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青少年组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邵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246
颗粒名称: 第三章 青少年组织
分类号: D432.3
页数: 4
页码: 115-118
摘要: 本章记述了新邵县群众团体青少年组织的情况,其中包括了青年团、少年先锋队等。
关键词: 群众团体 新邵县 青少年组织

内容

第一节 青年团
  一、组织
  1949年,新邵境内的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组织分属邵阳县和新化县。1951年11月,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新邵县工作委员会,战景武任书记。12个区相继建立工作委员会。至1952年,全县有团支部130个,团小组174个,团员1906人。1953年3月,改称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新邵县委员会。1957年7月,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新邵县委员会。至1965年,全县各区、人民公社和镇均成立团委会,有团支部928个,团员16261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团组织被迫停止活动。1972年6月,恢复团县委,各基层团组织亦相继恢复。1989年底,全县有基层团委53个,团支部1059个,团员23856人。
  二、活动
  团组织围绕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根据青年特点开展各项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团组织团结广大青年投入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1952年,全县农村1500名团员中80%参加了互助组。1956年1月,在开展向罗盛教同志学习的活动中,组织23个乡镇,13000名团员青年组成140个青少年突击队,完成长邵、邵新两公路中新邵境内60公里的绿化(罗盛教林带),植树35000株。2月,组织100名知识青年和农村青年,开赴城步,垦殖南山牧场。是年,全县农村团员都参加了农业合作社,其中有76名团员担任生产队长。1958年,全县15000名团员和青年,参加修筑从酿溪镇栗山至严塘乡大坝口12.5公里长的“共青团铁路”,为国家节约大批运输费用。《新湖南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均对此进行了报导,并发表社论。1958年“大跃进”中,团组织开展“五好青年”、“六好支部”、青年突击队、“红、勤、巧”突击手等竞赛活动,相继修建了红领巾水库和红色青年公路等。时荣乡东方红青年园艺场场长谢国富出席了全国青年积极分子大会,新邵铁厂青年炉手张谱羽荣获全国青年突击手称号。1959年,湖南省第二次团代表大会推广新邵团县委开展的“三个十年教育”(回忆解放前十年、对比解放后十年、展望未来十年)活动。1960年6月,团县委副书记彭绍业出席广州全国青年团百县时事和团的知识竞赛,取得第一名。1966年7月,团县委在全县青年中广泛开展“思想红、武艺精、身体好、一专多能”的多面手活动,涌现出“五好”青年600余人,“五好”支部75个。1970年初,建立政治夜校1300多个,有青年辅导员1560名,参加学习的青年达19000余人;建图书箱580个,存图书40000本,有读报小组3200个,故事员440人;成立青年突击队2958个,“铁姑娘战斗队”923个,科学实验小组2236个,有实验田948亩。1978年,组织城乡青年分别开展“黄金赛”、“银花赛”及“破难关争贡献”攻关活动,召开600多人参加的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嘉奖了9个红旗单位,7个红旗标兵。1979年11月,有4人被团中央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1980年,开展千名“青年生产队长赛”、“青工百日赛”、“优秀团支部赛”、“创一流赛”、“15个小夺标赛”等活动。共超工时33320个,做义务工时14022个,创劳动价值25.7万元。涌现出专业户、重点户7317户,经济联合体544个。有40个集体,199个青年专业户、重点户和科技示范户受到团县委的表彰。其中小南青年林场团支部、潭府乡青年团员陈纳田分别被团省委、省农业厅、省科委授予学科学、用科学标兵队、标兵称号,县建筑公司第二青年突击队获省建筑业优秀青年突击队称号,县百货公司李金华、龙溪铺区供销社江建桃被评为优秀服务员。6月,团县委组织了“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全县涌现出近1000个雷锋服务小组,做好事2300余件,捐献礼物1200余件,价值2500余元;为灾区捐款1644.77元,粮2261.3公斤。