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篇 种植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邵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391
颗粒名称: 第十三篇 种植业
分类号: F307.1
页数: 25
页码: 241-265
摘要: 本篇记述了新绍县种植业的情况,其中包括了耕地、作物布局、粮油作物、经济作物、种子工作、肥料、职务保护等。
关键词: 种植业 作物经济 新邵县

内容

种植业是新邵农业生产的主体。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宝庆府志》记载,栽培的谷、蔬、果类作物有100余种之多。民国27年(1938)《邵阳物产》记载:“邵邑土地,肥瘠参半,农产颇丰,平沃之区,稻麦是其大宗,山地则多产红薯及玉米、菽、高梁等。其他出产如龙山之药材,陡岭之烟叶,雀塘之茶叶……酿溪之生姜,著称省内外”。民国28年(1939)7月华中农业改进所调查报告记述:“北乡(今新田铺、严塘等地)区域甚广,横直百余里,奈山多田少,耕地不足,人民生活极感困穷,每年米粮约少三分之一,除从外地输入一部分弥补外,主靠红薯、麦子等杂粮”。民国38年(1949),境内种植业产值4367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下同),粮食产59080吨,人平产粮149公斤。按播种面积亩平103.3公斤。
  新中国建立后,经过清匪反霸、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1952年,种植业产值467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4.81%;粮食产量10.41万吨,人平产粮260公斤,播面亩平146公斤。1952~1955年,随着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增强了抗御灾害的能力,虽然连续三年遭受水、旱灾害,但种植业仍有发展。1955年总产值4846万元,粮食总产10.78万吨。1956年后,合作化运动发展过快,加上“五风”危害和自然灾害的影响,1960年产值下降为3646万元,粮食产量下降为82600吨。1961年始,种植业有所回升。1965年,粮食产量11.82万吨,但由于忽视经济作物生产,产值只4667万元,比1955年低3.7%。1966~1978年,新建的水利设施发挥效益,新农药、新化肥、新品种、新技术逐步推广,13年内产值年平递增3.78%,粮食产量年平递增4.28%。1979~1983年,在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动下,种植业发展迅速,1983年产值11556万元,年平递增8.85%,粮食产28.10万吨,年平递增2.77%。1984年始,化肥、农药等支农物资紧缺,价格偏高,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的经济效益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下降,种植业出现连续4年徘徊。1988年,党和政府为农业升温,为粮食正位,种植业出现新局面。1989年产值1138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2.63%,粮食产量28.85万吨,亩产330公斤,人平产粮411.27公斤。与1952年比,产值增加1.44倍,粮食产量增加1.8倍,人平产粮增58.2%,亩平产粮增1.3倍;棉花、水果、茶叶、黄花分别增加2.2倍、26倍、8.6倍和6倍。
  第一章 耕地
  第一节 数量嬗递
  1949年,新邵境域耕地43.58万亩(其中田33.68万亩,土99000亩),人平1.10亩。1952年,全县为53.56万亩,人平1.34亩,其中田41.6万亩,土11.95万亩。
  1953~1965年,兴修水利占地14036亩,修公路占地3631亩,机关、厂矿、农民住房占用13283亩,区域变动减少7049亩。在此期间,开垦荒地增加11399亩。1965年,全县耕地50.90万亩(田34.88万亩,土16.02万亩),人平1.07亩。
  1966~1976年,全县开展“农业学大寨”,开山造田,改河造田。车峙公社永兴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呈祥带领群众,于1969~1975年用工25万个,搬开两座小岗,裁直两处河段,造田104亩,开土40亩。1970年,县委书记舒福盛在潭府公社跃进大队蹲点,发动群众,劈开栗木山,裁直龙山河,至1975年,增开良田410亩。全县推广永兴和跃进的经验,1966~1976年,共改河40处,利用旧河床、河滩开田1338亩;开荒扩土1057亩。在此期内,兴修水利占地12614亩,交通占地2900亩,厂矿、农民住房占地13529亩,区域变动划出10352亩,至1976年底,全县耕地47.2万亩(田33.66万亩,土13.54万亩),人平0.76亩。
  1977~1989年,耕地减少13100亩。在此期间划给邵阳市郊区6147亩,建房14678亩,交通1019亩,其他508亩;开荒增加耕地9252亩。1989年,全县耕地45.89万亩(田32.87万亩,土13.02万亩),人平0.65亩,是湖南省三个人平耕地最少县之一。
  第二节 土壤普查与改良
  一、土壤普查
  1959年1~3月进行第一次土壤普查。查明全县35.3万亩水稻土中,黄沙泥占30.7%,黑沙泥占15.4%,黑夹泥占16.3%,黄夹泥占34.8%,红泥田占0.2%,粗砂田占2.6%;13.7万亩旱土中,黑土占11.5%,砂土占43.3%,黄夹土占35.1%,石渣子土占10.1%。有土壤过粘过沙,有机质含量低,阴山冷浸,地下水位高,有毒物质多,耕层浅薄的低产田16.2万亩;有耕层浅薄、岩石碎片多,有机质贫乏的低产土65000亩。
  1979年11月至1981年3月进行第二次土壤普查。查明全县有7种成土母质,有9个土类,18个亚类,65个土属,134个土种。在33.0757万亩水稻土中有6个亚类,即淹育性14653亩,潴育性25.4088万亩,渗育性255亩,潜育性55408亩,沼泽性2336亩,矿毒性4017亩。查出水稻土中的障碍因素,除潜育、矿毒问题外,还有耕层浅于12厘米的14653亩,土壤PH值在5.5以下的46517亩,含钾在l00ppm以下的24.4753万亩,含磷低于10ppm(碳酸氮钠法)的10.6万亩,低于3ppm(盐酸法)12.4万亩。查出旱土的障碍因素主要是耕层浅薄和有机质含量低。由于一种或几种障碍因素交织在一起,引起产量低于当地平均产量20%的低产田99791亩,占30.17%;低产土52281亩,占37.87%。
  二、土壤改良
  增施有机肥 1959年土壤普查,水田35.3万亩中,有机质含量在4%以上的54350亩,在3%~4%的10.8204万亩,2%~3%的50843亩,2%以下的13.9603万亩。经过20年的增施猪牛粪草等农家肥,发展绿肥,至1979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在33.07万亩水田中,有机质含量大于4%的11.3003万亩,2%~3%的77779亩,2%以下的16502亩。
  加深耕作层 1952年,全县有耕层浅薄的水田16.64万亩,占40%;旱土53770亩,占45%。1953年始,采取深耕或挑老山土、塘泥和其他客土,加深耕作层。1958年,县组织部分领导和农技人员到河南长葛县参观深耕改土,回县后在13个点搞“鹞子翻身”,深耕1米以上。县农科所等单位甚至用炸药爆破,结果土层打乱,肥料跟不上,导致严重减产。60~70年代,每年结合冬季积肥,用土杂肥加厚耕作层。1980年土壤普查统计,水田耕层大于15厘米的占75.3%,10~14厘米的占24.6%,小于10厘米的占0.1%。旱土耕层大于15厘米的占91%;10~14厘米的占9%。80年代,重点推广机械深耕。1989年,全县耕作层大于15厘米的水田占84.5%,旱土占95%。
