进出口邮件。是年省邮电局分配县邮电局三轮带厢摩托车1辆接运邮件,后由于摩托车耗油大,故障多,1988年6月停开机要摩托,改乘客车投递。
  委办汽车邮路 1953年龙溪铺邮政营业处委托邵阳——新化来往客车带运邮件。1956年起相继开通新邵——邵阳、新邵——张家冲、新邵——陈家坊汽车邮路。1969年县城至各邮电支局、所,全部实行委办汽车运邮。1988年,全县委办汽车邮路6条全长187千米。
  自办汽车邮路 1989年2月购置芙蓉B型旅行车3辆,改委办汽车邮路为自办汽车邮路,配员5人,以运养邮。4月1日起开通县城至岱水桥、孙家桥、太芝庙和龙溪铺自办邮路4条,全程191千米。至年底运邮件41516袋,收入58000元,还减轻沿途局所人力接运邮件的负荷。
  其他邮路 1966~1986年,委办酿溪至小南、筱溪的客船投递邮件。1968~1986年委办湘黔铁路火车从长沙至石泉车站的部分报刊。
  二、投递
  城镇投递 1952年县成立邮局时,由局长王楚雄兼城镇投递,每日投递1次。1953年专设城镇投递员,频次未变。1958年机关、厂矿增多,城投设1段和2段。1972年实行城乡混合投递。1984年实行岗位责任制,服务质量提高。投递员何虎云,对全段200余户姓名、住址,能背诵如流,投递11800多份报刊,一份不错,每天13小时穿行于大街小巷,常年坚持不懈,被评为省邮电系统劳动模范。1989年城镇投递设6段,日投一次。
  乡村投递 中华邮政时期,蓝田邮局开辟从三甲、马步桥入县境的峡山桥、坪上、筱溪、三溪桥回蓝田,3日环形1次的邮投线路。新化邮局开辟村镇邮投线2条:一是从涟溪经县境的峡山桥、坪上回涟溪,3日环形1班。一是新化县城至龙溪铺回县城4日环形1班。同时宝庆邮局在县境设投递线6条:邵阳至酿溪——严塘——花桥——高桥到小庙头;邵阳——孙家桥;邵阳——栗坪;邵阳—一巨口铺;范家山——洪福桥;黑田铺——太芝庙。2日或3日环形1班。村镇信差出班时,带铜铃和邮政法规、天平称、邮戳、证章,交接邮件以摇铃为号。民国31年(1942)村镇投递实行排单制度,信差所经过的信柜和代办所,由所柜负责人盖章证明,在排单注明到达时间和是否违章情况,回局交局长亲自检查。
  解放初期,乡村投递线路仍维持原状。1953年以县邮电局为中心,重新划定农村投递线及班期,至1957年全县划定15个乡邮段,农村投递线达1847千米。并实行“五定”(定人员、定路线、定班期、定投递点、定出回班时间)走班制度和排单制度。
  1958年“大跃进”开始后,“全民办邮电”,乡村投递线激增至2316千米(包括干线邮路),实现农村大队和生产队全部通邮。给据邮件和电报及时送到户,群众称便。1962年,因大队投递员由无偿使用改为有偿使用,县邮电局为了减少开支,撤销大队邮递员。投递线调整为1625千米。1966年“文化大革命”,取消乡邮排单和“五定”制度,造成管理松懈,个别乡邮员贪污报刊费、汇兑款,邮递信誉下降。1972年,整顿乡邮员思想作风,扩大社会服务面,社社设机构,队队通邮,投递线增至2631千米。1977年恢复“五定”走班和排单制度,开展质量月评比活动。乡邮递员钟友根,坚持报刊送到生产队,书信到户,唱呼揽投邮件,群众称他是“踏穿川岩山、板子山的铁脚板,准时到达定时钟,贫下中农的贴心人”,1978年被评为湖南省邮电系统劳动模范。
  1989年全县有乡村投递线67段,投递线2702千米,其中步班12段,单程640千米,自行车55段,单程2062千米,全县678个行政村通邮677个,村民小组6909个通邮3229个。
  三、邮件
  信函 清末,境内信函由商办民信局办理。民国3年(1914)民信局停办,业务由宝庆邮局办理。解放后,信函业务分为平信、挂号、保价、明信片、印刷品和盲人读物等。1953年开办航空和国际信函业务,是年出口函件70200件。1954年实行现钞保价信,1958年取消,改为特种挂号(限寄粮票30公斤,油票0.5公斤,布票1米,户口粮食迁移证和团组织关系)。1967年停办挂号邮件回执,1981年恢复。1989年函件出口量为132.6729万件,为1953年的18.9倍。
  包裹 民国3年(1914)宝庆邮局成立后,开办普通包件业务。建县后增办快递小包业务,1953年出口包裹626件。1960年,人们互寄包裹频繁,是年出口包裹7421件,以后逐年减少,1964年出口降至3960件。1979年增加乙类保价包裹业务。1982年起,邮电部门广开门路,上门揽收工业品包裹,增加收入。1985年增加商包业务,业务量激增。1989年出口包裹达14805件,为1953年的22.5倍。
  汇兑 民国时期,境内汇兑业务是用单挂号、双挂号(设回执联)往来,由宝庆、蓝田邮局派邮差直接投递收件人。解放后,使用定额汇票和剪格汇票两种,汇票定额为贰元、伍元、壹拾元、贰拾元、壹佰元,由县邮电局和指定分支机构办理,1953年出口汇票3359张。1956年取消定额汇票,改用剪格汇票,汇票由汇款人邮寄改为邮局内走。并开办电报汇款业务,是年出口汇票达10454张。1959~1961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汇兑略有减少。1962年汇票出口9799张。1963年后国民经济恢复,汇兑开始大增,1965年达17692张。“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口汇票在19000~25000之间。8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交换扩大,普通汇票不能适应社会需要,1983年放宽汇票限额,由每张300元放宽到5000元,汇票业务激增。1986年出口汇票达32291张,此后,略有减少,1989年25690张。为1953年的7.6倍。
