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经济作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邵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400
颗粒名称: 第四章 经济作物
分类号: F307.12
页数: 6
页码: 254-259
摘要: 本章记述了新邵县种植业经济作物的情况,其中包括了柑桔、烟草、茶叶、辣椒、棉花、生姜、百合、蔬菜等。
关键词: 种植业 经济作物 新邵县

内容

第一节 柑桔
  一、发展概况
  新邵境内柑桔以宽皮桔类为主,柚、橙类有少量栽培。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8),陈家桥一带引进朱红桔。民国27年(1938)集云乡(今雀塘乡)岳卓如从邵阳郊区曼真农场引进40株温州密柑栽培。
  新中国建立后,柑桔生产发展很快。1952年,全县种植200亩,产36.25吨。1957年,从邵阳地区园艺场引进温州密柑3000株,在新田铺乡栗山、金家等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集体柑桔园。1958年面积280亩,产51.5吨。60~70年代,大办社、队园艺场,发展速度加快。1965年面积5000亩,产85.3吨。1976年面积9100亩,产276吨。1977年1月27日至2月2日,持续7天冰冻,日平均温度为-5.7℃,最低温度为-10.7℃,柑桔受害株率达95.4%,冻死柑桔15万株,当年产量比上年减少80.2%。1978~1980年,县革委从地方财政中安排12万元支持恢复、发展柑桔生产。1981年普查,全县有柑桔123万株,面积19400亩。在普查的基础上,按照柑桔避冻区划,调整布局;省、县投资52500元,发放周转金14.75万元,扶植柑桔生产;推广雀塘公社龙头园艺场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管理水平;推广新田铺公社射虎塘大队建立家庭小桔园的经验,扩大面积。1989年,全县柑桔总面积35000亩,结果面积17705亩,产8508吨。
  二、主要技术措施
  种苗引进与繁育 民国时期的朱红桔,采用在母体枝条上挂罐压条繁殖。新中国建立初,推广温州密柑,品种以尾张为主。1957~1959年,在县农科所、县高桥苗圃等地建立5处育苗基地,采用酸橙苗作砧木,与良种接穗进行切接、劈接,接后用席草捆扎,壅土保湿,育出苗木20万株。但遇上三年困难时期,只移栽5000株,其余被毁掉改种粮食。60年代,逐步改用枳壳苗作砧木,推广塑料薄膜包扎技术,育出苗木450万株。70年代,先后引进龟井、宫川、松木、松山、立间、兴津等品种,改枝接为芽片腹接,改早春嫁接为秋季嫁接,成活率由60~70%提高到90%。1982~1986年,为调整柑桔上市时期,增植早熟和迟熟品种,在32个村园艺场建立早熟密柑良种繁殖基地,繁殖宫川、兴津、龟井等苗木100万株。1987始,重点发展迟熟椪柑。1987~1989年,引进“8302”、“8304”、“8306”等23个椪柑优良株系、由17个专业户负责育苗66亩。1989年定植椪柑20500株,面积117亩,存圃苗木63.8万株。
  栽培管理 50~70年代,柑桔大都在新垦的荒地上开穴定植,树冠修剪为园头型结构,施肥重点放在春季,建园标准低,管理差,投产慢,单产低。1981年普查,1957~1980年定植73.66万株,投产的19.90万株,仅占27%,亩产281.5公斤,株平4.5公斤。其中:1972年定植的26086株,10年龄坐果株率只54.5%;1977年定植的49590株,4年龄坐果株率只19.3%。80年代,全面推广深沟撩壕压肥栽培技术,改造低产老桔园,提高新建桔园定植标准。修剪注意外围开窗,打开光路,促内外结果。看树适时适量疏摘春梢保果。施肥重点改在秋季,克服春梢旺长加剧落果,促当年果实迅速膨大,并为翌年培养出良好结果母枝。
  病虫防治 50~60年代,虫害防治对象主要是天牛和恶性叶虫。天牛采用人工捕杀,恶性叶虫用“六六六”药粉防治。70年代,花蕾蛆和诱壁虱成为主要防治对象。80年代,红蜘蛛、蚧壳虫、常暴发成灾。防治方法是,开沟沥水,增施肥料,去掉病虫枝;加强预测预报,抓住虫病发生高峰期喷药;推广矿物油乳剂,减少天敌杀伤,提高防治效果。1989年,柑桔病虫发生15万亩次,防治12万亩次,治后损失产量300吨,损失率为5%。
  第二节 烟草
  一、晒烟
