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口素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邵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2190
颗粒名称: 第四章 人口素质
分类号: C924.24
页数: 4
页码: 60-63
摘要: 本章记述了新邵县人口素质的情况,其中包括了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寿命等。
关键词: 新邵县 人口素质 人口

内容

第一节 身体素质
  一、儿童体质
  1979年,县妇幼保健站对7岁以下儿童34580人(男18085人,女16495人)进行健康检查,体重达均值以上者16071人,占46.46%;身长达均值以上者13950人,占40.3%;缺铁贫血者2378人,占6.8%;佝偻病患者3660人,占10.5%。1986、1988、1989年,共检查7岁以下儿童52673人,健康的40882人,占77.62%;有疾病的7595人,占14.42%;有缺陷的4196人,占7.96%。儿童血检6606人,血色素少于12克的2763人,占41.8%。1989年检查21037人(男11287人,女9750人),体重达均值以上者10428人(男5584人,女4844人),占49.56%;身长达均值以上者10766人(男5771人,女4995人),占51.17%;缺铁贫血者1147人,占检查人数的32.06%;佝偻病患者1258人,占检查人数的16.6%。
  二、青少年体质
  1978年,县卫生防疫站对高考上线学生904人体格检查,因身体素质条件而限考者(包括某一疾病不能考某一专科,但可报考其他科者在内)602人,占66.6%。其中眼科病290人,体重不足的150人,身高不足的133人,内科病14人,五官科病人7人,外科病6人,皮肤病2人。1979年对新邵第八中学13~22岁(无21岁)9个年龄,245人的抽样检查,平均身高143.2~166.5厘米,平均体重33.68~57.84公斤,视力在1.2以上的占69.8%,肝脏肿大占检查人数的24.08%,鼻炎占23.26%。
  三、残疾人口
  1988年6月普查统计,全县共有残疾人4601人,占总人口的6.67‰。其中视力残850人,语言、听力残999人,肢体残1656人,智力残675人,精神病残421人。
  第二节 文化素质
  民国时期,境内12岁以上文盲、半文盲约占同龄人口的85%。
  新中国建立后,1953年12月统计,全县15~40岁有文盲、半文盲147779人,占同龄人口的72.61%。1964年人口普查,全县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169035人。其中大学306人(每10000人中有6人),高中3496人,初中16441人,小学148792人。12岁以上文盲、半文盲128296人,占同龄人口的42.34%。
  1982年人口普查,全县共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420875人,占6周岁以上人口的75.73%。其中大学957人(每10000人中有15人),高中35723人,初中106619人,小学277576人。12岁以上文盲、半文盲110493人,占同龄人口的24.07%。6岁~11岁的学龄儿童中未入学的24406人,占同龄人口的25%。有大学文化的男占82.2%,女占17.8%;有高中文化的男占69.6%,女占30.4%;有初中文化的男占63.1%,女占36.9%;有小学文化的男占56.3%,女占44.7%;文盲、半文盲中男占27.1%,女占72.9%。男性文化程度高于女性。文化程度高的有寸石镇、酿溪镇、坪上公社。3个镇、社具有各类文化程度人口占6周岁以上人口的比率分别为95.5%、89.6%、84.4%,12周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分别占3个镇、社同龄人口的2.3%、7.8%、14.1%。文化程度低的是下源、小南、迎光公社。3个公社具有各类文化程度人口占6周岁以上人口的比率分别为72.3%、66.5%、66.4%,12周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分别占3个公社同龄人口的21.8%、28.8%、29.2%。机关、厂矿聚居区地方的文化程度高于边远山区。
  第三节 寿命
  1982年人口普查,全县平均预期寿命为64.95岁,其中男性63.87岁,女性66.01岁,比省平寿命分别低0.32岁和0.72岁。全县有长寿老人116人,其中90~98岁的115人(男34人,女81人),102岁的1人(女性)。1989年12月统计,全县有长寿老人157人。其中90~99岁的156人(男56人,女100人)。101岁的1人(女性)。附:70~80年代百岁老人简介
  张松秀女,1888年11月生,1989年健在,龙口溪乡炮竹村人。青壮年时,家庭生活贫困,其夫长期在外造纸谋生,松秀在家种山土、养猪、操持家务,食粮以包谷、红薯为主。生儿女七胎,仅存二女,其余少年夭折,精神上遭受刺激较深。60年代中,夫死女嫁,劳力丧失,过独居生活,但在大队、生产队和国家的照顾下,老人衣食温饱,精神舒畅,现耳聪目明,起居尚能基本自理。
  王茂卿(1887年1月~1987年2月)男,土桥乡邓家村农民。童年家庭赤贫,勤劳一生,不吸烟、不饮酒,食量较大,饭菜粗细不择,不信鬼神,不喜操心管事
  黄梅庭(1879年10月~1988年10月)男,土桥乡长滩村农民。身材中等,耳大指长。饮少量酒,吸旱烟,体健喜劳动。97岁能挑35~40公斤菜上街出售,一生少服药,老年目明耳聪齿固,上百岁时齿能嚼碎黄豆,眼能看书阅报。家庭和睦。
  萧季姑(1881年10月~1982年11月)女,严塘公社野猪冲大队农妇。青壮年生活苦,36岁丧夫,生两男三女,主食薯、麦和蔬菜,很少食肉。晚年生活好转,仍喜食多种杂粮。一生勤劳少病,80余岁尚整日为人纺纱织麻,眼明耳灵,90余岁还能穿针引线,缝补衣服。性情温顺,家庭和睦。
  黄满姑(1888年7月~1988年9月)女,五星乡大佳冲人。家境较好,讲卫生,饮食特别要求新鲜,不食过夜蔬菜、肉食,常饮生泉水,衣着好洁净,一生极少生病服药,身体强健,百岁时头脑仍十分清醒,应酬宾客,谈吐自如。
  谢六英(1885年10月~1987年2月)女,洪溪乡长塘村人。生五男一女,长期从事繁重的家务劳动,80~90岁时仍坚持扯草养猪,帮助儿孙纺织。青壮年生活一般,晚年生活较好。胸怀豁达,待母孝,待人恭和谦让,待下温爱柔慈,儿孙有过,轻言力劝,细言相导,从无厉色。作息守时有序,注意清洁卫生,上百岁时,冬天尚坚持每周一浴。膝下儿孙182口,俱能和睦相处。

知识出处

新邵县志

《新邵县志》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湖南《新邵县志》是新邵第一部县志,记述的地域范围,以1989年版图为限,记述事物尽量溯源,下限至1989年,大事记延至1993年。全志采用述、记、述、志、图、表、录、传等表现形式,内容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中国共产党新邵地方组织、中国国民党及其他党派、群众团体、人大·政府·政协、公安·司法、民政、人事劳动、军事、生产关系变革及经济综合管理、种植业、林业、畜牧水产、农业机具、水利、乡镇企业、能源、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油经营、财税、金融、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医药卫生、宗教·民俗、方言、人物及附录三十五编组成。

阅读

相关地名

新邵县
相关地名