  开沟治潜 50~60年代,只对部分地下水位高的的洴泥田、冷浸田开些浅沟、小圳,收效甚微。70年代,采取“统一规划、开肠破肚”的办法,根除水害。县委书记舒福盛,副书记刘新田分别深入潜育性田多的壕塘、小塘公社蹲点作样板。壕塘公社原有潜育性稻田4790亩,占水田面积的29.75%。1974~1979年,新开4条人工河,贯穿19个大队,长12.9公里;加深加宽排水沟130条,长62公里;改造环山沟75条,长达21公里。改造后,稻谷产量逐年增加,1980年全社总产9722吨,比1973年增加56.8%。1970~1989年,全县共完成较大开沟治潜工程39处,治理面积28790亩。
  平整土地 1954~1978年,建成梯田41000亩,梯土42700亩,改造坡土42300亩。1965~1978年,进行稻田土地平整,小丘改大丘(每丘2亩~2.5亩),弯丘改长方丘,建成渠成网,排灌分家,道(机耕道)通丘,能机耕的田园化田13处,面积4644亩。
  第二章 作物布局
  第一节 耕作制度
  一、水田
  一年一熟制 民国时期,水田种一季中稻后,大都浸冬、冻坯或板田越冬。一年一熟面积23万亩左右,约占70%。新中国建立后,一年一熟面积逐年减少。1952年为21万亩,占50%;1960年为86800亩,占25%;1989年为9500亩,占2.98%,主要分布在冬春气温低,光照少的下源、车峙、龙口溪、太芝庙等山区。
  一年二熟制 民国时期,一年两熟主要有稻一麦、稻一油、稻一肥、稻一菜,约占水田面积的20%。新中国建立后,50年代,水田冬种面积增多,加上双季稻的发展,两熟面积扩大。1952年,全县两熟面积16.61万亩,占40%。其中稻一肥45000亩,稻一油24600亩,稻一麦75000亩,烟一稻6500亩。1960年,两熟面积增至20.15万亩,占58%,其中稻一稻11.36万亩,稻一麦38000亩,稻一油25000亩。尔后,双季稻面积虽然继续增加,但大多在晚稻收获后再种一季绿肥、油菜、小麦,成为三熟,两熟面积相应减少。1989年,全县为13.09万亩,占39.82%,其中稻一稻84000亩,稻一麦8100亩,稻一油2200亩,稻—薯(马铃薯)8200亩,稻—烟5500亩,稻—瓜(西瓜)2500亩。
  一年三熟制 民国时期,境内有稻—荞—麦、稻—荞—肥等三熟制面积15000余亩。但耕种粗放,三熟亩产粮食只250~300公斤。新中国建立后,三熟制日益发展。1955年,陈家桥区大坪乡黄礼让等人,在一丘0.55亩的双季稻田里试种小麦,收稻谷310公斤,小麦80公斤,三熟亩产752.5公斤,比同样条件的双季稻田每亩增产175公斤,首种稻—稻—麦三熟制。1958年,县农科所在80亩双季稻田试种紫云英成功,亩产鲜草1000公斤。1963年,陈家桥公社大坪大队在15亩双季稻田里试种油菜成功,双季稻亩产460公斤,油菜亩产55公斤。这些三熟制较好地解决了用地与养地、水稻与旱粮、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争地矛盾,得到迅速推广。1968年,全县稻—稻—麦推广5000亩,其中大坪大队扩大到85亩。全国著名农业劳动模范桃源县李光庆两次率人来大坪考察稻—稻—麦三熟的茬口安排和主要农艺措施。1974~1979年,推广苏、沪三熟制小麦高产经验,改进早、晚两季水稻配套的高产栽培措施,全县稻—稻—麦单产提高很快。1978年,大坪383亩稻—稻—麦三熟田,总产383.7吨,亩产1001.8公斤。第四生产队28亩三熟田亩产高达1207.5公斤,创造了新邵县吨粮田的主要栽培模式。1979年,陈家坊公社田里大队石启明,试种1.4亩小麦——西瓜——水稻三
  熟。每亩粮食虽少收200公斤,但收入却增加220元。翌年,陈家坊、潭府等地大面积推广。1989年,全县三熟面积18.83万亩,其中稻—稻—麦62000亩,稻—稻—肥11.20万亩,稻—稻—油8000亩,薯—包(包谷)—稻2000亩,麦—瓜(西瓜)—稻1000亩,麦—豆—稻3200亩。此外,还有麦—烟—稻、烟—稻—肥、包—豆—稻等几种栽培模式。是年,全县开发成功的62000亩吨粮田中,稻—稻—麦(含大麦)占70%。三熟制主要分布在南部各区、乡。
  二、旱土
  1952年,一年一熟制面积35000亩,占旱土的29%。夏秋种红薯、玉米或一季经济作物,冬春丢闲。一年两熟78900亩,占66%,其中薯—麦两熟63100亩,占两熟面积的80%,其余为薯—豆、麦—包(包谷)等项。一年三熟6000亩,占5%,主要是麦—豆—薯、包—豆—薯和部分套种、间作蔬菜、饲料作物。1960年,由于大办钢铁的影响,农村劳动力缺乏,冬春旱土丢荒面积大,一熟占57%,两熟、三熟分别下降为40.4%、2.6%。70~80年代一年一熟面积减少,两熟制稳定在60%左右,三熟面积增加。1989年,全县一年一熟面积占7.54%,两熟占65.69%,三熟占26.77%。在34800亩三熟面积中,麦—豆—薯29000亩,占83%,其余为麦—包—薯、油—豆—薯、麦—烟—薯等项。
  第二节 作物结构
  1952年,全县复种指数为163,1989年为244。各类农作物的播种面积,1989年比1952年增加24.8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增加12.23万亩,经济作物减少6800亩(含果树、茶叶则
  增加46400亩),油料作物增加30500亩,蔬菜增加9400亩,饲料作物增加14200亩,绿肥增加78500亩。1989年各类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比率分别是:粮食73.9%,经济作物2.0%,油料5.4%,蔬菜5.1%,饲料2.3%,绿肥11.3%。几个年度的情况如下表。
  第三章 粮油作物
  第一节 水稻
  一、面积、产量
  水稻古称稌、秔,境内栽培历史悠久。1986年在土桥乡王家坪、陈家坊乡刘什坝出土的东汉墓群中就有稻波网络纹图案。民国时期,境内每年栽培约30万亩,都为中稻。栽培技术落后,单产很低。民国36年(1947),刚劲乡栗山农民刘艳涛,在晒谷田试种0.5亩双季稻,因不懂早、晚稻品种的温光特性而失败。民国38年(1949),水稻32万亩,总产44800吨,亩产140公斤。
  新中国建立后,水稻生产发展较快。1952年,面积39.63万亩,产79060吨。是年,寺门前乡互助组长赵德意试种双季稻0.8亩,早稻因鼠害失收,晚稻收谷50公斤。1953年赵又试种1.1亩,获得成功,早稻收谷230公斤,晚稻收谷240公斤。1954~1955年,全县积极试验、示范推广双季稻。1959年,有水稻40.28万亩,总产84105吨。其中早稻11.77万亩,亩产218.5公斤,晚稻84000亩,亩产167.5公斤。1961年,因灾害的影响,面积减至39.4万亩,总产62230吨,亩产158公斤,为建县后水稻总产最低年。1965年,在努力发展双季稻,增加面积的同时,开始进行品种改良,提高栽培技术,产量稳步上升。1973年,种植面积达58.63万亩,总产L4.255万吨。其中早稻28.02万亩,亩产283.5公斤,晚稻28.12万亩,亩产201公斤。水稻种植面积得到了尽量的扩大,尔后提高单产成为水稻增产的主要途径。1975年开始推广杂交稻,水稻产量再上台阶。1983年水稻面积56.28万亩,总产23.29万吨。早稻26.38万亩(杂交稻136.5亩),亩产409公斤。中稻27600亩,杂交面积占95%,亩产482公斤。晚稻27.14万亩,产11.17万吨,其中杂交稻占73%,亩产438公斤。严塘公社9898亩晚稻,杂交占93%,亩产504.5公斤。实现了新邵早在60年代就提出“晚稻超早稻”的奋斗目标。正如民谚所说:“晚稻超早稻,年年放空炮,有了杂交稻,一举就达到”。1989年,水稻面积58.25万亩。总产23.62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早稻26.53万亩(杂交稻占20.7%),亩产384公斤;中稻27400亩(杂交稻占91%),亩产462公斤;晚稻28.98万亩(杂交稻占96%),亩产420公斤。全县9300亩双季杂交稻,亩产过了吨。与1949年比,水稻面积增加82%,总产增加4.27倍,单产增加1.89倍。
  二、主要增产措施
  (一)品种改良