  报刊发行 民国时期,境内报刊由报社自办发行和报童、报贩经销,杂志由书店代售,邮电部门代订代销。1950年邮发合一,邮局接收报刊发行业务。1952年,邮局实行“定期预订、计划发行”制度,由会计兼管发行《湖南日报》、《大众报》和《湖南青年报》。1953年安排兼职发行员,加快报纸发行,是年全县期发5159份,报纸累计份数11.84万份,杂志累计份数69280份。1956年增加《新邵报》的发行业务,报刊期发数激增,1957年报纸累计份数达86.05万份。1958年县局配专职发行员1人,发行《人民日报》、《新湖南报》、《资江农民报》、《新邵报》、《红旗》、《湘江评论》等报刊。建立社会报刊发行站,配备兼职发行员,收订报刊。1960年期发份数25726份,报纸累计份数达44.92万份,全县平均16.8人1份报刊。1962年纸张供应不足,压缩报刊,实行定额发行。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除党报外,报刊陆续停刊,报刊发行数下降,1968年期发报刊仅7003份。1978年后报刊陆续复刊,取消定额发行。1981年报刊期发达到72000份,报纸累计份数达623.6万份,杂志期发份数40000份
  1983年为配合科学种田,在农村大量发行《湖南科技报》。县局加设报刊零售部2处,各分支机构设零售处,以满足读者需要。1988年全县报刊期发数11.2169万份,平均每6.1人1份报刊。1989年,因报刊费提价,报刊期发数降为64874份,但尚为1953年的12.5倍。
  集邮 1988年5月1日县局始办集邮。1989年夏成立新邵县集邮协会。县局设集邮门市部,配备专职1人。梅市、坪上、龙溪铺等邮电支局设集邮台。开业第一天,出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四大名楼”等10多种纪念邮票,收入2560元,预订195户。1989年集邮预订户发展到415户,收入2196元。
  第二节 电信
  一、电话
  长途电话 县境长途电话始于1952年10月,有直达邵阳市长话单线2条,但音质音量较差,业务量少。1953年出口长话815张。1954年改造原线路,由1.6米铁线改为3.0米铁线,单线改双线,增加铜线一对,长话、电报合用。1956年农村邮电分支机构建立后,农村开通长话,业务量上升。1958年出口长话10194张,年底开通幻线一对,长话、电报、电路分离,长话电路共3条。60年代长话业务保持17000~24000张水平。1972年开通三路载波后,业务量大增。1978年达到43276张。1986年开通新邵至长沙、新化、冷水江、邵东直达电路。是年出口长话58064张。至1989年共有长途磁石交换机2台60门,长途12路载波终端机1台。县城至外地直达电路20条,其中长沙1条,邵阳市11条,娄底市、隆回、邵阳、邵东新化县、冷水江市各1条,出租电路2条,话务员7人。全年出口长话62662张。为1953年的78倍,国际长话78张,接通长途会议电话46张。
  市内电话 市内电话始于1951年。1952年春,县人民政府装总机1部,容量50门,用户43户。1953年县政府的市内电话,交邮电局办理。秋,修建市话杆路,至年底架设杆线3千米,架空明线13对千米。1956年架空出局电缆100对,架空明线11对千米,交换机容量增至100门,用户增至78户。1958年,市内电话用户增多,容量扩大150门,用户115户,市话杆路6千米,架空明线64对千米。到1971年市话杆路增至40千米,架空明线87对千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经济的发展,1982年增至400门。1984年埋设地下电缆700对,市话扩容500门,以满足顾客需要。1989年,全县市话杆路50千米,话线长度155千米,架空电缆7.6皮长千米(其中地下电缆0.8千米),电缆蕊线总长度528对千米。市话交换机5台,500门,用户500户,单机617部,分别为1953的10倍、11倍。是年在自动电话大楼,安装史端乔型电话3000门。市内用户安交换机的有703厂、印机厂、578处、375处、卷烟厂、水电局、邵阳疗养院等,容量452门,中继线路24对千米。
  农村电话 始于民国19年(1930),新化县架设县城至峡山桥、牛山卡,龙溪铺至大桥边(今属隆回县);邵阳县架设县城至三民乡、安义乡、唯一乡、敦安乡。单线全长340千米。三溪桥、龙溪铺还设有5门小交换机。民国33年(1944)日军犯境时,线路遭破坏。抗日胜利后有所恢复,民国38(1949)年遭国民党残军破坏。