1983年3月,团县委发出“学科学、用科学”号召,全县11000名团员青年积极参加,有137名在农业科学实验中做出显著成绩,青年职工提出合理化建议360多条,革新成功项目50多个,为国家创造了近100万元经济价值。土桥公社熊家大队农科队团支部书记萧红英被团中央、农牧渔业部评为全国农村学科学、用科学标兵。小南青年林场团支部被省、地、县评为新长征突击队,团支部书记周清华被评为省新长征突击手、涟源地区优秀团员。1984年3月初,团县委动员全县青少年参加全国性的“四省百县”植树造林大竞赛,组织1500余名团员青年,在高桥乡玳坪村禾树山营造杉木林300余亩,建成全县第一个城乡青年联谊基地。12月,又组织200多名学生和700多名团员干部在白云岩营造了100亩风景林。全县有两个农村团支部及8个青年专业户获得县“青年植树突击队(突击手)”称号,巨口铺乡白云铺村青年团员刘平生获“全国青少年绿化祖国突击手”称号。1985年4月,团县委在全县青少年中开展扶贫帮包活动,成立帮包小组1166个,有45896名青年参加,扶贫3061户。1986年,结合农村整党,对团组织进行一次全面的整顿,加强了团组织的建设,发展团员146名,新增团支部29个,建立“青年之家””261个。1987年,在全县团员、青年中开展“学法制”、“刹歪风、树正气,建设‘五无’团支部”竞赛活动。全县各级团组织举办法制学习班221期,涌现出280个青年压邪队。同时根据基层团组织的要求,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890期,参加培训青年26000多人。1988年,各级团组织开展升级达标活动,年底,一类团支部由184个上升到392个,三类支部由468下降到124个。并在12月召开的全县第13次团代会上,实行公开竞争、差额直接选举团县委领导班子。1989年,向团员颁发团员证,进行形势前途教育。结合除“六害”斗争,各级团组织成立青少年帮助队,开展“一帮一”或“二帮一”活动,全县上下形成青少年帮助网,使近200多名违纪青少年改邪归正。
  第二节 少年先锋队
  1952年,在中学和城镇小学建立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1954年,农村小学开始有步骤有重点地建立少先队组织。4月,坪上完小少先队员拾麦穗2200多斤交国家粮库,向团中央报喜。8月10日,胡耀邦书记亲笔复信:你们发动少先队员拾麦穗,从小培养他们爱粮食、爱集体,这样做得好,我表扬你们。1955年全县各中、小学校普遍建立少先队,分别成立大队、中队、小队。学区设总辅导员。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学习、文娱、体育、知识竞赛、野营等队日活动,每周一节,列入课表。1964年后,开展学雷锋活动,对广大少年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小学建立“红小兵”组织,取代少先队组织。
  1978年,根据共青团第十届一中全会《关于恢复中国少年先锋队组织的决定》,新邵县少先队组织相继恢复,开展了“创三好”、“学雷锋”、“五讲四美”、“三热爱”等活动。1987年,全县中、小学有少先队员87633人,少先队辅导员2004人,建立大队326个,中队1563个。在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精神,落实“面向新世纪,造就新主人”的指导思想下,全县有844名小学生参加省、市、县点燃理想之火读书大奖赛,内140人分别获县、市一、二、三等奖,34人获省二、三、四等奖;老师中有11人次获县、市、省园丁奖。1988年,响应团县委、县绿化委员会“增一岁青春,留一片绿荫”的号召,全县青少年掀起了植树造林高潮。1989年为配合学雷锋、学赖宁活动的开展,团县委在县城少年儿童中开展“月储一元钱,为国争贡献”的爱国储蓄活动,县城近3000名少年儿童积极参加储蓄,储款达70000余元。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湖南《新邵县志》是新邵第一部县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以1989年版图为限,记述事物尽量溯源,下限至1989年,大事记延至1993年。全志采用述、记、述、志、图、表、录、传等表现形式,内容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中国共产党新邵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群众团体、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生产关系变革及经济综合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业机具、水利、乡镇企业、能源、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经营、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药卫生、宗教·民俗、方言、人物及附录三十五编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新邵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