  民国时期,境内水稻种子由农民自留、互换,品种多、乱、杂,栽培面积较大的传统品种有三百粒、益阳白、金包银、冷水麻、它谷早等。民国26年(1937)邵阳督导区在10区(今新田铺一带)推广菜子粘、黄金籼。民国36年(1947)推广胜利籼、万利籼、茶粘。这些品种比原地方种虽然有所增产,但生育期长,植保技术未跟上,累遭螟害,稳产性能差,种植者甚少。
  新中国建立后,对水稻品种进行了四次较大的改良。
  评选普及中稻地方良种 1952~1963年,县农业部门每年组织农技干部,农业劳动模范对中稻地方品种进行评选,汰劣选优。对高产品种予以推广。1963年统计,全县万利籼栽培57130亩,胜利籼41340亩,金包银51300亩,冷水麻41300亩,四个品种占全县中稻面积的65.5%。栽培万亩以上的还有它谷早,菜子粘、益阳白。
  高杆改矮杆 50年代至60年代初,双季早稻大面积栽培的是南特号、江南1224、陆才号,晚稻是蕃子、老黄谷,都是高杆品种,不耐肥,不抗倒。为此,从1965年起,先后引进矮杆品种50余个,其中栽培面积大的有矮脚南特、青小金,二九青,广解9号,湘矮早4号,广陆矮4号、湘矮早9号等。1975年,湘矮早4号,广陆矮4号、广解9号的栽培面积为10.8万亩,占早稻面积的40%。1980年,湘矮早9号栽培面积65700亩,占早稻面积的25%。1989年,早稻以芦红早、浙幅802、二九丰、7307当家。
  籼稻改粳稻 1958年,早粳引进元子2号,青森5号,晚粳引进松场261,韭菜青等品种。由于引种和栽培技术上的失误,有的早穗,有的“难产”,未得到推广。1965年始,推广晚粳农垦58,其以耐肥、抗倒、高产、米质好,出米率高,深受群众欢迎。人们赞誉为“三八稻”(亩产800斤稻草,亩收800斤稻谷,出米率为80%),1969年,栽培面积占晚稻的70%。后因提纯复壮工作未跟上,70年代初种性退化。继而推广68-166、新粳4号(166—8)、农虎6号等晚粳品种。1975年,全县晚粳栽培面积占晚稻的90%。
  常规改杂交 1975年,土桥公社试种杂交晚稻500亩,在栽培技术缺乏经验的情况下,亩产仍达255公斤,比常规稻增产42%。1976年多点示范,中稻杂交栽培380亩,亩产415公斤,晚稻杂交栽培1508亩,亩产325公斤。自此,杂交稻在全县迅速推广。1979年推广杂交晚稻18万亩,杂交中稻21000亩。组合为南优2号、南优3号、南优6号,汕优6号。同年,在早稻中试插威优青500亩,亩产425公斤。但由于威优青等组合生育期长,早稻增产,晚稻产量不高,发展不快。1984年后,早、中、晚的杂交组合不断优化,早稻推广生育期较短的威优16、威优98、威优35,杂交早稻发展步伐加快;晚稻推广中熟组合威优64与迟熟组合威优6号、汕优桂33等。由于配套合理,双季杂交高产稳产,1989年,全县杂交稻栽培面积35.82万亩,占水稻面积的61.5%,中、晚稻基本杂交化,早稻杂交55000亩,占20.7%。
  (二)栽培管理
  育秧 民国时期,中稻为“清明浸种,谷雨下泥”,水耕水整水播,播后关水保温3天,再间隙排水露芽长苗。新中国建立后,推广盐水或黄泥水选种,药剂消毒,改宽秧厢为窄秧厢,改密播为稀播。50年代,早稻播种期为清明前5~7天;晚稻视品种特性,在插秧前20~40天。早稻推广以芽期干管为主要特征的湿润秧田育秧,晚稻生育期长的品种采用水旱秧(先水管长苗,后排水控苗)。1960年,早稻育秧搞“一早百早”的错误作法,全县25万亩早稻,播种3098.75吨,3月20日以前下泥的占74.3%,结果烂种1339吨,占总播种量的43.2%,补种1331.25吨,插田22.18万亩,每亩耗种20公斤。1962年纠正。1964年,早稻育秧开始推行塑料薄膜或青苔、草子覆盖。草子、青苔来源方便,1969年覆盖面积占90%。晚稻因“农垦58”等粳稻品种水旱秧易感胡麻叶斑病,插后返青慢而改水秧。70年代初,为防止早稻烂秧,相继推广“场坪秧”。“蒸气秧”、“火坑秧”,均因秧苗素质差而未普及,仍以湿润秧为主。杂交水稻对秧苗素质要求高,1976年,按3×6厘米的规格,推行“格子化,粒粒摆”。因花工多改为先分厢稀播,三叶期移密补稀;或先小块密播,三叶一心时,再一根根分插于秧田,培育出分蘖壮秧。
  栽插密度 境内水稻栽插的传统方法为大蔸稀植。民国38年(1949),邵阳督导区调查邵阳10区(今新田铺一带),菜子粘每亩7500蔸,黄金籼每亩5000蔸。新中国建立后,1952年始推广密植。1953~1958年,中稻每亩8000~10000蔸,双季稻为12000~15000蔸,收成较好。1959年,强调“越密越好”,部分地方搞“蚂蚁出洞”、“寸挨寸”、“拼禾蔸”。龙溪铺公社7100亩早稻,有980亩田公社领导认为太稀,拔掉重插,拼成320亩,每亩50000~60000蔸,结果亩产仅50公斤。新田铺公社二房头大队有40亩早稻,每亩插20万蔸,结果失收。1962年提出合理密植。1966~1970年,早稻推广矮杆品种,晚稻推广农垦58,每亩插30000蔸左右。70~80年代的广解9号、湘矮早4号、湘矮早9号等品种,每亩插25000蔸左右,杂交稻插20000蔸左右。1989年开始推广的“双两大”栽培,每亩插12000~15000蔸。
  中耕、排灌 境内历用脚踩田,中耕两次。黄熟前坚持全期不脱水,灌水淹泥。1966~1970年双季稻栽插密,改用手抓田。1971年始,中耕多数改为头次用手抓,二次用脚踩。管水推广“寸水活蔸,浅水分蘖,适时晒田,有水抽穗,干湿壮籽”的办法,大搞“三圳一沟”(防洪圳、灌水圳、排水圳、丰产沟)。1977年,全县早稻“三圳一沟”面积14.88万亩,占早稻面积的56.27%。80年代,推广杂交稻,栽插密度稍稀,两次中耕多数农民用脚踩。“三圳”的疏浚差,极少开丰产沟,仍坚持适时晒田。
  (三)增施肥料
  1952年,稻田播面亩施有机肥(含人粪尿、猪牛粪草、绿肥)700公斤,主要作底肥施用。结合中耕,每亩施石灰50公斤左右。化肥仅在少数农户中试用。尔后,稻田施肥水平随着牲畜饲养量的增加,绿肥面积的扩大,化肥工业的发展逐步提高。1965年,播面亩施有机肥750公斤,化肥8公斤(其中氮肥占30%,磷肥占70%)。1978年,播面亩施有机肥980公斤,化肥50公斤(其中氮肥占71%,磷肥28.1%,钾肥占0.9%)。80年代,绿肥面积减少,厩肥、化肥施用继续增加。1989年,亩施有机肥1100公斤,化肥62.4公斤(其中氮肥占63.2%,磷肥占32.8%,钾肥占4%)。
  (四)病虫防治
  咸丰七年(1857),邵阳、新化蝗虫暴发,时已秋收,幸未害稼,但许多山林的竹木叶被啮食一光。各地人民火烧飞蝗,挖掘卵块,少则百担,多则数千担不等。邵阳知县周玉衡以捕蝗得力,湖南奏请清皇批准予以嘉奖。民国30年(1941),湖南省将邵阳划为治螟县,县政府命令各乡点灯诱蛾,采摘螟卵,对治螟有功者奖。民国36年(1947),刚劲乡公所(驻新田铺),奉邵阳县政府指令,通令嘉奖18保保长萧中铎,称其“能关心民间疾苦,热心治虫,实不可多得,殊堪嘉许。”
  新中国成立后,县委和县政府把病虫防治列为水稻的主要增产措施。50~60年代初,主要防治对象是二化螟、稻苞虫、蝗虫和稻瘟病。1950年,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实行种子消毒,搞“三光”(田间杂草铲光、禾蔸烧光、带病稻草处理光),点灯诱蛾,人工捕捉,土农药毒杀等防治方法。1952年,全县病虫发生面积82328亩,防治75300亩,成灾面积27376亩,损失稻谷6881.3吨,损失率为8%。7月,稻蝗暴发,全县受害面积70000亩,县委组织全县人民捕杀,共捕杀蝗虫7850公斤。1953年始,贯彻“防治并举,以防为主,土洋结合”的方针。是年开始使用化学农药“六六六”、“滴滴涕”,共0.7吨。1955年12.56万亩水稻发生二化螟、稻苞虫,县委发动50000余人采摘卵块,捕捉幼虫、成虫。同时用化学农药11.1吨和烟杆、黄藤根等土农药防治81000亩。治后成灾面积98400亩,损失稻谷5036吨,损失率5.8%。1961年,有13.06万亩水稻遭受二化螟、稻飞虱、稻苞虫交替为害,防治不力,损失稻谷6321吨,损失率9.2%。60年代后期,三化螟迅速上升,三化螟、二化螟混合发生。稻纵卷叶螟、飞虱危害加重。因推广化学农药防治,年水稻病虫损失率为3~5%。70年代虫害以三化螟为主,纵卷叶螟、飞虱不断暴发。因氮素化肥施用过多,品种抗性下降,稻瘟病、纹枯病、菌核病成为水稻增产的重要障碍因素。1974年,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是年病虫发生面积105万亩次,全县“三光”除虫27万亩,拔枯心苗16.7万亩,摘卵75000块,人工捕捉10.3万亩,点诱蛾灯41.55万盏,养鸭25万只,化学农药防治112.9万亩次,治后损失稻谷6650吨,损失率4.9%。70年代中、后期,全县进一步落实综防措施,淘汰湘矮早4号等易感病品种,推广抗病性较强的湘矮早9号,南优2号,南优3号;生物防治在养鸭治虫的基础上推广熊家大队植保员萧红英的保蛛治虫经验;药剂防治使用高效杀螟农药——杀虫脒。1979年,病虫发生59.48万亩,防治82万亩次,治后损失稻谷5610吨,损失率3%。80年代,稻瘟病、纹枯病发病面积大,成为水稻主要病害;三化螟下降,二化螟上升,纵卷叶螟、飞虱仍然严重。水稻病害损失大于虫害。1984年,全县水稻病虫发生172.91万亩次。其中病害占65%。纹枯病发病面积占水稻的50%,稻瘟病在早稻秧田就出现坐蔸死苗。经采取紧急措施防治,治后损失6253吨,损失率2.7%。1989年,水稻病虫发生240.62万亩次,防治251.1万亩次,治后损失7442.5吨,治后损失率3%。
