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土壤普查与改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邵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39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土壤普查与改良
分类号: F301.21
页数: 2
页码: 242-243
摘要: 本节记述了新邵县种植业耕地土壤普查与改良的情况。
关键词: 土壤普查 改良 新邵县

内容

一、土壤普查
  1959年1~3月进行第一次土壤普查。查明全县35.3万亩水稻土中,黄沙泥占30.7%,黑沙泥占15.4%,黑夹泥占16.3%,黄夹泥占34.8%,红泥田占0.2%,粗砂田占2.6%;13.7万亩旱土中,黑土占11.5%,砂土占43.3%,黄夹土占35.1%,石渣子土占10.1%。有土壤过粘过沙,有机质含量低,阴山冷浸,地下水位高,有毒物质多,耕层浅薄的低产田16.2万亩;有耕层浅薄、岩石碎片多,有机质贫乏的低产土65000亩。
  1979年11月至1981年3月进行第二次土壤普查。查明全县有7种成土母质,有9个土类,18个亚类,65个土属,134个土种。在33.0757万亩水稻土中有6个亚类,即淹育性14653亩,潴育性25.4088万亩,渗育性255亩,潜育性55408亩,沼泽性2336亩,矿毒性4017亩。查出水稻土中的障碍因素,除潜育、矿毒问题外,还有耕层浅于12厘米的14653亩,土壤PH值在5.5以下的46517亩,含钾在l00ppm以下的24.4753万亩,含磷低于10ppm(碳酸氮钠法)的10.6万亩,低于3ppm(盐酸法)12.4万亩。查出旱土的障碍因素主要是耕层浅薄和有机质含量低。由于一种或几种障碍因素交织在一起,引起产量低于当地平均产量20%的低产田99791亩,占30.17%;低产土52281亩,占37.87%。
  二、土壤改良
  增施有机肥 1959年土壤普查,水田35.3万亩中,有机质含量在4%以上的54350亩,在3%~4%的10.8204万亩,2%~3%的50843亩,2%以下的13.9603万亩。经过20年的增施猪牛粪草等农家肥,发展绿肥,至1979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在33.07万亩水田中,有机质含量大于4%的11.3003万亩,2%~3%的77779亩,2%以下的16502亩。
  加深耕作层 1952年,全县有耕层浅薄的水田16.64万亩,占40%;旱土53770亩,占45%。1953年始,采取深耕或挑老山土、塘泥和其他客土,加深耕作层。1958年,县组织部分领导和农技人员到河南长葛县参观深耕改土,回县后在13个点搞“鹞子翻身”,深耕1米以上。县农科所等单位甚至用炸药爆破,结果土层打乱,肥料跟不上,导致严重减产。60~70年代,每年结合冬季积肥,用土杂肥加厚耕作层。1980年土壤普查统计,水田耕层大于15厘米的占75.3%,10~14厘米的占24.6%,小于10厘米的占0.1%。旱土耕层大于15厘米的占91%;10~14厘米的占9%。80年代,重点推广机械深耕。1989年,全县耕作层大于15厘米的水田占84.5%,旱土占95%。
  开沟治潜 50~60年代,只对部分地下水位高的的洴泥田、冷浸田开些浅沟、小圳,收效甚微。70年代,采取“统一规划、开肠破肚”的办法,根除水害。县委书记舒福盛,副书记刘新田分别深入潜育性田多的壕塘、小塘公社蹲点作样板。壕塘公社原有潜育性稻田4790亩,占水田面积的29.75%。1974~1979年,新开4条人工河,贯穿19个大队,长12.9公里;加深加宽排水沟130条,长62公里;改造环山沟75条,长达21公里。改造后,稻谷产量逐年增加,1980年全社总产9722吨,比1973年增加56.8%。1970~1989年,全县共完成较大开沟治潜工程39处,治理面积28790亩。
  平整土地 1954~1978年,建成梯田41000亩,梯土42700亩,改造坡土42300亩。1965~1978年,进行稻田土地平整,小丘改大丘(每丘2亩~2.5亩),弯丘改长方丘,建成渠成网,排灌分家,道(机耕道)通丘,能机耕的田园化田13处,面积4644亩。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湖南《新邵县志》是新邵第一部县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以1989年版图为限,记述事物尽量溯源,下限至1989年,大事记延至1993年。全志采用述、记、述、志、图、表、录、传等表现形式,内容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中国共产党新邵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群众团体、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生产关系变革及经济综合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业机具、水利、乡镇企业、能源、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经营、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药卫生、宗教·民俗、方言、人物及附录三十五编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新邵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