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育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邵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41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育种
分类号: F306.6
页数: 1
页码: 260-261
摘要: 本节记述了新邵县种植业种子工作育种的情况,其中包括了新邵麦1号(原名12515) 、陆选1号、朝70、结合121、龟井7801、龟井7802等。
关键词: 育种 种子工作 新邵县

内容

新邵麦1号(原名12515) 县农科所农技干部毕先杰于1958~1962年从地方品种和尚麦中穗系选育而成。表现抗病性强、耐瘠,一般亩产100公斤。1965年全县推广20000亩,邵阳地区部分县亦有栽培。
  陆选1号 1965年新田铺公社栗山大队农民技术员刘带生从早稻陆财号中选出。比陆财号杆矮、早熟,苗期抗寒力强,亩产350~400公斤,1968年全县各地均有栽培。
  新粳4号(原名166-8) 毕先杰于1970~1975年从68-166中穗系选育而成。1973~1975年经省级鉴定为优良品种。在省晚粳区试中,居供试品种第二位,比对照农垦58增产14.7~16.1%。1977年邵阳地区栽培100万亩,粤、苏、川、皖等省亦来县大批量引种栽培。
  朝70 毕先杰于1971年从朝阳1号中穗系选育而成。1974年参加邵阳地区联合早籼迟熟组试验,平均亩产389.8公斤,比湘矮早4号增产7.2%。1974~1986年,全县年栽培5000~15000亩。
  结合121 毕先杰于1972年利用C系统无花型不育株与“朝二”杂交,经4年选育,1976年定型,1978年推荐到邵阳地区早稻联合区试,居七个供试品种的首位,比对照广陆矮4号增产4.8%。1978~1981年全县年栽培面积15000~20000亩,邵阳地区其他县亦栽培。
  龟井7801、龟井7802 新邵县农业局农艺师刘正常从早熟密柑龟井中选育而成。经省1981~1983年鉴定,连续3年被评为优良单株。
  邵早籼2号(原名86-2) 新邵农业局副局长何果民采用多亲本复合杂交育成。1988年、1989年参加邵阳市区试,两年亩产分别为419.3公斤,462.6公斤,比对照二九丰分别亩增43.6公斤、64.9公斤。1989年经邵阳市品种审查小组审定通过命名。是年,全县栽培面积20000亩。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湖南《新邵县志》是新邵第一部县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以1989年版图为限,记述事物尽量溯源,下限至1989年,大事记延至1993年。全志采用述、记、述、志、图、表、录、传等表现形式,内容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中国共产党新邵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群众团体、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生产关系变革及经济综合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业机具、水利、乡镇企业、能源、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经营、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药卫生、宗教·民俗、方言、人物及附录三十五编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新邵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