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篇 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邵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545
颗粒名称: 第二十一篇 工业
分类号: F427.64
页数: 22
页码: 373-394
摘要: 本篇记述了新绍县工业的情况,其中包括了所有制结构、矿冶、机械、化工、药械、建材、卷烟、食品工业、造纸、印刷、缝纫、塑料、皮革制品、纺织等。
关键词: 工业 工业经济 新邵县

内容

境内西汉时开始炼铁,东汉时既可生产陶器,至宋代炼铁业日益发展,明初开始采煤,清开始采锑,民国2年(1913)始用赫氏炉冶锑。20世纪20~30年代,锑矿采、冶具一定规模,仅龙山锑矿区就有采矿、冶炼公司五、六十家,采锑量相当新化锡矿山同期采量的48%。炼铁、采煤、淘金、造纸等业也有一定发展。纺织、印染、缝纫、打铁、酿造、烧制砖瓦等13个主要行业,50多个手工业作坊散布各村镇。日军犯境时,工业受到摧残,采矿冶炼、淘金全部停止。日军投降后,境内工业恢复缓慢。1949年工业产值仅159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其中轻工业占85.6%,重工业占14.4%。
  新邵办事处建立后,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积极发展工业。兴办印刷厂和财宏塘炼铁厂。1952年全县有县以上工业企业5家,产业工人1500余人,农村有半工半农者8100人。工业产值352万元,其中轻工业占88.9%。1956年完成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县建成79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大跃进”中,工矿企业盲目上马,至1959年底,厂矿发展到169家,职工29659人,工业产值达1338万元。但普遍能耗物耗高,亏损大。1961年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停办大批亏损企业。1963年,全县仅保留4个县办国营厂矿,职工600余人,工业产值275万元,比1952年下降21.8%,但全年利润达14.15万元,实现扭亏为盈。1971年县内小机械、小化肥、小钢铁、小水泥、小五金等“五小”企业发展迅速。新建冶炼厂、磷肥厂、氮肥厂、锰矿、锑矿、机械厂、水泥厂、卷烟厂等一批骨干企业。1978年,工业总产值达4146万元,比1952年增长10.8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老骨干企业进行工艺配套、设备更新等方面的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并新建葡萄糖、微生物、丝绸等厂。1984年11月至1986年,对工矿企业进行全面普查,取得75000多个数据,为调整和规划工业布局等提供重要依据。全县有28家工矿企业,逐步推行厂长负责、计划工资、浮动工资、联产计酬、单项承包等经营责任制,促进了生产。1986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18790万元,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的17122万元,其中重工业占54.6%,轻工业占45.4%。1989年全县有工业企业4084家,工业总产值27638万元,其中轻工业占55%,重工业占45%,为国民经济总产值的50.9%,相当于1952年的78.5倍,1978年的6.7倍。全民所有制工业固定资产净值7940万元,每百元固定资产创产值318元。黄金、精锑、卷烟、碳铵、磷肥、水泥、水泵、印刷机、葡萄糖、井岗霉素等成为新邵工业的拳头产品。
  第一章 所有制结构
  工业所有制结构有国营、集体、私营三种形式。198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中,国营15101万元,占54.64%;集体12417万元(含乡村工业收入10323万元),占44.93%;私营120万元,占0.43%。
  第一节 国营工业
  一、县属
  1951年12月在酿溪创办“地方国营新邵印刷厂”。1952年2月集资1.2万元,在蔡家乡财宏村兴建“地方国营新邵县财宏塘铁厂”。后又建立新邵糖果糕点厂。5月,建农具制造厂,7月与财宏塘铁厂合并,1953年冬又与原邵阳市迁来的建设米厂合并,改名为群成工厂,主营采铁矿石、冶炼生铁、制造农具、发电、碾米。1954年将其碾米业务划归新建的湘省新邵加工米厂,重点发展炼铁,改名为新邵铁厂。
  1956年6月,公私合营大胜煤矿与新邵铁厂大花塘煤矿工区合并为地方国营新邵县大花塘煤矿,同时兴建新邵联合工厂。后又陆续新建一批厂矿。到1959年,有县属工业企业18家,工业产值967万元,但亏损84.22万元。1966年仅保留6家,产值257万元。1989年达到22家,工业总产值4812万元,职工4582人,人平产值10502元。
  二、中央、省、市属
  1949年10月,邵阳专员公署接管龙山锑矿区福禄公司,1950年4月由中南军政委员会有色金属管理局接管,6月成立“龙湘工程处”,1953年停办。1966年中央投资,在武桥公社寸石大队(今寸石镇)建立国营红日机械厂,在县城南沙湾建立国营七〇三厂。1972年2月县办新邵印刷机械厂(原新邵机械厂)划归邵阳地区管辖。1981年2月,中央冶金工业部接管县办龙山锑金矿,改名冶金部龙山金锑矿。1984年,省司法厅在龙溪铺建立湖南省龙溪建材厂,后改名龙溪大理石厂。1985年新邵卷烟厂划归国家烟草总公司管辖。至1989年,市以上所属工业企业6家,年工业总产值10289万元,职工7463人,人平产值13786元。
  第二节 集体工业
  一、县属