  第二节 小麦
  一、面积、产量
  民国时期,新田铺、严塘是邵阳县的小麦主产区,以产量高,出粉率高著称。民国20年(1931),农业改进所邵阳督导区统计,刚劲、三民、安义、仁义、靖生5乡(全部或大部属新邵)稻田种小麦9950亩,亩产一担五斗(约100公斤)。龙溪铺、坪上、孙家桥等地方的小麦大都种在土里,产量很低。当地人们认为稻田种麦消耗地力,“宁可讨米叫化,不可稻田种麦(方音读ma)”。1949年境内夏收小麦面积85000亩,产3085吨,占粮食总产的5.22%,亩产36.27公斤。
  新中国建立后,小麦生产有较大发展。1952年,全县小麦94200亩,产5560吨,亩平59公斤。50年代后期,部分干部认为稻田种麦与发展双季稻有矛盾,重弹“麦子粑、麦子粑,麦子田里开白花(指小麦后茬的水稻遭螟虫危害而出现的白穗)”的旧调,提出小麦要为发展双季稻让路。1959年,小麦降为36500亩,产1930吨。60年代中、后期,为把粮食生产搞上去,端正对小麦生产的认识,推广大坪大队稻—稻—麦三熟的经验。1967年小麦扩大到90000亩,产7495吨。70年代,学习苏、沪小麦高产栽培经验,先后从江苏、上海请来农民技术员8名,县、区领导和农技干部跟班学习,办高产样板6个,面积980亩。1974年,中共新田铺区委在高楼生产队办点,种小麦26.4亩,亩产172公斤,其中三熟制田小麦22.2亩,亩产191公斤,1.23亩高产示范田,亩产322.7公斤。1978年,县委副书记刘新田带工作组在陈家桥公社大坪大队办点,全队383亩小麦,亩产230公斤,其中大队农科组3.07亩,亩产355.85公斤。在这些样板的推动下,全县小麦单产、总产记录不断创新。是年,全县97200亩小麦,产10250吨。1988年,面积10.23万亩,产13387吨,亩平131公斤,是新邵历史上小麦单产最高年。1989年,冬种面积11.78万亩,翌年产14299吨,居粮食总产的第三位,是新邵小麦总产最多年。新邵县被评为全国夏粮生产先进单位,受到国务院的表彰。
  二、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良种推广 民国时期,境内小麦品种主要是红须麦、和尚麦。50年代引进推广中大2509、南大2419.60年代推广羌豆麦、雅安早、阿波、阿夫和新邵麦1号。70年代,为适应稻稻—麦三熟制的发展,推广生育期较短的扬麦1号、扬麦3号、宁麦701等早、中熟品种。80年代,从抑制赤霉病、纹枯病出发,引进推广抗病性较强的鄂恩1号,湘麦11号。
  播种方式与播种量 民国时期采用点播,株行距为20×25厘米,每亩用种1.5~2公斤。50~60年代,改点播为宽幅条播,播幅15厘米,行距10厘米,每亩用种4~4.5公斤。70年代中、后期,推广苏、沪的深沟、窄沟、四沟(主、腰、围、厢)配套,薄片深翻,均匀撒播经验,每亩播种量增至10~13公斤。80年代初期,为保季节、保面积,推广板田撒播。1986~1989年,为克服板田撒播,难于落籽均匀的弊端,推广窄厢、深沟、免耕密点播,株行距为13×20厘米,每蔸播种7~8粒,每亩用种8~10公斤。
  病虫防治 50~60年代,小麦的病虫害主要是黑穗病、锈病和蚜虫。采取冷浸日晒,进行种子处理。大田防治面积少。70年代,病虫种类增多,以赤霉病、白粉病、蚜虫为主。1970~1980年,小麦赤霉病除1974年、1976年属中等发生外,其余9年均属大发年。由于防治及时,治后损失率为4~7%。80年代,白粉病、赤霉病危害加剧。1980年3~4月,雨日多达50个,赤霉病暴发,施药抢救效果差,小麦因病比上年减产49.5%。1989年春,白粉病暴发,损失产量1687.6吨,治后损失率14.5%。
  第三节 甘薯
  甘薯新邵境内俗称红薯,始栽于汉末。清代、民国时期,农户均有栽培。在下源、小南、太芝庙等山区,素有“红薯半年粮”之说。品种多为长藤薯。二十世纪20年代引进邵阳白皮薯(原产全州),其产量高、藤短、不需翻藤,俗称“懒红薯”、“茶蔸薯”。30年代,县境邵阳白皮薯栽培面积占60%左右。浏阳红皮(江南薯)、鸡蛋黄(红心薯)、奶浆薯亦有栽培。1949年,红薯面积68500亩,亩产109公斤(折稻谷,下同)。
  50年代,县人民政府鼓励农民垦荒扩种,推广温床育苗,提早栽插季节。1952年,全县10.60万亩,产18024.5吨。1958年面积12.04万亩,产21070吨。1960年,因“五风”影响,有些旱土丢荒,面积下降为89800亩,培育管理差,产量只7723吨。60~70年代,部分旱土改水田,同时旱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红薯面积减少为70000亩左右。但引进推广了耐瘠、高产的广东白皮薯等新品种,单产提高。1973年种69131亩,产31103吨,亩产456.5公斤,是新邵县红薯单产最高、总产最多年。1989年84339亩,总产29270吨,仅次于水稻,亩平347公斤。品种以邵阳白皮薯、广东白皮薯当家,少量栽培的还有湘农黄皮薯、湘薯1号等品种。
  第四节 油菜
  油菜原名芸苔、苔芥,以种出西域台城得名。宋仁宗嘉祐时(1056~1063)改称油菜。清光绪年间(1875~1908)在境内已大量种植。民国时期油菜成为境内的主要油料作物,除部分食用外,较多地用于照明和敬神。新中国建立后,1952年种24600亩,产菜籽1478.25吨,品种以白菜型为主,少量芥子油菜。1955年引进推广甘兰型胜利油菜。1956年始,因推广双季稻和扩种绿肥,面积减少。1970年仅9440亩,只产338吨。尔后,扩大稻—稻—油三熟面积,改直播为育苗移栽,推广矮架早、湘油5号等新品种、面积回升。1980年,县委采取“油菜包一季,责任到劳力,产品归集体,超产有奖励”的办法,促进其发展,1982年种47800亩,产籽3437吨,创历史最好水平。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许多农民认为种油菜经济效益差,面积又下降。1989年种11882亩,产957吨,主要品种为湘油5号、湘油6号、矮架早、上海802。
  第五节 小宗粮油
  大麦 古称牟。1952年种60600亩,产2580吨,亩产42.57公斤,居粮食总产的第四位。品种有四棱、六棱大麦。1965年种47400亩,产2595吨,是新邵历史上大麦总产最多年。尔后,因品种老化,食用性、丰产性都不如小麦,种植日少。1980年只2500亩,仅产185吨,不少地方把大麦排在“粮林”之外,贬为绿肥。从1984年起,随着啤酒、制糖和配合饲料生产的发展,大麦需求量增加。是年冬,县农业局在土桥乡岭背村搞“大麦加双季杂交稻”亩产过吨粮的试点,引进推广矮早三、76—25、沪麦10号等二棱型矮杆大麦,改进栽培技术,种植41.84亩,翌年收麦7487公斤,亩产178.94公斤。村党支部书记萧解祥的1.38亩高产示范田,亩产320.6公斤。1989年全县种11060亩,产1252吨,亩产113公斤,居粮食总产的第五位。
  马铃薯 又称洋芋,清道光年间(1821~1850)引进。新中国建立后,马铃薯发展快。1952年种1545亩,产154.5吨。传统品种是腰子洋芋(红洋芋)、它它洋芋(白洋芋)。1956年,县人民委员会发动群众种秋马铃薯1533亩,产153.3吨。1958年种12665亩(其中秋马铃薯252亩,产37.8吨,以后消失),产1570.8吨。60~70年代初,面积为7000亩左右,产量在700吨左右。70年代中期,从东北、内蒙等高纬度地区大批量引种,解决品种退化问题,单产提高。同时推广稻—马铃薯两熟制,城镇郊区将其作为淡季蔬菜利用,栽培地域逐步从山区向丘岗区,从旱土向水田发展,面积扩大。1989年种18276亩,产3676吨,居粮食总产的第
