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干部结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邵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32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干部结构
分类号: D630.3
页数: 2
页码: 179-180
摘要: 本节记述了新邵县人事干部结构的情况,其中包括了年龄、文化、部分分布等。
关键词: 新邵县 人事劳动 干部结构

内容

一、年龄
  50年代吸收的干部大都是刚毕业的初、高中学生和土改、合作化运动中的积极分子,年龄较轻。1952年,25岁以下的占73.04%,46~55岁的占0.46%。60年代,干部队伍以壮年为主,1962年,26~35岁的占60.04%,46~55岁的占3.34%。70年代,干部队伍转向以中年为主,1978年,46~55岁的占33.43%。56岁以上的占5.03%。80年代,一批老龄干部离休、退休,在吸收干部时强调年轻化,干部年龄结构又变为以壮年为主。1989年,26~35岁的占28.27%,56岁以上者占8.4%。
  二、文化
  50年代初,吸收干部要求家庭出身好,在阶级斗争中立场坚定,而这部分人在民国时期多数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文化程度低。1952年,干部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6人,占0.93%,高中(含中专,下同)的10.53%,初中和初中以下的88.54%。1956年,县教育科调查统计,全县干部中高中毕业占3.86%,初中毕业占24%,高小毕业占34.87%,初小毕业或肄业者33.35%,文盲占3.92%。在124名正副乡长中,有文盲21名,初小73名,高小毕业30名。针对当时干部文化水平低的状况,采取集中扫盲和分层次举办文化学习班的办法为其补习文化,并吸收部分高、初中毕业生进入干部队伍,干部文化素质有所提高。1962年统计,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0.95%,高中占13.67%,初中占41.44%,小学占43.94%。尔后,吸收干部时注意文化程度,大、中专毕业生分配来县的增多,干部文化素质提高。1978年,大专以上占8.72%,高中占38.76%,初中占35.31%,小学占17.21%。1989年,大专以上占21.43%,高中占68.15%,初中占10.42%。
  三、部门分布
  新邵建县初期,党的工作重点是完成民主革命和恢复国民经济,支援解放大西南,干部力量集中在党政群和政法、财贸部门。1952年末统计,党政群占45.82%,财贸占36.37%,政法占13%,农林水利、工交、文教卫生(不含教师)分别占1.24%、1.10%、2.47%。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农林水利、工交、文教卫生的干部力量增加,1957年三个部门占全县干部总量的比重分别提高为9.52%、6.17%和5.8%。60年代初,本着调整、整顿的精神,从党政群、农林水利部门调一批干部至商业部门工作。1962年,财贸部门干部多达899人,占当时干部总量的45%。1975年后,银行、税务等单位干部改由其业务领导部门直接管理,财贸部门县管的干部比重下降,政法、农林水利部门的干部比重回升。80年代,教育列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点,教师增加。1989年,党政群占16.19%,政法占4.71%,农林水利占7.40%,财贸占9.84%,工交占4.49%,文教卫生占57.36%,其他占0.07%。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湖南《新邵县志》是新邵第一部县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以1989年版图为限,记述事物尽量溯源,下限至1989年,大事记延至1993年。全志采用述、记、述、志、图、表、录、传等表现形式,内容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中国共产党新邵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群众团体、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生产关系变革及经济综合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业机具、水利、乡镇企业、能源、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经营、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药卫生、宗教·民俗、方言、人物及附录三十五编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新邵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