  1953年,酿溪建立棉织生产合作社,县内始有集体工业。1956年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共建集体手工业社(组)79个,入社人数4613人,占手工业者总数的78%。1957年2月,成立新邵县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联合社,对全县手工业社(组)实行统一管理。8月,县木业社转为新邵县合作工厂。车峙、龙山造纸社合并为集体所有制的龙山造纸合作工厂。1958年9月县民政局投资1.55万元,创办县福利工厂。由于“大跃进”搞“一平二调”,1958年县属集体工业产值由上年的63.73万元,下降到45.4万元,下降28.7%。1961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城乡手工业者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即手工业35条),纠正“左”的错误,恢复集体所有制企业,发展手工业合作组织258个,从业人员3444人。1962年,根据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手工业社(组)实行“关、停、并、转”,全县只保留县属工业生产合作社、厂13个。1978年,县革命委员会将县轻工业局所属7个区农机厂,职工215人,划归县乡镇企业局管理。1984年,兴建县办新邵化工厂、新邵竹胶合板厂。1989年全县有造纸、皮鞋、服装、塑料、木工、建材、化工、农机、水泥等县办集体工业12家,工业总产值1224万元,职工867人,人平产值14118元。
  二、镇、街工业
  50年代,酿溪镇办的砖瓦厂、五金厂,几经转产,至1970年,转为资江印刷机械厂。1979年,镇、街工业共10家,年产值82万元。1982年,镇办工业改“固定工资加奖励”为“纯收入分配”的分配方法,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1983年,镇办工业产值350万元。1984年酿溪镇大塘村投资兴建玻璃瓶厂,4年累计亏损198万元,濒临倒闭。1989年转为镇办,中共酿溪镇党委书记陈求生兼任厂长,与12名职工承包办厂。经整顿职工队伍,辞退80名工人,实行股份集资分红,各车间班组推行生产责任承包制,当年扭亏为盈,工业产值达330万元,利润20万元,交税32万元,成为全省镇级玻璃行业经济效益最佳的工厂之一,被评为省镇、街工业先进企业。省医药管理局定为药瓶生产专业厂。是年,酿溪镇有印刷、化工、玻璃、印刷机械、水泥预制、基建等工业企业16家,其中镇办8家,街办8家,职工731人,年产值870万元,人平产值11901元。
  第二章 矿冶
  第一节 锑
  县境锑藏较富,共8处,以龙山为著。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当地一莫姓农民于露头处捡得矿样,经化验为锑矿。光绪二十七年(1901)蓝田、杨家滩商人在龙山成立“天宝珍”采矿公司,开采山腰露天富矿。宣统三年(1911)又有天禄、大丰、佩记、荣记、福记、福利公司在龙山采矿,生产规模逐年扩大。民国2年(1913)天禄公司引进新化锡矿山刘铁逊改造的赫氏炉技术,建锑氧炉4对,纯炉(炼锑反射炉)5座,生锑炉1排(共5罐),开始锑品冶炼,年产能力1500吨。民国6年(1917)厚里冲发现锑矿,外地人在矿区买山开采,成立三元、美济、承顺、富顺4家采矿公司,一家冶炼厂,开采2500米矿脉走向内露天矿。手工打炮眼,黑硝爆破,竹筒车水,巷道式开采,运输、排水、通风困难。民国10年(1921),龙山天禄、福记公司合并,成立福禄公司,在沙子坑790米标高处开穿脉大平巷,长760米,历时10年打通,产量大增,年产锑矿石万吨以上。当时,靳树桐著《湖南邵阳龙山锑矿调查勘察报告》称:“斯时买山开矿者达五、六十家之多,堪称盛极一时,矿区有矿工近一万人”。民国19年(1930),坪上陡山冲发现锑矿,新化人在矿区建立光大、金竹采矿公司,年产锑富矿150吨左右,挑运至麻溪码头,转运锡矿山冶炼。同年龙溪铺牛山卡发现锑矿,李主一雇工200余人开采,并建小型冶炼厂,年产锑品150~200吨,民国26年(1937)停办。民国33年(1944),日军侵入,各锑业公司相继停办。到1949年,仅福禄公司小规模生产。从光绪二十七年(1901)到民国37年(1948)的48年间,龙山矿区采出锑金属逾30000吨。
  新中国建立后,中南军政委员会有色金属管理局接收龙山锑矿,建立“国营龙湘工程处”,国家投资400多万元,调集职工900余人进行基本建设。矿区建有厂房、办公楼、职工宿舍、医院、招待所、电影院、干部学校等房屋近30000平方米。井下采用风钻掘进,轻轨矿车运输,由一台588千瓦飞机引擎改装的发电机组供电。1953年9月,中央重工业部决定龙山锑矿作为国家后备矿区而停办,职工调往湘东、湘西、汝城等钨矿,留一班武装士兵护矿,1958年撤离。1965年经省冶金厅批准,由龙山林场开采,职工70多人,年产手选富矿石200余吨,销日本。是年又建立“地方国营龙溪铺锑矿”,职工65人,在旧巷道内采矿,年产矿石500吨左右,销锡矿山。1967年龙山林场锑矿规模扩大,太芝庙、壕塘、陈家坊公社参与联营,职工增至165人,年产矿石800吨左右。
  1968年经省计委批准,将县联合工厂长滩冶炼车间改为“地方国营新邵冶炼厂”,独立核算。1969~1970年,建成反射炉、生锑炉、硫化锑粉车间,年产锑品能力500吨。1973年3月,龙溪铺锑矿停办,社、场联营的龙山锑矿由县接管,成立“地方国营新邵锑矿”。因龙山锑矿石含金,1975年改名“新邵县龙山锑金矿”。是年新邵冶炼厂新建0.84平方米挥发熔炼鼓风炉,扩建反射炉,安装铸定机,精锑年产能力达1000吨。1976年再次扩建,年产精锑能力达1500吨。
  是年省、县筹资280万元,对龙山锑金矿进行扩建改造,日采、选矿石能力达100吨。1981年龙山锑金矿由冶金部接收,更名“龙山金锑矿”,归口黄金工业。重点勘探资源,调整采掘比例,继续扩大采、选能力。当年产锑金属605吨,其中黄金含量约30公斤。
  1981年,根据“大矿大开,小矿放开,有水快流”的指导思想,采锑工业允许国营、集体、个体一齐上。到1986年全县有小锑矿井70口,年产锑金属450吨,加上龙山金锑矿产量共985吨。小锑矿单纯追求利润,采富丢贫,造成资源浪费,县矿管部门对此进行整顿,关闭一些违法开采的小锑矿。1989年,全县有大小锑矿16家,年产锑金属660吨,其中龙山金锑矿产440吨。新邵冶炼厂年产出口二号精锑1260吨(从外地收购部分矿石),工业产值1012万元,实现利税315.72万元,为县属企业之首。是年,二号精锑被评为部优产品。