  四位。
  玉米 又称玉蜀黍,境内俗名包谷。民国时期,岗丘区一般与红薯、豆类套作,以取食嫩包谷为主。山区则多利用伐木迹地,与幼林间作3~5年。有的则放火烧荒,在火烧地上播种,称“火烧包谷”,是无田农民的一宗重要粮食。新中国建立后,玉米在50年代有所发展,1952年种6700亩,产437吨。1958年种9400亩,产701吨。以后因品种老化,耗肥多,单产比薯类低,种植面积逐步减少。1973年降至4234亩,产347.9吨。1979年,县委为发展玉米生产,从花垣、慈利、石门等县雇请11名农民技术员,在壕塘、五星、龙口溪等公社办10个大队高产示范点,种植156.73亩,亩产209公斤。是年,全县玉米4400亩,产409.2吨,亩产93公斤。80年代,推广杂交玉米,改稀植为密植,单产、总产均有增加。1989年种3059亩,产448吨,亩产146.45公斤。
  荞麦 古称乌麦,有春荞、秋荞两种。1952年种29300亩(春荞8100亩,秋荞21200亩),产110吨。1953年大旱,夏粮减产,县委、县政府发动农民大种荞麦,进行生产自救,面积达68169亩(其中秋荞58607亩),产3070.7吨。以后因秋荞与双季晚稻争地,面积减少,1989年只1187亩(春荞361亩,秋荞826亩),产113吨。
  大豆 县境农民以其种皮多为黄色而称为黄豆。1952年种3512亩,产149.35吨。1960年种7046亩,产1636吨。70年代,国家用稻谷兑换大豆的比例高达2.5:1,又推广新田铺的麦—豆—薯三熟制和雀塘公社利用“四边”地扩种大豆的经验,发展较快。1978年种15800亩,产1185.9吨,1984年种36300亩,产3907吨。1989年种40163亩,产4564吨,亩产113.6公斤。
  花生 1952年,全县种1780亩,产195.8吨。1959年种2152亩,产129.1吨。1969年种3567亩,产304吨。1979年种3269亩,产219.5吨。1989年种4086亩,产456吨,其中新田铺区1611亩,产196吨,分别占全县39.4%和43%。
  历年少量栽培的粮油作物还有蚕豆、碗豆、燕麦、小米、糁子、芝麻、向日葵、篦麻等。曾一度试种,不久就消失的有黑麦、木薯、油沙豆。
  第四章 经济作物
  第一节 柑桔
  一、发展概况
  新邵境内柑桔以宽皮桔类为主,柚、橙类有少量栽培。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8),陈家桥一带引进朱红桔。民国27年(1938)集云乡(今雀塘乡)岳卓如从邵阳郊区曼真农场引进40株温州密柑栽培。
  新中国建立后,柑桔生产发展很快。1952年,全县种植200亩,产36.25吨。1957年,从邵阳地区园艺场引进温州密柑3000株,在新田铺乡栗山、金家等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集体柑桔园。1958年面积280亩,产51.5吨。60~70年代,大办社、队园艺场,发展速度加快。1965年面积5000亩,产85.3吨。1976年面积9100亩,产276吨。1977年1月27日至2月2日,持续7天冰冻,日平均温度为-5.7℃,最低温度为-10.7℃,柑桔受害株率达95.4%,冻死柑桔15万株,当年产量比上年减少80.2%。1978~1980年,县革委从地方财政中安排12万元支持恢复、发展柑桔生产。1981年普查,全县有柑桔123万株,面积19400亩。在普查的基础上,按照柑桔避冻区划,调整布局;省、县投资52500元,发放周转金14.75万元,扶植柑桔生产;推广雀塘公社龙头园艺场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管理水平;推广新田铺公社射虎塘大队建立家庭小桔园的经验,扩大面积。1989年,全县柑桔总面积35000亩,结果面积17705亩,产8508吨。
  二、主要技术措施
  种苗引进与繁育 民国时期的朱红桔,采用在母体枝条上挂罐压条繁殖。新中国建立初,推广温州密柑,品种以尾张为主。1957~1959年,在县农科所、县高桥苗圃等地建立5处育苗基地,采用酸橙苗作砧木,与良种接穗进行切接、劈接,接后用席草捆扎,壅土保湿,育出苗木20万株。但遇上三年困难时期,只移栽5000株,其余被毁掉改种粮食。60年代,逐步改用枳壳苗作砧木,推广塑料薄膜包扎技术,育出苗木450万株。70年代,先后引进龟井、宫川、松木、松山、立间、兴津等品种,改枝接为芽片腹接,改早春嫁接为秋季嫁接,成活率由60~70%提高到90%。1982~1986年,为调整柑桔上市时期,增植早熟和迟熟品种,在32个村园艺场建立早熟密柑良种繁殖基地,繁殖宫川、兴津、龟井等苗木100万株。1987始,重点发展迟熟椪柑。1987~1989年,引进“8302”、“8304”、“8306”等23个椪柑优良株系、由17个
  专业户负责育苗66亩。1989年定植椪柑20500株,面积117亩,存圃苗木63.8万株。
  栽培管理 50~70年代,柑桔大都在新垦的荒地上开穴定植,树冠修剪为园头型结构,施肥重点放在春季,建园标准低,管理差,投产慢,单产低。1981年普查,1957~1980年定植73.66万株,投产的19.90万株,仅占27%,亩产281.5公斤,株平4.5公斤。其中:1972年定植的26086株,10年龄坐果株率只54.5%;1977年定植的49590株,4年龄坐果株率只19.3%。80年代,全面推广深沟撩壕压肥栽培技术,改造低产老桔园,提高新建桔园定植标准。修剪注意外围开窗,打开光路,促内外结果。看树适时适量疏摘春梢保果。施肥重点改在秋季,克服春梢旺长加剧落果,促当年果实迅速膨大,并为翌年培养出良好结果母枝。
  病虫防治 50~60年代,虫害防治对象主要是天牛和恶性叶虫。天牛采用人工捕杀,恶性叶虫用“六六六”药粉防治。70年代,花蕾蛆和诱壁虱成为主要防治对象。80年代,红蜘蛛、蚧壳虫、常暴发成灾。防治方法是,开沟沥水,增施肥料,去掉病虫枝;加强预测预报,抓住虫病发生高峰期喷药;推广矿物油乳剂,减少天敌杀伤,提高防治效果。1989年,柑桔病虫发生15万亩次,防治12万亩次,治后损失产量300吨,损失率为5%。
  第二节 烟草
  一、晒烟
  民国时期,境内三民乡、集云乡、仁义乡、宝善乡(即今严塘、雀塘、陈家桥和扶锡等地)是邵阳县的烟叶主产区。西坪陡岭烟叶,色泽金黄,冲劲好,吸味芳香,在省内外久负盛名。酿溪是邵阳县烟草的集散地,设有5个烟庄,远销长沙、武汉、上海,出口东南亚。
  新中国成立初期,晒烟仍是新邵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品。1952年栽培8766亩,产1796.8吨,亩产205公斤。后由于重点发展烤烟,晒烟减少。1977年只53亩,产2.9吨。1978年后稍有回升,1989年面积288亩,产33吨。
  二、烤烟
  1952年,湖南省农林厅农技干部吕金城在陡岭、麻溪等地发动440户农民,试种烤烟185亩,亩产60公斤。品种为三保险、黄苗渝。因成本高,经济效益差,1956年降为23亩,产2.3吨。从1960年起,为适应卷烟工业的需要,县人民委员会每年将烤烟生产作为指令性任务下达到社、队,县有关部门积极做好栽培、烘烤、收购、销售等方面的服务。1967年发展到22400亩,产2696.8吨,成为湖南省烤烟生产基地县之一。1968年始,水田扩大粮、棉面积,烤烟以旱土种植为主,1970年面积降为12200亩,产L000吨。1971年开始,不顾市场情况,连年向基层加大指令性生产任务;引进推广产量虽高,但质量很差的罗丝头、长勃黄等品种。1978年种植23400亩,产1919.4吨。烟多滞销,收购部门先行压级压价,继而停止收购。农民种烟积极性受挫。1980年降至9000亩,产933.5吨。1981年,中共湖南省委决定加价30%收购,基层干部苦口婆心,说服农民多种烤烟,1982年回升为19956亩,产2362.75吨。但烤烟的质量仍然没有引起重视。1983年由于烟叶质量差,全县每吨烤烟收购均价比1982年低160元,基层干部泄气,种烟农民满口怨言,烤烟生产再度滑坡。1987年仅种1190亩,产143吨。1988年,县政协主席李子超赴桂阳县学习、考察,总结新邵烤烟生产“三起三落”的经验教训,政协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议案,加强对烤烟生产的领导。1989年,县财政、县烟草公司拨款33万元,支持发展烤烟生产;进行品种改良,全面推广适产、优质的红花大金元、G140、G28、K326、G80等良种;控制氮素化肥,增施磷、钾和有机肥,改进栽培技术,提高烤烟质量。是年,全县烤烟种植8504亩,产983吨,其中严塘乡产397吨,占40.4%。
