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纺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邵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574
颗粒名称: 第十章 纺织
分类号: TS1
页数: 2
页码: 393-394
摘要: 本章记述了新邵县纺织工业的情况,其中包括了丝绸、棉织等。
关键词: 纺织工业 新邵县

内容

第一节 丝绸
  1979年,在酿溪镇大塘大队建丝绸厂。同年3月,选派青年学徒32人到浙江省湖州县双林丝厂和广东省南海丝厂接受技术培训。同时,购置安装年产能力20吨白厂丝的800绪立缫机,9月25日正式投产。1980年,丝绸厂购进县内产干茧62.75吨,生产2A级以上20/22D(旦尼尔)白厂丝8.02吨。其中3A和4A20/22D高档丝3吨,销售给上海、天津两市工艺美术出口公司作原料。1981年4月,建成年产能力20万米的丝绸车间,有丝织机20台。1982年,生产的H7963双经软缎被面,获省织造技术评比第2名。1988年9月,又建成炼染车间。形成缫丝、织绸、炼染一条龙生产线的联合企业。1989年,固定资产原值261万元,有丝织机78台(套),年生产能力80万米。实产丝织品34个品种、60.1万米和白厂丝3吨,产值201万元。
  第二节 棉织
  清代,境内多数农妇用木制手摇车纺纱,然后由织布匠用老式脚踏木机织布。县境老幼多服此布,称为“土布”。民国初年,“洋布”(机械纺织布)兴起,土布渐减。抗日战争时,沿海工业城市沦陷,“洋布”断绝来源,土布需求日增,云南、贵州也来进货,手工织布工业兴旺。民国31年(1942),热心于纺织工业的张才银、张筱云倡办“新化通义职业学校”。校址在筱溪张氏宗祠(属今岱水桥乡)。校内设脚踏织布机30多台,学生半工半读,主要学棉布织染技术。民国34年(1945)8月,日军投降后,“洋布”货源日增,土布业衰退。解放后,政府大力扶植土布生产。9月,县供销合作总社组建加工厂。36名个体布匠带木机8台组成棉织组,到年底产布2195匹(每匹10~16米不等)。是年,严塘染布生产合作组成立。1953年元月,棉织组扩建为新邵县第一棉织生产合作社,当年产土布16个品种、8075匹。1954年,土布生产回落,全县216名个体织布业者,只32人开工织布,年产土布仅7000米。1955年11月,第一棉织社与严塘染布组合并为酿溪织染生产合作社,生产格条花布、双蓝布、青白洋布等。1957年,因机制布大量发展织染社解散。1958年大跃进,土布生产回升,全县产土布35.1万米。
  1959~1961年国民经济困难,国家定量供应棉布人平仅2米,穿土布的人又增,酿溪织染社恢复,实行来料加工,织粗白布61000米。1964年,国家棉布定量供应增加,土纺土织陆续停业,酿溪织染社转产绳索和棕斗笠。至1989年,木机织布绝迹,仅有个别农户偶尔用于织麻帐。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湖南《新邵县志》是新邵第一部县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以1989年版图为限,记述事物尽量溯源,下限至1989年,大事记延至1993年。全志采用述、记、述、志、图、表、录、传等表现形式,内容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中国共产党新邵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群众团体、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生产关系变革及经济综合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业机具、水利、乡镇企业、能源、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经营、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药卫生、宗教·民俗、方言、人物及附录三十五编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新邵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