  第二节 金
  新邵是湖南10个重点产金地之一。境内龙山、板子山有较富的金矿分布,远景储量在15吨以上。其中龙山和高家坳两矿区,已探明储量9.526吨。石马江、龙口溪、潮源河、麻溪河、车峙河都蕴藏砂金。清初有湘潭人在淘金桥河淘金,获利较多,后该地淘金者日众。民国26年(1937),龙溪铺李主一开办采金公司,雇农民在潮源河风井段淘金,最多时达400余人,年淘砂金400市两左右,但农民获利不多。民国29年(1940)采金公司停办。石马江、资水等处,有隆回人淘金,民国38年境内有淘金点30多处。
  1952年2月,省工业厅成立湖南省新邵虎形山铅锌矿试探工区,在车峙乡虎形山旧矿井中探采铅锌矿。翌年4月掘出大块粗金,职工误作废石丢弃,后被淘金桥一裁缝发现,工区因此将废石清理,得含金80%的手选矿金35公斤多。1954年铅锌矿因探采效果不明而停办。1969年车峙公社卫星大队组织6名社员在旧矿井采金。1970年6月车峙公社将金矿收归社办,至1972年2年多时间中,得金4次,共纯金15.375公斤,值人民币12.815万元。省冶金厅奖解放牌汽车指标1台。1975年8月,国务院王震副总理在湖南主持黄金生产座谈会上,表彰了车峙金矿。会后,县成立黄金生产管理领导小组,发动群众先后在礼坪、龙溪铺、五星、言栗、风井、迎光、龙口溪等地淘金。其中龙溪铺风井点收获最大,16人在3个月内产砂金0.5公斤。1977年9月14日,车峙金矿一次采出一块12.25公斤重的自然金。在1978年全国黄金会议上,车峙金矿被列入《全国二十个社办金矿简介》一书,得奖1台高档收音机。1979年又一次产金8.22公斤。后一直未产金,企业亏损,1986年停办。开采期间,共产金90余公斤。
  龙山锑矿伴生黄金,吨品位16~40克。1940年地质学家王晓青、靳树桐到矿调查,理论分析含金。1958年经雪峰山地质队化验得到证实。1976年新邵冶炼厂引进湘西金矿鼓风炉
  金锑并收工艺,是年提纯金0.525公斤。以后逐年上升,1981年产纯金29公斤。
  1984年隆回人在麻溪河的坪上段试淘沙金,连续7天得金1公斤多。消息传开,淘金者蜂踊而至。1958年参与淘金者600余人,其中集体淘金队12个、360余人,登记年产砂金14公斤多。1986年县运输公司、沙湾村各建一艘挖砂船,回收黄金,在资水酿溪段开采,共产金0.5公斤多。
  1989年4月,国家黄金局、省黄金公司拨款43万元,在巨口铺乡高家坳金矿进行“低品位金矿堆浸工业性试验”,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堆浸矿石1720吨,回收黄金2.5公斤,总回收率70.69%,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是年,新邵冶炼厂提炼黄金34.12公斤,加上淘的砂金、堆浸回收金等,共产金37.97公斤。1970~1989年全县共产黄金约300公斤。
  第三节 铁
  一、采矿
  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境内采矿、炼铁手工作坊兴盛,配套生产。民国时期,有分水坳、螺丝洞、大坳、财宏塘、炉滩、柴码头、曹家坝、山塘冲、金竹山等11处开采过铁矿。分水坳、财宏塘系低磷低硫高品位富矿,其余系宁乡式铁矿。20世纪40年代初仅开采分水坳铁矿。1944年宝庆铁厂被日机炸毁,铁矿停采。
  1952年2月,县组织开采财宏塘铁矿,当年产铁矿石430吨。1956年新邵铁厂开采分水坳铁矿,翌年产铁矿石28160吨。1958年经省冶金二四六地质队钻探,认定储量丰富,省即投资156万元,修建酿溪栗山至大坝口的共青团铁路,以运输矿石。当时采取露天剥离采掘,后因塌方严重又改为硐采。1961年,全县有喻家桥、傅丝、柴码头、炉滩、金竹山、石洞冲、山塘冲、棉花塘、分水坳、财宏塘铁矿,产铁矿石53395吨。1962年5月因县办3家铁厂停办,所有铁矿随之停采。
  1969年,省冶金局为供应涟源钢铁厂矿石,投资30万元,恢复分水坳铁矿,成立“地方国营新邵铁矿”。后又在财宏塘、武桥、白云铺建立工区,1976年各工区停采。1984年,省冶金厅投资24万元,在分水坳建立洗选车间,年产精矿粉7000吨左右,供应邵东、涟源两钢铁厂。1986年8月,因资源枯竭停办。
  二、炼铁
  清乾隆九年(1744)朝廷准许农民于农隙时开采铁矿,挑往都邑售卖,免其科税,炼铁工业有较大的发展。境内右溪湾、财宏塘、大坝口、炉滩、山塘冲、信义坳、金竹山等地相继办起甄炉炼铁。民国24年(1935)天和铁厂(在今严塘乡大坝口村)建炉4座,水力鼓风,日产铁3~5吨,日军入侵时停办。
  1952年2月,县长龙仲从邵东县、邵阳市招聘技工20名,从机关经费集资1.2万元,在蔡家乡财宏塘村开办“地方国营新邵县财宏塘铁厂”,金志任厂长。建土炉3座,炒炉(熟铁炉)1座,烧木炭冶炼。同年7月15日,迁至栗山村,建土炉2座,年底产生铁115.5吨,产值85130元,盈利7300元。1954年改名新邵铁厂,将土炉改建成日产5吨土高炉。1956年初又将土高炉扩建为11.82立方米小高炉,配管式热风炉,以木炭为燃料,4月24日投产,最高
  日产铸造生铁14.6吨,产量、质量等技术经济指标跃居全省小高炉前列。1956年9月,省投资72万元,兴建湖南第一座27.5立方米机械化钢壳高炉,翌年11月20日建成投产。1957年全厂产铁6165.7吨,比1952年增长52.4倍。