  第三节 茶叶
  清代史志,对县境茶叶的记载甚多。“桂丁茶出产邵阳白云岩,味微苦而特清,酷暑以一叶入茶瓯,至隔宵不变味”。“良茶产龙山、赤水者甘”。清末开始向国外出口。民国时期,岱水桥、洪溪、雀塘铺等地农民利用土边种植茶树,产量甚高,是新化、邵阳两县的主要产区。
  新中国建立后,茶叶生产发展较快。1952年茶园2000亩,采摘面积1800亩,产茶60吨,亩产33.3公斤。1956年起,各农业生产合社发展集体茶园,1958年面积增至5766亩,采摘面积2800亩,产茶82.75吨。1959年起,因粮食紧缺,部分地方毁茶种粮,至1964年,茶园面积降为3200亩。1965年,贯彻毛泽东主席“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的指示,积极恢复和发展社、队茶园。1978年达23292亩,产茶351.65吨。1981年开始,按农业区划对不宜种茶地方的茶园进行改种。同时,国家拨款91500元,提供贴息贷款20万元,对低产茶园进行改造。1989年,全县茶园面积13905亩,采摘面积11874亩,总产515吨,亩产43.37公斤。
  第四节 辣椒
  清代,雀塘、花桥、严塘、寺门前、酿溪、陈家桥一带是宝庆辣椒的主产区,所产辣椒以鲜红、籽少、味辣而著称。新中国建立后,干辣椒是新邵重要出口物资。1952年,全县种植6082亩,产(干果,下同)903.15吨,县供销社收购632.2吨,占70%。1955年7853亩,产1037.6吨,亩产132.1公斤,为历史上单产最高年。1958年10月,在建立人民公社时,将各农户种的辣椒收归生产队或公共食堂所有,产量下降,1960年为3978亩,产176.1吨。1961年5月解散农村公共食堂后,集体、个人都种,1963年又恢复到7256亩,产423吨。1972年,省外贸局将雀塘、花桥两公社列为辣椒出口生产基地,实行优质优价,并在化肥、社员口粮上给予支持。1973年,全县面积7814亩,产494.11吨,亩产63.23公斤,其中雀塘、花桥产178.1吨、占36%。1981年基地撤销。以后国家将辣椒定为三类农副产品,1987年外贸部门停止收购。1989年,全县种植13282亩,产1230吨,亩产92.6公斤。
  第五节 棉花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境内有少量栽培。民用棉花、棉布大都来自益阳、常德和湖北省。民国28~34年(1939~1945)日本侵略军犯湘,棉花、棉布来路受阻,农民种棉花者增多,面积约4000亩,由于栽培技术水平低,亩产只4~5公斤。抗战胜利后,许多农民认为种棉织布不如买棉买布,种植面积减少。新中国建立后,1952年种3210亩,产21.15吨,亩产6.59公斤。50年代末,棉花、棉布供应紧张,中共新邵县委为解决人民的衣着、被盖问题,将棉花列为各级干部的指令性生产任务,动员全县人民多种棉花。1965年,从慈利、浙江等高产棉区聘请11名农民技术员来县传授棉花高产栽培技术。是年,全县种植7900亩,亩产22公斤。新田铺公社栗山大队80亩棉花,亩产41公斤,第五生产队的1.2亩高产示范田,亩产160公斤。1973年,栗山五队以刘志成为主的植棉小组,种植19亩,亩产61.4公斤。刘志成荣获湖南省植棉劳动模范称号。1974年,全县植棉1402亩,产350吨,是新邵县棉花总产最多年份。80年代,国家调整棉花生产布局,压缩分散产区。从1981年起,新邵县无棉花生产指令性任务,栽培面积减少。1989年面积1332亩,产68吨,亩产51公斤。其中新田铺区棉花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县的49%和40%。
  第六节 生姜
  新邵生姜辛辣多筋,独具风格,栽培历史悠久。民国时期,酿溪生姜是邵阳县特产之一。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生姜大部分由新邵联合工厂加工成干姜销往全国各地或出口国外,市场销路畅,种姜经济效益好。1952年种4500亩,产4506吨。1959年种6619亩,产6407吨。1960年生姜开始滞销。1965年县联合工厂停止加工干姜。1961~1975年年平均种植面积为1800亩。1976年后,生姜销路看好,价格稳中有升。1989年种3026亩,产3334吨,主产地在龙口溪、小南两乡。
  第七节 百合
  新邵境域的寺门前、陈家桥、长冲铺等地历为宝庆百合的主产区。其鳞片肥大,洁白细嫩,形似龙牙,故称龙牙百合。味甘,能清热润肺止咳,宁心安神,通利大小便。民国初期,百合向南洋各国出口,销路好,价格高,种者甚多。抗日战争期间,出口销路断绝,面积、产量大减。新中国建立后,1952~1958年面积由216亩增至569亩,产量由37.8吨增至119.2吨。1961年,百合生产陷入低谷,面积仅19亩,只产3.2吨。1966年以后,市场销路时好时差,面积、产量起伏不定。1971年种535亩,产113.25吨。1989年种331亩,产78吨。寺门前、陈家桥、长冲铺3乡占全县总产的77.6%。
  第八节 蔬菜
  种类 据1981年农业区划普查,全县蔬菜有13类,66种。根菜类有萝卜、胡萝卜。白菜类有大白菜、小白菜、菜苔。甘兰类有包菜(甘兰)、花菜(花椰菜)、甘兰球(球茎甘兰)、芜菁甘兰(灰萝卜)。芥菜类有青菜(芥菜)、大头菜、榨菜。绿叶菜有莴苣(莴笋)、芹菜、菠菜、蕹菜、冬苋菜、苋菜、茼蒿、菾菜(牛皮菜)、雪里蕻。香辛菜类有洋葱、大蒜、韭菜、藠头、小葱、大葱、芫荽、紫苏。茄果类有蕃茄、茄子、辣椒。瓜菜类有黄瓜、冬瓜、南瓜、瓠瓜(白瓜、水瓜)、丝瓜、甜瓜、苦瓜。豆菜类有菜豆(四月豆)、豇豆(豆角子)、碗豆、扁豆(娥眉豆)、刀豆、毛豆。薯芋类有薯蓣(白薯、脚板薯)、豆薯(凉薯)、马铃薯(洋芋)、芋头、生姜。水生蔬菜有莲藕、荸荠、茭白(高笋)、水芹。多年生蔬菜有竹笋、蕨类、槿花、黄花、百合。食用菌类有蘑菇、香菇、平菇、木耳、金针菇、草菇、野生菌。
  面积 1952年,全县种植47418亩,人平0.12亩。1960年,为渡过“苦日子”,县委提出“低标准(口粮标准),瓜菜代”,农村社员、机关干部和厂矿职工纷纷种菜自救。1961年,全县蔬菜达10.26万亩,人平0.24亩。60年代中、后期,人民公社划给每个社员自留地0.05~0.07亩种菜,全县蔬菜面积调整为50000~60000亩。70年代初,一些农村干部认为社员用自留地种商品蔬菜是“资本主义尾巴”,极力加以限制,蔬菜面积减为35000亩左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蔬菜面积增加。1989年56821亩,人平0.08亩。
  第九节 其他经济作物
  西瓜 民国时期,境内已有栽培西瓜的记载,但种植者不多。新邵建县后,50~60年代仍只县农场、酿溪、寺门前、陈家桥等地有少量栽培。1976年全县种400亩,产323吨。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西瓜需求量增加,发展加快。1980年1700亩,产1772.6吨,1989年4673亩,产6504吨。各区均有栽培,主产地在严塘、陈家坊、新田铺。
  蘑菇 1972年,供销部门在新田铺公社采用室内扎架,试种1933平方米,收入9500元。1978年发展到28个公社,3281个生产队,面积25.55万平方米,收入154万元。产品售交邵阳市罐头厂加工成蘑菇罐头出口。1980年,全县有30个公社,4609个生产队种菇37.77万平方米,产菇1181.2吨,产量占湖南省的70%,收入236.15万元。1981年开始出现滞销,邵阳市罐头厂压价限购,面积减少。1985年仅42477平方米,产173.5吨,收入25.6万元。1986年,副县长刘正常率5人赴浙江、福建学习蘑菇室外栽培经验,以投入少,成本低,在全县大面积推广。1989年,全县种16.3万平方米,产菇450吨,收入108万元,多数为室外栽培。
