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考核、奖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邵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327
颗粒名称: 第五节 考核、奖惩
分类号: D630.3
页数: 2
页码: 181-182
摘要: 本节记述了新邵县人事劳动考核、奖惩的情况。
关键词: 新邵县 人事劳动 考核 奖惩

内容

一、考核
  50年代初,干部每年鉴定一次。在小组自我检查的基础上,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鉴定优、缺点。1957年后,只对准备提升的干部每年考察一次,其余只在工作调动或提拔时才进行一次鉴定。长期没调动者,三五年鉴定一次。在整风、审干、肃反、反“右派”等政治运动中,根据干部的出身历史和思想言行表现,进行分类排队,对重点人予以重点审查帮助,使其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工作。“文化大革命”中,正常性的干部鉴定中断。70年代初,“清理阶级队伍”,在干部中划“二十一种”人。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予以清理纠正。1979年对干部进行一次年终鉴定。1980年,按照各类干部现任职务所应具备的条件,从德、能、勤、绩四方面考核、鉴定。1981年始,全县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干部岗位责任制,按照岗位工作任务完成好坏,作为干部年终奖惩和使用的依据。1986年,在领导干部和中层骨干中,试行德、能、勤、绩群众记分(全额为100分)测评法,实行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因考核评分各项目标准难定,1988年停止使用。1989年仍采用岗位责任制方法考核。
  二、奖励
  1949~1956年,对在对敌斗争中立场坚定,互助合作运动中方向明确,经济建设中工作成绩突出的,一般给予口头表扬,颁发奖状,进行精神鼓励,偶尔也发毛巾、钢笔、笔记本等小奖品。1957年始,评选先进工作者、红旗手、模范、“五好干部”(政治思想好、艰苦深入好、工作任务完成好、联系群众好、廉洁奉公好)。1959年,对216名先进工作者授予奖状和奖品,2人记功。新田铺公社主任戴廷金,在改变新田铺的干旱面貌中,与群众同艰共苦,日夜奋战在水利工程第一线,工作成绩突出;县委为其晋升两级工资,并提拔为县委监察委员会副书记,选为县委候补委员。1962年,全县共评选出“五好干部”240名。1966~1976年,评选学习毛
  泽东著作积极分子、“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和个人。80年代,贯彻执行精神奖励与物资奖励相结合的办法,对成绩突出者,按照先进工作者、记功、记大功、升级、升职五个不同档次,发给证书和20~80元奖金。长期在公社、区委担任领导职务的共产党员刘振德,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坚持参加生产,领导生产,天晴一身汗,下雨一身泥,每年参加劳动时间在200天以上,先后五位亲人(父、母、兄和两个小孩)因病去世,仅回过一次家。领导和同志劝他适当照顾家中疾苦,他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爱父母,爱小孩,但我更爱党,更爱党的事业。”1974~1983年,两次被评为地区优秀共产党员,一次立功,7次被评为县先进工作者。1986年他退休时,全部行李只有一口旧木箱和二床新购的晒簟。乡亲们在他家门上贴上一副对联:“一口旧木箱,两袖清风归故里;二床新晒簟,再度躬耕献余辉”。横批是:“人民的好干部”。1981~1989年,全县记功的557人,记大功的29人,升一级浮动工资的24人,升职4人。先进工作者每年约占干部总数的15%。
  三、惩戒
  50年代,对干部要求较严。对丧失阶级立场,违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干部,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和“思想批判从严,组织处理从宽”的原则,分别给予党纪和政纪处理。干部在群众中吃一餐便饭不交钱或有打骂群众错误者,都须在民主生活会上作检查,情节严重者给予通报批评或处分;荒年、荒月出现群众外出逃荒、讨米或饿死人者,要追究驻地干部的责任。1959年,县委监察委员会受理116案,给予处分的70件,其中记过的1人,降级的6人,撤职的10人,开除留用察看的12人,开除38人。60~70年代,惩戒对象主要是投机倒把,贪污盗窃,腐化堕落和乱搞两性关系者。80年代,违反计划生育政策者成为惩戒的主要对象之一。1981~1989年,全县有108名干部犯错误。其中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40名,道德败坏的22名,贪污挪用的18名,失职渎职、违反纪律的各8名,打牌赌博、包庇罪犯的各3名,受贿索贿、“文革”中参与打砸抢的各2名,行骗、泄密的各1名。为维护党纪国法,中共新邵县委、县人民政府按其情节轻重,作出严肃处理。计移送司法机关判刑的12名,行政开除17名,开除留用32名,撤职12名,记大过9名,记过8名,降级5名,警告2名,取消见习干部资格3名。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湖南《新邵县志》是新邵第一部县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以1989年版图为限,记述事物尽量溯源,下限至1989年,大事记延至1993年。全志采用述、记、述、志、图、表、录、传等表现形式,内容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中国共产党新邵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群众团体、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生产关系变革及经济综合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业机具、水利、乡镇企业、能源、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经营、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药卫生、宗教·民俗、方言、人物及附录三十五编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新邵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