  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工业以钢为纲”。2~5月,省、县投资106.44万元,建设新邵铁厂1、2、3号(投产的钢壳高炉排为4号)27.5立方米砖壳高炉和4座6立方米土高炉,全厂职工由656人增加到2226人。6月,县接收手工业联社小溪铁厂,投资57万元,银行贷款48万元,在厂区新建22立方米砖壳小高炉1座,4.25立方米“虎溪山式”矮高炉6座,土甄炉12座,在矿区炉滩建土甄炉8座,职工由86人增加到813人。8月,在陈家坊桥石滩建县、社联办卫星铁厂,县投资28.15万元,建“虎溪山式”矮高炉6座,土甄炉110座。后转为县办,有职工547人。8月6~14日,冶金部以新邵、涟源两县铁厂为现场,在邵阳市召开全国高炉炼铁现场促进会,与会代表高度评价新邵的炼铁经验。会议期间,北京钢铁研究总院院长陆达以新邵铁厂半机械化砖壳高炉为模式,主持设计一套22立方米砖壳小高炉结构图,命名“邵阳式高炉”,在全国推广。新邵铁厂列为全省6个重点铁厂之一。同时,动员全民炼铁。全县调集98000人挖矿、建炉、烧木炭、炼铁。据当时报表记载:“截至1958年9月14日止,建成土甄炉599个,正在兴建的67个,投入生产的309个,日产铁46.02吨。到1958年10月20日止,参加钢铁生产的人数85000人,其中干部4700人,有炉子1049座。10月20日全县日产生铁901吨,10月11~20日,平均日产860吨”。实际所采铁矿石质量差,木炭消耗高,产铁少,完不成任务,只好将农家铁锅、铁鼎锅等铁器打烂熔炼。后矿石缺乏,无料投炉,大部分土炉停工。年底,全县只有财宏塘、坪上、小溪、炉滩等61个土炉维持生产。1959年8月,开展“反右倾”斗争,又恢复了一批土炉生产,终因原料无着,旋复旋停。年底仅有铁厂15家(其中县办3家,社办12家),职工5255人。1960年冬,社办铁厂全停。3年炼铁,搞群众运动,农民、居民、干部、教师、学生投入炼铁洪流,造成极大的损失。土法炼的铁实际只38000吨,国家每吨补亏60元,计228万元。其他人力、物力的浪费更大,仅木材就烧掉50多万立方米。1961年元月,县办小溪铁厂停办,1962年新邵、卫星两铁厂停办。10年时间,县办3家铁厂产铁10.2万吨,投资722.16万元,亏损598.96万元。
  1970年县决定重建铁厂,由县磷肥厂投资,在厂内兴建8立方米砖壳小高炉,1971年11月投产,年产铁1500~2000吨。1980年冬因能耗过高而停办。
  第四节 其他有色稀有金属
  清光绪年间曾开采礼坪厚里冲铅矿,用以炼制红丹。1956年新邵联合工厂亦曾在此开采炼红丹,翌年停办。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提出“全民大办铀矿”,县集资12700元在大乘山采铀,建立“地方国营新邵县一〇一厂”,职工36人,开办半年产铀酸铵27公斤,亏38000元,1959年5月停办。是年县建大富铜矿,土法冶炼,因矿石品位低而停办。1966年,坪上陡山冲发现露天铜富矿,由新邵锰矿设工区开采。后由邵阳地区煤炭局接收,成立东升铜矿。1967年9月下放县管,年产手选铜矿石200多吨,运湖北大冶冶炼厂加工。1970年5月停办,资料交当地驻军252部队。
  第三章 机械
  1952年新邵始有机械工业。1989年,全县有大、中、小型机械厂43家,固定资产原值7937万元,职工5411人,拥有各类机械设备1985台,总动力16272千瓦,生产各类机械4123台,工业总产值2332万元。
  第一节 农业机械
  1952年县农具厂经营农具制造、碾米、采铁矿、炼铁、发电等业务,1954年改名新邵铁厂,保留机修车间,承担农机具修理。1958年6月,县集资29万元,在栗山建立“地方国营新邵机械厂”,设翻砂、冷作、修理、加工车间,职工155人。生产粉碎机、破碎机、离心鼓风机、铸铁轨、立钻、锯床、高炉热风管等,年产值65万元左右。同年8月,建立“地方国营新邵五金机械厂”,职工80余人,生产农具、铁件、菜刀等。年产值16万余元。9月建立“地方国营新邵农具机械厂”(前身为手工业合作工厂),由铁、木、织染、针织、皮革、自行车修理等行业组成的综合性工厂。生产切草机、中耕机、龙骨水车、板车、快速割禾器等。1961年调整中,新邵机械厂停办。1970年后,严塘、孙家桥、坪上、龙溪铺、新田铺、巨口铺、陈家坊区分别建立区农机厂,属县轻工业局管辖。职工215人,年产值60万元左右。后划归所在公社管理。1972年9月,邵阳专署投资300万元,在长滩重建新邵机械厂。主要生产打稻机,10千瓦发电机,120~160千瓦水轮发电机组。1989年,新邵农机厂生产农用水泵3364台,打稻机1119台,拉铸管20吨。
  第二节 印刷机械
  1968年4月建新邵印刷机械专业厂,后中央投资545.8万元进行扩建。1970年竣工,建成金属加工车间7350平方米,铸造车间1786平方米,锻压车间520平方米,精密铸造车间620平方米。新增高精度机床设备136台,锻造设备13台,冲压、冷作设备17台。年产印刷机械能力500吨。1972年2月,划归邵阳地区管辖,产品归口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营销,打入国际市场。民主德国、美国商人先后三次到厂考察。该厂生产的202对开折页机、801方箱平压印刷机被评为省优和地方名牌产品。1973年新邵酿溪镇机械厂试制圆盘印刷机械成
  功。1976年在新涟街建镇办资江印刷机械厂,主要生产方箱平压印刷机、方箱圆盘机、4K机、烫金机、扎线机、刨线机、自动圆盘平压机、方箱烫金机、对开印刷机等。
  1989年,全县生产印刷机械721台,其中新邵印刷机械厂559台,资江印刷机械厂162台。
  第三节 其他机械
  1956年6月,邵阳专署冶金工业局投资30万元,建新邵冶金机械厂,属专署管辖,生产鼓风机和矿山机械配件。1962年停办。厂房由七〇三厂接管。1980年红日机械厂部分转产民用产品,试制农用三轮柴油车成功,年产1000台左右。1986年,新邵机械厂从上海冶金研究所引进不锈钢新材料,生产化工用不锈钢阀门、耐腐蚀泵等,改名新邵耐腐蚀泵厂。1989年生产化工泵57台,不锈钢铸件109吨,及喷丝头等,产值213.95万元。
  第四章 化工 药械
  第一节 化工
  1949年前,境内仅民间土法开采硫磺矿,冶炼青矾,开采铅矿炼红丹以及加工樟树油、染料等。建县后,化学工业有较大发展。主要产品有调味品、硫磺、磷肥、碳铵、井岗霉素、化工锰粉、锑氧粉、葡萄糖、草酸、轻质碳酸镁、轻质碳酸钙。1989年,全县有化工厂26家,其中县办6家,乡办20家,职工1267人,总产值3307万元。
  一、磷肥