  1951年邵阳县人民政府新邵办事处,购买50门磁石总机1部和美式西门子电话20部,开办农村电话业务。1952年架设县城至12个区的单线电话线路,全程228千米。1953年,农话通话2500张。1956年集中人力、物力,突击完成318个乡、镇农话杆线的架设任务。同时设严塘、龙溪铺、坪上、陈家坊农话交换机,开展电信业务。1957年利用电话线开放农村广播。1958年人民公社化,邮电下放到大队。1959年2月各公社建立总机,农话杆线增加到914千米。是年县局自制袖珍式电话机、振铃器、共电式总机、单路载波和利用15瓦扩大器,改装会议电话机1台,修建会议电话室,开办会议电话业务。1960年社办电话扩大业务区域范围,给管理带来困难,造成人力、物力浪费。1962年进行整顿,社队的电话归公社管理,县至区、公社电话归邮电局经营。1965年线路调整为387千米,农话通话11.118万张。“文化大革命”初期,农话减少,1969年降至83490张。1971年开始回升,达到12.2438万张。1972年广播局、电力局、邮电局联合检查,排除广播串音,提高通话质量,业务量上升,1979年达23.8万张。1980年3月,农话开办叫人传呼、加急和会议电话预告内容等业务。1982年先后在新田铺、龙溪铺、坪上、孙家桥、严塘装设单路和三路载波,并为分支机构改架空明线为架空电缆230对,皮长9千米。1984年社改乡后,农村电话归乡、镇办理。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1989年办农话交换点10处,交换机11台,容量490门,实占357门,中继杆路长252千米,架空明线807千米。全年农话通话23.2094万张。为1953年2500张的93倍。乡办农话19处,交换机19台,640门,实占205门,杆路198千米,线条长度320千米。长话单机668部,其中接入县局251部。为1953年的29倍。全县33个乡镇乡乡通话,678个村通话200个,为29%。会议电话接通率为100%。
  二、电报
  有线电报 1953年初,开通县城至邵阳市电路1条,长途电话、电报合用。配报务员1人,采用话传。后增设新邵至邵阳铜线1对,11千米。年底开办龙溪铺营业处,农村始有电报业务(话传),是年全县出口计费电报(下同)225张。1954年增设气象和水文电报。1956年改话传电报为音响机和摩尔斯收发报机。并增设坪上、陈家坊、严塘、新田铺、孙家桥等农村支局、所的话传电报业务,实行报话值机分离。1958年电报业务为3466份。国民经济困难时期,人们互相慰问频繁,电报业务增多,1960年达23731份。1962年开始下降。“文化大革命”期间,废除去报译电费每字5厘的合理规定,1979年恢复。是年7月摩尔斯收发报机改用电传打字机,业务量上升,1982年达到28000张。1989年开设新邵直达长沙电路。从此,县城发往外地电报,均由长沙电传机自动流动。发往农村6个支局和3个邮电所的电报仍为话传。县局进口电报由专人投递,农村电报由乡邮员按频次作给据邮件方式投递,对急件先电话通知乡、村转告,随即投送。到年底,全县电报设备有55型电传打字机3台,报务员7人,电报挂号212户,全年出口电报47621份。
  无线电报 1965年9月组建无线电台,由省邮电局配发55A型收发报话机和55A型超外式收信机各1台,手摇发电机1台,配兼职电务员1人。开通新邵至邵阳市无线电台电路,实行定时沟通,负责战备、防汛、抢险救灾通信。1969年11月,邵阳军分区将县无线电台收存县武装部。1971年4月,恢复使用。1974~1976年因有线电路拥挤,无线电台做过短期公政电报之用。1976年收发电报49份。1977年3月无线电台与武岗县邮电局电台联络,1978年5月与冷水江邮电局联络。1983~1984年租用于柘溪水电站水文电报联络,后改与邵阳市邮电局联络。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湖南《新邵县志》是新邵第一部县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以1989年版图为限,记述事物尽量溯源,下限至1989年,大事记延至1993年。全志采用述、记、述、志、图、表、录、传等表现形式,内容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中国共产党新邵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群众团体、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生产关系变革及经济综合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业机具、水利、乡镇企业、能源、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经营、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药卫生、宗教·民俗、方言、人物及附录三十五编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新邵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