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沼气 薪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邵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513
颗粒名称: 第四章 沼气 薪炭
分类号: TK01
页数: 3
页码: 350-352
摘要: 本章概括了新邵县能源沼气、薪柴、木炭等。
关键词: 能源 新邵县 沼气 薪炭

内容

第一节 沼气
  1958年,县公安局、人武部各建一个“三合土”结构的沼气池,因质量欠佳和管理使用不善而废弃。1975年3月,壕塘公社下江大队农民李佑维建成一个坛型水压沼气池、池容6立方米,以猪牛粪和青草落叶为制取沼气的主要发酵原料。后在壕塘、潭府、寺门前公社和酿溪镇推广。至1978年,全县共建坛型沼气池84个,成功率为75%,每立方米池容日产沼气0.025~0.04立方米。
  1979年1月,成立新邵县沼气领导小组办公室,归口科委。3月,从汩罗请来3名沼气技术员,在寺门前公社建新大队办试点,改原坛型池为“三合土”和块石结构锅型池,每立方米池容日产沼气0.04~0.10立方米。全县建池11个,成功率为90%。10月11~13日,娄底地区在新邵寺门前公社召开沼气工作现场会。12月,新邵沼气科研小组研制成功的“全素混凝土预制构件锅型沼气池”,在酿溪镇酿溪大队孙桥生等户建成18个,效果较好。
  1980年5月,县沼气办公室归口农委,以高桥、花桥两公社为办沼气重点,带动全面。年底,全县建成混凝土预制件和混凝土整体现浇沼气池1210个,其中猪栏、厕所和沼气池“三结合”的85个。高桥公社的玳坪、资江、溪口、夏家、洞口,花桥公社的罗黄、田心大队等的68个生产队基本实现沼气化。建池质量好,每立方米池容日产沼气0.18~0.20立方米。一般产气量能满足用户日煮三餐饭,夜照一盏灯,产气高峰期还可以煮猪食。寺门前公社光辉大队第九生产队利用猪粪制取沼气,可使2.2千瓦发电机发电,全队33户均能用电照明。壕塘公社侯家大队、寺门前公社草塘大队利用柴油与沼气混烧,由柴油机带动电动机发电,进行碾米、磨粉和农副产品烘干,节油70%以上。县属厂矿、学校、机关、农林场所也相继建沼气池。是年,新邵联合工厂建成湖南省第一座650立方米的大型工业沼气池,利用酒糟废液发酵制取沼气。然因设计、施工粗放和建池原材料质量低劣,沼气池建成后池墙、池顶裂缝,不产沼气。1981年7月,省、地、县三级联合成立新邵县联合工厂大型工业沼气池维修领导小组,由省沼气工程师邓光夏设计,指导施工。竣工后,每天处理酒糟废液150~240吨,产沼气900~1700立方米,除供应全厂300余名职工的食堂和46户职工家属烧沼气外,有时还供烧锅炉。上海、吉林等13个省市及湖南省部分市县先后21次派220名领导和技术人员来新邵参观。1982年7月,湖南省沼气用具产销会在邵阳市召开,与会人员到新邵高桥公社玳坪大队参观沼气用具现场表演。1983年4月,高桥公社玳坪大队“办沼气前后的炊事对比”、大队党支部书记隆益智“家用沼气池的机械出料”和隆礼生家“利用沼气煮饭菜”等4幅图片。在北京中国农业展览的农村能源馆展出。1983年,新邵沼气办公室第五次被评为娄底地■沼气工作先进单位。获娄底行署发给的《酒糟废液高温厌氧发酵制取沼气》科研成果三等奖。
  1984年县沼气办公室改名为新邵县农村能源办公室。1985年11月,新邵联合工厂又建成大型工业沼气池两座,容量1300立方米。因质量差而未使用。至1986年,全县累计建池1538个,使用沼气的农户1575户,占全县总缺柴户12.57万户的1.26%,其中高桥乡使用沼气664户,占该乡总农户数12.7%。由于农村建池质量未完全过关,加上池容大,需发酵原料多,用户顾了生产用肥,顾不了对沼气池投料,以致大部分沼气池在使用一段后便陆续废弃,仅180个池正常产气,占总数的13.5%。
  1987年3月,新田铺乡言二铺杨开生家建成全县第一个“上流式两级发酵高效沼气池”,池容8立方米,浮罩净容1立方米,每立方米池容日产沼气0.1~0.25立方米,比水压式沼气池产气量高1.5~2倍。其后,全县陆续建池21个,并对旧池进行新工艺维修。至1989年全县共有各种沼气池1559个,实际使用的171个。其中上流式21个,旧池改新的5个,原水压式池145个。是年,新邵被列为全省能源建设推广新技术、新工艺试点县。
  第二节 薪柴
  解放前,新邵农村生活用燃料绝大多数是薪柴,只少数户烧煤。1949年,全境烧柴的占总户90%。4~5口之家,平时经常要一人(半劳力)砍柴。冬闲时,主要劳动力多上山打柴,以备春耕大忙之需。年耗柴量丘陵地区每户2~3吨,山区每户5~6吨。全境耗柴约30万吨,略等于年生长量。
  用做薪柴的主要是灌木林,用材林中的枯枝落叶和伐倒木的枝丫树尖、树皮,少数有山的富裕户也砍成材松树作柴。龙山山区民约规定,农民上山打柴除杉、松、檫、樟、枫、椆、楠等十多种树木不准砍伐外,其余树木无论大小均许砍作薪柴。1950年,新邵境域有灌木林50000余亩,主要树种为白栎、栓木、胡枝子、盐肤木、杜鹃等,群众称之为“柴山”,每亩年产薪柴1500公斤左右。山权多数是一姓一户或一会所有,也有无主管业。这种以枝丫、灌木为主要薪柴的农村能源格局,一直到1958年办公共食堂时止。公共食堂建立后,食堂和集体养猪场烧柴则以树木为主,并且砍的近山好木,年烧木材约20多万立方米,致使全县森林资源大幅度减少。1961年公共食堂解散,烧柴紧张,远的要到数千米外的柴山去砍。柴山少,樵者多,树干砍了就挖树兜,灌木林的再生能力被严重破坏,不少山林,成了荒山秃岭。