  1958年,在酿溪建新邵化工厂,开采太芝庙新屋冲、礼坪小涟河、龙溪铺梅家山次生磷矿,土法加工磷矿粉。1966年6月,在渔溪桥建县办新邵磷肥厂。邵阳地区投资20万元,县财政投资42.4万元,建8立方米磷肥高炉。涟源钢铁厂调拨球磨机、鼓风机设备,邵阳电厂调拨货车一台。12月16日建成投产,平均日产76吨。1970年将8立方米磷肥炉扩建成12立方米,1976年扩建为16立方米,1980年再扩建为18立方米,1984年又扩建到22立方米,年产能力达40000吨。1986年银行贷款220万元,新建二号37立方米磷肥高炉,为省内大型磷肥高炉之一,采用电子自动配料,抓斗行车等先进技术设备,1987年12月建成投产,年产能力70000吨,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达省内先进水平。1989年产钙镁磷肥43346吨,工业总产值879万元。
  二、氮肥
  1970年12月,在酿溪长滩建年产6000吨合成氨厂,为省6个试点厂之一。省、地核定投资360万元,实际开支377万元,1973年6月3日建成投产。厂区面积50365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8806平方米。购置主要设备212台。自制设备35台。工厂投产初期,年产仅4240吨,年年亏损,至1977年累计亏损228.08万元。1979年实行企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生产承包责任制,工厂扭亏为盈,当年产碳铵19005吨,盈利52400元。以后逐年上升,1984年产碳铵38545吨,盈利达到163.05万元。各项经济指标完成较好,省化工厅在此召开现场会。
  1984~1989年,投资920万元,对造汽、变换、铜洗、合成、碳化、锅炉、原料等工段进行综合性扩建与技术改造,合成氮能力达到15000吨/年。1989年,产碳铵41333吨,工业总产值1394万元,实现利润118.69万元。
  三、农药
  1978年元月,新邵联合工厂“四二四”车间改为新邵农药厂,后又改为新邵微生物厂。主要生产井岗霉素。设计能力100吨。1979年产17.15吨。井岗霉素对纹枯病有良好防治效果,在水稻上试验施药区与对照区比较,病蔸率减少70.62%,“千粒重”增加3.77%,空瘪率降低8.7%,增产32.2%。产品畅销省内。1989年,产井岗霉素261吨,产值475万元。
  四、化工原料
  1986年8月,由银行贷款157万元,在土桥乡杨家岐原新邵铁厂内建新邵镁厂,1987年12月建成投产。开采土桥乡双峰亭白云石作原料,生产轻质碳酸镁、轻质碳酸钙。1989年产轻镁37吨、轻钙2015吨,产值39.77万元,利润46100元。
  第二节 医药医械
  建县初期,一些中药店照传统方法,加工饮片,制作膏、丹、丸、散。1958年由县卫生科、卫生协会投资,在长滩建新邵制药厂。1961年迁大塘,建2层楼房一栋,正式纳入国家计划,名为“地方国营新邵制药厂”,职工32人。生产黄连素、六一散、十滴水、神曲等16个品种,1962年停办。1968年,县人民医院附设制药室,制葡萄糖注射液,麻黄素等20余种药物。1972年药材公司建饮片加工厂。1974年增添切药机、炒药机、烘干机等10台(件)设备,加工品种320个,加工药25吨,产值12万元。1979年,潭府公社建注射针厂。8月,联合工厂葡萄糖车间由厂析出,建新邵制药厂,后改葡萄糖厂,用黑曲酶V—11替代酶,创双酶法制取粉沫糖,处全国先进地位,是湖南唯一的酶法糖生产厂家。先后生产葡萄糖13900吨,上交税利460万元。1984年酿溪镇大塘大队建药用玻璃瓶厂。1986年,锰矿安排部分工人建成新邵联营化工厂,生产医药原料甲基呱嗪,填补了省内空白。1988年生产3000公斤,产值40.8万元。1989年全县有药物、药械工厂5家。
  第五章 建材
  境内建材工业,历以砖、瓦、灰、砂、石为主,大都是手工生产。解放后,逐步发展水泥、水泥预制工业。1958年“大跃进”,水泥供应紧张,新邵铁厂建立水泥车间,利用炼铁炉渣,生产低标号水泥。同时,有13个公社兴办水泥厂,手工操作,因质量未过关,1960年停办。
  1970年县财政投资24万元,在汤仁桥建新邵水泥厂,立窑能力10000吨,设备能力4000吨。1971年6月投产,当年产水泥1367吨,产值65600元,亏78800元。1980年,新邵水泥厂加强管理,更新球磨机等设备,产量增加,扭亏为盈。1983年集资194万元,新建二号机械化立窑,年产能力44000吨,实产21615吨,其中425标号水泥占85%。其它水泥预制及砖、瓦、灰、砂、石等建材生产都发展很快。1989年全县有建材工厂80家,职工2259人,工业总产值2837.89万元。其中水泥厂8家,年设计生产能力18万吨,实产10.82万吨,(新邵水泥厂产30702吨,占30.22%)。工业产值627万元。预制场9处,生产预制件18450立方米,工业产值405.9万元。其它63家,生产砂石18万立方米,砖4200万块,瓦4245万皮,石料15万余吨,大理石和花岗石加工80立方米,石米8000余吨,石灰14.72万吨,总产值1800多万元。
  第六章 卷烟
  抗日战争后期,江浙来境内的难民中有人以晒烟的二黄烟为原料,手工卷烟出售。民国36年(1947),今属寺门前乡陈家坝店员陈仲屏开办一家小卷烟厂,雇工2人,手工卷烟,日产5条左右。销路差,经济亏损,半年后停办。
  1970年10月,原县办集体企业新邵县雨具绳索生产合作社(工人58人,固定资产8万元)转办卷烟厂。1971年元月成立“新邵卷烟厂筹建处”。先后派陈石铨、王招弟(女)等到长沙卷烟厂学习。自制卷烟机一台,一次试车成功。1971年“七一”正式投产。首产“自力”、“石马江”牌香烟。当年产卷烟440箱,产值17万元。次年卷烟产量增长四倍多。1974年7月,湖南省轻工业局和省副食品公司联合下文,将新邵卷烟厂列为卷烟生产专业厂,销售纳入省计划,生产稳步发展。1977年卷烟产量达到20000大箱,产值813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3.7%;税利467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6.5%。
  1978年4月,投资80万元扩建厂房。是年产品滞销,严重亏损。1980年初,推行以产量、质量、消耗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责任制,调动了全厂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产品质量和市场信誉提高,产量上升。全年生产卷烟24980大箱,产值1089万元,实现利税661万元。
