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移民 支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邵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318
颗粒名称: 第五章 移民 支边
分类号: D632.4
页数: 2
页码: 175-176
摘要: 本章记述了新邵县民政工作移民支边的情况。其中包括了国防建设移民、公路扩建移民、修建水库移民等。
关键词: 新邵县 民政工作 移民支边

内容

第一节 移民
  一、国防建设移民
  1976年9月,因国防建设需要,迁移30户127人,拨移民经费15360元,木材指标60立方米,粮食指标7250公斤。1986年后移民陆续返回原地。
  二、公路扩建移民
  1984年冬,扩建新涟公路的上沙湾至严塘段,寺门前、土桥、严塘乡、酿溪镇4个乡镇的11个村,共迁出沿路住户311户,加上30个单位的公房搬迁。共拨搬迁费79.26万元。
  三、修建水库移民
  1958年修建白马水库(今属涟源市),移民1792户、7083人,除安置在新邵县的孙家桥、潭溪、爽溪、洪溪、武桥、专塘铺等公社外,部分迁往湘乡、岳阳、茶陵、江西等地,其中以江西居多,仅峡江县仁和公社枥坑、大理等3个大队就有700户、2000余人。国家拨移民安置费51万元,生产建设资金13.7040万元,木材指标228立方米。是年修建下源水库,移民422户、1793人,安置在下源公社315户,安置在迎光、龙溪铺、巨口铺、新田铺等公社105户,迁往新化县2户。移民经费达15.33万元。1966年修建颜岭水库,移民40户、190人,除1户、3人迁往岱水桥公社外,其余39户、187人均安置在坪上公社。拨移民经费20000元,拨木材指标120立方米,1972年扩建尧虞塘水库,移民156户、705人,均安置在壕塘、潭府、扶锡、雀塘、陈家坊5个公社的64个大队,拨移民安置费12.5万元,木材指标85立方米。生产补助粮28000公斤。1975年建枫树坑水库,移民223户、1089人,除70户安置在车峙公社外,其余均安置在潭府、陈家坊、寺门前、严塘、花桥、潭溪、爽溪、礼坪等9个公社的74个大队,拨移民安置费82000元,木材指标410立方米,补助口粮25000公斤。此外,修建小(一)型水库20座,移民1037户、2422人,均安置在水库所在公社。移民经费从本水库修建费中解决。
  第二节 支边
  1955~1980年新邵县先后抽调干部高士良、高伯轩和教师颜平凡、萧育才、陈克云、廖国健支边。高士良系参加国务院四川、西藏、甘肃边境工作团,先后在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县、理县等地工作。1979年回县。高伯轩系赴西藏,支援建设。四名教师系支援西藏教学工作,均在拉萨市教学,后有三人相继返县。1989年尚有萧育才仍在拉萨教学。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湖南《新邵县志》是新邵第一部县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以1989年版图为限,记述事物尽量溯源,下限至1989年,大事记延至1993年。全志采用述、记、述、志、图、表、录、传等表现形式,内容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中国共产党新邵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群众团体、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生产关系变革及经济综合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业机具、水利、乡镇企业、能源、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经营、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药卫生、宗教·民俗、方言、人物及附录三十五编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新邵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