  60年代起,农村生活生产用能源逐步改变了以薪柴为主的格局。1962年全县有一半户烧煤,1980年达78.8%,需煤17.5万吨,县内供应仅67400吨,其不足部分农民多用农副产品兑换或找亲友从外县、市购进。农村能源紧张,丘陵区个别农户有时挖野草当薪柴烧。龙口溪公社有的生产队甚至砍杉树枝丫做柴烧,不少中幼杉林成了“小老头”。1989年全县约15%的农户烧柴,30%的户以煤为主,辅以烧柴。全县每年薪柴消耗量15万吨。丘陵区的寺门前乡,有林地16134亩。全乡共6584户,烧柴的913户,占13.8%,以烧煤为主,辅以烧柴的3253户,占49.5%,年消耗薪柴8000多吨,烧煤的2418户,占36.7%。
  第三节 木炭
  民国时期,境内木炭生产不多,多数供地主、官、商等富裕户冬季取暖用,年产200多吨。
  建县后,人们生活改善,机关厂矿多,木炭需量骤增,1957年,木炭生产达5000吨。1958年冬,一些“小土群”炼铁炉用木炭做燃料,同时外调任务加大,全县有炭窑2347座,日产木炭最高达200多吨。县还召开烧炭工人代表大会,研究提高木炭生产量。至1960年5月,全县共产木炭10万吨以上,过量烧炭,杂木资源消耗甚巨。其后木炭生产急剧下降。1966~1976年产木炭1592吨,年均144吨。1989年全县仅15个户办小炭窑,产木炭30多吨,农产品公司和一些机关每年从绥宁、城步等县购进10多吨,以解决供求矛盾。
  附:省柴省煤灶
  1982年2月,新邵县沼气办在高桥公社唐承闵家修建一个“赣Ⅰ型省柴灶”。节能技术指标为“三个十”(即十两柴、十分钟、烧开十斤水),热效率20%以上。测试时,只用8两柴,10分钟,烧开10斤水,热效率达30%,超过了国家规定的省柴灶技术标准。3月3~14日,娄底地区在该大队举办第一期省柴灶技术骨干培训班,为各县、市各培训1名改灶骨干技术员。接着,在新邵召开省柴灶现场会,推广经验。新邵沼气办于6月20~27日,在汪家冲大队举办第一期省柴灶技术培训班,培训了18个技术员。8月6~13日,县农民技术员蒋传戴参加省在零陵地区召开的首届省柴灶灶型评选会。冬,县政府先后三次组织技术人员赴江西、岳阳、长沙等地进行考察学习,最后确定以赣I型和河南自拉风型为主体,作了灶口、回烟道等7个方面的改进,研制成新邵I型省柴灶。9月,经娄底地区在娄底召开的“两省”灶灶型评选会现场测试,“新邵1型省柴灶”,只用4.5两柴,10分钟,烧开10斤水,热效率为46.3%,名列全省前茅。1983年10月,省农村能源考察小组在唐承闵家测试“新邵I型省柴灶”,其热效率达41.6%,居全省省柴灶第二名。
  1984年3月,新邵县被列为全国第一批200个改灶节柴试点县之一。4月,县成立“农村能源领导小组”,各区、乡(镇)也建立专门机构配备专干。县能源办分别在高桥乡汪家冲村和酿溪镇长滩村试点,研制出新邵自拉风省柴灶、新邵藕煤省煤灶和新邵坛型散煤省煤灶。1985年4月,新邵I型省柴灶荣获邵阳市科研成果优秀奖。1987年1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两省灶”检验组现场测试,热效率为48.34%,升温速度为4.73。/分,蒸发速度0.134公斤/分,回升速度为1.65。/分,超过国家规定省柴灶热效率20%的技术指标。新邵自拉风省柴灶比旧式灶省柴三分之二。新邵藕煤省煤灶节能20~30%。新邵坛型散煤省煤灶省煤40%以上。从1984~1987年,县先后举办骨干技术培训班8期,培训骨干技术员677人,区、镇、乡举办培训班132期,培训1407人。并补助65395元建灶费。全县累计完成“两省灶”14.4109万户(包括5542户用锯木灰、谷壳作燃料的节能灶),两省灶合格率为95%以上。累计直接经济效益达1680万元。国家“两省灶”验收组随机抽样检测合格率为100%,单体灶平均热效率34.1%。普及率、使用率、完好率均达到国家验收标准。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颁发了“两省灶”合格县证书。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湖南《新邵县志》是新邵第一部县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以1989年版图为限,记述事物尽量溯源,下限至1989年,大事记延至1993年。全志采用述、记、述、志、图、表、录、传等表现形式,内容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中国共产党新邵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群众团体、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生产关系变革及经济综合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业机具、水利、乡镇企业、能源、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经营、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药卫生、宗教·民俗、方言、人物及附录三十五编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新邵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