  1982年12月,经省计委批准,新邵卷烟厂由县办集体所有制企业转为全民所有制企业。1983年元月起纳入财政预算,5月纳入国家计划。1984年4月,投资150万元建新厂房,7月,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146家国家定点烟厂之一。1985年元月,划归中国烟草总公司管辖,由县办企业转为中央企业。1986年8月,熊清泉省长到厂视察,赞扬工厂职工艰苦创业精神和所取得的成就。随之,推行厂长、车间主任、科长负责制,完善企业内部经济承包责任制,生产稳定持续增长。12月升为中型企业。
  1989年,新邵卷烟厂有职工1074人,其中各类专业科技人员102人。固定资产净值1601万元,生产卷烟95477大箱,产值7088万元(不变价),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5.6%。销售收入13565万元,利税7615万元。国家统计局按税利排序,新邵卷烟厂列为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一。经国家工商局注册认可的卷烟产品牌号16个,其中乙级精笑梅,乙级咀笑梅为省优产品,畅销省内80多个县、市,远销广东、广西、湖北、江西、河北等省、区。
  第七章 食品工业
  境内食品工业历史悠久。巨口铺的豆腐、新田铺的酒、牌楼边的排糖、龙山的玉兰片等名产久享盛名。民国时期,有加工各种食品的手工作坊100余家。从业200余人。解放后,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食品工业有较大发展。1989年,有国营食品加工企业5家,集体企业10家,在县工商局登记的个体企业118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牛皮糖、香菇辣酱、红姜等为省优产品。冬笋罐头等6个产品出口,年创汇100多万元人民币。
  第一节 酿造
  境内大部分乡村集市历有酿酒售酒者。酿溪曾有10家酿酒作坊。农户自酿自食者甚多。
  1956年5月,县人民委员会拨款12.64万元,筹建“地方国营新邵县联合工厂”。厂长余尧生率领78名职工从手工加工罗卜丝、姜片等做起,靠“三把菜刀起家”,因陋就简建起酿酒、加工等6个车间,年底投产。1957年,为节约粮食,利用茨茯苓(又名金波萝)、金樱子、栗子肉等野生植物为原料,采用固体发酵,酿造白酒成功。年产值65.65万元,实现利润61900元,上交税金35.7万元。1958年3月11日,在全国第二届酿酒会议上轻工业部、全国总工会授予奖旗一面。但野生植物酿造的酒,饮后头昏,人称“懵脑壳酒”。1959年派员赴外地参观学习,研制出“加酸、清蒸、二排清”的新工艺,提高了质量。1965年,年产饮料酒303吨。1966年4月18~25日,轻工业部在新邵县召开有19个省(区)市代表参加的现场会,推广野生植物酿酒经验。1967年,厂工程技术员谢国汉、赵子偀、曾其凡等改固体发酵为液体发酵,采用双塔蒸馏。将粗馏塔改用斗笠式泡帽,由45层增至63层,每层泡帽由11个增至13个,提高质量和出酒率。谢国汉撰写的“茨茯苓酿酒液体发酵工艺”论文,被中国科学院收入《微生物学革命》第二集。1970年产酒1000吨。
  1971年,开始研制黄酒、药酒、果酒等多种产品。1973年,改泡帽式铝质粗馏塔板为泡帽式铝质塔板,改精馏塔板为浮阀不锈钢塔板,形成年产3000吨酒精的能力。1974年停用野生植物代粮酿酒。
  1981年11月,助理工程师王乔英研制的“灵芝酒”,获省轻工业厅“优秀新产品”三等奖和“地方名牌产品”称号。1982年2月,在涟源地区评酒会上,灵芝酒、桂花酒、原桔酒均被评为第1名。1983年6月,厂名改为“新邵县酒厂”。1988年12月,三级酒精获“省优产品”称号。是年,全厂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45万元,职工327人,生产40多个品种的饮料酒,年产3335吨,产值1246万元,实现利润120万元。
  1989年底,全县有酒厂11家,其中私营和乡办10家。年产饮料酒3667吨,产值1441万元,实现利税170万元。
  第二节 副食品加工
  一、豆制品
  境内传统豆制品有豆腐、豆皮、豆笋、豆豉等,均以黄豆为原料,一般是一家一户生产,串乡叫卖。巨口铺的水豆腐,细嫩可口,全县闻名。1952年,酿溪镇集资入股建小河街豆腐店,1956年划归县商业部门管理,名为“满意豆腐店”。1970年初,该店改用电动机磨浆,日磨黄豆200公斤,定量供应县城居民。1988年,县南货加工厂所产豆豉,在首届全国食品博览会展出。1989年初,国家停止城镇居民黄豆定量供应,满意豆腐店因此停办。年末,全县有豆制品厂20家,户营1205家,年产豆制品2169吨。
  二、糕点
  民国时期,酿溪有合胜斋、三星斋等制作糕点的斋铺6家,品种单一,产量少。农村食用的糕点,多从新化、邵阳、蓝田等地购进。1949年,糕点加工仅两家。1953年9月,建立“新邵县南货加工厂”。1956年,职工21人,生产各种糕点54种,年产112.9吨,以后逐渐增加到年产400吨。1981年冬,新田铺供销社建副食品加工厂。1982年,一个体户在酿溪镇开设“回味斋”食品加工厂。1983年,陈家坊、孙家桥、坪上、严塘区供销社兴建副食品加工厂。1984年后,言栗、高桥、花桥、武桥等地先后建立乡办食品厂,私人经营的厂家发展更快。至1989年底,全县有糕点加工厂77家,产桃酥、花生酥、冬瓜糖、蛋糕、饼干等120个品种,年产量513吨。
  三、糖类
  民国时期,民间以大米、红薯为原料,用麦芽发酵,熬制饴糖。集镇与大的村落都有熬糖作坊。三民乡塘口(今属土桥乡)一条街30多户,几乎家家熬糖出售。1953年,粮食实行统购统销,熬糖者大减,塘口也只有个别户间歇性地熬糖。是年,县南货加工厂生产饴糖,用于食品加工。1976年,用饴糖和桔子糖混合熬制成牛皮糖。后又用白糖、漂麻仁、生粉等为原料生产精制牛皮糖,具有香甜适口、韧性强、耐嚼不沾牙等特点,获“省优质产品”称号。1989年,全县产各类糖50余吨。