  民国时期,境内三民乡、集云乡、仁义乡、宝善乡(即今严塘、雀塘、陈家桥和扶锡等地)是邵阳县的烟叶主产区。西坪陡岭烟叶,色泽金黄,冲劲好,吸味芳香,在省内外久负盛名。酿溪是邵阳县烟草的集散地,设有5个烟庄,远销长沙、武汉、上海,出口东南亚。
  新中国成立初期,晒烟仍是新邵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品。1952年栽培8766亩,产1796.8吨,亩产205公斤。后由于重点发展烤烟,晒烟减少。1977年只53亩,产2.9吨。1978年后稍有回升,1989年面积288亩,产33吨。
  二、烤烟
  1952年,湖南省农林厅农技干部吕金城在陡岭、麻溪等地发动440户农民,试种烤烟185亩,亩产60公斤。品种为三保险、黄苗渝。因成本高,经济效益差,1956年降为23亩,产2.3吨。从1960年起,为适应卷烟工业的需要,县人民委员会每年将烤烟生产作为指令性任务下达到社、队,县有关部门积极做好栽培、烘烤、收购、销售等方面的服务。1967年发展到22400亩,产2696.8吨,成为湖南省烤烟生产基地县之一。1968年始,水田扩大粮、棉面积,烤烟以旱土种植为主,1970年面积降为12200亩,产L000吨。1971年开始,不顾市场情况,连年向基层加大指令性生产任务;引进推广产量虽高,但质量很差的罗丝头、长勃黄等品种。1978年种植23400亩,产1919.4吨。烟多滞销,收购部门先行压级压价,继而停止收购。农民种烟积极性受挫。1980年降至9000亩,产933.5吨。1981年,中共湖南省委决定加价30%收购,基层干部苦口婆心,说服农民多种烤烟,1982年回升为19956亩,产2362.75吨。但烤烟的质量仍然没有引起重视。1983年由于烟叶质量差,全县每吨烤烟收购均价比1982年低160元,基层干部泄气,种烟农民满口怨言,烤烟生产再度滑坡。1987年仅种1190亩,产143吨。1988年,县政协主席李子超赴桂阳县学习、考察,总结新邵烤烟生产“三起三落”的经验教训,政协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议案,加强对烤烟生产的领导。1989年,县财政、县烟草公司拨款33万元,支持发展烤烟生产;进行品种改良,全面推广适产、优质的红花大金元、G140、G28、K326、G80等良种;控制氮素化肥,增施磷、钾和有机肥,改进栽培技术,提高烤烟质量。是年,全县烤烟种植8504亩,产983吨,其中严塘乡产397吨,占40.4%。
  第三节 茶叶
  清代史志,对县境茶叶的记载甚多。“桂丁茶出产邵阳白云岩,味微苦而特清,酷暑以一叶入茶瓯,至隔宵不变味”。“良茶产龙山、赤水者甘”。清末开始向国外出口。民国时期,岱水桥、洪溪、雀塘铺等地农民利用土边种植茶树,产量甚高,是新化、邵阳两县的主要产区。
  新中国建立后,茶叶生产发展较快。1952年茶园2000亩,采摘面积1800亩,产茶60吨,亩产33.3公斤。1956年起,各农业生产合社发展集体茶园,1958年面积增至5766亩,采摘面积2800亩,产茶82.75吨。1959年起,因粮食紧缺,部分地方毁茶种粮,至1964年,茶园面积降为3200亩。1965年,贯彻毛泽东主席“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指示,积极恢复和发展社、队茶园。1978年达23292亩,产茶351.65吨。1981年开始,按农业区划对不宜种茶地方的茶园进行改种。同时,国家拨款91500元,提供贴息贷款20万元,对低产茶园进行改造。1989年,全县茶园面积13905亩,采摘面积11874亩,总产515吨,亩产43.37公斤。
  第四节 辣椒
  清代,雀塘、花桥、严塘、寺门前、酿溪、陈家桥一带是宝庆辣椒的主产区,所产辣椒以鲜红、籽少、味辣而著称。新中国建立后,干辣椒是新邵重要出口物资。1952年,全县种植6082亩,产(干果,下同)903.15吨,县供销社收购632.2吨,占70%。1955年7853亩,产1037.6吨,亩产132.1公斤,为历史上单产最高年。1958年10月,在建立人民公社时,将各农户种的辣椒收归生产队或公共食堂所有,产量下降,1960年为3978亩,产176.1吨。1961年5月解散农村公共食堂后,集体、个人都种,1963年又恢复到7256亩,产423吨。1972年,省外贸局将雀塘、花桥两公社列为辣椒出口生产基地,实行优质优价,并在化肥、社员口粮上给予支持。1973年,全县面积7814亩,产494.11吨,亩产63.23公斤,其中雀塘、花桥产178.1吨、占36%。1981年基地撤销。以后国家将辣椒定为三类农副产品,1987年外贸部门停止收购。1989年,全县种植13282亩,产1230吨,亩产92.6公斤。