  黄花 民国时期,扶锡、壕塘、雀塘等地有少量栽培。新中国建立后,1952年种400亩,产24吨。1961年降至24亩,产1.8吨。1962年以后,迂回上升,1989年种1632亩,产170吨,其中扶锡乡占51.8%。
  甘蔗 民国时期,陈家桥、寺门前、酿溪等地种植较多,其他乡、村有零星栽培。新中国建立后,1952年种1789亩,产3399吨。1959年种4425亩,产8716吨。60年代,多数蔗田改种粮食。1968年仅210亩,产313.5吨。70年代,邵阳市糖厂扩建,提高鲜蔗收购价,实行定购定销,蔗粮挂钩,甘蔗生产回升。1975年种3074亩,产7560.35吨。1989年种1674亩,产蔗5629吨。
  小水果 新邵栽培的小水果有梨、桃、李、枣、葡萄、枇杷、板栗、柿、杨梅、石榴、梅、核桃、无花果、木瓜、枳椇、丁香、桑椹、银杏、草莓、杏等,野生的有茅栗、三叶木通、猕猴桃等。民国时期,多为各户零星种植,比较集中的有排楼边的梨子,小庙头和坳背后的枣子,浒溪的杨梅,大树的李子。50年代,梨、桃、李、枣、葡萄在一些国营、集体园艺场成片栽培,农户也利用屋前屋后隙地种植。1952年,全县栽培面积9300亩,产300.25吨。其中梨62.5吨,桃42吨,李60.25吨,枣55吨,葡萄2.5吨。1958年,面积7320亩,产340吨,其中梨100吨,桃20吨,李75吨,枣80吨,葡萄5吨。人民公社化后,社员屋前屋后的零星果树大部分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集体的小水果林在“柑桔热”的冲击下,大都改种柑桔。1976年小水果面积4120亩,产386.3吨,其中梨271.55吨,鲜枣51.8吨,葡萄1.55吨。1984年,为克服水果生产的单一化,县组织部分干部赴浙江乐清考察。回县后,建立小水果育苗基地8.7亩,推广巨峰系列葡萄、柰李、特早熟桃等优良品种,供应苗木,发动群众种植。1989年,全县面积9000亩,产935吨。其中梨3038亩,产319吨;桃1883亩,产150吨;葡萄557亩,产75吨;枣1500亩,产125吨;柿100亩,产15吨;李100亩,产150吨;其他1822亩,产101吨。
  第五章 种子工作
  第一节 育种
  新邵麦1号(原名12515) 县农科所农技干部毕先杰于1958~1962年从地方品种和尚麦中穗系选育而成。表现抗病性强、耐瘠,一般亩产100公斤。1965年全县推广20000亩,邵阳地区部分县亦有栽培。
  陆选1号 1965年新田铺公社栗山大队农民技术员刘带生从早稻陆财号中选出。比陆财号杆矮、早熟,苗期抗寒力强,亩产350~400公斤,1968年全县各地均有栽培。
  新粳4号(原名166-8) 毕先杰于1970~1975年从68-166中穗系选育而成。1973~1975年经省级鉴定为优良品种。在省晚粳区试中,居供试品种第二位,比对照农垦58增产14.7~16.1%。1977年邵阳地区栽培100万亩,粤、苏、川、皖等省亦来县大批量引种栽培。
  朝70 毕先杰于1971年从朝阳1号中穗系选育而成。1974年参加邵阳地区联合早籼迟熟组试验,平均亩产389.8公斤,比湘矮早4号增产7.2%。1974~1986年,全县年栽培5000~15000亩。
  结合121 毕先杰于1972年利用C系统无花型不育株与“朝二”杂交,经4年选育,1976年定型,1978年推荐到邵阳地区早稻联合区试,居七个供试品种的首位,比对照广陆矮4号增产4.8%。1978~1981年全县年栽培面积15000~20000亩,邵阳地区其他县亦栽培。
  龟井7801、龟井7802 新邵县农业局农艺师刘正常从早熟密柑龟井中选育而成。经省1981~1983年鉴定,连续3年被评为优良单株。
  邵早籼2号(原名86-2) 新邵农业局副局长何果民采用多亲本复合杂交育成。1988年、1989年参加邵阳市区试,两年亩产分别为419.3公斤,462.6公斤,比对照二九丰分别亩增43.6公斤、64.9公斤。1989年经邵阳市品种审查小组审定通过命名。是年,全县栽培面积20000亩。
  第二节 引种
  1952~1955年,农业局和农科所引进少量品种。1956~1980年大批量的种子引进由农业部门鉴定,粮食、供销(绿肥、经济作物、果树种苗)部门调运、销售。1981~1989年,粮食、绿肥种子由县种子公司负责引进销售,经济作物、果树种苗由农业局、供销社、多种经营办公室购销。1952~1989年,全县引进粮油作物良种(不含在品种对比中被淘汰的品种)489个,其中早稻196个,晚稻107个,中稻65个,小麦42个,大麦12个,红薯19个,马铃薯12个、玉米10个,油菜20个,大豆6个;经济作物良种230个,其中烤烟15个,柑桔42个,茶叶3个,棉花4个,西瓜12个,蔬菜95个,其他59个。共调入粮食作物种子6387.1吨,其中水稻1933.6吨,旱粮(主要是小麦、马铃薯)4453.5吨;调入绿肥种子1650吨,经济作物种子1147吨,果树苗木1805.7万株。
  第三节 繁殖、制种
  常规种子繁殖 1956~1957年,县农场繁殖红脚早、南特号441.8吨。1959年,全县12个公社217个大队建立农科站,有种子田26200亩(其中单本繁殖田1250亩),繁殖早粳原子2号,晚粳老来青等品种2625吨。1965年,全县31个公社和13个基点大队建立种子专业队,共有种子田42000亩,繁殖陆财号、江南1224等良种1090吨。同时,各生产队按本队水田面积2.5~3%的比例,建立种子单本繁殖田。1972年,建立“四级农科网”和“三田”,县有示范农场,公社有农科站,大队有农科队,生产队有农科组,共有农技员1960人,负责繁殖、提纯复壮良种。“三田”面积5642.8亩,其中品种对比田1011.1亩,良种示范田3425亩,单本繁殖田1206.7亩。1981年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公社、大队常规品种繁殖体系撤销,由县种子公司组织种子生产与供应,1956~1989年县内共收购粮食作物种子22698.3吨,其中水稻18133.8吨,旱粮(主要是小麦)4564.5吨。除少量外调外,其余由县政府统一调配,供应县内农民。
  杂交水稻制种 1975年7~10月,县革命委员会派员至广西黎塘制杂交稻种100亩,产杂交种子2650公斤。同年,在县农科所和广东湛江繁殖不育系240亩,获不育系种子4400公斤。以后除参与省、地组织的三下海南制种外,其余均在县内进行。1975~1989年共制杂交稻种9665.1吨,除满足县内需要外,还大批量销往常德、益阳等地和鄂、赣、浙、闽等省。新邵制种质量好,产量高,1989年被列为国家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点县。
  第六章 肥料
  第一节 家肥
  新邵农家肥以厩肥(主要为猪、牛栏粪)为主,其次是人粪尿、火土灰、阳沟泥(凼肥)等。历由各农户自积自制自用。1952年,全县积制家肥37.06万吨,耕地(本章各节均含茶园、果园面积)亩平677公斤,其中厩肥27.56万吨,亩平503公斤。农业合作化后,厩肥由集体收集、施用,按质定价,作为社员的现金投资或投工。土杂肥由集体组织劳动力积制,定额记工。1959年,人民公社取缔私人厕所,将私养猪收归集体,填掉阳沟凼,家肥积制减少。1960年积10.50万吨,耕地亩平207公斤,其中厩肥81000吨,亩平159公斤。1961年,调整人民公社管理体制,社员所积肥料上交集体,按质按量计算工分(或现金),并实行基本口粮与基本家肥投资挂钩,超交奖粮,少交扣粮,家肥数量增多。1970年,全县积制家肥62.2万吨,亩平1282公斤。其中厩肥32.21万吨,亩平664公斤。1981年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农民养猪积肥的积极性高,厩肥增多,但土杂肥积制减少,1989年,共积家肥68.48万吨,耕地亩平1325公斤,其中厩肥45.95万吨,亩平889公斤。
  第二节 绿肥