  四、姜制品
  民国时期,境内盛产生姜,少量用手工加工成干姜出售。20~40年代,年加工干姜14~21吨,远销南洋。
  1956年,供销部门收购鲜姜托县联合工厂加工干姜,是年产干姜28.95吨,经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长沙站出口。1957~1966年,共产出口干姜522.4吨,年均52.24吨。1958年县联合工厂用生姜制成姜油。1967年因“文化大革命”,供销部门停止干姜加工出口。1976年,恢复加工。1981年,出口156吨。后因鲜姜价涨,国际市场干姜价跌,停止加工。是年,新田铺区供销社创办“红姜加工厂”,年产红姜25吨,实现利润12000元。1985年,投资32100元扩大生产。1986年,生产6个品种,其中五味红姜砣、五味红姜片为邵阳市优质产品。1989
  年产红姜70吨,远销北方各省,纯利42000元。新田铺区供销社被评为邵阳市财贸系统产值、利润、人平劳效优胜单位,所产红姜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第三节 罐头
  1987年,新邵县营养食品厂改为县罐头厂,生产冬笋、香菇辣油酱、蘑菇、藠头等十几种罐头,县内始有罐头生产。所产船牌冬笋罐头远销日本等国。香菇辣油酱罐头,鲜、辣、香、甜,为调味佳品,畅销国内10多个省、市。1988年,被评为“省优产品”,获首届全国博览会“铜奖”。是年,生产各种罐头300吨,产值140万元,实现利税30万元。1989年,因外销困难,经营管理不善,仅产各种罐头80吨。
  第八章 造纸 印刷
  第一节 造纸
  境内竹林多,利用嫩竹优势发展土纸生产的历史悠久。民国29年(1930),县境手工业生产土纸71000多担、10个多品种。其中玉版、官堆纸闻名全国。建县后,土纸由乡(社)、村(队)建厂生产,质量提高。1958年产玉版、官堆等细纸48000多担。随着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对纸的质量要求高,土纸不能适应社会需要,产量逐年下降,全县造纸转向机械生产。
  1965年5月,龙山造纸厂与巨口铺造纸社合并,迁至县城酿溪沙湾大队,改名为“新邵县造纸厂”,安装787圆网纸机和瓦楞纸机各1台,以麦杆为原料,生产机制纸。1966年4月投产,生产文化用纸和包装用纸387吨。1979年,县造纸厂以麦杆为原料生产18克/平方米特号有光纸,全年产纸1638吨,比上年增产35.7%。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大庆式企业”称号。1980年1月,县纸箱厂增设瓦楞纸车间,安装1台787圆网纸机,利用废纸生产180克/平方米的瓦楞纸,年产能力1200吨。1982年5月,县造纸厂1880长网纸机投产,日产纸8吨。12月,18克/平方米有光纸获省优秀新产品2等奖,1983年停产。1987年,全县产机制纸及纸板4097吨,主要品种有条纹包装纸、有光纸,邮封纸、书写纸、打字纸、单面胶板纸、凸板纸、字典纸、考贝纸、瓦楞纸和鞭炮纸等。后县造纸厂因市场疲软,经营管理不善,生产滑坡。1989年全厂职工240人,仅产纸1930.27吨,产值331万元,比1987年分别下降34.4%、32%,亏损103万元。是年全县生产各类纸3903吨,其中机制纸厂3个,产纸及纸板3481吨。
  第二节 印刷
  民国时期,境内用木板雕刻制版、手工印刷。
  1951年12月,邵阳县人民政府新邵办事处从邵阳市请来5名印刷技工和2名刻字工,在酿溪马家桥(今人民桥)西端,租用民房,办起新邵县印刷厂,采用木刻版,主要印刷帐本和学生作业本。1954年,迁至大新街租用两个铺面生产。县财政拨款购置圆盘印刷机2台,始行机械印刷。是年,孙家桥、巨口铺办有个体印刷组。1956年,县印刷厂厂房建成。1957年冬,改名为“新邵报印刷厂”,归属县委宣传部。1961年6月《新邵报》停刊,又恢复原名,归属县委财贸工交部。1978年,完成总产值68.24万元,利润11.02万元。1979年2月,省人民政府授予“大庆式企业”称号。1980年,全县乡、镇、校、厂办印刷企业12家,拥有圆盘印刷机等设备50台,因而县印刷厂业务量减少,产值比1979年的80.71万元下降21.5%,利润下降50%。1979~1981年县印刷厂进行技术改造,累计投资37.6万元,添置20台(套)先进设备,转产平凸彩商标印刷,由低档印刷品向高档包装装潢彩色印刷品发展。同时,选派职工赴上海、浙江等地学习技术。具备照相制版、彩印等多种承印能力。1982年,在涟源地区同行业凸彩、书刊、零杂件印刷质量评比中均获第1名。1984年11月,省定为商标印刷生产厂家。年底,获邵阳市轻工业局“一等奖”,后又获市同行业凸彩印刷第1名,胶印第2名。工艺美术师、副厂长谢利平,自学成才,其设计的30多件包装装潢作品参加市、省、全国包装装潢设计展评。其中有2件作品分别获二、三届“中南星铜奖”,有5件在省展览获奖。1989年,全县有县、乡、镇、村和各部门办的印刷厂19个,总产值290万元。其中,新邵印刷厂总产值150万元,实现利税14万元。
  第九章 缝纫 塑料 皮革制品
  第一节 缝纫
  清代、民国时期,缝纫多为手工操作。1949年,境内有缝纫店10余家,用缝纫机代客制衣,个体手工裁缝800余人。建县后,缝纫业逐渐发展。1956年酿溪镇将原缝纫联营组与烈军属缝纫组合并为“新邵县酿溪镇缝纫生产合作社”,社员32人。1961年,转为县办“新邵县服装厂”。后由职工集资筹建塑料制品车间。1975年,改名为“新邵县服装塑料厂”。1978年,参加涟源地区服装操作技术比赛获第2名。工人谢建华、曾金华分别获个人裁剪技术和缝制整烫技术比赛第1名。1980年12月,服装、塑料分厂。服装厂有职工37人,1983年,完成产值34万元,创历史最高水平。1985~1988年,因扩建207国道,厂房拆迁,租房偏僻,加上经营不善,1988年仅完成产值28500元,4年累计亏损50000元,处于停产状态。1989年,调整领导班子,实行生产经营承包,生产复苏。职工18人,完成总产值15万元,扭亏增盈,省劳动人事厅定为普通防护定点生产厂家。是年全县有县、乡、镇办及个体联办的服装厂12家,年产值26.5万元。
  第二节 塑料制品