  第五节 棉花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境内有少量栽培。民用棉花、棉布大都来自益阳、常德和湖北省。民国28~34年(1939~1945)日本侵略军犯湘,棉花、棉布来路受阻,农民种棉花者增多,面积约4000亩,由于栽培技术水平低,亩产只4~5公斤。抗战胜利后,许多农民认为种棉织布不如买棉买布,种植面积减少。新中国建立后,1952年种3210亩,产21.15吨,亩产6.59公斤。50年代末,棉花、棉布供应紧张,中共新邵县委为解决人民的衣着、被盖问题,将棉花列为各级干部的指令性生产任务,动员全县人民多种棉花。1965年,从慈利、浙江等高产棉区聘请11名农民技术员来县传授棉花高产栽培技术。是年,全县种植7900亩,亩产22公斤。新田铺公社栗山大队80亩棉花,亩产41公斤,第五生产队的1.2亩高产示范田,亩产160公斤。1973年,栗山五队以刘志成为主的植棉小组,种植19亩,亩产61.4公斤。刘志成荣获湖南省植棉劳动模范称号。1974年,全县植棉1402亩,产350吨,是新邵县棉花总产最多年份。80年代,国家调整棉花生产布局,压缩分散产区。从1981年起,新邵县无棉花生产指令性任务,栽培面积减少。1989年面积1332亩,产68吨,亩产51公斤。其中新田铺区棉花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县的49%和40%。
  第六节 生姜
  新邵生姜辛辣多筋,独具风格,栽培历史悠久。民国时期,酿溪生姜是邵阳县特产之一。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生姜大部分由新邵联合工厂加工成干姜销往全国各地或出口国外,市场销路畅,种姜经济效益好。1952年种4500亩,产4506吨。1959年种6619亩,产6407吨。1960年生姜开始滞销。1965年县联合工厂停止加工干姜。1961~1975年年平均种植面积为1800亩。1976年后,生姜销路看好,价格稳中有升。1989年种3026亩,产3334吨,主产地在龙口溪、小南两乡。
  第七节 百合
  新邵境域的寺门前、陈家桥、长冲铺等地历为宝庆百合的主产区。其鳞片肥大,洁白细嫩,形似龙牙,故称龙牙百合。味甘,能清热润肺止咳,宁心安神,通利大小便。民国初期,百合向南洋各国出口,销路好,价格高,种者甚多。抗日战争期间,出口销路断绝,面积、产量大减。新中国建立后,1952~1958年面积由216亩增至569亩,产量由37.8吨增至119.2吨。1961年,百合生产陷入低谷,面积仅19亩,只产3.2吨。1966年以后,市场销路时好时差,面积、产量起伏不定。1971年种535亩,产113.25吨。1989年种331亩,产78吨。寺门前、陈家桥、长冲铺3乡占全县总产的77.6%。
  第八节 蔬菜
  种类 据1981年农业区划普查,全县蔬菜有13类,66种。根菜类有萝卜、胡萝卜。白菜类有大白菜、小白菜、菜苔。甘兰类有包菜(甘兰)、花菜(花椰菜)、甘兰球(球茎甘兰)、芜菁甘兰(灰萝卜)。芥菜类有青菜(芥菜)、大头菜、榨菜。绿叶菜有莴苣(莴笋)、芹菜、菠菜、蕹菜、冬苋菜、苋菜、茼蒿、菾菜(牛皮菜)、雪里蕻。香辛菜类有洋葱、大蒜、韭菜、藠头、小葱、大葱、芫荽、紫苏。茄果类有蕃茄、茄子、辣椒。瓜菜类有黄瓜、冬瓜、南瓜、瓠瓜(白瓜、水瓜)、丝瓜、甜瓜、苦瓜。豆菜类有菜豆(四月豆)、豇豆(豆角子)、碗豆、扁豆(娥眉豆)、刀豆、毛豆。薯芋类有薯蓣(白薯、脚板薯)、豆薯(凉薯)、马铃薯(洋芋)、芋头、生姜。水生蔬菜有莲藕、荸荠、茭白(高笋)、水芹。多年生蔬菜有竹笋、蕨类、槿花、黄花、百合。食用菌类有蘑菇、香菇、平菇、木耳、金针菇、草菇、野生菌。
  面积 1952年,全县种植47418亩,人平0.12亩。1960年,为渡过“苦日子”,县委提出“低标准(口粮标准),瓜菜代”,农村社员、机关干部和厂矿职工纷纷种菜自救。1961年,全县蔬菜达10.26万亩,人平0.24亩。60年代中、后期,人民公社划给每个社员自留地0.05~0.07亩种菜,全县蔬菜面积调整为50000~60000亩。70年代初,一些农村干部认为社员用自留地种商品蔬菜是“资本主义尾巴”,极力加以限制,蔬菜面积减为35000亩左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蔬菜面积增加。1989年56821亩,人平0.08亩。
  第九节 其他经济作物
  西瓜 民国时期,境内已有栽培西瓜的记载,但种植者不多。新邵建县后,50~60年代仍只县农场、酿溪、寺门前、陈家桥等地有少量栽培。1976年全县种400亩,产323吨。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西瓜需求量增加,发展加快。1980年1700亩,产1772.6吨,1989年4673亩,产6504吨。各区均有栽培,主产地在严塘、陈家坊、新田铺。
