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其他经济作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邵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409
颗粒名称: 第九节 其他经济作物
分类号: F307.12
页数: 2
页码: 258-259
摘要: 本节记述了新邵县经济作物的情况,其中包括了西瓜、蘑菇、黄花、甘蔗、小水果等。
关键词: 经济作物 新邵县

内容

西瓜 民国时期,境内已有栽培西瓜的记载,但种植者不多。新邵建县后,50~60年代仍只县农场、酿溪、寺门前、陈家桥等地有少量栽培。1976年全县种400亩,产323吨。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西瓜需求量增加,发展加快。1980年1700亩,产1772.6吨,1989年4673亩,产6504吨。各区均有栽培,主产地在严塘、陈家坊、新田铺。
  蘑菇 1972年,供销部门在新田铺公社采用室内扎架,试种1933平方米,收入9500元。1978年发展到28个公社,3281个生产队,面积25.55万平方米,收入154万元。产品售交邵阳市罐头厂加工成蘑菇罐头出口。1980年,全县有30个公社,4609个生产队种菇37.77万平方米,产菇1181.2吨,产量占湖南省的70%,收入236.15万元。1981年开始出现滞销,邵阳市罐头厂压价限购,面积减少。1985年仅42477平方米,产173.5吨,收入25.6万元。1986年,副县长刘正常率5人赴浙江、福建学习蘑菇室外栽培经验,以投入少,成本低,在全县大面积推广。1989年,全县种16.3万平方米,产菇450吨,收入108万元,多数为室外栽培。
  黄花 民国时期,扶锡、壕塘、雀塘等地有少量栽培。新中国建立后,1952年种400亩,产24吨。1961年降至24亩,产1.8吨。1962年以后,迂回上升,1989年种1632亩,产170吨,其中扶锡乡占51.8%。
  甘蔗 民国时期,陈家桥、寺门前、酿溪等地种植较多,其他乡、村有零星栽培。新中国建立后,1952年种1789亩,产3399吨。1959年种4425亩,产8716吨。60年代,多数蔗田改种粮食。1968年仅210亩,产313.5吨。70年代,邵阳市糖厂扩建,提高鲜蔗收购价,实行定购定销,蔗粮挂钩,甘蔗生产回升。1975年种3074亩,产7560.35吨。1989年种1674亩,产蔗5629吨。
  小水果 新邵栽培的小水果有梨、桃、李、枣、葡萄、枇杷、板栗、柿、杨梅、石榴、梅、核桃、无花果、木瓜、枳椇、丁香、桑椹、银杏、草莓、杏等,野生的有茅栗、三叶木通、猕猴桃等。民国时期,多为各户零星种植,比较集中的有排楼边的梨子,小庙头和坳背后的枣子,浒溪的杨梅,大树的李子。50年代,梨、桃、李、枣、葡萄在一些国营、集体园艺场成片栽培,农户也利用屋前屋后隙地种植。1952年,全县栽培面积9300亩,产300.25吨。其中梨62.5吨,桃42吨,李60.25吨,枣55吨,葡萄2.5吨。1958年,面积7320亩,产340吨,其中梨100吨,桃20吨,李75吨,枣80吨,葡萄5吨。人民公社化后,社员屋前屋后的零星果树大部分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集体的小水果林在“柑桔热”的冲击下,大都改种柑桔。1976年小水果面积4120亩,产386.3吨,其中梨271.55吨,鲜枣51.8吨,葡萄1.55吨。1984年,为克服水果生产的单一化,县组织部分干部赴浙江乐清考察。回县后,建立小水果育苗基地8.7亩,推广巨峰系列葡萄、柰李、特早熟桃等优良品种,供应苗木,发动群众种植。1989年,全县面积9000亩,产935吨。其中梨3038亩,产319吨;桃1883亩,产150吨;葡萄557亩,产75吨;枣1500亩,产125吨;柿100亩,产15吨;李100亩,产150吨;其他1822亩,产101吨。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湖南《新邵县志》是新邵第一部县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以1989年版图为限,记述事物尽量溯源,下限至1989年,大事记延至1993年。全志采用述、记、述、志、图、表、录、传等表现形式,内容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中国共产党新邵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群众团体、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生产关系变革及经济综合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业机具、水利、乡镇企业、能源、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经营、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药卫生、宗教·民俗、方言、人物及附录三十五编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新邵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