  1952年绿肥种植面积48300亩,其中苕子占61%,其余为大麦、蚕豆、满园花等,总产82000吨,耕地亩平142公斤。1957年为85000亩,产12.8万吨,耕地亩平233公斤。1958年开始在双季稻田中推广紫云英,绿肥面积逐年增加。1965年面积达10.8万亩(其中紫云英占60.9%),总产14.04万吨,耕地亩平270公斤。是年,新田铺公社栗山大队养红萍5亩,全部被萍螟毁掉。1974年,面积24.15万亩(其中紫云英占97.34%),总产32.6万吨,耕地亩平658公斤,是新邵绿肥面积最多的一年。是年,潭府跃进、土桥胜利等大队在稻田中间种田菁,后因与水稻争光而未能推广。1975年,从福建请来一名农民技术员,在陈家桥公社大坪大队的早稻田中放养红萍20亩成功。亩产鲜萍1500公斤,后因与早稻早发有一定矛盾,未能推广。1976年后,由于稻—稻—麦、稻—稻—油等三熟制面积的发展,绿肥面积减少。1989年为12.67万亩,总产15.2万吨,耕地亩平294公斤。其中紫云英占70%,余则为大麦、蚕豆等。
  第三节 化肥
  1952年县境首次使用硫酸铵3吨。1956年首次使用过磷酸钙17吨。1957年,全县化肥用量685吨,其中氮(以标氮计)643吨,磷(以过磷酸钙计)42吨,耕地亩平氮、磷分别为1.17公斤、0.08公斤。1962年后,化肥用量增长较快。1965年3570吨,其中氮1067吨,磷2503吨,耕地亩平氮、磷分别为2.05公斤、4.8公斤。1979年首次使用氯化钾11.6吨。1978年化肥用量34358吨,其中氮24469吨,磷9574吨,钾(氯化钾计)315吨,耕地亩平氮、磷、钾分别为49公斤、19.18公斤、0.63公斤。1986年,全县首次使用微肥1000公斤。1989年化肥用量56888吨,其中氮35364吨,磷18660吨,钾1245吨,复合肥1614吨,微肥5吨。耕地亩平氮、磷、钾分别为68.43公斤、36.1公斤、2.4公斤。
  第七章 植物保护
  第一节 服务队伍
  1952年,县人民政府建设科内有1人负责植保工作。1956年,县农业局设植保科,配备专业技术干部7人,12个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各有植保干部1人。1965年始,在公社、大队、生产队陆续配备专职或兼职植保员,逐步健全病虫防治专业队伍。1975年,全县有社、队植保员20000余人,每个公社有专职植保员1~2人,每个大队、生产队有兼职植保员1~4人。1982年,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大队、生产队的植保队伍解散,公社植保员亦兼并裁减,全县保留全民所有制植保职工14人,集体所有制植保职工34人(其中兼职的19人)。1989年,为农业升温,建立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站,全县植保队伍增至60人,33个乡、镇中,除2个小乡是兼职外,其余每乡(镇)有专职植保员1人。
  第二节 预测预报
  1952年,湘中病虫防治站派技术干部吕浮平在十二区大坪乡蹲点,设诱虫测报灯一盏,开展水稻虫情预测报。1957年,建立新邵县病虫测报站,配测报员4名,定期点诱蛾灯,定点观察调查,开展对水稻螟虫、飞虱、叶蝉、稻瘟病和小麦黑穗病、锈病等的预报。是年,印发《病虫情报》8期。1959年,全县12个公社均建测报站。1961~1968年,公社测报站撤销,由县雇请农民技术员在陈家坊、巨口铺、坪上设三个测报点,每年发《病虫趋势分析》、《病虫情报》10期左右。1970~1982年,县增设新田铺、孙家桥测报点,并在土桥公社大田大队建立350亩田的系统观察区。测报项目除水稻螟虫、飞虱外,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纹枯病和小麦的赤霉病、白粉病等均被提到主要地位。每年发《病虫趋势分析》、《病虫情报》15期左右。1983~1989年,因经费困难,5个农民测报员裁减,从植保植检站职工中内部调整,保留测报人员3~4人。预报范围由粮食作物扩大到柑桔、甘蔗等经济作物,每年刊发《病虫趋势分析》、《病虫情报》15~20期。
  第三节 农药用量与剂型
  用量 50~60年代,农药一般只在水稻上施用。1952年使用六六六、滴滴涕等0.5吨。1957年为25.3吨,耕地亩平4.7克。1968年使用421.65吨,耕地亩平0.86公斤。70年代,农药施用由水稻扩大到小麦和柑桔、烤烟、油菜、蔬菜等作物。1977年农药用量1142吨,耕地亩平2.45公斤。80年代,农药的施用面积更广,但多数农药剂型由粉剂改成乳剂或水剂,有效成份提高,农药用量减少。1989年施用428.93吨,耕地亩平0.93公斤。
  剂型 1952~1965年杀虫剂以有机氯制剂六六六、滴滴涕为主;杀菌剂采用汞制剂西力生、赛力散,铜制剂硫酸铜、波尔多液,硫制剂石硫合剂等。1966~1970年杀虫剂以甲基(或乙基)1605、六六六混合粉为主,年混合粉施用量占农药总量的43.5~56.3%。其余为马拉硫磷、乐果、敌百虫等。杀菌剂使用抗菌素稻瘟散、春雷霉素。赛力散、西力生等汞制剂逐步淘汰。1976~1989年,杀虫剂逐步淘汰残毒大的有机氯等制剂,使用较多的有速灭威、叶蝉散、杀虫脒(80年代中期淘汰)、杀虫双、甲胺磷等有机氮、有机磷和其他制剂。杀菌剂推广抗菌素类井岗霉素,有机磷类稻瘟净、异稻瘟净、克瘟散和取代苯类甲基托布津,有机杂环类多菌灵、三环唑等。附:
  新邵县原种场 建于1952年1月,始称新邵县地方国营农场,位于陈家桥乡鸟山。时有职工53人,其中干部7人,工人46人。全场总面积2420亩,其中水田472亩,旱土63.9亩,果园41亩。当年粮食总产960吨,养猪35头,牛20头。1958年12月,建立新邵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与农场两牌子,一套人马。开展稻、麦、薯、棉高产栽培和不同品种对比,不同密度栽培和不同施肥量、施肥方法等试验。1959年11月,农场改称鸟山农场。1963年5月改称示范繁殖场。1979年4月,又改为县原种场,农科所从原种场析出,直属县农业局管理,单独核算。1981年3月,两家又合并,仍保持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统一核算。1989年,全场131户,382人,其中职工219人(干部7人、工人212人),家属163人。总面积1218亩,其中田310亩,土102亩,桔园110亩,葡萄20亩,鱼塘6.7亩。粮食总产240吨,养猪1100头,牛30头,鸡5000羽,产桔70吨,鲜鱼19吨。
  新邵县园艺场 1966年元月从县示范繁殖场析出园艺队建立。时有职工76人,其中干部3人,工人73人。总面积1202亩,其中桔园275亩,茶园360亩,梨园30亩,桃园20亩。1970年梨树老化,桃树经济价值低,全部砍掉改植柑桔和茶叶。1989年,全场117户,446人,其中职工217人(干部8人,工人209人),家属229人。桔园450亩,产桔320吨;茶园270亩,产茶6.8吨。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湖南《新邵县志》是新邵第一部县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以1989年版图为限,记述事物尽量溯源,下限至1989年,大事记延至1993年。全志采用述、记、述、志、图、表、录、传等表现形式,内容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中国共产党新邵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群众团体、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生产关系变革及经济综合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业机具、水利、乡镇企业、能源、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经营、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药卫生、宗教·民俗、方言、人物及附录三十五编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新邵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