  蘑菇 1972年,供销部门在新田铺公社采用室内扎架,试种1933平方米,收入9500元。1978年发展到28个公社,3281个生产队,面积25.55万平方米,收入154万元。产品售交邵阳市罐头厂加工成蘑菇罐头出口。1980年,全县有30个公社,4609个生产队种菇37.77万平方米,产菇1181.2吨,产量占湖南省的70%,收入236.15万元。1981年开始出现滞销,邵阳市罐头厂压价限购,面积减少。1985年仅42477平方米,产173.5吨,收入25.6万元。1986年,副县长刘正常率5人赴浙江、福建学习蘑菇室外栽培经验,以投入少,成本低,在全县大面积推广。1989年,全县种16.3万平方米,产菇450吨,收入108万元,多数为室外栽培。
  黄花 民国时期,扶锡、壕塘、雀塘等地有少量栽培。新中国建立后,1952年种400亩,产24吨。1961年降至24亩,产1.8吨。1962年以后,迂回上升,1989年种1632亩,产170吨,其中扶锡乡占51.8%。
  甘蔗 民国时期,陈家桥、寺门前、酿溪等地种植较多,其他乡、村有零星栽培。新中国建立后,1952年种1789亩,产3399吨。1959年种4425亩,产8716吨。60年代,多数蔗田改种粮食。1968年仅210亩,产313.5吨。70年代,邵阳市糖厂扩建,提高鲜蔗收购价,实行定购定销,蔗粮挂钩,甘蔗生产回升。1975年种3074亩,产7560.35吨。1989年种1674亩,产蔗5629吨。
  小水果 新邵栽培的小水果有梨、桃、李、枣、葡萄、枇杷、板栗、柿、杨梅、石榴、梅、核桃、无花果、木瓜、枳椇、丁香、桑椹、银杏、草莓、杏等,野生的有茅栗、三叶木通、猕猴桃等。民国时期,多为各户零星种植,比较集中的有排楼边的梨子,小庙头和坳背后的枣子,浒溪的杨梅,大树的李子。50年代,梨、桃、李、枣、葡萄在一些国营、集体园艺场成片栽培,农户也利用屋前屋后隙地种植。1952年,全县栽培面积9300亩,产300.25吨。其中梨62.5吨,桃42吨,李60.25吨,枣55吨,葡萄2.5吨。1958年,面积7320亩,产340吨,其中梨100吨,桃20吨,李75吨,枣80吨,葡萄5吨。人民公社化后,社员屋前屋后的零星果树大部分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集体的小水果林在“柑桔热”的冲击下,大都改种柑桔。1976年小水果面积4120亩,产386.3吨,其中梨271.55吨,鲜枣51.8吨,葡萄1.55吨。1984年,为克服水果生产的单一化,县组织部分干部赴浙江乐清考察。回县后,建立小水果育苗基地8.7亩,推广巨峰系列葡萄、柰李、特早熟桃等优良品种,供应苗木,发动群众种植。1989年,全县面积9000亩,产935吨。其中梨3038亩,产319吨;桃1883亩,产150吨;葡萄557亩,产75吨;枣1500亩,产125吨;柿100亩,产15吨;李100亩,产150吨;其他1822亩,产101吨。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湖南《新邵县志》是新邵第一部县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以1989年版图为限,记述事物尽量溯源,下限至1989年,大事记延至1993年。全志采用述、记、述、志、图、表、录、传等表现形式,内容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中国共产党新邵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群众团体、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生产关系变革及经济综合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业机具、水利、乡镇企业、能源、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经营、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药卫生、宗教·民俗、方言、人物及附录三十五编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新邵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