  1969年,新邵县服装厂建塑料制品车间,安装高频热合机和50型挤出机各1台,主要加工氮肥袋、记录本封面和手提袋等。1978年,陈家坊公社建塑料制品厂,生产复制氮肥袋。1979年,县服装塑料厂拥有45型吹膜机4台和四色凹印机1台,加工各种薄膜包装袋。1980年12月,塑料车间析出,在大塘建立“新邵县塑料制品厂”,职工46人。设高频、烙袋、彩印、注塑、吹膜、机修车间。1984年,省定为商标印刷生产厂家。1985年,武桥乡建武桥塑料厂,利用废塑料复制塑料粒子。1988年8月,县塑料制品厂参加省二轻工业局举办的塑料彩印膜(袋)质量评比,获双色,三色、四色3个第一名。1989年,有职工67人,完成年产值130万元,产塑料制品133吨。主要生产彩印包装袋、注塑、吸塑、中空容器、高频制品、复合产品等。承接湖南、云南等省15个市县的40家企业单位加工业务。塑料彩印膜(袋)获“省优质产品”称号。建厂9年,年平均利润43000元。是年,全县共有塑料制品、塑料编织、塑料工艺企业8家,共塑料制品173吨,产值278万元。
  第三节 皮革制品
  1952年10月,邵阳市鞋匠周长庚、谢国藩2人,来酿溪分别开设“庆华祥”和“三多祥”两家皮鞋店。1956年合并为“皮鞋加工组”。主要生产钉鞋,试制博士皮鞋等新产品,年产1500双。1957年转为“酿溪镇皮鞋生产合作社”。1958年,并入县手工业合作工厂,设皮鞋车间。9月,县民政部门兴办“新邵县福利工厂”,主要生产皮鞋,职工均系荣誉军人。1959年,合作工厂皮鞋车间分出建厂,归县商业部门管理。1962年,恢复“县皮鞋社”,改归县手联社管理。1969年,县皮鞋社转为县办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名为“新邵县皮鞋皮件厂”。1982年,龙溪铺、陈家坊、雀塘等公社均办有皮鞋厂。1984年,县皮鞋皮件厂用猪牛皮为原料,试制GB4014-83皮安全鞋成功。鞋型美观,防砸、防刺、耐热、抗冲击等技术指标均达国家标准,产品销湖南、贵州、广西等地11家大型企业。11月经省劳动人事厅批准皮鞋厂为安全皮鞋生产点。1986年,县福利工厂改名为“湘中皮鞋厂”。1989年全县有县办皮鞋厂2个,乡村办5个,生产粘胶皮鞋和线缝皮鞋63800双,还有皮箱、公文包、工具袋、汽车座垫等皮革制品,产值77万元。
  第十章 纺织
  第一节 丝绸
  1979年,在酿溪镇大塘大队建丝绸厂。同年3月,选派青年学徒32人到浙江省湖州县双林丝厂和广东省南海丝厂接受技术培训。同时,购置安装年产能力20吨白厂丝的800绪立缫机,9月25日正式投产。1980年,丝绸厂购进县内产干茧62.75吨,生产2A级以上20/22D(旦尼尔)白厂丝8.02吨。其中3A和4A20/22D高档丝3吨,销售给上海、天津两市工艺美术出口公司作原料。1981年4月,建成年产能力20万米的丝绸车间,有丝织机20台。1982年,生产的H7963双经软缎被面,获省织造技术评比第2名。1988年9月,又建成炼染车间。形成缫丝、织绸、炼染一条龙生产线的联合企业。1989年,固定资产原值261万元,有丝织机78台(套),年生产能力80万米。实产丝织品34个品种、60.1万米和白厂丝3吨,产值201万元。
  第二节 棉织
  清代,境内多数农妇用木制手摇车纺纱,然后由织布匠用老式脚踏木机织布。县境老幼多服此布,称为“土布”。民国初年,“洋布”(机械纺织布)兴起,土布渐减。抗日战争时,沿海工业城市沦陷,“洋布”断绝来源,土布需求日增,云南、贵州也来进货,手工织布工业兴旺。民国31年(1942),热心于纺织工业的张才银、张筱云倡办“新化通义职业学校”。校址在筱溪张氏宗祠(属今岱水桥乡)。校内设脚踏织布机30多台,学生半工半读,主要学棉布织染技术。民国34年(1945)8月,日军投降后,“洋布”货源日增,土布业衰退。解放后,政府大力扶植土布生产。9月,县供销合作总社组建加工厂。36名个体布匠带木机8台组成棉织组,到年底产布2195匹(每匹10~16米不等)。是年,严塘染布生产合作组成立。1953年元月,棉织组扩建为新邵县第一棉织生产合作社,当年产土布16个品种、8075匹。1954年,土布生产回落,全县216名个体织布业者,只32人开工织布,年产土布仅7000米。1955年11月,第一棉织社与严塘染布组合并为酿溪织染生产合作社,生产格条花布、双蓝布、青白洋布等。1957年,因机制布大量发展织染社解散。1958年大跃进,土布生产回升,全县产土布35.1万米。
  1959~1961年国民经济困难,国家定量供应棉布人平仅2米,穿土布的人又增,酿溪织染社恢复,实行来料加工,织粗白布61000米。1964年,国家棉布定量供应增加,土纺土织陆续停业,酿溪织染社转产绳索和棕斗笠。至1989年,木机织布绝迹,仅有个别农户偶尔用于织麻帐。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湖南《新邵县志》是新邵第一部县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以1989年版图为限,记述事物尽量溯源,下限至1989年,大事记延至1993年。全志采用述、记、述、志、图、表、录、传等表现形式,内容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中国共产党新邵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群众团体、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生产关系变革及经济综合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业机具、水利、乡镇企业、能源、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经营、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药卫生、宗教·民俗、方言、人物及附录三十五编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新邵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